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有存在

法院有存在

發布時間: 2022-03-23 06:05:36

法院有過失嗎

法院和法官有存在不作為的問題,開庭沒有法警,保安不負責任,法官有不作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Ⅱ 法院有律師

法院裡面沒有律師的,法院是審判機關,律師的執業機構是律師事務所,主管部門是當地的司法局,是完全不同的。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機會。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會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或其他的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二條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

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三條 律師執業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律師執業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律師執業應當接受國家、社會和當事人的監督。

律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律師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

(2)法院有存在擴展閱讀

如果沒有能力請律師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Ⅲ 北京市人民法院存在嗎

通常這樣提問的,都是遇到騙子了。是不是說你參加什麼活動違約,要在幾天甚至幾小時之內交罰款?那是一群騙子,嚇唬人的,不用理它們。你相信了就上當了。在網路隨便一搜就好多這樣的騙術,還有騙子專門回復類似的問題,什麼部長,號碼是5開頭的,千萬別信。

Ⅳ 如果有新證明法院判決書明顯存在錯誤,法院是否要中止執行

新證據證明法院判決具有明顯錯誤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提出再審申請時,可以同時申請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在中止執行申請尚未得到法院支持的情況下,原判決仍繼續執行。

Ⅳ 人民法院確認某種權利是否存在的訴訟是

確認之訴

當事人要求法院認定某種法律關回系存在或者答不存在的訴訟。當事人之間因為某種法律關系是否已經成立、是否存在產生爭議,可以訴諸法院予以確認。

凡是原告要求法院肯定與被告之間存在一定的法律關系的,稱為肯定的或積極的確認之訴;凡是原告要求法院否定與被告之間存在一定的法律關系,稱為否定的或消極的確認之訴。

(5)法院有存在擴展閱讀:

特徵

一是就其目的而言,只是請求法院對當事人之間爭議的處於不確定狀態的民事法律關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確認,並不需要法院裁判一方為一定的給付行為,確認之訴最終並不發生執行問題。

二是所請求確認的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既可以是原告已經受到實際侵害的民事法律關系,也可以是原告尚未受到實際侵害的民事法律關系。

Ⅵ 法院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是怎樣的

法院執行中存在案件多,
辦案人員少,
辦案人員消極執行,
被執行人難找,
申請執行人配合不夠,
查封財產難處理等問題。

Ⅶ 2016年法院 工作中存在問題是什麼

關於邀請第三方參與調解,是法院根據案件調解的需要而靈活掌握的,並沒有強內制規定。其目的容就是為了更好的與雙方溝通,達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第九十六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本回答由法律法規分類達人 丁志忠推薦

Ⅷ 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訴訟程序上存在哪些問題並說明

1、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法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所以被告人如果認為審判人員有法定應該迴避的情形,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本案中,三被告人在法庭開庭審理本案時,發現審判員李某的兒子曾被他們打過,並為此事被公安機關拘留和罰款,認為由李某參與處理本案,可能出現不公正的情況,有思想顧慮,為此向法庭提出讓審判員李某迴避的申請是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的。

而某區人民法院合議庭在法庭審理中對於三被告人提出的迴避申請不予認真考慮,也未向法院院長報請批准,即草率予以駁回的做法是違反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迴避制度的。其正確做法是休庭後,將三被告人的迴避申請報請院長決定是否讓審判員李某迴避。

2、根據我國憲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有權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過程中,人民檢察院具有雙重身份、承擔雙重職能:一方面,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承擔控訴犯罪的職能;

另一方面,又以法律監督者的身份擔負對審判活動進行監督的職能。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9條還特別詳細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這里規定的是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程序是否合法而進行的監督,這種監督的主要內容是:法庭組成人員是否合法;審理案件是否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

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是否得到保障;審理過程中就程序問題所作的決定是否合法等。本案中,某區人民檢察院出庭支持公訴的公訴人宋某發現合議庭駁回三被告人的迴避申請違反了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迴避制度,即向法庭提出糾正意見是合法的,正確地履行了自己的法定職責。合議庭對公訴人的意見不予採納,決定繼續開庭是非常錯誤的。

3、法庭工作人員拒絕接收被告人許傑的辯護人金鋒律師的辯護詞是錯誤的:

其一,辯護律師的職責,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被告人無罪、罪輕、減輕或免除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辯護律師依法辯護,既不受被告人意志的約束,也不受審判人員意志和觀點的左右。

合議庭組成人員不能要求辯護人的意見必須與自己的意見或觀點吻合接近。律師辯護,是被告人行使辯護權的重要方式。對於辯護律師的意見,人民法院應當給予充分考慮。

其二,根據《關於律師參加訴訟的幾項補充規定》的規定,對於律師提供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自行查證核實;律師向人民法院正式提出的書面證據、辯護詞、代理詞,人民法院必須人卷。

可見,本案被告人許傑的辯護人金鋒律師向法庭提交辯護詞是依法進行,人民法院可以有理由地對辯護意見不予採納,但法庭工作人員拒收辯護詞卻是不合法的,相反,應當按規定收人案卷。

4、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3條規定,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 5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後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由此可見,宣告判決可以當庭進行,也可以定期進行,但宣判後,判決書應依法送達。

本案中,某區人民法院對三被告人作出有罪處刑判決,並選擇了定期公開宣判方式,這些都是合法的。但在宣判後第3日才將判決書送達三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卻是錯誤的。因為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定期宣判的,應當立即送達。

5、某區人民法院審理本案從受理到宣判共歷時兩個月零八天,超出了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審辦案期限。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1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

有本法第126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應當指出,審判期限的計算是從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第二天算起;

改變管轄和補充偵查的公訴案件應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從收到發回案件之日起,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對被告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本案中某區人民法院審理三被告人的故意傷害一案,從受理到宣判共兩個月零八天,其間未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也不屬於改變管轄和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情況,因此,本案的審理期限不符合法律規定。

6、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上訴後,由審判員王某某、朱某某和人民陪審員李某某組成合議庭,這是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的。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47條第4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3人至5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本案系二審案件,依法只能由審判員組成的合議庭進行審理,不適用陪審制度。因此,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由審判員與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審理上訴案件的做法是違法的。

7、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原審判決對被告人萬得勝、許傑量刑過輕為由,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並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判處加重未上訴被告人刑罰的做法違反了兩審終審制。第二審人民法院將案件發回重審後,對案件重新進行實體審理的是第一審法院,因此,對案件的判決,只能建立在依法對事實和證據進行重新審查的基礎之上,由第一審法定審判組織依法作出。

如果在此之前,第二審法院即對案件的第一審判決的具體結論作出指示,這不僅超越了職權,而且影響和干涉了第一審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使兩審終審制變成了實質上的一審終審制,從而使案件判決後的上訴或抗訴形同虛設。同時這種作法也違反了上訴不加刑原則。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90條第1款明確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本案中,只有被告方單方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沒有提出抗訴,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審法院以量刑過輕為由,借發回重審之名,行加重被告人刑罰之實,與第二審法院直接加刑並無本質區別。這顯然是在故意規避法律。

8、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情形只有兩種:一是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二是原判決有嚴重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情形的。這既是對第二審的要求,也是對第二審的約束。本案中,原判決並沒有出現上述兩種情形之一,而僅僅是量刑不當,則不具備發回重審的法定條件。

9、該案發回重審後,某縣人民法院由同一審判組織。

Ⅸ 存在法院執行信息(千家客)是什麼意思

你在法院執行信息。是你在法院中有案子。所以法院到時給你發信息。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Ⅹ 法院開庭期間發現有存在黑惡勢力討債情形怎麼辦

你好。如果證據充分,可以報警處理,祝你好運!

熱點內容
浙江城管執法條例 發布:2025-05-10 15:10:06 瀏覽:439
合同法第二章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0 15:00:10 瀏覽:688
行政法學自考名師 發布:2025-05-10 14:58:45 瀏覽:568
美國立法懶賬 發布:2025-05-10 14:37:12 瀏覽:86
金華市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10 14:37:06 瀏覽:135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0 14:34:54 瀏覽:638
經濟法第六版馬洪 發布:2025-05-10 14:34:42 瀏覽:316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要不要基礎 發布:2025-05-10 14:33:50 瀏覽:168
陰滋病有辦法治嗎 發布:2025-05-10 14:24:58 瀏覽:914
食葯監局法規股 發布:2025-05-10 14:19:54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