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錯字判決
❶ 一審判決書上的錯別字二審法院沒有糾正屬於什麼行為
沒什麼行為。不涉及判決結果的錯誤,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下個補正裁定就行了輸了官司,與其吹毛求疵找這些小問題,不如重整證據和研究法律。
靠找這些小問題,既不能翻過來案件,也不可能對承辦人造成什麼實質性後果。
❷ 判決書上有錯字
你當然可以不去,判決書出錯,責任在法院,而不在你,你沒有義務幫助法院收拾殘局。其實,判決書有錯別字,只要依法作出《更正裁定》即可,根本不需要當事人的協助。我估計法院是想收回有錯字的判決書,再重新給你補發一份,這種做法本身就是違法,故你大可不必理會法院。
無力履行,法院當然不會也不能拘留你。
❸ 法院的判決書存在錯別字並且有的地方寫的不實,怎麼辦
您可以和法官溝通,讓法官出一份補正裁定,把錯別字改正就好了
❹ 法院《民事判決書》4000多個字中錯字連篇,主體混浠,表達意義相反,還把原告的名字給改,法院有責任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❺ 判決書上錯字幾處,這樣的判決書能生效嗎
判決書上錯字幾處,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訴訟人可以申請裁定補正。
法律分析
簽不簽字,判決書都有法律效應,不服判決的的可以盡快提出上訴,因為上訴期是15天。關於補充裁定書的適用期間。現行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中,對補充裁定下發的期限沒有明確規定,但筆者認為,一般情況下只要發現有法定的可以補正的事項,可隨時下發補正裁定書予以補正,不必等到裁判文書生效。因為現行法律並沒有對補正裁定的下發期限進行必要的限制,司法實踐中在判決書生效前後的補正均是可行的。補充裁定書與判決書、裁定書或者法院製作的調解書均屬法院法律文書的一種。補充裁定僅是對法律文書中的筆誤進行補正,其是作為被補正的法律文書的附件存在的,與被補正的法律文書密不可分。補充裁定書對判決書、裁定書或者法院製作的調解書具有補正、補漏、補錯功能。一般情況下只要發現有法定的可以補正的事項,可隨時下發補正裁定書予以補正,不必等到判決書生效。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補正裁定書作出後或送達當事人後立即生效,是不能上訴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四條 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一)不予受理;(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三)駁回起訴;(四)保全和先予執行;(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❻ 法院的判決書中出現了一些錯別字,請問可以申請他們糾正嗎
您好
您可以和法官溝通,讓法官出一份補正裁定,把錯別字改正就好了。
❼ 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錯別字太多可以索賠嗎
不能。如果錯別字太多,可能引起表達歧意,是可以上訴或要求重新出具判決書的。
當然,做為國家司法機構,判決書出現錯別字是極不嚴謹庄嚴的,應予糾正。
❽ 法院下的判決書上被告名字寫錯了,那判決書還有效嗎
法院下的判決書上被告名字寫錯了,判決書仍然有效。
當事人應該可以向發出該判決書的法院提出這個問題,請法院有關部門及時糾正錯別字就行 。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❾ 判決書中的錯別字是不是只有生效以後才可以下補正裁定
判決書中的錯別字不是只有生效以後才可以下補正裁定。
為了提高訴訟文書的質量,最高法院制訂了規范、標准且實用的各類司法判決的文書樣式。因此,各類判決書的寫作程式,應當符合最高法院關於製作判決書的規范要求。
在技術規范上,要求文書字體規范,即法院名稱應用二號宋體字,文書名稱應用一號宋體字,案號及正文應用三號仿宋體字。
要求標點符號規范,即遵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制定的標點符號用法的規定,要求數字規范,即按照關於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的規定和司法文書的特點,正確使用漢字和阿拉伯數字。
要求文書版式規范,即文書每頁一般應為二十三至二十四行,每行二十八至三十字,頁邊距天頭大於地角,左空大於右空,在頁腳居中或靠右位置標注頁碼。要求裝訂規范,即司法判決正文為兩頁以上的,應使用在左空處粘貼的方法,不能用訂書機裝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第一百五十二條 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