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對訴訟不予以審查

法官對訴訟不予以審查

發布時間: 2022-02-23 14:01:53

⑴ 當事人到法院起訴,法官可裁定不予受理的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人民法院對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起訴,必須受理;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第一百一十二條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⑵ 法院對起訴的「不予受理」與「不予支持」的區別是什麼

法院對起訴的「不予受理」與「不予支持」的區別有4點:階段性不同、適用法律不同、決版定機構不同、案件權受理費不同。




以下是4點不同的具體解釋(上不予受理,下不予支持):

一、階段性不同

1、不予受理:審查起訴階段,駁回起訴。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通常在人民法院立案前或立案後訴訟程序剛開始階段適用。

2、不予支持:受理案件以後,駁回訴訟請求。駁回訴訟請求則是在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規定的訴訟程序審理完畢階段適用。

二、適用法律不同

1、不予受理:不予受理、駁回起訴主要適用的是程序法。

2、不予支持:駁回訴訟請求既可以適用程序法,也可以適用實體法。

三、決定機構不同

1、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由立案庭決定。

2、不予支持:駁回訴訟請求由業務庭(審判庭)決定。

四、案件受理費不同

1、不予受理:裁定不予受理、不收訴訟費,已收取應全額退還。

2、不予支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訴訟費用由起訴方承擔。

⑶ 法院能主動審查並適用訴訟時效規定嗎

核心內容:民事訴訟中對於訴訟時效的抗辯法院能否主動適用?下面,法律快車民事訴訟法欄目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相關的知識內容。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
訴訟時效抗辯權本質上是義務人的一項民事權利,義務人是否行使,司法不應過多干預,這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則的根本要求。
當事人一方根據實體法上的訴訟時效抗辯權在訴訟中提起的訴訟時效抗辯是實體權利的抗辯,是需由當事人主張的抗辯,當事人是否主張,屬於其自由處分的范疇,司法也不應過多干涉,這是民事訴訟處分原則的應有之意。
因此,遵循上述意思自治原則和處分原則,在義務人不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情形下,人民法院不應主動援引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該規定也與法院居中裁判的地位相適應。
訴訟時效抗辯權是顛覆性權利,義務人在法院釋明後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將會使裁判結果較之其不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情形發生根本性變化,即將導致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予保護。
還應指出的是,在義務人無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意思表示的情形下,如果人民法院主動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則無異於提醒和幫助義務人逃債,有違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也有違法院居中裁判的中立地位。
因此,該司法解釋規定,當事人一方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義務人二審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法院不予支持
司法解釋結合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對訴訟時效抗辯權的行使階段進行了限制,原則上,義務人關於訴訟時效的抗辯應當在一審中提出,二審提出的,不予支持。
另外,根據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一條關於第二審人民法院 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審查的規定,我國民事訴訟採用二審續審制,即第二審承接第一審繼續進行審理。二審既是法律審,又是事實審,在 二審期間,當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證據,進一步陳述案件的事實,法院可以對一審未盡事實和適用法律問題進行審理。
續審制更多地體現了對實體公正功能的追求,也有助於實現訴訟效率。因此,司法解釋規定了除外情形,即義務人在二審期間有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同時,法院不應任由義務人突破審級限制,不應對當事人基於訴訟時效抗辯權提出的再審申請予以支持;同時,當事人基於其他再審事由獲得支持進入再審後,在再審審理過程中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也不應予以支持。

⑷ 法官對惡意訴訟不處理

法官對惡意訴訟不處理是違法的 你是沒有證據光靠嘴說吧 你說是惡意訴訟是要有確定的證據的 不是你自己猜測

⑸ 行政訴訟中,法官沒有審查被告出示的規范性文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這個不一定,要看這個規范性文件是否與本案具有關聯性!就是要看這個規范性文件審查和不審查對案件的結果在法律上是否有影響!

⑹ 離婚訴訟,法官不審查核實下落不明證據還沒窮盡其它送達方式就直接公告送達,應該給法官什麼處分

民訴法規定,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權,包括起訴權和答辯權。送達訴訟文書和法律文書的立法目的,就是為了保障當事人平等地享有訴訟權利。對原告的起訴,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駁回起訴,隻影響原告權利,不影響被告權利。因此,民訴法第123條規定原告享有上訴權。該裁定書因對被告不產生任何法律責任後果,故無須向被告送達。即使送達了,也沒有任何法律意義。

⑺ 法官對鑒定意見的審查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九條規定: 鑒定人應當出庭接受內當事人質詢。 鑒定人容確因特殊原因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書面答復當事人的質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條規定:經法庭許可,當事人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詢問證人、鑒定人、勘驗人不得使用威脅、侮辱及不適當引導證人的言語和方式。

法官對對鑒定結論的審查,通常關注如下方面:
a、供鑒定的材料是否充分可靠;
b、鑒定部門和鑒定人的資格;
c、鑒定所採用的方法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學;
d、鑒定人在鑒定過程中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
e、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是否一致;
f、鑒定結論與有關證據有矛盾,或者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應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通知鑒定人出庭接受當事人詢問。

⑻ 二審法官會不會審查一審法官有無違法行為

二審法官不會審查一審法官有無違法行為,只會根據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對案件進行審查、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審理。
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理,但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除外。

⑼ 民事訴訟中法官違規審查時效造成原告敗訴怎麼辦

法官違法違紀行為,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可以到紀檢委舉報。可以申請賠償。

⑽ 一審法官不立案,一直推說讓我們等。

一審法官不立案,一直推說讓當事人等待,應該有具體原因,當事人可以詳細咨詢。但是等待是有時間限制的。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起訴條件的,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二條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熱點內容
仙桃晃晃玩法規則介紹 發布:2025-05-20 20:23:13 瀏覽:546
女法官被殺案張某 發布:2025-05-20 20:16:16 瀏覽:657
江西吉安法院 發布:2025-05-20 20:14:35 瀏覽:648
隸書法治主題對聯 發布:2025-05-20 20:13:15 瀏覽:817
法治植保 發布:2025-05-20 20:11:41 瀏覽:940
完善司法救助制度 發布:2025-05-20 20:09:35 瀏覽:248
刑事訴訟法互相配合原則 發布:2025-05-20 20:08:46 瀏覽:663
司法助力企業復工 發布:2025-05-20 20:08:07 瀏覽:117
刑法規定哺乳期6個月 發布:2025-05-20 20:07:18 瀏覽:792
關於房地產相關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0 20:02:18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