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權力清單
① 同級的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權力范圍分別是什麼
同級的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權力范圍如下:
1、公安機關負責調查取證,確定證據,實行拘留,此時被拘留者只是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機關取證結束移交檢察院,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取證和決定進行審查,不合格或證據不足的退會公安機關要求重新取證,如合格了檢查機關移交法院提起公訴,此時它代表的是國家形象;法院根據檢查院的起訴開庭審判,綜合所有證據和檢察院的公訴最終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定刑。
2、公安局是犯罪行為的調查機關,治安管理機關,執行檢察院的逮捕決定。檢察院是適用法律的監督機關,對實施犯罪行為的嫌疑人進行決定逮捕和起訴。法院是犯罪行為的審判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的有罪和無罪,罪輕和罪重進行判定;同時是民事案件的審理機關。
3、檢察院 、法院與同級政府由同級人大產生,受人大監督,對人大負責。公安局是政府下屬的工作部門。檢察院 、法院 、公安局之間互相配合、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同級法檢之間是平行關系,各司其職、各其負責。
4、上級人大領導和監督下級人大。同時也監督下級「一府兩院」。上級政府領導下級政府,但對檢察院 、法院不存在領導或監督關系。上級檢察院領導下級檢察院,上級法院監督下級法院。公安局受本級政府和上級公安局雙重領導。
② 政府、法院和檢察院的權力 的大小 排列
有句流行語說:「公安局無法無天,檢察院一手遮天,法院一天不如一天」。從這句流行語可以看出,檢察院權大,政府也害怕。但最有權的還是政府,人財物全歸政府管。
③ 人民法院擁有什麼權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的權力內容介紹如下:
第二章 人民法院的組織和職權
第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包括:
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
自治縣人民法院;
市轄區人民法院。
第十八條基層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
第十九條基層人民法院根據地區、人口和案件情況可以設立若幹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層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它的判決和裁定就是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第二十條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基層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一條基層人民法院除審判案件外,並且辦理下列事項:
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第二十二條中級人民法院包括:
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
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三條中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第二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包括:
省高級人民法院;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高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第二十七條高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第二十八條專門人民法院的組織和職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第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
最高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經濟審判庭和其他需要設的審判庭。
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第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對於在審判過程中如何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進行解釋。
④ 人民法院行使哪些職權以及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章第七節之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第一百二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人民法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一百二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第一百二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第一百二十八條 ??????????????????????
人民法院的職權和任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惟一機關,審判職權是人民法院的專有職權。
人民法院是黨領導下的司法機關,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積極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是人民法院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依法保障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第三條規定,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民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人民法院通過依法打擊犯罪、嚴懲嚴重犯罪,依法調節民商事關系,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一)審判刑事案件。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刑事法律規定,依法應受法律嚴厲懲罰的行為。人民法院通過行使法律賦予的職權,審理刑事犯罪案件,及時查明案件事實,依照刑事訴訟法和刑法的規定,正確的定罪量刑,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使那些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正常的秩序,破壞國家的經濟建設,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使無辜的人免受非法追究,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二)審判民、商事案件。民商事案件屬於平等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關繫到公民法人合法權益的行使和實現。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主要是根據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合同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對婚姻家庭、債物糾紛,合同、金融、票據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海事海商糾紛等進行審理,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調整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與法人之間的財產和人身關系,信用和契約關系,保護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和保障市場中公正公平競爭。
(三)審判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審判行政案件,依據行政訴訟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對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行政機關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對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還可以變更;對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判決維持,一方面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維護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務是審判工作,但同時還包括圍繞審判活動進行法制宣傳、提出司法建議等活動。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案件,用具體的案件事實,正確的法律裁判,對有關機關、企業、團體和廣大公民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他們自覺的了解、學習法律,從而更加自覺地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
⑤ 當事人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清單怎樣填
當事人在立案時需要填寫證據材料清單,填寫證據清單需要按照其清單內容如實填寫。
第一,序號,通常情況下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1,2
第二,證據的種類,根據提交證據的種類進行填寫,比如身份證,證人證言等;
第三,頁數,看自己提交證據中的頁碼確定;
第四,證據原件或者復印件;
第五,證明的目的,比如身份證證明的是原告身份信息。
第六,備注,通常情況下可以不填。
⑥ 我要到法院起訴如何寫證據材料清單
人民法院證據清單(範文樣本)
(20XX)連民初字第×××號
案由:原告張三訴被告李四離婚糾紛
提交人:張三提交時間:20XX年3月1日
接收人:×××接收時間:20XX年3月1日
(6)法院權力清單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舉證須知
證據是查明和確定案件真實情況的根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舉證,不僅是一項訴訟權利,也是一項訴訟義務。因此當事人應主動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或者證據線索,或證明自己的主張和反駁對方的主張。當事人拒絕提供證據,或者提供不出證據,經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仍未收集到應有證據的,將承擔不利於己,直致敗訴的法律後果。
1、民事訴訟證據的種類
(1)書證;
(2)物證;
(3)視聽資料;
(4)證人證言;
(5)當事人陳述;
(6)鑒定結論;
(7)勘驗筆錄。
2、人民法院調查證據的范圍及要求
根據有關法規規定,人民法院負責調查收集的證據包括:
(1)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
(2)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鑒定、勘驗的;
(3)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互相有矛盾、無法認定的;
(4)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由自己收集的其他證據。
人民法院收集調查證據時,應由審理人員主持,兩人以上共同進行。
3、對舉證的一般要求
(1)從有關單位、部門摘抄的證明材料,應說明材料的名稱、出處,並由有關方面加蓋公章;
(2)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交來的材料,應要求其在該材料上簽名及註明交付日期;
(3)證據材料為復製件的,提供人應提供原件供審判人員驗證。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線索,沒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證,對方當事人又不予承認的,在訴訟中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4)審判員在驗證後,應在復製件上註明,經核對與原件無異,並簽上驗證人姓名。
⑦ 執行局的法官有哪些權力
【1】法院執行庭法官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予以罰款,拘留。
【2】法院執行庭法官有權向銀行等單位查詢被執行人存款情況。
有權凍結、劃撥被執行人存款。
【3】法院執行庭法官有權扣留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
但是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家屬生活必需費用。
【4】法院執行庭法官有權力查封、扣押、凍結、變賣、拍賣,
被執行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5】法院執行庭法官對於不執行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法院可以簽發搜查令。
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發布搜查令,
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6】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由執行員傳喚雙方當事人當面交付,
或者由執行員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
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
應當根據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轉交,並由被交付人簽收。
有關公民持有該項財物或者票證的,
人民法院通知其交出。拒不交出的,強制執行。
【7】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
由院長簽發公告,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
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由執行員強制執行。
【8】上述說法,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章《執行措施》。
⑧ 法院哪個部門權力大
完全不同的體系,應該屬於互不幹涉的,誰也不比誰大。在嚴格遵守法律的條件下,法版院權內部也是分權制衡的,行政上肯定是院長說了算,審判上審委會的集體決策要比院長管用,如果是普通案件,依法不需要審委會討論的,合議庭就完全說了算了
⑨ 法院職責標准清單
縣(復區)人民法院,是基層人民法制院,是四級審判機關中最基礎的組成部分。
法院是司法(審判)機關,是負責審理案件,解決基本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糾紛的國家機構。各基層法院都擁有和行使調解的職能。
法院職責:
(一)審判法律規定,基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在職權范圍內受理和受理的自訴和公訴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審案件。
(二)依法行使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
(三)依法決定國家賠償。
(五)行使審判監督職能。
(六)研究、徵集對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意見;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
(七)負責指導全縣(區)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訓工作;按照許可權管理法官及其他人員;協助管理全縣(區)法院機構、人員編制工作;主管全縣(區)法院監察工作。
(八)結合審判工作宣傳法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九)協調、管理、監督民眾陪審員和調解員的各項工作。
(十)承辦其他應由基層法院負責的工作。
有一些案子基層法院是無權審判的,像刑事案件可能判處死刑以及在本省有重大影響的案子, 涉外案件, 等等,主要區別下中級法院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