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痴法官
①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這種說法嗎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覺得這種說法過於偏激,但是這件事確實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彭宇案」的負面效應,是許多當事者始料不及的。作為政法部門應引以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訓,努力提高司法辦案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
「彭宇案」在審理期間就出現了偏離事實真相的報道和輿情,但辦案單位並沒有足夠重視並對此進行正確引導,對判決之後可能出現的輿情也沒有充分的預計,當此案形成輿論熱點後,又缺乏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使得相關報道逐步偏離事實真相,最終形成判決結果與公眾認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個深刻教訓,就是要注重保障熱點案件的公眾知情權,妥善處置為當事人保密和保障公眾知情權的關系,實現案件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1)中國白痴法官擴展閱讀:
誤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
2、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對原、被告相撞事實認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嘩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
3、在南京中院二審開庭前,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雙方對此均表示滿意。
但依據當事人要求,在和解協議中增設了「雙方均不得在媒體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的保密條款,從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時讓公眾知曉,經數年發酵,逐步演化為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② 為什麼中國的法官從來不怕犯眾怒
所謂眾怒,術語稱之為「民意」。你所說的這類情況,其實都會以民意的名義作出判決,因專此與民意總是一致屬的,不會出現損害法官的後果。可見,民意損害雙刃劍,民意可以對當局施加壓力,當局需要時也可以用民意作擋箭牌。事實上,什麼是民意,通常都掌握在當局手中。
③ 中國的法官都有哪些級別
中國法官等級法官的等級確認,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審判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大法官和一級、二級高級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及所轄法院的三級、四級高級法官和一級、二級法官,以及高級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中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四級、五級法官的等級,由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④ 法官 也屬於高危職業打官司輸的一發會傾家盪產,於是自然記恨法官,於是法官就成了報復對象
肯定需要啊,實名反對樓上說法官都該死的(某說法官都該死的,活該的)。不過有意思的是,閱讀1贊成,看來群眾也不是這樣三兩句泄憤的話就能被蒙蔽的。我是一名要畢業的法學生,我碰到的法官,都是兢兢業業的。不敢說絕對公平,絕對是按照法律判的,有理有據。很多百姓不懂法,自己吃了虧,就埋怨怪罪法官?!未來大概率也會去當法官。但是,我必須得說一句,這不是我的第一選擇!我開始是非常極其不願意當法官的,又累,工資也不高。我同學也沒幾個說想當法官的。當律師雖然也累,但是有錢多了好吧。你以為律師水就不深?就沒有黑吃黑的?呵呵,其實不是中國的法官該死,是所有不如他意的人都該死,所有人都該為了他的利益赴湯蹈火。再說回來,為什麼想進司法系統,因為是女生考慮到工作還是比較穩定,以後好照顧家庭。現在的想法就是抱國家大腿,如果國家願意要我,我真的是願意奉獻啊。當然,既然選擇當法官,就沒有想陞官發財。中國社會各種人情,各種錢權,不獨在司法系統OK?起碼這幾年真的是好多了。我們實習的時候麻煩了法官等,還是正常那種。只是覺得天氣很熱,心裡過意不去,律師說,買幾盒盒切水果給法官解解渴,法官都不肯收。另外,法官經過層層篩選,以及案件的錘煉(要平衡各方利益),普遍上比律師素質要高(請考慮到那些對外說自己是律師的法律工作者,因為沒有資格證,所以素質參差不齊。並且請考慮到,律師群體的龐大,像十幾線小縣城裡墊底的律師素質並不高。)但是,即使是一個小縣城的法官,也絕對是有兩把刷子的。)而且,司法系統是越往上工作量相對更少,環境更透明,所以基層法官確實生存不易。
再說說判案吧,不懂法的人永遠不懂的,以為判決就是法官想怎麼判就怎麼判!這是最大的誤區好嗎?很多案子判之前就定下來了的,畢竟發生過什麼,有些證據存在否,都是確定了的。尤其中國大陸法官,裁量權真的不大,什麼都要按法條來。最後的判決無非就是在法條允許的度量之間。如果真的沒有那回事,法官是不能那樣去判的。另外,一場官司輸個傾家盪產,是馬上嗎?沒有執行時間嗎?可以上訴的啊,一審不行二審啊,二審不行再審啊,對方是多大權啊,這是多大的案子啊,至於買通到高院?也是真還買通了?再說證據,證據是公安和檢察院負責的,還需要買通公安和檢察呢,可真牛逼,買通了一省的公安檢察司法系統,牛逼牛逼。是什麼人才有這樣手眼通天的權利?是什麼樣一個案子至於讓這個手眼通天的人花這么大代價去做?即使當時真的沒查出來,也可以去舉報啊,案件都是終身責任制,任意的打殺就是對的了?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錯的好嗎?一旦開這樣的風氣,威脅到的是整個社會的安定好嗎?
我真的很想說,如果你非要認為司法系統如此黑暗,我想跟你說三點,第一,請問您懂多少法?您覺得黑暗到沒有一絲光明,請拿出證據來(起碼得說明百分之九十的案子都是亂判的,都是走了關系的)!不要滿嘴胡咧咧,信口開河!第二,司法是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最後一道防線,即便曾經真有比較混亂的時候,整個體系還不夠完善的時候,那絕對不只是司法系統的事。不管您或者一些什麼都不懂卻叫囂著的人怎麼認為,最後一道防線由我們來守,我們會守好的。如果我們守不好,估計離滅亡不遠了。第三,請您以後不要再無根據地說這種污衊的話。題主有講是哪個法官嗎?您一句「活該」,正是吃人血饅頭的丑惡嘴臉。君不見,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法官被無端牽連?您的「活該」正是建立在別人的血淚上,求您講點證據,做個人好嗎?
⑤ 南京彭宇案那個白痴法官應該出門讓車壓死!!!
不死也差不多了
⑥ 南京彭宇案那個白痴法官死了沒有,那個愛千刀的徐老太全家死了沒有。。。
沒有 人家的日子舒坦著呢 每晚都數一回錢
⑦ 中國的法官從首席大法官往下一共分多少等級
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一級大法官、二級大法官、一級高級法官、二級高級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高級法官、四級高級法官、一級法官、二級法官和高級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7)中國白痴法官擴展閱讀:
新修訂的法官法有八章六十九條,對法官的權利義務、遴選、任免、管理、考核獎勵以及職業保障等作了較為全面的修改完善。
在分組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這部法律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充分吸收了司法體制改革實踐的經驗,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在賦予法官司法權力和加強保障的同時,強化了監督和制約。
根據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人民法院組織法關於法院審判人員的組成的規定,新修訂的法官法對法官具體包括哪些人予以了明確: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⑧ 內蒙古鄂爾多斯法院弱智:對一個銷售山寨羊毛衫的人開出2千多萬的天價罰款!
我覺得你的話有道理
頂你
⑨ 中國的法官有多少人
法官的級別分為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級法官、法官四等共十二級。
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
大法官大法官分二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高級法官高級法官分四級。
法官法官分五級。
法官的等級確認,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審判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中國有多少法院和法官 那就不知道了
⑩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亞軒,江西南昌人,律師、法學家。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雲譜朱姑橋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間在清華學校學習,192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項目,入讀斯坦福大學,1926年獲得文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29年歸國後曾任教多所大學,曾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的助手;1946年,並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任中國代表法官,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審判日本對亞太地區引發大規模戰爭和傷害所應負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2、倪征燠
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
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4、海瑞
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5、包拯
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
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瑞
網路-倪征燠
網路-梅汝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