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雙報到
Ⅰ 民事案件上訴後,一審法院需要多久才能把卷報到二審法院
一個月之內
Ⅱ 法院的執行書說要發到當地的司法,一直都還沒收到.報到不了.怎麼辦啊
你可以問一下法院執行局的法官,而不是審理案子的法官。問執行局的法官,執行通知書有沒有發到你當地的司法局,什麼時候發出的,可以憑快遞單查詢呀。
Ⅲ 檢察院通知去法院報到是什麼意思
檢察院已經向法院移送了案卷,提起了公訴,法院可能會撤銷取保候審,送往看守所羈押。
Ⅳ 去司法所報到需要帶什麼證明嗎 急
如果司法所已經同意接收的話,你帶上你現在的證明就可以了,其它的需要他們還需要的,可以讓你之後補交上去的。
Ⅳ 今天接到法院電話通知讓我體檢完 去法院報道我想知道是什麼情況 ,(我現在是取保候審狀態)
可能是法院變更羈押方式由取保候審變為批准逮捕,一般如果法院在判決前變更羈押方式的話大多是實刑了。。
Ⅵ 法院判決書下來了讓去司法局一趟 是什麼情況
說明司法機關對被告人依法採取了不羈押人身的強制措施,現在判決書下來也沒有收監執行,說明屬於被判處緩刑等監外執行情形,依法要到司法局的社區矯正中心報道。
法律依據:
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規定,第二條 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指導管理、組織實施社區矯正工作。
第六條, 社區矯正人員應當自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之日或者離開監所之日起十日內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為其辦理登記接收手續,並告知其三日內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6)法院雙報到擴展閱讀:
監外執行的情況: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並開具證明文件。[2]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後,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
監外執行罪犯在監外執行期間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依法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暫予監外執行法律規定亟待完善
有關暫予監外執行的規定多見於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等單獨或聯合發布的文件之中,由於立法規定的不盡完善及實際操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監外執行在實踐中存在無法可依的問題,亟待引起高度重視。以下兩種情況是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1、脫管罪犯上網追逃問題。
2、人民法院在判決的同時作出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續保問題。
Ⅶ 法院下判決書後多久會通知去司法所報道
法院判決生效後10天以內,就會通知被告人到當地司法所報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三十六條
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罪犯,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居住地。宣判時,應當書面告知罪犯到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報到的期限和不按期報到的後果。判決、裁定生效後十日內,應當將判決書、裁定書、執行通知書等法律文書送達罪犯居住地的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同時抄送罪犯居住地的縣級人民檢察院。
(7)法院雙報到擴展閱讀:
法院判決書送達方式
直接送達又稱交付送達,是指人民法院派專人將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直接送達是送達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說凡是能夠直接送達的,就應當直接送達,以防止拖延訴訟,保證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
在一般情況下,受送達人是公民的,由該公民直接簽收。該公民不在時可交由與其同住的成年家屬簽收。但是,在離婚案件中,本人不在,如果家中沒有其他成年家屬,只有對方當事人的,不宜採用由對方當事人簽收的方法,因為雙方有利害關系;受送達人是法人的交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該法人負責收件的人簽收;
受送達人是其他組織的交由其主要負責人或者該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交由其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簽收。
但是,調解書應當直接送交本人,不得由別人代收。因為調解書一經接受,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如果不接受,即視為調解未能成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