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燈者法官
⑴ 華為電池 。
華為電池還可以的一般挺耐用的
買手機一定要買4000毫安左右的電池
用的比較久
也比較耐電
⑵ 泰戈爾和冰心的資料,詩歌
冰心 (1900~)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926年,冰心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回國,執教於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此後著有散文《南歸》、小說《分》、《冬兒姑娘》等,表現了更為深厚的社會內涵。抗日戰爭期間在昆明、重慶等地從事創作和文化救亡活動。1946年赴日本,曾任東京大學教授。1951年回國,先後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作品有散文集《歸來以後》、《再寄小讀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讀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藝術上仍保持著她的獨特風格。她的短篇小說《空巢》獲1980年度優秀短篇小說獎。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小桔燈》於同年在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榮譽獎。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還出版有小說集《超人》、《去國》、《冬兒姑娘》,小說散文集《往事》、《南歸》,散文集《關於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譯選集》等。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O,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閑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先知》(散文詩集)敘利亞凱羅.紀伯倫著,1931,新月
《印度童話集》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詩集)印度泰戈爾著,1955,人文
《印度民間故事》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上海少兒
《泰戈爾選集.詩集》 與石真合譯,1958,人文
《泰戈爾劇作集》(4)1959,戲劇
《馬亨德拉詩抄》(尼泊爾)與孫用合譯,1965,作家
《燃燈者》(詩集)馬爾他安東.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簡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的,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他的散文內容主要是社會、政治和教育,他的詩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內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寫自然和生命。在泰戈爾的詩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樣性就是歡樂的原因。同時,他所表達的愛(包括愛國)也是他的詩歌的內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都是使用泰戈爾的詩歌。維爾弗德· 歐文和威廉·勃特勒·葉芝被他的詩深深感動,在葉芝的鼓勵下,泰戈爾親自將他的《吉檀枷利》(意即「獻詩」)譯成英語,1913年,他為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榮譽的人。
主要作品有詩作《吉檀迦利》,小說《兩畝地》、《沉船》等。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飢餓石頭》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他反對英國在印度建立起來的教育制度,反對這種「人為」的、完全服從的、死背書、不與大自然接觸的學校。為此他在他的故鄉建立了一個按他的設想設計的學校,這是維斯瓦-巴拉蒂大學的前身。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也表達出了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沒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其中之一。
簡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的,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他的散文內容主要是社會、政治和教育,他的詩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內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寫自然和生命。在泰戈爾的詩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樣性就是歡樂的原因。同時,他所表達的愛(包括愛國)也是他的詩歌的內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都是使用泰戈爾的詩歌。維爾弗德· 歐文和威廉·勃特勒·葉芝被他的詩深深感動,在葉芝的鼓勵下,泰戈爾親自將他的《吉檀枷利》(意即「獻詩」)譯成英語,1913年,他為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榮譽的人。
主要作品有詩作《吉檀迦利》,小說《兩畝地》、《沉船》等。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飢餓石頭》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他反對英國在印度建立起來的教育制度,反對這種「人為」的、完全服從的、死背書、不與大自然接觸的學校。為此他在他的故鄉建立了一個按他的設想設計的學校,這是維斯瓦-巴拉蒂大學的前身。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也表達出了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沒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其中之一
泰戈爾的詩歌吉 檀 迦 利
泰戈爾著 冰 心譯
1
你已經使我永生,這樣做是你的歡樂。這脆薄的杯兒,你不斷地把它倒空,又不斷
地以新生命來充滿。
這小小的葦笛,你攜帶著它逾山越谷,從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樂。
在你雙手的不朽的按撫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無邊快樂之中,發出不可言說的
詞調。
你的無窮的賜予只傾入我小小的手裡。時代過去了,你還在傾注,而我的手裡還有
餘量待充滿。
2
當你命令我歌唱的時候,我的心似乎要因著驕傲而炸裂,我仰望著你的臉,眼淚涌
上我的眶里。
我生命中一切的凝澀與矛盾融化成一片甜柔的諧音——
我的贊頌像一隻歡樂的鳥,振翼飛越海洋。
我知道你歡喜我的歌唱。我知道只因為我是個歌者,才能走到你的面前。
我用我的歌曲的遠伸的翅梢,觸到了你的雙腳,那是我從來不敢想望觸到的。
在歌唱中的陶醉,我忘了自己,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卻稱你為朋友。
3
我不知道你怎樣地唱,我的主人!我總在驚奇地靜聽。
你的音樂的光輝照亮了世界。你的音樂的氣息透徹諸天。
你的音樂的聖泉沖過一切阻擋的岩石,向前奔涌。
我的心渴望和你合唱,而掙扎不出一點聲音。我想說話,但是言語不成歌曲,我叫
不出來。呵,你使我的心變成了你的音樂的漫天大網中的俘虜,我的主人!
4
我生命的生命,我要保持我的軀體永遠純潔,因為我知道你的生命的摩撫,接觸著
我的四肢。
我要永遠從我的思想中屏除虛偽,因為我知道你就是那在我心中燃起理智之火的真
理。
我要從我心中驅走一切的丑惡,使我的愛開花,因為我知道你在我的心宮深處安設
了座位。
我要努力在我的行為上表現你,因為我知道是你的威力,給我力量來行動。
5
請容我懈怠一會兒,來坐在你的身旁。我手邊的工作等一下子再去完成。
不在你的面前,我的心就不知道什麼是安逸和休息,我的工作變成了無邊的勞役海
中的無盡的勞役。
今天,炎暑來到我的窗前,輕噓微語:群蜂在花樹的宮廷中盡情彈唱。
這正是應該靜坐的時光,和你相對,在這靜寂和無邊的閑暇里唱出生命的獻歌。
6
摘下這朵花來,拿了去罷,不要遲延!我怕它會萎謝了,掉在塵土裡。
它也許配不上你的花冠,但請你采折它,以你手采折的痛苦來給它光寵。我怕在我
警覺之先,日光已逝,供獻的時間過了。
雖然它顏色不深,香氣很淡,請仍用這花來禮拜,趁著還有時間,就采折罷。7
我的歌曲把她的妝飾卸掉。她沒有了衣飾的驕奢。妝飾會成為我們合一之玷:它們
會橫阻在我們之間,它們丁當的聲音會掩沒了你的細語。
我的詩人的虛榮心,在你的容光中羞死。呵,詩聖,我已經拜倒在你的腳前。只讓
我的生命簡單正直像一枝葦笛,讓你來吹出音樂。
8
那穿起王子的衣袍和掛起珠寶項鏈的孩子,在游戲中他失去了一切的快樂;他的衣
服絆著他的步履。
為怕衣飾的破裂和污損,他不敢走進世界,甚至於不敢挪動。
母親,這是毫無好處的,如你的華美的約束,使人和大地健康的塵土隔斷,把人進
入日常生活的盛大集會的權利剝奪去了。
9
呵,傻子,想把自己背在肩上!呵,乞人,來到你自己門口求乞!
把你的負擔卸在那雙能擔當一切的手中罷,永遠不要惋惜地回顧。
你的慾望的氣息,會立刻把它接觸到的燈火吹滅。它是不聖潔的——不要從它不潔
的手中接受禮物。只領受神聖的愛所付予的東西。
10
這是你的腳凳,你在最貧最*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
我想向你鞠躬,我的敬禮不能達到你歇足地方的深處——那最貧最*最失所的人群
中。
你穿著破敝的衣服,在最貧最*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驕傲永遠不能走近這個地方。
你和那最沒有朋友的最貧最*最失所的人們作伴,我的心永遠找不到那個地方。
11
把禮贊和數珠撇在一邊罷!你在門窗緊閉幽暗孤寂的殿角里,向誰禮拜呢?睜開眼
你看,上帝不在你的面前!
他是在鋤著枯地的農夫那裡,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裡。太陽下,陰雨里,他和他們
同在,衣袍上蒙著塵土。脫掉你的聖袍,甚至像他一樣地下到泥土裡去罷!
超脫嗎?從哪裡找超脫呢?我們的主已經高高興興地把創造的鎖鏈帶起:他和我們
大家永遠連系在一起。
從靜坐里走出來罷,丟開供養的香花!你的衣服污損了又何妨呢?去迎接他,在勞
動里,流汗里,和他站在一起罷。
12
我旅行的時間很長,旅途也是很長的。
天剛破曉,我就驅車起行,穿遍廣漠的世界,在許多星球之上,留下轍痕。
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
旅客要在每個生人門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人要在外面到處漂流,最後才
能走到最深的內殿。
我的眼睛向空闊處四望,最後才合上眼說:「你原來在這里!」
這句問話和呼喚「呵,在哪兒呢?」融化在千股的淚泉里,和你保證的回答「我在
這里!」的洪流,一同泛濫了全世界。
13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還沒有唱出。
每天我總在樂器上調理弦索。
時間還沒有到來,歌詞也未曾填好:只有願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花蕊還未開放;只有風從旁嘆息走過。
我沒有看見過他的臉,也沒有聽見過他的聲音:我只聽見他輕躡的足音,從我房前
路上走過。
悠長的一天消磨在為他在地上鋪設座位;但是燈火還未點上,我不能請他進來。
我生活在和他相會的希望中,但這相會的日子還沒有來到。
14
我的慾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憐,但你永遠用堅決的拒絕來拯救我,這剛強的慈
悲已經緊密地交織在我的生命里。
你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領受你自動的簡單偉大的賜予——這天空和光明,這軀體和
生命與心靈——把我從極欲的危險中拯救了出來。
有時候我懈怠地捱延,有時候我急忙警覺尋找我的路向;
但是你卻忍心地躲藏起來。
你不斷地拒絕我,從軟弱動搖的慾望的危險中拯救了我,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得你
完全的接納。
15
我來為你唱歌。在你的廳堂中,我坐在屋角。
在你的世界中我無事可做;我無用的生命只能放出無目的的歌聲。
在你黑暗的殿中,夜半敲起默禱的鍾聲的時候,命令我罷,我的主人,來站在你面
前歌唱。
當金琴在晨光中調好的時候,寵賜我罷,命令我來到你的面前。
16
我接到這世界節日的請柬,我的生命受了祝福。我的眼睛看見了美麗的景象,我的
耳朵也聽見了醉人的音樂。
在這宴會中,我的任務是奏樂,我也盡力演奏了。
現在,我問,那時間終於來到了嗎,我可以進去瞻仰你的容顏,並獻上我靜默的敬
禮嗎?
17
我只在等候著愛,要最終把我交在他手裡。這是我遲誤的原因,我對這延誤負咎。
他們要用法律和規章,來緊緊地約束我;但是我總是躲著他們,因為我只等候著愛,
要最終把我交在他手裡。
人們責備我,說我不理會人;我也知道他們的責備是有道理的。
市集已過,忙人的工作都已完畢。叫我不應的人都已含怒回去。我只等候著愛,要
最終把我交在他手裡。
18
雲霾堆積,黑暗漸深。呵,愛,你為什麼讓我獨在門外等候?
在中午工作最忙的時候,我和大家在一起,但在這黑暗寂寞的日子,我只企望著你。
若是你不容我見面,若是你完全把我拋棄,真不知將如何度過這悠長的雨天。
我不住地凝望遙遠的陰空,我的心和不寧的風一同彷徨悲嘆。
19
若是你不說話,我就含忍著,以你的沉默來填滿我的心。
我要沉靜地等候,像黑夜在星光中無眠,忍耐地低首。
清晨一定會來,黑暗也要消隱,你的聲音將劃破天空從金泉中下注。
那時你的話語,要在我的每一鳥巢中生翼發聲,你的音樂,要在我林叢繁花中盛開
怒放。
20
蓮花開放的那天,唉,我不自覺地在心魂飄盪。我的花籃空著,花兒我也沒有去理
睬。
不時地有一段的幽愁來襲擊我,我從夢中驚起,覺得南風里有一陣奇香的芳蹤。
這迷茫的溫馨,使我想望得心痛,我覺得這彷彿是夏天渴望的氣息,尋求圓滿。
我那時不曉得它離我是那麼近,而且是我的,這完美的溫馨,還是在我自己心靈的
深處開放。
21
我必須撐出我的船去。時光都在岸邊捱延消磨了——不堪的我呵!
春天把花開過就告別了。如今落紅遍地,我卻等待而又留連。
潮聲漸喧,河岸的蔭灘上黃葉飄落。
你凝望著的是何等的空虛!你不覺得有一陣驚喜和對岸遙遠的歌聲從天空中一同飄
來嗎?
22
在七月淫雨的濃陰中,你用秘密的腳步行走,夜一般的輕悄,躲過一切的守望的人。
今天,清晨閉上眼,不理連連呼喊的狂嘯的東風,一張厚厚的紗幕遮住永遠清醒的
碧空。
林野住了歌聲,家家閉戶。在這冷寂的街上,你是孤獨的行人。呵,我唯一的朋友,
我最愛的人,我的家門是開著的——不要夢一般地走過罷。
23
在這暴風雨的夜晚你還在外面作愛的旅行嗎,我的朋友?
天空像失望者在哀號。
我今夜無眠。我不斷地開門向黑暗中瞭望,我的朋友!
我什麼都看不見。我不知道你要走哪一條路!
是從墨黑的河岸上,是從遠遠的愁慘的樹林邊,是穿過昏暗迂迴的曲徑,你摸索著
來到我這里嗎,我的朋友?
24
假如一天已經過去了,鳥兒也不歌唱,假如風也吹倦了,那就用黑暗的厚幕把我蓋
上罷,如同你在黃昏時節用睡眠的衾被裹上大地,又輕柔地將睡蓮的花瓣合上。
旅客的行程未達,糧袋已空,衣裳破裂污損,而又筋疲力盡,你解除了他的羞澀與
困窘,使他的生命像花朵一樣在仁慈的夜幕下蘇醒。
25
在這睏倦的夜裡,讓我帖服地把自己交給睡眠,把信賴託付給你。
讓我不去勉強我的萎靡的精神,來准備一個對你敷衍的禮拜。
是你拉上夜幕蓋上白日的倦眼,使這眼神在醒覺的清新喜悅中,更新了起來。
26
他來坐在我的身邊,而我沒有醒起。多麼可恨的睡眠,唉,不幸的我呵!
他在靜夜中來到;手裡拿著琴,我的夢魂和他的音樂起了共鳴。
唉,為什麼每夜就這樣地虛度了?呵,他的氣息接觸了我的睡眠,為什麼我總看不
見他的面?
27
燈火,燈火在哪裡呢?用熊熊的渴望之火把它點上罷!
燈在這里,卻沒有一絲火焰,——這是你的命運嗎,我的心呵!
你還不如死了好!
悲哀在你門上敲著,她傳話說你的主醒著呢,他叫你在夜的黑暗中奔赴愛的約會。
雲霧遮滿天空,雨也不停地下。我不知道我心裡有什麼在動盪,——我不懂得它的
意義。
一霎的電光,在我的視線上拋下一道更深的黑暗,我的心摸索著尋找那夜的音樂對
我呼喚的徑路。
燈火,燈火在哪裡呢?用熊熊的渴望之火把它點上罷!雷聲在響,狂風怒吼著穿過
天空。夜像黑岩一般的黑。不要讓時間在黑暗中度過罷。用你的生命把愛的燈點上罷。
28
羅網是堅韌的,但是要撕破它的時候我又心痛。
我只要自由,為希望自由我卻覺得羞愧。
我確知那無價之寶是在你那裡,而且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我卻捨不得清除我滿屋
的俗物。
我身上披的是塵灰與死亡之衣;我恨它,卻又熱愛地把它抱緊。
我的債務很多,我的失敗很大,我的恥辱秘密而又深重;但當我來求福的時候,我
又戰栗,唯恐我的祈求得了允諾。
29
被我用我的名字囚禁起來的那個人,在監牢中哭泣。我每天不停地築著圍牆;當這
道圍牆高起接天的時候,我的真我便被高牆的黑影遮斷不見了。
我以這道高牆自豪,我用沙土把它抹嚴,唯恐在這名字上還留著一絲罅隙,我煞費
了苦心,我也看不見了真我。
30
我獨自去赴幽會。是誰在暗寂中跟著我呢?
我走開躲他,但是我逃不掉。
他昂首闊步,使地上塵土飛揚;我說出的每一個字里,都摻雜著他的喊叫。
他就是我的小我,我的主,他恬不知恥;但和他一同到你門前,我卻感到羞愧。
⑶ 令人們滿意的好法官有哪三位
鄒碧華同志是新時期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於擔當的好乾部。他崇法尚德,踐行黨的宗旨、內捍衛公平正義,容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政法幹部要以鄒碧華同志為榜樣,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征程中,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忠誠敬業、銳意進取、勇於創新、樂於奉獻,努力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業績。
⑷ 標題"燈火常在,行者不孤"有何深意
標題"燈火常在,行者不孤"的深意是:鄒碧華精神照亮法律人前行的道路,有鄒碧華的精神做榜樣,法律人前行的路不孤單。
26 年來,鄒碧華始終堅 守對法律、法官職業的信仰,以法治捍衛社會的公平正義。
改革的事業未竟,但他「燃燈者」的理想,敢啃硬骨頭的魄力,熾熱的信仰力量仍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們將始終以精神為指引,堅守信仰,不畏困苦、勇於擔當。
燃燭掌燈,破冰探路。
在司法改革的道路上負重前行。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鄒碧華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大幕剛剛拉起的司法改革上。
作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的操盤 手之一,他身體力行地推動司法改革,雖不諱言改革之艱,卻毫不畏難迎艱而上,把 改革「一點一點往前拱」。
司法改革中,他帶頭引用信息技術,開創了將審理按 照難度系數和數量等因素對法官進行考核的先河, 維護了一批年輕法官的機會, 最終, 員額制改革避免了「一刀切」。
困難重重的改革之路,正是鄒碧華同志敢於擔當的責 任意識和大膽創新的改革智慧, 才可以破冰前行。
拓展資料:
《鄒碧華》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出品,史鳳和執導,佟瑞欣領銜主演,劉小鋒、陳虹池、何琳、洪洋主演的人物傳記片。
該片根據法官鄒碧華生前事跡改編,講述了他公正為民、敢於擔當的好乾部形象,以及為了自己的事業鞠躬盡瘁的故事。
該片於2017年11月2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2014年12月10日上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鄒碧華(佟瑞欣飾)向來滬學習交流司法改革工作的某省政法委領導介紹了上海司法改革進展情況,中午,他又趕赴徐匯區法院參加會議。
鄒碧華已經連續幾天馬不停蹄地工作了,在去往徐匯區法院的路上,他突然感到心臟不適,被送往醫院後再也沒能搶救過來。一時間,鄒碧華去世的噩耗傳遍中國,律師、法官、專家、以及與鄒碧華有過交往的群眾,紛紛通過各種形式深切悼念這位47歲的好法官。
參考網路資料鏈接:網頁鏈接
⑸ 有沒有可以智能調節音量的軟體,就是根據系統聲音的大小將音量自動調節到同一音量。
一般這是該電影自身問題,與播放器無關。根本沒有什麼軟體可以調節。除非你用視頻編輯軟體重新配音。 但是想要把對話聲音和音效背景聲音再分離就比較難。因為通常在製作完成時已將各種音頻數據,如對話、背景聲音、音樂等合並,這個過程在完成製作後是不可逆轉的。你只能在聲音軌和音樂軌上添加聲音。要刪除只能將所有聲音都刪除。全文
⑹ 「法官員額制註定失敗」是什麼意思
員額制改革,無疑是當前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決定司改成敗的關鍵環節,也是整個司改進程中最大的「攔路虎」。如果最高決策層不拿出反腐「打虎」的決心,以堅定科學審慎的態度率先擺平這只攔路虎,那麼,廣大司法人員剛剛被激發出來的改革熱情、參與意識和職業理想就將在短時間內湮滅,整個司法體系亦將陷入失去活力生機、充滿怨懟不滿的「暗黑時代」。
這恐怕不是聳人聽聞。因為,我們對員額制改革方式的選擇,其實即意味著我們在司法體制改革的方向上所面臨的道路抉擇:是走行政司法的傳統老路,還是尋求民主司法的創新之徑?
當前最高決策層及社會各界對司法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法院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黨政機關,法官也不再等同於政府公務員,司法改革要尊重司法權的本質、遵循司法的基本規律來進行。這判斷無疑是正確的,但問題卻尖銳痛徹:那個存在於各級法院,經數十年行政化性思維及實踐浸淫形成的龐大的官僚化司法團隊,豈能僅通過簡單、短促的身份整合在一夜之間即華麗地轉身,變身為從骨子裡奉行「公正、平等、民主、中立」等現代司法理念的新型法官團隊?矛盾的現狀令決策者焦慮不安,洶涌的民意讓改革家血脈僨張,但真正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卻是:既要攻堅克難、脫胎換骨,亦當步步為營、漸次推進。
盡管司改試點工作才剛剛起步,盡管各試點地區法院對如何作為也諱莫如深,但強大的媒體輿論令那些秘而不宣的改革舉措都昭然若揭,無法掩藏。從中,人們不難發現,此次司法體制改革,尤其是員額制改革方面,暴露出了准備不足、急功近利和避重就輕的重大缺陷,為司改前景籠罩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首先,頂層設計中有關員額制改革的規劃存在明顯的先天不足。盡管中央對於員額制改革有著理想化的目標設定——讓真正稱職的法官入額辦案,並且,有著防範改革誤入歧途的原則要求——不能讓徒有法官職務的領導者法官自然入額,不能簡單粗暴地剝奪助理審判員們的辦案資格令其「就地卧倒」轉任法官助理,但這些顯然遠不足以防止在具體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出現游離目標之外,規避原則要求的變通之舉。因為改革方案的參與制定者和組織實施者,其自身也恰恰是改革的對象。3月17日,周強院長在全國法院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要敢於打破各種利益藩籬,不計個人得失,勇於向自身開刀,動自己的『乳酪』,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然而,「揮刀自宮」,顯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下得去手的。把問題交給「問題」自己解決,那後者得有多麼無私的胸懷和敢於擔當的勇氣才行呢?
其次,司改試點的「一窩蜂」局面凸現了改革主導者和地方司法主官們的政治功利思想。顯而易見的是,本次司法體制改革的框架藍圖比以往歷次改革的設計都更宏大、更深入,它不但突破了司法工具主義的傳統思維束縛,突破了部分現行法律乃至憲法的立法紅線,甚至也突破了許多局內局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對於如此重大的改革事項,非經中央決策、全國人大立法授權不能付諸實施,並且,必須首先經過局部試點,待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教訓後才能在修憲立法的基礎上全面推開。然而,目前的司改試點卻不再局限於之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中確定的六省市,儼然已經在全國鋪開,甚至有的高級法院表態將於近期在轄區法院全面推開,改革「於法有據」原則顯見已被束之高閣。可是,若全國都開展起「試點」工作,那還能稱之為試點嗎?
第三,避重就輕的員額制改革方案不啻為逼迫部分法官盲目逃離的最後通牒。從幾個試點法院的員額制改革設想來看,院庭長、審委會委員以及審判員的入額仍是自然的,即便有些前置程序恐怕也是形式主義地走走過場而已,而對於助理審判員們則在形式上的業績評價之外,又祭起了考試這一法寶。且不論這些做法是否科學合理公平,是否會寒了眾多一線業務法官們的心,是否深深地損害了因工作需要被安置在行政綜合部門工作的非業務法官們的權益,單與改革的初衷相比較,即已南轅北轍、背道而馳遠矣。君不見,各地,尤其是發達地區年富力強法官們的辭職現象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這顯然並非科學司改所帶來的大浪淘沙式的適者生存效應,而是偏私任性改革所構造的劣幣逐良幣困局。難道本輪司改果真將像一些圈內人調侃的那樣,一如既往,有疾而終嗎?
⑺ 關於法制的詩歌短一點,謝謝
1、《長歌行》
朝代:宋代
作者:梅堯臣
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
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
白話譯文:富貴不應該拘束法律,貧賤的人,也不需要畏懼法律。人生下來就是這樣的痛哭,死去也應該一樣的安靜平和。
2、《法治中國》
作者:祝光樹(現代)
治國之本在於法,立法之根源自民。
良法建設需公平,善法構造要正義。
依法行政政廉明,照章辦事世太平。
奉法安邦穩社會,普法定國固千年。
譯文:治國的根本在於法律,立法的根本在於人民。良好法治建設需要公平,完善法治結構需要正義。依法行政政治才會廉明,照章辦事才會世界太平。奉法治國才能安定國家穩固社會,普法定國才能穩固發展千年。
3、《法律的名義》
作者:海魂
國柱基石,草民天戚,法治入憲。
法律步入歷史至高點,悅入尋常百姓家。
可依必依,那是秩序的范圍。
必嚴必究,那是規則的剛性。
為民忠誠,那是存在的意義。
廉潔高效,那是公正的化身。
讓有理的訴訟人能贏,
讓有困難的人能訴,
讓公平如陽光沐浴眾生,
讓正義如春種落地生根。
無數燃燈者,
年青年壯年老,疲勞過勞病勞。
點燃自我,照亮乾坤。
法律的名義,
保障民生權益,捍衛和諧安寧。
振飛經濟,苦痛善濟,沉冤必雪。
4、《挺起胸膛吧,法律》
作者:王安歌
請允許我大聲呼籲。
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
以一名共和國公民的名義。
在那陰霾籠罩的舊中國,
鐵蹄蹂躪著最底層的奴隸。
皮鞭、鐐銬、法庭、牢獄。
束縛的,是當牛做馬的血肉之軀。
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
春風吹綠了九州大地,
人民,終於當上時代的主人。
法律,成為捍衛尊嚴的武器。
然而,十年浩劫,寒風又起,
階級斗爭的鐵幕籠罩天際。
法律的公平,遭到挑戰。
歷史的真實,竟被扭曲。
當藍天盪響二次解放的春雷,
當大地灑滿三中全會的喜雨,
「四人幫」被押上了歷史的審判台。
法律啊,你再次讓人民揚眉吐氣。
決不能啊,讓歲月史冊再記兄弟相殘的篇章。
決不能啊,讓歷史舞台重演同室操戈的悲劇。
十年啊,我們用多少鮮血和熱淚。
才迎來了這朗朗乾坤、宇清水碧。
黨啊,需要監督凈化嚴明紀律。
國家啊,需要有機統一依法治理。
民族啊,需要繁榮昌盛進步復興。
人民啊,需要公平公允伸張正義。
挺起胸膛吧,法律。
請允許我大聲呼籲。
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
以一名共和國公民的名義。
5、《法律》
作者:陳弭作
嘰嘰喳喳的鳥兒不停的叫。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
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總覺得變只鳥兒該多好。
你看,不要怎麼艱苦,
看到什麼吃什麼。
我們正在聊著,
忽然,一隻老鷹俯沖下來,
刁走了一隻麻雀。
我們吃驚的看著老鷹飛走了,
它嘴裡的麻雀還在哀鳴。
我心裡略過一片雲,
自然界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稍有不慎,性命休矣。
還是人間好啊!
再怎麼樣還有法律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