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安全隱患排查規章制度
❶ 隱患排查制度
法律分析:為了貫徹落國家的相關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做好公司下發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任務,鞏固和提高我廠現場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實現我廠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結合本單位現場實際情況,特製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標
認真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和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深入排查治理生產過程中的事故隱患,認真落實公司下發的各種規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制度中的要求,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和機制建設,以治理安全隱患為重點,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目標,推動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治理長效機制。
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則
按照「排查要認真、整治要堅決、成果要鞏固、杜絕新隱患」總體要求,堅持統一部署與分級實施相結合、檢查與整改相結合、行政手段與經濟手段相結合、短期治理與長期規范相結合,對制氧廠全面覆蓋,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後患。
三、檢查類型:
1、定期安全生產檢查: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形式來對施工現場的檢查,有深度,能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周期根據我廠實際情況,確定每月至少進行一次綜合安全大檢查。
2、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每月採取個別的、日常的巡視方式來對現場生產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預防檢查,能及時發現隱患並及時消除,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廠部領導、安全員、班組安全員等不定期下車間檢查,並形成記錄。
3、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後安全生產檢查:
根據季節變變化,按事故發生的規律對易發的潛在危險,突出重點進行季節檢查,如冬季防凍保溫、防火、防爆;夏季防暑降溫、防汛、防雷電等檢查。
由於節假日(特別是重大節日,如元旦、春節、國慶節)前後,職工注意力在芝節上,容易發生事故,因而應在節假日前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檢查。
4、專業(專項)安全生產檢查:對某個專業(項)問題或在生產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問題進行的單項定性或定量檢查。如對危險較大的在用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環境條件的管理性或監督性定量檢測檢驗則屬專業(項)安全檢查。專業(項)檢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專業要求,用於檢查難度較大的項目。通過檢查,發現潛在問題,研究整改對策,及時消除隱患,進行技術改造。我廠每月應各做一次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用電安全專項檢查。
5、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由廠部、安全員、車間主任等進行的全面綜合性檢查,每月檢查一次,內容涵蓋消防安全、用電安全、環境衛生、安全技術操作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三條 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