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人民法院級別
高級人民法院,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設立的法院,如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鐵路運輸高級人民法院等。
最高人民法院,是指國家依法設立的最高級法院,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⑵ 省高院審判員是什麼級別
省高院審判員屬於一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等級暫行規定》的規定,我國的法官共有四等12級,具體來說,剛被任命的助理審判員基層人民法院相當於法官1級,中級人民法院相當於法官2級,高級人民法院相當於法官3級,具體等級情況見下:
第五條 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2)高級人民法院級別擴展閱讀:
1、法官等級晉升
(一)二級法官以下等級的法官晉級在職務編制等級的幅度內:五級法官至三級法官,每晉升一級為三年;三級法官至一級法官,每晉升一級為四年。晉升期限屆滿,經考核合格,方可晉升。
(二)一級法官以上等級的法官晉級實行選升。
(三)晉升高級法官,須經專門培訓合格,方可晉升。
(四)法官由於職務提升,其等級低於新任職務編制等級的,應當晉升至新任職務編制等級的最低等級。
2、法官降級
(一)法官被調任下級職務後,其等級高於新任職務編制等級的最高等級的,應當降低至新任職務編制等級的最高等級。
(二)法官有違法亂紀行為的,可以按照規定降低其法官等級。
(三)法官等級的降低,一般每次只降一級。法官等級降低不適用於五級法官。
(四)法官被降低等級後,其法官等級晉升期限按照降低後的等級重新計算。
(五)法官被免除法官職務後,其法官等級應當取消。
⑶ 省高級法院民庭庭長是什麼級別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的庭長是副廳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副職,副廳級單位正職。副省級市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的下屬機關正職,各地市(設區)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副巡視員。例如,部委司副司長,地級市市委常委,副市長,省廳副廳長,省委員會副主任,省局副局長,副省級城市局長。
以上職位級別不包含軍隊幹部級別。副廳級相當於副司級,副局級。
(3)高級人民法院級別擴展閱讀
其他分類
1、國務院部委各司副職幹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副司長);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廳局副職幹部(如黑龍江省建設廳副廳長、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
3、副省級市所屬各局及各區縣政府正職幹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長、江寧區區長);
4、各地級市政府副職幹部(如蘇州市副市長);
5、部隊副師職幹部(如35師副政委、179旅旅長)。
6、如果沒有兼任更高級的職位,下列職位都是副廳級:
(1)地級市市委副書記、市委常委,副市長,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協副主席,市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
(2)省級黨委各部門(如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等)副部長,省級政府各部門(如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等)副廳(局)長或副主任,省級人大、政協下屬專門委員會副主任。
(3)國家各部委下屬各司、局、辦(如外交部新聞司,公安部經偵局等)副司(局)長或副主任。
(4)縣級市的市委書記如果是上一級(地級市)市委常委,即是副廳級幹部。地級市的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及非正職的市委常委均是副廳級幹部。省級政府所屬的各廳的副廳長、紀檢書記均是副廳級幹部。國家各部委所屬的一級各辦事機構的副職也是副廳級幹部。其他另有任命的副廳級幹部。
⑷ 人民法院等級怎麼分的
我國人民法院分四級,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 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分為:
(一)最高人民法院;
(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三)專門人民法院。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
第二十條高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高級人民法院;
(二)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三)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二條中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
(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三)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四)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包括:
(一)縣、自治縣人民法院;
(二)不設區的市人民法院;
(三)市轄區人民法院。
(4)高級人民法院級別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和其認為應當由自己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對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三)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規定提起的上訴、抗訴案件;
(四)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五)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核準的死刑案件。
第二十一條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下級人民法院報請審理的第一審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四)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五)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六)中級人民法院報請復核的死刑案件。
第二十三條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規定由其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基層人民法院報請審理的第一審案件;
(三)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四)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抗訴案件;
(五)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案件。
第二十五條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基層人民法院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⑸ 中國 各級法院各級法官對應的行政級別是什麼
法院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長:首席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至二級大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員: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高級人民法院
院長:二級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中級人民法院
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二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基層人民法院
院長:三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三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省高院的行政級別主要如下:
院長,行政副省級
副院長,黨組人員,政治部主任等,行政正廳級
審判庭庭長,副廳級
目前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屬法律職務,暫未與行政級別掛鉤
縣級法院審判員對應級別如下:
法官的行政級別參照公務員基層法院院長,副處
副院長,正科或副科
庭長,科員或副科或享受正科待遇
審判員相當於股級、副科。
⑹ 省高院法院長相當於什麼官和市長比那個大
省高級法院(高級人民法院)為正廳級單位,院長高配為副部級。縣級市市長為正處級,地級市市長為正廳級;直轄市市長為正部級。
因此,省高院院長的行政級別大於縣級市和地級市市長,小於直轄市市長。
各級法院的院長在行政級別上相當於同級政府的副職級別,也就是比同級政府小半級,省高級法院院長相當於副省級。庭長為正處級,不排除極個別年資高的副廳級庭長。
(6)高級人民法院級別擴展閱讀:
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務院總理:一級;
(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二至三級;
(三)部級正職,省級正職:三至四級;
(四)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四至五級;
(五)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五至七級;
(六)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六至八級;
(七)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七至十級;
(八)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八至十一級。
⑺ 人民法院級別
法律分析:我國審判體系是四級兩審終審制。其中, 法院級別是分為四級,具體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級)、高級人民法院(省級)、中級人民法院(地市級)、基層人民法院(縣區級),而基層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設立人民法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分為:(一)最高人民法院;(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三)專門人民法院。
第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