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與領導
庭長比法官職務大。
只有法官才能當庭長。
不是法官的一定不能當庭長。
一個庭可以有好幾名法官。
法官一定要接受庭長的領導。
㈡ 法官的直屬上司是誰
實際工作中,至少有:1、上級法院院長。雖然名義上法院之間系業務指導關系,但回是操作中上下答級法院肯定是一般行政機關的管理關系。2、同級黨政機關負責人。例如,基層人民法院院長要受區、縣委書記的領導,市中院院長受市委書記的領導。3、同級政法委。政法委是統領公檢法三機關的黨委機關,自然是法院院長的黨內領導人,一般情況下由公安局局長兼任。例如,最高院院長、首席大法官王勝俊同志是中央政法委的副秘書長,同時兼任最高院院長。因此,從法院系統內部管理、當地黨政機關管理、黨委管理角度,各有主管領導。而且,絕大多數院長都是上級法院或者是當地黨政機關領導任命的,不一定是法院內部選任。
㈢ 法院各領導如何稱呼他們
要稱呼法官。知道領導的職位,庭長、院長、法官,加上姓即可,如某院長。不知道職位,一律稱呼某法官最好,不要稱呼某同志。即使他只是一般文職人員或者書記員,這樣稱呼也不會太離譜。如果他從事的崗位與法官一職有較大差異的話,你這樣稱呼他他會主動提醒你他的實際職責。
拓展資料
法院組織體系:
最高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高級人民法
高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依法審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2、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3、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4、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基層人民法院
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以及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對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除審判案件外,並且辦理下列事項:
1、依法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2、依法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專門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是中國統一審判體系——人民法院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國家的審判權。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森林法院、農墾法院、石油法院等。
專門人民法院與地方法院的區別主要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1、專門人民法院是按特定的組織或特定范圍的案件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而地方人民法院是按照行政區劃建立的國家審判機關。
2、專門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具有專門性,即專門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的性質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受理管轄案件的范圍具有特定的約束。
3、專門人民法院的產生及其人員的任免不同於地方人民法院。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並不是經過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聯同中央軍事委員會任命的。
㈣ 法院領導與女當事人曖昧如何處理曖昧
應該迴避。因為根據法律的規定,法官與當事人存在以下關系的,法官應該迴避:
1、配偶
2、近親屬
3、上下級關系
4、同事關系
5、同學關系
6、與案件的當事人的利益關系
7、其他應當迴避的情形。所以,法官應該自行迴避,如果法官不迴避,那麼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要求該法官迴避。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三條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四條法官應當公正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一切個人和組織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五條法官應當勤勉盡責,清正廉明,恪守職業道德。
第六條法官審判案件,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第七條法官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十條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㈤ 法官是政府官員嗎
法官不是政府官員。
我國的國家機關分為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如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法院、檢察院等,也叫政權機關。而法官隸屬於人民法院,政府官員隸屬於行政機關。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掣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5)法官與領導擴展閱讀:
歷史:
中國歷史傳說,古代帝堯時代中有一位公正的法官皋陶,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他有一隻獨角獸,在難以判決之時根據碰觸可以決定誰有罪。
職責:
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除履行審判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中國法官的裝束:
法官服是法官的工作制服,法官服樣式有:男式風衣、女式風衣、男式夏裝、女式夏裝、法官袍(男女一致),上班時間和外出執行任務時,夏季時穿夏裝,冬季時穿風衣,開庭一律穿法官袍。首席大法官著中國法官統一服飾
2000式審判服,完全取消了帶有軍事化的裝飾,突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文職政法官員的特色;法官袍的設計思想,完全源於中國五千年的文明。
2000年3月10日,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身著2000型新式法官服,向人大代表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肖揚的著裝,一下子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當天,國內外各媒體紛紛給予報道:中國法官要換新服裝了。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設計指導思想,2000式審判服的設計力求突出有中國特色的法官形象。大連碧海企業集團公司首席設計師於澤正參與了2000式審判服的設計工作。他告訴記者,接到設計要求後,他們設計出兩套方案:中山裝與中山裝式袍;西服與寬松式散袖口袍。
㈥ 法官和主審法官有什麼區別
法官和主審法官的抄區別在於,法官是對普通法官和主審法官的統一的職務稱呼;主審法官是在法庭上對某個案件主理法官的稱呼,在案件中,主審法官是可以申請更換的,但是必須提供法定理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6)法官與領導擴展閱讀:
主審法官是為了提高辦案效率而在合議庭內部進行分工的產物,主審法官的主要職責如下:
1、與其他法庭上的成員(普通法官等)平等地參與案件的審理、評議和裁判等審判活動;
2、負責處理該案件辦案過程中產生的某些具體事務,比如主要包括保管案卷材料、調查收集證據、委託鑒定或審計、組織庭外調解、製作法律文書等輔助性事務;
注意事項:主審法官在處理具體事務時,是以合議庭的「代理人」角色出現的,只能在委託許可權范圍內以合議庭的名義行事,要接受審判長的指導和其他成員的監督並做好通報工作,當然行為後果也由合議庭承擔。
㈦ 院長、庭長、法官、審判長、檢察長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1、首先來說,檢察院和法院並不是一個機構,檢察院是公訴機關,理論上是與政府平級的,法院是審判機關,和檢察院一樣,與政府平級。所以法院院長和檢察長沒有什麼關系。
2、一個法院,院長是總負責人,只有一人。法官是審判人員,可以是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審判長是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但審判長不是固定的職稱,是為審理某一具體案件而臨時設定的,院長、庭長、審判員均可擔任審判長。
3、基層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中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高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7)法官與領導擴展閱讀
1、人民法院院長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法院的負責人。負責領導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
2、庭長是一種固定職位。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
3、《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4、審判長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但審判長不是固定的職稱,是為審理某一具體案件而臨時設定的。
5、檢察長是檢察院主要負責人,統一領導檢察院的工作。由區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經市檢察院檢察長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批准任命,對區委、區人大和市檢察院負責並報告工作。
㈧ 面對老領導,法官如何下判
如果證據確鑿,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或者當地政法委投訴,一定會得到處理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落實〈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和責任追究規定〉的實施辦法》:
第六條人民法院領導幹部和上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因履行法定職責,需要對正在辦理的案件提出監督、指導意見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或相關工作程序以書面形式提出,口頭提出的,應當由辦案人員如實記錄在案。
第七條人民法院辦案人員應當將人民法院領導幹部和上級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因履行法定職責提出監督、指導意見的批示、函文、記錄等資料存入案卷備查。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違反規定過問案件的行為,應當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給予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一)為案件當事人及其關系人請托說情、打探案情、通風報信的;
(二)邀請辦案人員私下會見案件當事人及其關系人的;
(三)不依照正當程序為案件當事人及其關系人批轉、轉遞涉案材料的;
(四)非因履行職責或者非經正當程序過問他人正在辦理的案件的;
(五)其他違反規定過問案件的行為。
㈨ 在法庭上法官,審判長是領導嗎
不一定,一般法官也可能是審判長,如三個中其它兩個都是人民陪審員時,即使這個法官是新手也會是審判長。
㈩ 誰是法官的上司院長還是法律
院長是法官的上司。
法律是院長和法官共同的「上司」。
法官要服從院長、院長要服從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