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台灣法官待遇

台灣法官待遇

發布時間: 2022-03-23 08:56:48

① 台灣監察院和司法院的職責分別是什麼

監察院職權

* 收受人民書狀 * 調查 * 糾正 * 彈劾 * 糾舉 * 巡察 * 監試
* 審計 *受理公職人員財產申報 * 公職人員利益沖突迴避案件

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第七條第一項規定,監察院為國家最高 監察機關,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依憲法第九十七條規定,監行政院及其有關部會,促其注意改善。又憲法第九十五條規定,監察院為行使監察權,得向行政院及其各部會,調閱其所發布之命令及各種有關文件。監察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監察院為行使監察職權,得由監察委員持監察證或派員持調查證,赴各機關部隊公私團體,調查檔案冊籍及其他有關文件,各該機關部隊或團體主管人員及其他關系人員不得拒絕。依監察法第三條規定,監察委員得分區巡迴監察;第四條規定,監察院及監察委員得收受人民書狀。依監試法第一條規定,政府舉行考試時,除檢核外,均由考試院考選機關,分請監察院或監察委員行署 派員監試。又依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規定,監察院並依法受理公職人員財產之申報。

依上所述,監察院具有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並得提出糾正案,以及收受人民書狀、巡迴監察、調查、監試、受理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等職權。以上各項職權之行使,始於調查,終於提出糾正案或彈劾、糾舉。監察委員行使調查權,除自動調查外,其主要來源即是人民書狀。監察院收受人民書狀後,由監察院業務處第二組簽注意見,送呈值日委員核批。其經核批調查者,由監察院依簽定席次,輪派監察委員調查並提出調查報告。調查報告屬於糾正案性質者,由各有關委員會處理;屬於彈劾案或糾舉案性質者,應交付審查,由全體監察委員按序輪流擔任審查委員;經審查成立者,移付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理,或送交被糾舉人員之主管長官 或上級長官處理。

司法院掌理 解釋權、 審判權、 懲戒權 及 司法行政權。

[解 釋 權]
司法院解釋憲法及 統一解釋法律命令,由大法官掌理,以會議方式行之,會議主席由司法院院長擔任。

[審 判 權]
政黨違憲解散案件:由司法院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審理。

民事、刑事訴訟:
設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掌理,原則采三級三審,例外采三級二審制,以第一、二審為事實審,第三審為法律審。

行政訴訟:
設最高行政法院及高等行政法院掌理,采二級二審,以第一審為事實審,第二審為法律審。

法官為終身職,超出黨派,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

[懲 戒 權]
公務員懲戒,設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掌理,懲戒案件一經議決,即行確定,但有法定再審議之事由時得聲請或移請再審議,以資救濟。

[司法行政權]
由司法院院長、副院長,督同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各廳、處長,行使司法行政權,監督所屬各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並謀求司法制度之健全、司法業務績效提升、司法工作條件充實與裁判品質之提高。

② 司法官的台灣司法官

司法官在台灣是法官及檢察官的合稱。
在台灣要成為司法官的話必須先具版備大學院校法權學院法律系畢業或司法人員高等檢定考試(司法三等)及格之應試資格, 再經司法官特考及格,接受司法官訓練,並至各地方法院及地方檢察署學習期滿及格後,才能被任用。
目前台灣曾提案修法比照外國,將參加司法官特考及律師高考的應試資格提高到法律相關研究所畢業才行。保障司法官為終身職,非依法不得去職,但為司法院大法官之司法官有特殊規定。

③ 檢察官、法官 屬於警察嗎

檢察官和法官不屬於警察。檢察官和法官屬於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而警察是屬於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法官和檢察官的區別

最主要的區別是檢察官行使的是公訴職能,法院行使的是裁判職能。

檢察官是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日本國的法官稱為判事,台灣地區的法官以前稱為推事,後來改為法官。

法官的職責是依職權行使審判權,就是判案子的。檢察官的職權是行使檢察權,是提起公訴的,也就是刑事原告,還有監督法院審理的職能。

(3)台灣法官待遇擴展閱讀:

檢察官具體職責如下:

實施偵查

檢察官通常是偵查程序的主導者,在經過偵查後檢察官可以依法決定是否起訴、緩起訴(並非每個法制均有此制度)或是不起訴。因此檢察官具有篩漏功能,是案件進入刑事審判程序的守門人。而由於偵查系居於刑事審判程序之源頭,因此偵查之結果將影響審判之正確性,檢察官對此也有重大責任。

提起公訴

由於刑事訴訟多採取無訴即無裁判之控訴原則,因此倘無檢察官提起公訴則案件即無法開展,而有罪判決必然來自檢察官之起訴,經過兩層門檻更可確保判決的正確性與慎重。

實行公訴

檢察官須在審判期日上到庭論告,並須提出訴狀及證據,透過辯論,促使法官相信被告確有足夠的犯罪嫌疑。在調查證據時,檢察官亦負有輔助法院發現真實的協力證明義務。

擔當自訴

檢察官之任務除了提起公訴及實行公訴外,在採行公訴、自訴雙軌制的法制之下,檢察官在自訴案件中亦可出庭陳述意見,或在自訴人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又無人承受自訴時,可以擔當自訴人之地位。

參考資料:網路-司法機關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機關

④ 檢察官和法官有什麼區別

法官的職責是依職權行使審判權,就是判案子的。檢察官的職權是行使檢察權,是提起公訴的,也就是刑事原告,還有監督法院審理的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規定:
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第五條
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規定:
第一條
為了提高檢察官的素質,加強對檢察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檢察院實施法律監督,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保障檢察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檢察官是依法行使國家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第六條
檢察官的職責:
(一)依法進行法律監督工作;
(二)代表國家進行公訴;
(三)對法律規定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進行偵查;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
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除履行檢察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⑤ 大陸人在台灣做法務需要過台灣的司法考試嗎

您好,天星培訓網路知道為您服務:
是的,目前台灣好像還沒有開放大陸學生考司內法考試
台灣的司法考試和容大陸的司法考試有些不同,台灣系把法官和律師考試分開考試,通過法官考試者可擔任法官或檢察官,通過律師考試當然是可擔任律師
如有疑問,歡迎向天星培訓網路知道提問。

⑥ 有人說法學就業前景不好,你怎麼看

任何時候,單純從所學專業的角度,來分析就業前景的好壞,其實都不科學。因為,再熱門的行業,也有學習不好的學生(還要考慮畢業院校),再冷門的專業,也有對口的工作機會。甚至可以說,有的時候,冷門專業,反而就業前景更好一些。

咱們還是先來說說法學這個專業吧。其實,法學專業是一個大學科,往下細分,還是能分出很多類別來,今天只是從綜合角度考慮。

同樣是身邊的例子,那些轉行的人雖然衣食無憂,但相比那些一直堅守在法學一線的畢業生來說,發展空間,明顯是後者要大得多。小編認識的很多人,雖然在畢業的頭幾年顯得有些落寞甚至落魄,可如今不是成了大律師,就是在公檢法舉足輕重,這都是之前很多人想不到的。

所以,怎樣選擇,還是看你個人的努力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⑦ 法官與律師的區別。

1、兩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為國家工作,律師為錢也就是為自己而工作

2、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維的,而律師是站在自己當事人的角度思維的,哪怕是惡人,也要站在惡人的角度思維

3、兩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穩重內斂的性格,而律師則是張揚外顯的性格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7)台灣法官待遇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中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了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一)擔任法律顧問

(二)擔任訴訟代理人;

(三)擔任刑事辯護人;

(四)擔任非訴訟代理,參與調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

⑧ 在美國法官和律師誰的地位以及聲望更高

法官。
美國的法官衣食住行全部是在法官超市、法官餐廳、法官公寓裡面,目的一是為了製造法官神聖,讓老百姓不能夠太近距離的接觸到法官,這樣才能保持司法的嚴肅性和神聖性。

現在在美國,隨著控辯交易(即辯護律師與檢察官達成協議,說服被告人認罪,換取減刑)的增多,真正的需要陪審團的案子越來越少了,刑辯方面律師的地位不如以前了,但是在破產和民事案件中還是有重要的地位。

(8)台灣法官待遇擴展閱讀:

相對於經常被揶揄的律師,美國法官卻是最受人尊重的職業之一,在美國的社會地位非常高。甚至在美國人的心中,法官是崇高的法律和法庭的象徵,是僅次於上帝的人,對於許多人的生活有決定性的作用。畢竟,多數小案件都沒有陪審團,而是由法官說了算。

法官進入法庭時,全部人都要起立以示尊重。法官的姓名前享有尊稱「Judge」,人們在法庭上回話時必須稱法官為「Your Honor」(啟稟大人)。在美國這樣一個沒有貴族的社會,尊稱是非常罕見的,基本上只有博士、軍人和法官能享用尊稱。

其次,從收入來說法官的平均年薪雖然大大低於頂級律師,可也足以讓人艷羨,2015年統計顯示,美國法官的工資中位數為12.7萬美元,遠遠高於美國家庭的平均年薪5.36萬美元。

最重要的是,作為法律人,法官的身份是一項榮譽。因為只有律師中的佼佼者,且得到社會認可的律師,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法官。美國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曾被稱為「美國最出色的上訴律師」,其他八位法官也都有過多年的律師從業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參考消息網-美國:法官比律師對法律人才更具吸引力

⑨ 台灣法庭的審判長、受命法官、陪席法官是什麼意

一、在獨任審判中,法官就是審判長。如果審判長要調查的事項是在其他法院管轄區域內,則可專能囑屬托該管轄法院代為調查,此時該調查法官就是『受託法官』,因為受審判長之託嘛。

二、在合議審判中,審判長為准備審判起見,通常會先指定法官進行准備程序,此時受指定進行准備程序的法官就是『受命法官』,在實務上受命法官也就是本案的調查法官。

三、在合議審判中,除審判長外及受命法官外,還有其他的法官在(高等法院三人組合議、最高法院五人組合議),這些非審判長及非受命法官的法官就是陪席法官,因為在實務上陪席案件並非他們自己的案件(他們有自己的受命案件),而且也不參與准備程序,對案件也不了解,所以陪席法官對陪席案件大都僅是因為行政事務上的分配而不得不來,所以在法庭上常可以看到陪席法官在法台上打瞌睡。

⑩ 為什麼台灣律師把法官稱為庭上呢

這是敬稱

熱點內容
美國立法懶賬 發布:2025-05-10 14:37:12 瀏覽:86
金華市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5-10 14:37:06 瀏覽:135
全國經濟普查條例屬於 發布:2025-05-10 14:34:54 瀏覽:638
經濟法第六版馬洪 發布:2025-05-10 14:34:42 瀏覽:316
中級會計師經濟法要不要基礎 發布:2025-05-10 14:33:50 瀏覽:168
陰滋病有辦法治嗎 發布:2025-05-10 14:24:58 瀏覽:914
食葯監局法規股 發布:2025-05-10 14:19:54 瀏覽:537
勞動法對部隊合同工有何規定 發布:2025-05-10 14:13:53 瀏覽:442
怎麼查執行法官 發布:2025-05-10 14:13:01 瀏覽:333
海南省家庭居室裝修裝飾工程驗收規范條例 發布:2025-05-10 14:10:01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