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迴避的概念

法官迴避的概念

發布時間: 2022-03-26 05:19:46

⑴ 中國的訴訟法中有沒有集體迴避

我國目前的刑訴法沒有集體迴避制度
在學理上,對於集體迴避的探討是相當多的,尤其是在李庄案發生之後,集體迴避這個概念被更多人提及以及討論。在這次刑訴法修正案中,很多學者也呼籲把集體迴避制度加入進去,但是政府可能有其自己的考慮,這條意見至今也只是意見。究竟哪些案件可以影響到整個法院的公正處理呢,就比如與該法院院長及其親屬有關的案件,作為院長的下屬,而且以後還要有求於院長,一般情況下,法官在這個情況下,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正,除非他確實不想在這里幹了。司法實踐的處理就是讓院長一個迴避,然後其他法官照常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試問,這樣的審判結果怎麼服眾,就演算法官確實做到了大公無私,老百姓也怎麼可能相信這程序性的不公正呢。

⑵ 怎樣發現法官的法定迴避情形

法官有下列情來形之一自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法官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⑶ 什麼是司法迴避

我是一名法學的學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法官迴避制度
1、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1) 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2) 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 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4) 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5) 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 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迴避,但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1) 未經批准,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
(2) 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律師、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
(3) 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報銷費用的;
(4) 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
(5) 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在購買商品、裝修住戶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

以上規定所稱的審判人員是指本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人民陪審員、書記員、翻譯人員、司法鑒定人員、勘驗人員的迴避,參照審判售貨員迴避的有關內容執行。

檢察官及警官迴避制度也基本相同,不再列舉.

司法實踐中,迴避制度好像幾乎不能實行吧?
這個說法有偏頗之處,法律既然規定了迴避制度就是為了實施,當然真正的實施也要靠大家的努力,如果當事人發現上述規定表現在您的辦案人身上時,可以依法申請迴避,但除法定迴避的情形(第1條)外,其他迴避的理由要提供證據.

比如發現對方當事人與辦案人員的私下(請客吃飯等),可以提供證人證言或其他視聽材料等證據,相信能行使您的權利.

⑷ 律師和法官的關系迴避是什麼條件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內行迴避,當事人容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前三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⑸ 迴避制度的法官任職迴避制度

迴避制度的法官任職意思是:法官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同時擔任的一些職務。

職務如下: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

(二)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和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三)同一審判庭的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四)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

第十七條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發布《關於對配偶子女從事律師職業的法院領導幹部和審判執行崗位法官實行任職迴避的規定(試行)》。

第一條人民法院領導幹部和審判、執行崗位法官,其配偶、子女在其任職法院轄區內從事律師職業的,應當實行任職迴避。本規定所稱法院領導幹部,是指各級人民法院的領導班子成員及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本規定所稱審判、執行崗位法官,是指各級人民法院未擔任院級領導職務的審判委員會委員以及在立案、審判、執行、審判監督、國家賠償等部門從事審判、執行工作的法官和執行員。

本規定所稱從事律師職業,是指開辦律師事務所、以律師身份為案件當事人提供訴訟代理或者其他有償法律服務。 在許多案件當中,法官或者代理人,就有違背此規定的,可以依法提出迴避的申請。

迴避的理由因案件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法定范圍內的人員,如果具備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迴避方式有兩種自行迴避與申請迴避。

⑹ 申請法官迴避問題

1 庭審開始前
一般中國刑訴、民訴和行政訴的迴避都在開庭前進行。
可以在開庭前書面要求,也可以在開庭後口頭。但一般都需要證據。沒有證據胡攪蠻纏會被BS的,比如「駁回迴避請求,且不得復議」。

2 庭審開始後
庭審開始後發現有需要申請迴避的事由,也可以書面或口頭提出,但是還是要證據。

3 判決後
判決後的救濟主要是兩個手段:
1)生效期內上訴,理由是程序性違法,應當迴避的沒有迴避。當然,證據。
2)生效期後申請再審,理由同上。

⑺ 什麼情形下法官應當迴避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內自行迴避,容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法官迴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⑻ 法官法的任職迴避

恐怕沒有誰能同時擔任這四種職務吧?應該理解為,有迴避關系的人,不能在同一法院同時擔任這四種職務的一種或幾種。目的就是防止因為親屬關系而影響審判公正。

熱點內容
新疆勞動法婚假條列 發布:2025-05-09 06:26:13 瀏覽:620
深圳特區房產登記條例 發布:2025-05-09 06:07:52 瀏覽:977
上地法庭法官 發布:2025-05-09 06:05:57 瀏覽:928
1999年刑法 發布:2025-05-09 06:03:03 瀏覽:759
武漢市城市道路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9 05:46:04 瀏覽:550
社會與法普法心債 發布:2025-05-09 05:41:41 瀏覽:878
法院案件裁決 發布:2025-05-09 05:21:00 瀏覽:150
律師的編制 發布:2025-05-09 05:10:37 瀏覽:444
2016李建偉民法音頻 發布:2025-05-09 04:49:12 瀏覽:428
日本商業道德 發布:2025-05-09 04:49:06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