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真相
一、胥敬祥搶劫案
1991年春節,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楊湖口鄉發生了10多起入室搶劫案。當地群眾人心惶惶,也給警方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胥敬祥招供後,轟動中原的這起連環搶劫案終於告破。1997年正月初一,胥敬祥在獄中給審判長寫了一封長達數千言的自訴答辯書,哭訴自己的經歷:"我是被冤枉的,口供是在嚴刑拷打下編造的,指紋是被人按著手按上去的。2005年3月15日,被關押13年後,胥敬祥終於走出了監獄。
二、徐計彬強奸案
1991年邯鄲市曲周縣鄉村教師徐計彬,因強奸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15年後被宣判無罪。1990年12月3日,徐計彬的鄰居尚某某報案稱自己在家中被人強奸,公安部門迅速介入展開調查。案發現場的被褥上留有精斑,法醫鑒定結果顯示,現場精斑化驗血型為B型。2006年年初,自感冤枉的徐計彬乘著全省大接訪的有利時機,又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在律師的建議和幫助下,徐計彬到多家正規醫院重新鑒定了血型,均爆出驚人結果:徐計彬的血型為「O」型。2006年7月28日,曲周縣人民法院判決徐計彬無罪。
三、內蒙古呼格吉勒圖奸殺案
呼格吉勒圖
1996年4月,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煙廠發生一起強奸殺人案,警方認定18歲的呼格吉勒圖是兇手,僅61天後,法院判決呼格吉勒圖死刑,並於5天後執行。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圖案進入再審程序,再審不進行公開審理。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對再審判決宣告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之後啟動追責程序和國家賠償。
四、聶樹斌強奸殺人案
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西郊孔寨村附近發生一起強奸殺人案,聶樹斌成為犯罪嫌疑人被抓,後經石家莊和河北省兩級法院審判,被判死刑。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對原審被告人聶樹斌故意殺人、強奸婦女再審案公開宣判,宣告撤銷原審判決,改判聶樹斌無罪。
五、孫萬剛強奸殺人案
孫萬剛
1996年1月2日晚,22歲的陳興會(當時是雲南財貿學院會計專業二年級學生,巧家籍)在巧家縣城郊紅衛山一塊草地上遭人姦淫後被勒昏,被刀割開頸部死亡。1996年9月20日,孫萬剛因涉嫌強奸、殺害女友陳興會,被昭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孫及家人此後不斷申訴。2004年1月15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原判「證據不足」,最終認定孫萬剛無罪。
B. 港劇真真相里所有法官的扮演者
陳芷菁扮演王瑞馨,劉丹扮演mavis的爸爸,也是位法官,其他記不清了
C. 法官不顧事實真相亂判決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下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的,因為在審理案件時,要經法庭調查,證據內確鑿後 ,才能根據確鑿的事實作出判容決 ,如果對判決不服,可以向上級法院進行上訴,如果真要不顧事實真相亂判情況,也可以向上級部門或法院的紀檢部門反映,由他們調查處理。
D. 法官與律師的區別。
1、兩者的工作目的不同,法官為國家工作,律師為錢也就是為自己而工作
2、兩者的思維方式不同,法官是站在公正的角度思維的,而律師是站在自己當事人的角度思維的,哪怕是惡人,也要站在惡人的角度思維
3、兩者的性格不同,法官是穩重內斂的性格,而律師則是張揚外顯的性格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4)法官真相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中國《律師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了律師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一)擔任法律顧問;
(二)擔任訴訟代理人;
(三)擔任刑事辯護人;
(四)擔任非訴訟代理,參與調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等,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
E. 真正的法官是什麼
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有一句名言,「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實的遵守。」法官、法官,無「法」不成官,法官就要是從心裏面信仰著法律!宋雨水之所以能夠嚴格司法、公正辦案,這與她堅定的法律信仰是分不開的。她說:「維護一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社會對法律的信任就增加一分;而傷害一個當事人,就會多一群懷疑法律的人。」正是因為有著這份對法律的真誠信仰,她才能夠不辭辛苦地為送菜農民討回救命錢,她才能夠在氣勢洶洶的彪形大漢前毫不畏懼,她才贏得了當事人「勝敗皆服」的真心稱贊! 俗話說,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就是說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心靈的溝通與理解是最為珍貴的。聽完宋雨水的事跡報告會後,我一直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宋雨水確實是在用「心」做事,她是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著想。前來打官司的人,都是希望化解矛盾,使自己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宋法官就能體會當事人這種迫切心情,就能夠真心實意、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在辦理案件時,她不僅僅是一個裁判者,更是一個細心的傾聽者和安撫者。她在調解時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總能深深地打動當事人,就像一陣春風拂面而來,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心間,讓原本針鋒相對的當事人最終心平氣和地達成調解協議,使當事人利益得到最大實現,使社會財產損失減到了最小。 即使要通過判決的方式解決問題,她也會細心的做好工作、耐心的解答疑問,使當事人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真心」,老作家才會感動的說:「宋法官,你是第一個完整聽完我講話的人。」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真心」,她才贏得了同事的尊重,贏得了當事人的稱贊,贏得了群眾的信賴! 法律的力量在於公正,法官的份量更在於公正。宋雨水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她,對真理、對正義的追求顯得慷慨而激昂——她說:我對法官這兩個字的理解,就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公平和正義。辦案11年來,她始終維護著真理、堅守著正義:在她辦理的1200件案中,沒有一件因裁判不公被投訴和舉報,甚至,連敗訴的當事人也專門送上了感謝的錦旗。為了反思當事人是否得到了公正、判決是否做到了實事求是,她經常睡不著,在夜裡輾轉反側。沒有對真理、對公正的執著追求,她能夠十年如一日的這樣堅持嗎? 共產黨員就講一個「真」字。聽完事跡報告會,我感覺到宋法官還有許許多多的「真」。她有真才實學,在她手裡,審判變成了公正和善良的藝術。她富有真情,面對經濟困難而打不起官司的群眾,她淚流滿面。她求真務實,為了真相,從冰天雪地的東北小鎮到寒風刺骨的中原大地,從茫茫無際的內蒙草原到陰雨連綿的嶺南地帶,她四處奔波著。 作為一名「真正」的法官,宋雨水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她真誠信仰法律,她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她追求真理、堅持正義。她是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傑出代表!她是人民群眾口中無言的豐碑! 「一個黨員一面旗」。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讓我們向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學習,努力做一名的「真正」的法官!
F. 經常聽到法官改行當律師,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很多的法官之所以會選擇改行當律師,主要是因為當律師比較自由,也比較能掙錢。法官和律師這兩個職業其實在本質上是差不多的,所以很多的法官在當膩了法官之後,就會轉行當律師。法官和律師這兩個職業,在整個社會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現代社會,很多的法官都會辭去法官的工作,轉而去當了律師。關於為什麼很多法官會選擇轉行當律師?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不管是法官還是律師,這兩個職業在整個社會中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一個社會要想有一個正常的秩序,要想讓正義永遠得到伸張,法官和律師這兩個職業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為這個社會上有了法官和律師,很多的事情才能夠真相大白,很多的人才不會蒙受冤屈。所以不管是法官還是律師,這兩個職業都是很重要的,而且也都是非常崇高的。
那麼你覺得為什麼很多法官會選擇轉行當律師呢?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G. 惡魔法官結局是什麼
《惡魔法官》結局:鄭善雅死了,姜耀漢藉助法庭的爆炸假死脫身,然後帶著哥哥的女兒艾麗婭去國外治療腿疾,金佳溫替姜耀漢洗白,並呼籲國家高層要以民為本,為民做事,姜耀漢鼓勵金佳溫好好做,兩個人在人群中相視一笑。
簡介
《惡魔法官》是韓國tvN電視台預計於2021年首播的電視劇,由崔正奎執導,文宥碩編劇,池晟、朴珍榮等主演。
10年前的事故真相被揭開,導致哥哥一家慘死的人就是艾麗婭,而姜耀漢只不過是恰好救了她而已,這些年姜耀漢一直守護著艾麗婭,金佳溫直到最後一刻才知道自己追查的一切只不過是鄭善雅早就安排好的。
金佳溫在和姜耀漢相處的過程中逐漸了解了姜耀漢的為人,他們原本針鋒相對,最後金佳溫竟然以姜耀漢事件為鑒召開司法改革公聽會,替姜耀漢洗白,兩個人之間的恩怨算是徹底煙消雲散,姜耀漢鼓勵金佳溫好好做,他們在人群中相視一笑,這個和諧的關系看上去十分美好。
該劇將法庭變成了一場真人秀,講述了對惡進行徹底懲戒的審判長和好奇他真面目的陪審法官執著的追蹤故事。
該劇講述了將法庭變成了一場真人秀,凄慘地懲戒惡的一個審判長以及好奇他真面目的陪審法官執著的追蹤故事。追逐又追逐,想要揭露彼此的真面目又想要毀掉彼此,卻意外地被對方迷惑的兩個男人的故事。
H.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這種說法嗎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覺得這種說法過於偏激,但是這件事確實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彭宇案」的負面效應,是許多當事者始料不及的。作為政法部門應引以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訓,努力提高司法辦案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
「彭宇案」在審理期間就出現了偏離事實真相的報道和輿情,但辦案單位並沒有足夠重視並對此進行正確引導,對判決之後可能出現的輿情也沒有充分的預計,當此案形成輿論熱點後,又缺乏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使得相關報道逐步偏離事實真相,最終形成判決結果與公眾認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個深刻教訓,就是要注重保障熱點案件的公眾知情權,妥善處置為當事人保密和保障公眾知情權的關系,實現案件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8)法官真相擴展閱讀:
誤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
2、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對原、被告相撞事實認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嘩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
3、在南京中院二審開庭前,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雙方對此均表示滿意。
但依據當事人要求,在和解協議中增設了「雙方均不得在媒體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的保密條款,從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時讓公眾知曉,經數年發酵,逐步演化為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I. 法院開挺中對方隱瞞真相說謊,但我們有證據證明對方確實說謊,但是是復印件,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
一方有證據證明另一方確有證據證明某案件事實但是拒不提供的,法院可以認定為該事實成立。
J. 法官徇私怎麼辦
您好,建議您搜集證據材料及時到上級法院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