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外交官

法官外交官

發布時間: 2022-03-26 13:19:30

Ⅰ 有哪幾位中國人擔任過國際法院法官

1、王寵惠

王寵惠(1881.10.10.-1958.3.5),字亮疇,祖籍廣東省東莞市,出生於香港荷李活道75 號的道濟會堂。王寵惠是近代中國第一張新式大學文憑的獲得者,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代總理、國務總理,並為海牙國際法庭任職中國第一人。

2、鄭天錫

鄭天錫(1884-1970,Cheng Tien-Hsi),字雲程,號茀庭,廣東香山縣人(今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 。中國著名法學家、外交家。 倫敦大學法學系畢業,曾任大理院大法官,多所大學法學教授,司法官次長,國際聯盟法官,民國最後一任駐英大使。

3、徐謨

徐謨(1893-1956),字叔謨,筆名平章,江蘇蘇州人,原籍江蘇吳縣人,曾任國際法院法官,是首位出任國際法院法官的中國人。

4、顧維鈞

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漢族,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人,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中國近現代史外交家。

1912年回國後,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內閣秘書、外務部顧問和憲法起草委員等職。後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國民政府駐法、英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5、倪征燠

倪征燠[yù](1906年7月—2003年9月2日),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1984年,倪老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資深的閱歷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國際司法界最高榮譽的國際法官。

6、史久鏞

史久鏞,男,著名國際法學家。1926年10月9日生於浙江寧波。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政治學學士學位,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修法學,獲國際法學碩士學位,1951年畢業後留校從事國際法學研究。

1994年2月6日,任聯合國國際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任國際法院副院長,2004年2月6日當選聯合國國際法院院長。這也是自聯合國國際法院1946年成立以來首位中國籍法官擔任院長。

7、薛捍勤

薛捍勤,女,中國山東省人,資深外交官和國際法專家,2010年5月12日當選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主席,2010年6月29日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Ⅱ 求外交官維護國家民族尊嚴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的唐雎不辱使命

附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譯文:
秦始皇派人對安陵君說:「我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結予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衛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為什麼呢?況且秦國滅亡韓國和魏國,然而安陵君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忠厚老實的人,所以不加註意。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難道不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並且保衛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難道僅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嗎?」
秦王氣勢洶洶的發怒了,對唐雎說:「您也曾聽說過生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使百萬屍體倒下,使血流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普通平民發怒嗎?」秦王說:「普通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著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見識淺薄的人發怒,不是有膽識的人發怒。從前,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慧星的光芒沖擊了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般白色的雲氣穿過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擊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怒氣還沒發作,禍福的徵兆就從天上降下來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同我一起將要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志氣的人一定發怒,就要使兩個人的屍體倒下,使血只流五步遠,全國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這樣。」於是拔出寶劍站立起來。
秦王的臉色馬上變軟和了,長跪著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為什麼要這樣呢!我明白了:為什麼韓國、魏國滅亡,然而安陵卻憑借五十里的土地卻倖存下來,只是因為有先生啊
張騫:
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影響的對外友好使者。他體魄健壯,性格開朗,富有開拓和冒險精神,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當時漢匈交惡,漢朝正在准備進行一場抗擊匈奴的戰爭。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從一匈奴俘虜口中了解到,西域有個大月氏國家,其王被匈奴單於殺死,還把他的頭顱做成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遷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後又受烏孫國的攻擊,再向西南遷到媯水(今阿姆河)流域。月氏王想報殺父之仇,但苦於無人相助。武帝了解這些情況後,想聯合大月氏,以「斷匈右臂」。於是決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張鶱以郎官身分應募,肩負出使月氏任務。

建元二年(前139)張鶱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導,率領一百多人,浩浩盪盪從隴西(今甘肅一帶)出發。他們朝行暮宿,風餐露宿,備嘗艱辛,不料中途被匈奴所俘,並押送至匈奴王庭。匈奴為籠絡、軟化張鶱,為他娶了妻子,並生了兒子,這樣一扣就是十年。但這些並沒有動搖張鶱完成通西域使命的決心,帶去的旌節一直留在身邊。

一個月黑之夜,張鶱一行趁匈奴不備,逃離匈奴。他們取道車師國(今新疆吐魯番盆地),進入焉耆(今新疆焉耆一帶),又從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經過龜茲(今新疆庫車東)、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蔥嶺,到達大宛(今費而干納盆地)。在大宛向導的帶領下到達康居(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最後到達大月氏。

但是,大月氏的國情已發生很大變化。他們遷到媯水流域後,征服了鄰國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決定在此安居樂業,不想再跟匈奴打仗。同時,月氏人還認為漢朝離自己太遠,不能聯合起來共擊匈奴,因此張鶱「斷匈右臂」的目的沒有達到。張鶱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余,於元朔元年(前128)啟程回國。歸途中,張鶱為避開匈奴控制地區,改從南道,他們翻過蔥嶺,沿昆侖山北麓而行,經莎車(今新疆莎車)、於闐(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進入羌人居住地區。但在途中又為匈奴騎兵所獲,扣押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鶱帶著妻子和助手甘父等三人,乘機逃回漢朝。漢武帝詳細地聽取了他對西域的情況匯報後,十分高興,任命他為太中大夫,賜甘父為奉使君。張鶱自請出使西域,歷經艱險,前後十三年,足跡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亞、西亞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諸國的第一人。

張鶱在大夏時,看到中國邛山(今四川滎經西)的竹杖和蜀地的細布在市場上出售,很覺奇怪。一問商人,得知是從身毒買來的。身毒在大夏東南數千里,那裡的百姓騎象打仗,臨近大海。大夏國遠離漢朝一萬余里,位於中國的西南方,而身毒國又位於大夏國東南幾千里,竟有蜀地產物,可見離蜀地不遠。他估計從蜀走身毒到大夏,必是快捷方式,又可免匈奴的阻擊。他建議武帝打通西南夷道。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命蜀郡、犍為郡派使者分別從駹、莋和邛、僰等四路並出,打開西南通道。但各路使者為昆明夷所阻,未能如願。而經滇國、夜郎等使者在滇一帶活動,取得成效,為武帝經略西南夷奠定了基礎。元朔六年(前123),張鶱以校尉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為衛尉,與李廣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擊匈奴,張鶱因延誤軍期,當斬,後用侯爵贖罪,免為庶人。

二年後,張鶱復勸武帝聯合烏孫(今伊犁河流域),武帝命張鶱為中郎將,率三百人,馬六百匹,牛羊金帛萬數,浩浩盪盪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時匈奴勢力已被逐出河西走廊,道路暢通。他到達烏孫後,請烏孫東返故地。烏孫王年老,不能作主,大臣都懼怕匈奴,又認為漢朝太遠,不想移徙。張鶱派遣副使分別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於闐、扜彌(今新疆於田克里雅河東)等國展開外交活動,足跡遍及中亞、西南亞各地,最遠的使者到達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和北非。元鼎二年(前115),烏孫王配備了翻譯和向導,護送張鶱回國,同行的還有數十名烏孫使者,這是西域人第一次到中原。烏孫王送給漢武帝數十匹好馬,深得武帝歡心。武帝任命張鶱為大行,負責接待各國使者和賓客。第二年,張鶱去世。他所派遣的則使以後也陸續帶了各國使者來到長安,漢和西域諸國建立了友好關系。而漢朝的使者不斷往來於西域諸國,一年多則十幾次,少則五六次,都用「博望侯」的名義,以取信於各國。烏孫國見漢朝軍威遠播,財力雄厚,遂重視與漢朝關系,要求和親。武帝以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公主遠嫁烏孫王昆莫;細君死後,武帝又把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岑陬,兩國長期通婚友好。漢朝「鑿空西域」,張鶱創立首功。相傳葡萄、苜宿、石榴、胡桃、胡麻等物皆為張鶱從西域傳入中原,或未必盡然,但張鶱對開辟絲綢之路卓有貢獻,則至今為人稱道。
還有蘇武,為了使命在貝加爾湖牧公羊19年,最後通過飛燕傳書才讓西漢知道他的存在,最後西漢派使節將他接回,此舉讓漢朝的聲威大震
嗯……嗯,好象那個藺相如也是。
完壁歸趙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發言人李蓓芬參贊在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就巴黎內勒(NESLES)劇場上演荒誕劇《禁止華人與狗》表明嚴正態度。
李蓓芬參贊說,地處巴黎六區偏僻處的(NESLES)小劇場最近使用「禁止華人與狗」的辱華劇名上演荒誕劇,此事引起旅法華僑華人和中國留學生的強烈反響,也引起中國駐法使館全體人員強烈憤慨。
她說,「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舊中國時代外國殖民主義者對中國人民的侮辱,法國有關話劇卻以此侮辱性的詞語作為劇名,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及海外僑胞的民族感情,這是不能接受的。她對華僑華人和留學生的憤慨表示理解。
李參贊介紹,事發之後,中國駐法使館立即派出高級外交官分別向法國外交部主管部門和劇場進行交涉,要求劇場取消劇名,撤下有關廣告。但劇場負責人以作者不在巴黎、劇場無權改變劇名推託。
連日來,不少華僑華人和中國留學生不斷給劇場打電話表示抗議,向報館投書揭露這一荒誕劇劇名的辱華性質,譴責這一種族主義挑釁,並准備到劇場示威、訴諸法律等。對此,李參贊表示,使館對這種維護民族尊嚴的做法十分理解,認為這是完全正當的。
李蓓芬參贊最後說,中國駐法使館將繼續向法方交涉,促使劇場撤銷辱華劇名,賠禮道歉,以使此類事件不再重演。

Ⅲ 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聯合國國際法庭傳回喜訊,中國女法官成功連任!
據聯合國消息,當地時間11月11日到12日,國際法院法官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換屆選舉,填補將於2021年出現的5個空缺法官席位。現任國際法院副院長、中國法官薛捍勤再度當選!


恭賀薛捍勤法官連任成功!
經過兩輪投票,聯大及安理會同步公布了當選者名單,中國女法官薛捍勤,成為2021年新任國際法院法官之一。

現年55歲的薛捍勤女士,是我國資深的高級外交官與知名國際法學者,不僅具有豐富的外交和國際法實踐經驗,並且在學術上造詣深厚。早年,她在北京大學學習國際法,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獲法學碩士、博士學位,她曾作為中國代表,出席過許多重要的國際會議,主持過很多雙邊、多邊的國際談判。

2010年5月,薛捍勤女士當選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會議主席,為委員會歷史上首位亞洲女性主席;同年6月,她當選國際法院首位中國籍女法官;2018年2月,當選國際法院副院長。

國際法院由15名不同國籍的法官組成,任期9年,可連選連任,每三年改選三分之一。這次繼續連任後,薛捍勤女士的任期很可能將長達9年,至2029年左右結束!


段潔龍大使當選海洋法法庭法官
除了薛捍勤女士這次連任之外,8月24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30次締約國會議舉行,我國駐匈牙利大使段潔龍,高票當選《國際海洋法》的法庭法官。

今年,我們中國人能夠當選這兩個不同的國際法庭法官,其實殊為不易,因為美國那邊是不高興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史迪威曾發表言論,敦促所有參與《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選舉的國家,仔細評估中國候選人的資格。

Ⅳ 成為一名法官或外交官的條件和要求

法官的話要通過國家的司法考試然後考取法院的公務員。

Ⅳ 介紹一位中國著名的外交官舉一兩件比較著名的外交和一些資料 我要寫個報告作文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9日宣布秘書處多個重要機構副秘書長的任命決定。其中,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團長沙祖康被任命為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副秘書長,另有來自美國、日本和埃及的3名外交官分別獲得相應任命。

職位:負責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

秘書長執行辦公室主任、印度人南威哲昨天向媒體宣布了上述決定。沙祖康將接替來自哥倫比亞的何塞·安東尼奧·奧坎波,成為領導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新一任副秘書長。潘基文還在決定中接受了包括奧坎波在內的15名秘書處高級官員的辭呈。

在被問及沙祖康在內的4名新任副秘書長的資歷時,秘書長執行辦公室主任、印度人南威哲說,潘基文根據既定的慣例作出上述任命,他本人對這4人所具備的資歷感到滿意。

個性鮮明的外交官

2006年11月8日,在沙祖康的幫助下,陳馮富珍成功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

「當票數報到18票的時候,我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我覺得我挺窩囊,刀架在脖子上,都是不流眼淚的人,我有這樣的自信,可是我太興奮了。」

2006年8月,美國政府對中國增加軍事預算提出質疑。

「你最好閉上嘴,保持安靜,這就非常非常好了。在這個問題上美國最好還是閉嘴!美國有權去做他們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但美國不應告訴中國該如何做。」

2004年3月24日,美國在聯合國第60屆人權會議上拋出反華提案。

「西方國家,絕不是保護人權國家的楷模,發展中國家,也絕不是侵犯人權的帶領者,(聯合國)人權會(議),並沒有授權任何國家,或者國家集團,成為人權法官,而發展中國家,也不應該永遠是人權法庭的被告。中國有句古話,『正人先正己』,我們希望個別國家,在批評和指責別人之前,先拿鏡子,好好照照自己。」

其他經典語錄

「我要贏你,就贏定了,要不你把我的屍體抬出去。」(在軍控談判中)

「我不大相信外交辭令。我從小就主張匡扶正義,除暴安良。作為中國的外交官,作為大國的外交官,至少應該主持正義。」「搞不搞反華提案,這是你的權利。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我一定要打敗你,我一定揍扁了你。」(面對美國威脅要搞反華提案)

「大使先生,如果您是一條漢子就真刀真槍地亮出來,別窩著、藏著!」(人權大會上與美國大使相遇)

自稱「農民外交官」

沙祖康常常稱自己是農民外交官。他說:「我確實是農民出身,身上冒著鄉土味,講話也帶著農民的幽默,講話比較坦率、直爽,不喜歡彎彎繞。同時我也有農民所賦予我的智慧。我覺得農民最朴實也最勤勞,熱愛自己的土地、熱愛自己的家鄉。我做農民的外交官,我愛自己的祖國。」

江南才俊

沙祖康1947年9月出生於江蘇,從事外交工作36年,曾任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副代表、裁軍事務大使,1997年任外交部首任軍控司司長,2001年開始任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

1、周總理VS基辛格

1971年,基辛格博士為恢復中美外交關系秘密訪華。在一次正式談判尚未開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屍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託,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願意否?」
周恩來總理聽後,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麼來交換?」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
周總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麼,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基辛格一驚,疑惑地問道:「怎麼?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麼時候?為什麼不公布?」
周恩來總理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我們怎麼沒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怎麼,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知道?」周恩來總理機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讓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2、周總理VS美國記者1

50年代,有一次,周恩來和一位美國記者談話時,記者看到總理辦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鋼筆,便帶著幾分諷刺,得意地發問:「總理閣下,也迷信我國的鋼筆嗎?」周恩來聽了風趣地說:「這是一位朝鮮朋友送給我的。這位朋友對我說:「這是美軍在板門店投降簽字儀式上用過的,你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這支鋼筆的來歷很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支鋼筆。」美國記者的臉一直紅到了耳根。
3、周總理巧對毛澤東

1960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一行視察長沙,工作之餘,到江邊散步。遙望橘子洲頭,百舸爭流,萬帆競發,毛澤東逸興遄飛,口佔一上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聯動靜相對,意境悠遠,三個斷句,兩處「頂針」,「洲」和「舟」又是諧音,應對難度極大。毛澤東對身邊的周恩來說:「恩來,我一時江郎才盡,請你來個錦上添花如何?」周恩來才思敏捷,熟諳地理,了解長沙竟於百步之內得佳句:「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天心閣系長沙市內一景,與橘子洲相對。即工整又流暢,整個對聯渾然一體,兩位偉人相對而笑。

4、周總理VS美國記者2

一次,周恩來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把人走的路叫做馬路?」他聽後沒有急於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說:「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馬路。」這個美國記者仍不死心,繼續出難題:「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著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低頭走路,這又怎麼解釋呢?」周總理笑著說:「這不奇怪,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著頭走路了,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是低著頭走了。」記者又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到:「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5、周總理VS「納粹」

50年代初,有一次周總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設宴招待外賓。客人們對中國菜的花樣之繁多,風味之獨特,味道之鮮美都贊不絕口。這時,上來一道湯菜,湯里的冬筍、蘑菇、紅菜、荸薺等都雕刻成各種圖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筍片是按照民族圖案刻的,在湯里一翻身恰巧變成了法西斯的標志。貴客見此,不禁大驚失色,忙向周總理請教。對於這個問題,周總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隨即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中的一種圖案,念『萬』,象徵『福壽綿長』的意思,是對客人的良好祝願!接著他又風趣地說:「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有關系嘛!我們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話音未落,賓主哈哈大笑,氣氛更加熱烈,這道湯也被客人們喝得精光。
6、周總理VS赫魯曉夫

周總理在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風趣著稱,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麼樣的對手,周總理都能唇槍舌箭,以超人的智慧,應酬自如,對手甭想佔到便宜。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據說,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產黨國家傳為美談。
7、周總理VS米高揚

有一次,周總理從日內瓦開會回來順道訪問莫斯科。在為他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他用英語向蘇聯人祝酒。這時米高揚(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抱怨道:「周,你為什麼不說俄語?你的俄語很好嘛!」這句話顯然是很不友好的。周總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語回答說:「米高揚,該是你學習漢語的時候了。」以促米高揚說出不學漢語的原因。米高揚果然上鉤,抱怨說:「漢語太難學了。」此話一出,周總理馬上輕快地說:「沒關系,下回到我們使館來,我們將非常高興地教你。」一下子將米高揚置於一種學生的地位
8、周總理VS國民黨政府
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同國民黨政府談判。在我方義正詞嚴面前,對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說同我方談判是「對牛彈琴」!周恩來總理當即靈機一動,利用對方拋來的詞語,將計就計,巧妙地回敬了對方:「對!牛彈琴!」在這里,周恩來總理把對方拋來的」對牛彈琴」這個成語巧妙地進行了結構上的調整,變成了一個內涵豐富的「對!牛彈琴!」,從而既擺脫了困難,又迫使對方陷入無地自容的窘境。
9、周總理VS印度

1960年4月下旬,周恩來總理與印度談判中印邊界問題,印方提出一個挑釁性問題:「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嗎?」周恩來總理說:「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說,至少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的領土。」
對方說:「時間太短了。」
周恩來總理說:「中國的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歷史,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麼,美國到現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這顯然是荒謬的。」
印方代表啞口無言。
在周恩來的反駁中,用了兩個對比性材料來否定對方的觀點。700年與100年相比較,你要否認700年而承認100年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其結果是承認100年就得承認700年這個事實。對比在這里產生了巨大的力量。
10、周總理VS西方記者

一次記者招待會,周恩來總理介紹我國建設成就。一個西方記者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這涉及到國家機密,不可能直言相告。總理眉頭一皺,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在場的人全都愕然。總理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面額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中國人民銀行有全國人民作後盾,信用卓著,實力雄厚,人民幣是世界上最有信譽的一種貨幣。」話音剛落,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總理有意迴避問題的實質,以「總面額」替代「總金額」,於是堵了外國記者的口,又不損害招待會和諧的氣氛。運用曲解,使語言犀利而風趣,充分表現出他過人的應變能力和高超的語言藝術。

Ⅵ 法國外交官愛上美嬌娥,結婚20年妻子為何突然被抓

"你以為他是蝴蝶,實際上他是蜻蜓"。電影《蝴蝶君》敘述了一段荒唐離奇的跨國戀情:當法國外交官邂逅京劇名伶,以為尋到了畢生真愛,卻不曾想對方是男人,靠近他的身旁只為竊取情報。


直到臨死前,時佩璞還逢人就說自己的丈夫是布爾西科。他雖是有任務在身的間諜,可能也沒躲過洶涌而來的真情。如果說布爾西科是愛情迷局的受害者,那麼同樣付諸真心的時佩璞又何嘗不是呢?

Ⅶ 怎麼看待中國女法官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你好,我覺得這個女法官的能力應該是非常強的,也就是因為能力強,他才能當選國際法院的法官,跟男女沒有關系。

Ⅷ 誰有外交官維護國家尊嚴的故事

希望對你有幫助:不知道你對中國民國歷史上的第一外交家顧維鈞是否有了解,或是看過電影《我的1919》,很感人的故事,很好的題材,特別時巴黎和會前的精彩辯論和巴黎和會上的激情表現,讓人感人肺腑!

初露鋒芒 外國人驚呆了
巴黎和會於一個小時前臨時通知中國代表參加關於山東的發言,去,根本沒有準備,不去就意味著放棄,所有代表都推辭了。顧維鈞卻機智地偷了日本代表的懷表,激怒了日本代表,顧以此比喻日本人慾強佔山東的盜賊行為。而在歷史中,顧維鈞確有一段精彩的演說。
一戰中國是戰勝國,但在巴黎和會上處處受到歧視。日本野心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和會 的辯論會上,面對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勢,顧維鈞以他特有的機智、幽默,巧取日本全權代表牧野的一塊金懷表,激怒牧野,指責斥之為盜賊,這正落入顧的圈套。顧維鈞反詰:日本掠奪了中國山東省,是不是世界的盜賊呢?一塊懷表引起牧野如此憤怒,那麼山東3600萬百姓丟失山東該不該憤怒,4萬萬中國人民該不該憤怒呢?
顧維鈞沒有講稿,以嫻熟的英語慷慨陳詞,要求把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直接交還中國。其理由是從法理上講,山東是中國領土,德國用武力強行租借而去,按照巴黎和會承認的民族領土完整之原則,應歸還中國。從歷史上講,山東3600萬 人民自古以來是中國民族,用中國語言,信中國宗教。從地勢上講,膠州為中國北方門戶,順鐵路可直達首都,中國斷不容他國占據這個國防要地。從文化上講,山東是孔孟故鄉,中國文化發祥聖地。從經濟上講,山東人口已經很稠密,不容別國再行殖民。從道義上講,日本趕走山東的德國勢力,中國可以竭誠感謝,但絕不能以割讓中國人民天賦之權利為報酬而播將來紛爭之種子。
這番陳述,義正辭嚴,鏗鏘有力。素以軟弱忍辱著稱的中國外交官,竟敢在國際大會上當面駁斥日本的蠻橫要求,據理力爭,寸步不讓,使與會各國代表刮目相看,連日本代表也大感 意外。
繼而,顧維鈞從歷史、人文、主權等方面闡明了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發言獲得全世界與全國一致稱贊。顧維鈞這個名字也上了歐洲各國報紙的頭條。「這次演說被譽為中國外交史上的一次經典性的發言載入中國外交史冊」。

巴黎和會 他拒絕簽字

1月30日顧與代表團團長陸征祥拜會和會主席克里孟梭。
2月15日顧起草代表中國向大會提出一份關於山東問題的提案,要求將膠州租借地、膠州鐵路和德國在山東的其他權益一並直接交還中國。
3月中旬,顧再起草中國向和會提出的另外兩個提案:一是對德國要求的提案,二是取 消外國人在華特殊權利的提案。
3月26日顧拜會美國總統,討論膠濟鐵路問題,強調該鐵路對中國生存和東亞和平的重要性。
4月22日在美、英、法三國首腦會見陸征祥、顧維鈞時,顧維鈞發表了被歷史學家譽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具有預見性的觀點。(即影片中顧論述:「我要特別提醒諸位注意:日本的野心在亞洲,日本佔領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國沿海省份之後,必將得寸進尺。諸位所說最佳方案,只能為日本實現建立東亞帝國排斥西方國家利益打開方便之門。」) 在中國爆發五四運動之後,5月6日和會宣讀對德和約草案時,顧當即提出正式抗議,聲明對 關於山東的條款持保留態度。
然而在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上,公理畢竟戰勝不了強權,顧維鈞等人雖然經多次努力,但列強權衡利害,不得罪日本。為此,在國內發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五四」運動。顧維鈞堅定不移地站在了中國先進青年一邊,同他們遙相呼應。
當和會即將舉行閉幕簽字儀式,中國代表團團長和其他成員紛紛逃離時,顧維鈞、王正廷表現出他們極大的愛國熱情,堅持到閉幕,拒絕在和會上的簽字。這個行為,被歷史學家譽為中國近代外交史上劃下的最光輝的句號。
絕對經典的外交故事。

Ⅸ 中國最有名的外交官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位出名的外交官,第一次出使他國僅僅帶了36個人就完美的完成了任務,直到他年邁的時候,職業生涯三十餘年的時間里,為當時的朝廷征服了五十五個國家。要不是因為他,現在的中國地圖可能都會缺少三分之一的領土。這位有名的外交官是出身於世家的班超。班超不僅自己厲害,他家族裡面的人都很厲害。

班超祖父的妹妹就是寫下《團扇歌》的才女班婕妤,班超的父親就寫過《後傳》的班彪,班超哥哥班固寫過《漢書》,班超的妹妹班昭寫過《女戒》,可見班超出身於一文化世家,文化底蘊十足,這么來看班超文筆在這種文化氛圍裡面長大多少熏陶的應該也會將來從事文藝。但是班超從小便目光遠大,看不上「紙上談兵」,更加喜歡的是到處征戰天下。

當時的國家領土邊塞經常受到匈奴人的入騷擾,使得邊塞百姓苦不堪言,而那時候匈奴人善用騎兵,當時大漢僅僅只是步兵,這么打總是吃虧。皇帝也非常犯難,每次都與大臣就這個事情進行商討,結果呢,滿朝文武百官卻說不出個有效的法子。這時候班超毛遂自薦,自己主動像皇帝請示前去平定匈奴,解決皇帝燃眉之急。皇帝對於班超這一介文人來看多少懷疑,畢竟家族是個文化世家,手無縛雞之力,帶兵打仗也不行怎麼能夠平定匈奴呢?

但是當時大漢也是真的沒有可以敢站出來說話的人,既然班超敢自信滿滿,毛遂自薦那就讓他試試,死馬權當活馬醫,最差結果也就是目前的狀況了。班超也沒有多要人,就帶著皇帝賜給的三十六人背上行李便自信滿滿的踏上了前去匈奴險地的征程。班超第一次到的地方叫
鄯善國,剛去的時候受到了熱情的款待,但是沒過幾天就不再對班超一行人有所待遇。班超明白了歚善國受到了匈奴人的煽動選擇投靠了匈奴,但是沒有明說。

班超就想辦法圍剿匈奴人用火攻在再出口放箭射殺,把匈奴給滅了收復了歚善國。班超回朝之後稍作整頓就又去下一次地方,選擇了擒賊先擒王的戰術,直接把統治者殺了自然國家歸順與他。班超帶著僅僅三十六人歷經三十餘年,到處征戰用計謀在西域站穩了腳跟,使得沒有人再來干隨意侵犯大漢,班超用實際行動向皇帝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熱點內容
勞動法與加班雙倍工資 發布:2025-05-09 01:26:34 瀏覽:853
合同法235條理解 發布:2025-05-09 01:23:25 瀏覽:165
法院法官姓名 發布:2025-05-09 01:18:30 瀏覽:209
胡曼法學 發布:2025-05-09 01:17:00 瀏覽:707
男人在老婆懷孕期間出軌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9 01:15:31 瀏覽:370
法國電影女法官懷孕 發布:2025-05-09 01:15:30 瀏覽:198
法院王海川 發布:2025-05-09 01:13:07 瀏覽:485
冷靜期婚姻法 發布:2025-05-09 01:12:30 瀏覽:548
初級會計的經濟法和注會的經濟法一樣嗎 發布:2025-05-09 01:11:43 瀏覽:591
液壓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09 01:06:06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