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職位
Ⅰ 檢察官和法官那個職位更好
檢察官和抄法官同屬於公檢法系統,襲都是國家公務員系列,如果從職位的角度講,各有特色,很難直接判斷孰好孰壞。只能是從工作性質和辛苦程度方面,檢察官由於要對某些案件進行偵查,會比法官要更辛苦和危險一些。
檢察官,是指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檢察官的職責包括:
(一)依法進行法律監督工作;
(二)代表國家進行公訴;
(三)對法律規定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進行偵查;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法官,是指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法官的職責包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Ⅱ 法官右左兩邊分別是什麼職位
三個都是法官。。中間的是主審。。。要三人是投票的需要。。還有五人或者七人的。。不過我國只有三人的。。。
Ⅲ 法廳廳長職位高些還是法官
1、你問的比較籠統,法官包括:從低到高排列,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含專職)、副院長、院長。
2、庭長比普通法官職位(助理審判員、審判員)高
Ⅳ 副庭長什麼職位,比那個庭法官職位大嗎
職務比一般的審判員(法官)要高,但比庭長、院長低。
法院的一般序列是內:院長容 副院長 各庭庭長 副庭長 審判員 助理審判員 書記員(書記員已經不是審判序列了)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修正)
第十八條 基層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
第二十三條 中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Ⅳ 大法官是什麼職位
以下回答由「濟南商抄律襲師」提供,如需轉述請註明出處:
大法官不是一個職位,而是我國法官隊伍里對於法官的一個等級標稱。
根據法官法的規定,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每等又分級,共為十二級:
1、首席大法官;
2、大法官:一級、二級;
3、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4、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Ⅵ 法官崗位有哪些行為規范
一般規定:
第一條忠誠堅定。
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版法法律至上,在思想上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基本政策以及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言行。
第二條公正司法
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平等對待各方當事人,確保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努力實現辦案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不得濫用職權、枉法裁判。
第三條高效辦案。
樹立效率意識,科學合理安排工作,在法定期限內及時履行職責,努力提高辦案效率,不得無故拖延、貽誤工作、浪費司法資源。
第四條清正廉潔。
遵守各項廉政規定,不得利用法官職務和身份謀取不正當利益,不得為當事人介紹代理人、辯護人以及中介機構,不得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案源或者給予其他不當協助。
第五條一心為民。
落實司法為民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做到聽民聲、察民情、知民意,堅持能動司法,樹立服務意識,做好訴訟指導、風險提示、法律釋明等便民服務,避免「冷硬橫推」等不良作風。
Ⅶ 法庭關聯的職位稱呼
1、知復道領導的職位,庭長制、院長、法官,加上姓即可,如某院長。不知道職位,一律稱呼某法官最好,不要稱呼某同志,忌諱。
2、不論怎麼稱呼,也要符合當地的風俗叫法,遵循風俗,不要拘泥於職位稱呼。
法庭的話職位有(從大到小):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書記員,還有法警、後勤工作人員、實習生等等。法官不叫法官,叫審判員。
庭審中的法庭就是:法官的話普通程序中可能有審判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人民陪審員,簡易程序的話就是審判員或助理審判員;其他人還有書記員(坐在中間打字那個),原告或其代理人(一般坐在法官的右邊),被告及其代理人(一般坐在法官的左邊)。代理人不一定是律師。
Ⅷ 公務員職位的主體是( ) A. 綜合管理類職位 B. 專業技術類職位 C. 行政執法類職位 D. 法官、檢察官類職
多選選ABC,因為公務員法有明確規定,《公務員法》第14條第十四條國家實行公內務員職位分類制容度。 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本法,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范圍由國家另行規定。
單選的話選A,因為綜合管理類一般都是職能部門,是政府的主要構成部門。
Ⅸ 一級法官和四級法官哪個職位高
一級法官比四級法官的等級高。
從1997年12月12日開始為了實現對法官的科學管理,增強法官的責任心和榮譽感,保障法官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國家實行法官等級制度。
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注意事項:
(一)一級大法官、二級大法官、一級高級法官、二級高級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二)高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高級法官、四級高級法官、一級法官、二級法官和高級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三)中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法官、四級法官、五級法官的等級,由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9)法官職位擴展閱讀:
法官等級晉升標准:
(一)二級法官以下等級的法官晉級在職務編制等級的幅度內:五級法官至三級法官,每晉升一級為三年;三級法官至一級法官,每晉升一級為四年。晉升期限屆滿,經考核合格,方可晉升。
(二)一級法官以上等級的法官晉級實行選升。
(三)晉升高級法官,須經專門培訓合格,方可晉升。
(四)法官由於職務提升,其等級低於新任職務編制等級的,應當晉升至新任職務編制等級的最低等級。
法官降級標准:
(一)法官被調任下級職務後,其等級高於新任職務編制等級的最高等級的,應當降低至新任職務編制等級的最高等級。
(二)法官有違法亂紀行為的,可以按照規定降低其法官等級。
(三)法官等級的降低,一般每次只降一級。法官等級降低不適用於五級法官。
(四)法官被降低等級後,其法官等級晉升期限按照降低後的等級重新計算。
(五)法官被免除法官職務後,其法官等級應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