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法官
① 法律趣味知識
不公正的「法官」
我國東晉時期偉大的無神論者王充著有《論衡》一書,書中記載了古代法官皋陶在審理案件時,常使用一種怪獸來幫助判斷某人是否有罪。審理案件時,若懷疑某人有罪,就叫這只怪獸用角觸被懷疑的人,誰被觸到,誰就是有罪的人,這就是古代神明裁判的方法之一。
神權思想是人類生產力水平低下,以及科技不發達時期的產物,大多產生於原始社會。那時候,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非常片面,對許多怪異現象解釋不清。就把大自然的力量看成是超人的、神聖的力量,他們普遍認為人類和自然界之外存在著一個造物主,這個造物主能支配一切。他的喜怒哀樂就表現為人類的福禍災異,加上後來的奴隸主和封建主將王權與神權聯系起來,宣傳王權神授的理論,神權思想廣泛傳播。審判案件時,則常常藉助於神來幫助裁決。
古希臘人常將嫌疑犯投入大海中,或迫使其跳下懸崖;非洲原始人令嫌疑犯飲毒劑,或游過充滿毒蛇與鱷魚的池塘。他們相信神對於無辜者的生命是不會坐視其死而不加以保護的。這時候,神不但是案件的裁判者,同時也是執行者。但在更多的原始部落中,一般採用使嫌疑犯嘗受肉體痛苦的測驗法,神只起判明作用,執行部分則由法官決定。這類測驗法,名目繁多,各地不同。有的令嫌疑犯將手伸入沸水鍋中撈取某件東西;有的讓嫌疑犯手拿燒紅的鐵器走一段路;有的令嫌疑犯赤腳走一段路,然後根據嫌疑犯有無傷損,或傷損後包紮一段時間看是否痊癒來判斷其有罪或無罪。根據古巴比倫《漢穆拉比法典》第2條和第132條規定,被控告行妖術的人和通姦的婦女,為了表白自己無罪,應投入河中,接受測驗。還有一些神判法是藉助巫術、占卜、發誓、宗教法或野獸、毒蟲來測驗的。這些形式的檢測,都帶有極大的偶然性。如果被告人取得控告人同意,也可以用贖金免掉神明裁判。
這種神明裁判的辦法,在中國也出現過。在封建社會時期,許多官吏遇到十分棘手的案件,往往到城隍廟去焚香,祈求神助,也採用過以「神蛇」斷案的方式。我國少數民族中則一般採用撈油鍋、撈開水鍋、抓火炭等辦法處理。由於神判法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並且容易被一些人操縱舞弊,已經不適應社會進步的需要,到公元13世紀以後,歐洲各國逐漸以刑訊取代了神判。
另一方面,神判的變種——司法決斗也漸漸風行。決斗同樣是一種肉體考驗法,如果有人向法官控告某人犯了罪,而被告卻聲稱原告是扯謊,法官便讓這兩個人決斗。人們都認為,這樣的決斗是「上帝的裁判」,是絕對公正的。有罪的一方定將失敗,或被殺死。如果失敗一方沒有死,他必須接受制裁。決鬥成為中世紀以來歐洲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上流社會的一種風尚。
「請君入瓮」的由來
唐朝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排除異已,廢中宗為庶人,逼殺太子於巴州(今四川省巴中),從而登基成了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女皇帝。但是,這種史無前例的「男事女主」,使李唐王朝的宗室和一些大臣怨恨不服。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武則天除了動用軍隊、消滅反對自己的武裝外,還大興冤獄,用酷吏、施酷刑來鎮壓一切心懷不滿之人。她重用來俊臣、周興、索元禮等酷吏,「以刑法治理天下」,鼓勵告密,亂殺無辜,濫施法外之刑,其手段之殘酷,令人發指。
這些酷吏對捕來的嫌疑犯或「罪犯」,每次提審,不問原由,不分輕重,就用刑罰,如,醋灌鼻子、用泥將人腦袋糊嚴、竹簽釘指、懸發熏耳、膝跪碎瓦、方梁壓踝、斷糧數日而晝夜審訊等等,直至「犯人」忍熬不住,求饒認「罪」為止。這些酷刑都是酷吏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毫無法律依據,隨意施用。其中「請君入瓮」也是當時酷吏以毒攻毒施用的一種法外之刑。
公元691年,有人慾謀反,被武則天發覺,予以嚴懲。後來,武則天又追查出他們的同謀還有大臣周興,便命令來俊臣審理此案。
來俊臣接聖旨後,便馬上設計實施。一日,他以請客為名將周興邀來喝酒。酒過三巡之後,來俊臣對周興說:「有個犯人,不肯認罪,所有刑罰都用過,此人還是不招供,請問老兄有何妙計?」周興不知是計,遂獻計說:「可找來一個大瓮,用炭火從四面圍燒灸紅,請他入瓮,保管他望而生畏,何事不招?」隨即,有人抬來一大瓮,以火環燒後,來俊臣陡然變色,對周興說:「現在有人告發老兄謀反,女皇命小弟來審間你,那麼就請君入瓮吧!」周興半信半疑,說:「老弟,別開玩笑了,快快給老兄斟酒吧。」話音未落,上來幾名武士將周興五花大綁,准備放入瓮中。周興見勢不妙,惶恐地跪倒認罪,連連磕頭求饒。按照唐律規定:「謀反罪,應當處死」。武則天因周興以往告密有功,又曾助自己排除異已,所以,將他免死,流放嶺南。但是由於周興平時作惡多端,害人無數,行至半程即被仇人用刀碎剮而死。
無獨有偶,暴君用酷吏,酷吏用酷刑,中外皆然,相傳,古希臘雅典也有類似的事情。一個名叫匹瑞勒斯的人,曾為阿加里筒塔的暴君法拉利製造了一隻銅牛作為刑具。行刑時,劊子手把犯人送入銅牛,在牛肚子下面燒火,活活把人燙死。法拉利看後很高興,認為這是一個發明,於是,他下令讓銅牛的發明者匹瑞勒斯第一個來試驗,結果,匹瑞勒斯被這只銅怪物活活折磨死了。
後來,人們就把用某個整治別人的辦法整治某個人自己叫「請君人瓮」或「請君入牛」。
周福清的舞弊案
清朝末年,浙江一帶發生了一起科舉考試舞弊案,案犯是魯迅先生的祖父周福清。
光緒十九年癸巳(1983年)鄉試,殷如璋受命去浙江主持考試。船過蘇州時,周福清遣僕人抵船呈函,內有紙兩張,一張為1萬兩銀庄銀票,另一張上寫有魯迅祖父等5個考生的姓名,並註明試卷中都有「宸衷茂育」字樣,另有周的名片。據說周殷二人為同科進士。殷接函後,並未聲張,繼續與副主考閑談,船下僕人久候不見回執,便叫喊著要回條,致使事情泄露。蘇州知府受案查辦,周福清先是逃躲,後怕禍及家人,便投案自首。主辦者想以周神志有病不了了之,誰知,大堂之上周概不承認有病,並振振有詞,歷數某科某人皆有賄賂考官之事,他不過是依樣做一次。主辦不敢再追查下去,判其極刑。呈報朝廷後,改判坐獄8年。1901年,刑部尚書奏准,按投罪自首處,予以釋放。此案典型地反映了清末官場與考場的實際狀況。
科舉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實行的一種根據「擇優錄取」原則選拔人才擔任政府官職的考試制度。自隋朝創立至清末廢止,這一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延續了1300多年,對中國社會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由於考科舉是通向仕途的「敲門磚」,被錄取的人便可光宗耀祖,青雲直上,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遂有「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說。封建統治者也極力利用科舉選拔人才,為其役使,鞏固統治。但科舉考試的舞弊事件隨之發生,歷朝歷代屢屢不斷。
唐朝科舉制尚處於未完備階段,但舞弊之風卻已颳起,其中最著名的科場案是唐穆宗氏慶元年(821年)的禮部試,朝廷處罰廠數名有關官員以平民憤。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日趨成熟,對考試程序、考試形式與內容、考試管理、考官的任命、閱卷、錄取、舞弊的處置等,都作了嚴格規定。盡管如此,科場舞弊風仍日漸盛行,揭露的舞弊案也日益增多。如,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會試,江陰大地主徐經向主考官行賄,得到考題。後事情敗露,主考官被革職,考中者不予承認,並取消考試資格,江南才子唐寅也遭牽連入獄受懲罰。
清代科舉舞弊之事發生最多,所以清代科場把防弊視為要政,朝廷多次發詔,三令五申不許舞弊,遇有作弊之事,執法甚嚴,絕不姑息,使得因科場案送命者不計其數。如,康熙五十年(1711年)發生的江南鄉試之案,副主考趙晉,勾結兩江總督噶禮賄賂「關節」,鹽商子弟多被錄取。一時間,群情激憤,千餘考生聚集抗議,並用紙糊的貢院門額,改「貢院」二字為「賣完」。噶禮先發制人,誣蔑考生聚眾鬧事,將為首者逮捕,投入大獄,上報判罰。朝廷命尚書張鵬翮會同噶禮與江蘇巡撫張伯行重審,張伯行查明事情真相,上報朝廷,參劾噶禮等人營私舞弊,噶則反劾張。康熙再命張鵬翻查核,張庇護噶,朝廷又命穆和倫審理,穆也偏護噶。康熙不信,命九卿、御史三審,終於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張伯行復職,噶與主考官被革職,趙晉等人立即被砍頭,其餘凡有牽連人全部嚴加懲處。此案審理數年,頗費周折,牽連不少高級官吏。
更多的趣味故事就在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SZJY/TS013017/0024_ts013017.htm
你自己去看吧,就不一一羅列了.
② 歷史人物,幫!!
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南)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系漢司錄校尉(郡以上之督察官)諸葛豐後代。東漢末年,北方大亂,諸葛亮姐弟四人隨叔父諸葛玄由山東輾轉至襄陽,因"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此時是漢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諸葛亮年十四。
四年前,即公元190年,劉表將荊州治所遷至襄陽後,即"起立學校,博求儒術"。諸葛亮到襄陽後即求學於城南的"學業堂"。在學堂先後結識了徐元直、石廣元和孟公威等人,"為友甚密",經常在一起討論天下大事,立志改革政治。由於諸葛玄和劉表的關系,諸葛亮又先後認識了襄陽名士龐德公、黃承彥和中廬縣的司馬徽、蒯良、蒯越等人,這樣就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為未來事業打下了基礎。
後劉表上書,薦諸葛玄為豫章太守。約一年,"西城民反,殺玄"。諸葛亮沒有了依靠,不得不獨立生活,於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與弟等到隆中"躬耕隴畝"。直至建安十二年,劉備三顧茅廬後,才離開。在隆中,並非"苟全性命","未有須臾忘天下事"。他勤讀書,廣交遊,自比管仲、樂毅,以便將來干一番事業。
由於司馬徽、徐庶的推薦,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占據荊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謀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聯合孫吳,對抗曹魏而後統一天下的建議,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後來,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聯孫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佔領了荊、益。曹丕代漢稱帝後,諸葛亮說服了劉備,建立蜀國稱帝,被任為丞相。劉備死後,劉禪即位,諸葛亮"受遺詔輔後主",封武鄉侯,領益州牧,主持軍國大事。當政期間,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抑制豪強,任人唯賢,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關系,東和孫權,南平孟獲,六齣祁山以攻魏,力圖收復中原。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與魏將司馬懿爭戰於渭南,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省眉縣西南)軍中,葬於定軍山(今陝西省勉縣東南)。年五十四。謚忠武。
諸葛亮一生謹慎,"長於巧思",他革新了連弩,能同時發射十箭;製造的"木牛流馬",利於山地運輸。著作有《諸葛亮集》。
諸葛亮死後,晉統一三國。鎮南將軍劉弘作《諸葛武侯宅銘》,在隆中設祠立廟。明代成化年間,已形成了隆中十景。一千多年來不知為多少遊人所嚮往,王安石、蘇軾、曾鞏、唐寅等都留下了寶貴詩篇。
諸 葛 亮 年 譜
年號 公元 年齡 生 平 及 事 跡
光和4年 181 1 諸葛亮誕生於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縣)。
中平6年 189 9 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 12 諸葛亮父親諸葛硅去世。
興平元年 194 14 諸葛亮與弟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諸葛亮玄收養,其兄諸葛謹同繼母赴江東。
初平2年 195 15 諸葛亮叔父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隨叔父赴豫章(現南章)。
建安2年 197 17 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建安4年 199 19 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水鏡先生司馬徽。
建安12年 207 27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陳說三分天下之計,即著名的「隆中對」。旋即出山輔助劉備。
建安13年 208 28 諸葛亮說服孫權與劉備結盟,參與赤壁之戰獲勝。
建安14年 209 29 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
建安16年 211 31 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鎮守荊州。
建安19年 214 34 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與張飛、趙雲率兵與劉備會師。劉備進成都,掌管巴蜀。諸葛亮任蜀軍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兼任大司馬府事。
建安20年 215 35 諸葛亮整頓巴蜀內政。
建安23年 218 38 諸葛亮留守巴蜀,籌集軍糧,供應在漢中作戰的劉備。
蜀章武元年 221 41 劉備登基,建立蜀國。諸葛亮任丞相。
蜀建興元年 223 43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蜀建興2年 224 44 諸葛亮調整巴蜀內政,穩定因劉備戰敗而混亂的人心。
蜀建興3年 225 45 諸葛亮率軍南征,穩定南部四郡。
蜀建興4年 226 46 諸葛亮准備興師討魏。
蜀建興5年 227 47 諸葛亮向後主劉禪呈交《出師表》進行北伐。
蜀建興6年 228 48 北伐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自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蜀建興7年 229 49 諸葛亮再次北伐奪取武都、陰平,恢復丞相職位。
蜀建興8年 230 50 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興9年 231 51 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馬仲達,大敗魏將張合。
蜀建興11年 233 53 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
蜀建興12年 234 54 諸葛亮於再次北伐中病故於五丈原。
③ 法院是不是很扯淡,會不會招法官助理,又分配到後勤
這個正常
要服從組織安排
有人發工資就可以
④ 唐伯虎真跡 在紐約哪個博物館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又稱」紐約城博物館」、」都城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初建於1872年,後又多次擴建。主體為哥特式建築,其規模可與法官盧浮宮博物館和英國大英博物館相比。全館分佔三層樓,設234間陳列室。收藏近5000年來各種文物,主要有埃及藝術、希臘羅馬藝術、東方藝術、西歐藝術、伊斯蘭藝術、美國藝術等部門,還附設有少年美術館。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藏的唐寅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