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① 最高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與拘役如何合並計算
隨著刑事司法中同一犯罪人被同時判處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現象不斷的出現,雖然目前的立法並未明確應予以如何執行,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就此問題曾多次作出過答復。
最高人民法院於1981年7月27日在《關於管制犯在管制期間又犯新罪被判處拘役或有期徒刑應如何執行的問題的批復》中指出:「在對新罪所判處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執行完畢後,再執行前罪所沒有執行完的管制。對於管制犯在管制期間因發現判決時沒有發現的罪行而被判處拘役或有期徒刑應如何執行的問題,也可按照上述意見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於1984年在《關於拘役犯在緩刑期間發現其隱瞞餘罪判處有期徒刑應如何執行問題的電話回復》中認為:對於一人犯數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合並執行,以先執行有期徒刑、後執行拘役為宜,即在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再執行拘役。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在《關於被判處拘役緩刑的罪犯在考驗期內又犯新罪應如何執行問題的電話答復》中指出:因拘役和有期徒刑在執行方法上不完全相同,故可參照我院(81)法研字第18號批復的精神辦理,即在對新罪所判處的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再執行前罪所判處的拘役。
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就徐衛東盜竊案作出了答復:刑法第六十九條對不同刑種如何數罪並罰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對於被告人在拘役緩刑考驗期內又犯新罪被判處有期徒刑應如何並罰問題,可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個案處理,就本案而言,即可以只執行有期徒刑,拘役不再執行。
由此可見,最高人民法院對於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合並執行從一開始的側重於「逐一執行說」逐漸傾向於「吸收說」,以重刑吸收輕刑的方式作為處理兩者合並執行的原則。
2015年7月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其中第四項規定了「在刑法第六十九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執行有期徒刑。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管制的。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執行完畢後,管制仍須執行。」
該項規定不僅明確了拘役和有期徒刑合並執行時只執行有期徒刑,而且規定了被同時判處管制和拘役、有期徒刑時的執行方式,對於前者採取的是「吸收說」,對於後者採取的是「逐一執行說」,我院的審判委員會合議案件中對於拘役和有期徒刑所採取的判決執行方式也正是與《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該項規定相吻合。
② 法院判決書上寫著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後面又寫了緩刑兩年是什麼意思
兩年之內沒有違法犯罪行為,且符合緩刑執行規定的兩年之後不用繼續服刑,如果自判決生效日起兩年之內累犯或者出現違法犯罪行為以及違反緩刑服刑規定的要履行完一年的有期徒刑. 所以只要判緩刑的之後一定要多注意,平平安安的才可以免除牢獄之苦.那什麼是緩刑呢,你先看看,了解以後你就明白了.. 緩刑,是指對被判處一定刑罰的犯罪分了,在其具備法定條件的情況下,在一定的考驗期間內附條件地不執行原判刑罰的一種制度。
緩刑的適用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1、緩刑適用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處超過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於他們的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不適宜放在社會上執行,所以不能適用緩刑。
2、適用緩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犯罪情節比較輕微,悔罪表現比較好,放在社會上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
3、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對於累犯不能適用緩刑。這是因為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
被判處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之外還判處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應當執行,而不受主刑緩刑的影響。
緩刑的考驗期限,是指對受緩刑宣告的犯罪分子進行考察的一定期限。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2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1年。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緩刑的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判決以前先行羈押的時間,不能折抵緩刑的考驗期限。
緩刑犯的考察和處理有三種情況:
第一,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又犯新罪,或者發現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按照刑法第9條的規定,實行數罪並罰。
第二、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應當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第三,緩刑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如果沒有上述情況,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並且應當公開予以宣告。
我國刑法中對軍人違反職責罪還有特別緩刑的規定,即在戰時,對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沒有現實危險宣告緩刑的犯罪軍人,允許其戴罪立功,確有立功表現時,可以撤銷原判刑罰,不以犯罪論處。
③ 法院強制執行判處有期徒刑可以取保候審嗎
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不能取保,因為取保候審一般只存在於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在執行階段不得適用取保候審,被告人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的,一般就要去監獄服刑,不能再申請取保候審了。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④ 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是否能夠取保
法律分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的能不能申請取保候審,還要看犯罪嫌疑人符不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而定。可以取保候審的情形:(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⑤ 王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屬於什麼處罰
屬於刑事處罰,給人家賠錢叫附帶民事賠償。滿意的話採納一下謝謝!
⑥ 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是什麼意思
緩刑,全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法,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緩刑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刑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判刑一年是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的意思。緩刑兩年:對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的處罰結果兩年內暫不執行,由特定機構對罪犯兩年內的表現進行考察,決定是否執行有期徒刑一年。如果在兩年內沒有犯新罪或者查出其他罪原判刑罰不再執行。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六條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⑦ 法院判決有期徒刑怎樣才能不坐牢
沒有判刑以後不用坐牢的辦法。其中有兩種刑罰屬於非監禁刑:管制、緩刑(死緩除外)。
一、《刑法》規定的管制刑:
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二、《刑法》規定的緩刑:
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七十三條【考驗期限】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二個月。
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一年。
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
第七十四條【累犯不適用緩刑】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⑧ 法院判決有期徒刑後立即收監
是的。如果正在取保候審,一旦被判處有期徒刑,應該立即收監。
有期徒刑屬版於監禁刑,應在監獄中執行權。其中,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
《刑訴法》規定:
第二百五十三條 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⑨ 法院判處有期徒刑能取保嗎
法律分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的能不能申請取保候審,還要看犯罪嫌疑人符不符合取保候審的條件而定。可以取保候審的情形: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