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郭巨東法院

郭巨東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3-28 09:36:54

⑴ 郭巨墓的具體位置在哪裡

內邱縣志》有記載,郭巨東漢人,原籍河南林縣,因「家貧歲凶」,討飯流落到內邱縣金提鎮(即現在的金店村),給人幫佣度日,生活十分艱難。郭巨有一老母和一個不滿三歲孩子。老母疼愛孫子,有飯自己捨不得吃,都留給孫子。郭巨對妻子說:「本來能讓母親吃上飯就已很困難,再有兒子分享她的飯食,老人家恐怕就會餓死了。」夫妻為孝敬老人,忍痛抱著孩子來到野外,准備埋掉兒子。誰知挖坑挖到三尺多深,竟挖出一個罐子,裡面盛滿了黃金。郭巨高興地抱著孩子和一罐金子回了家,從此一家人再不為衣食發愁。而且郭巨的孝名也傳遍了天下。當時,郭巨為感念天恩,曾在挖出金子的地方修建了座「慈仁寺」。後人又在此建了一座「郭巨塔」,以示紀念。

晉朝干寶所著《搜神記》也記載了這個故事,內容與《內邱縣志》大致相同,只是在郭巨的家庭上有不同之處。《搜神記》中說:「巨史弟三人,早喪父。禮畢,二弟求分以錢兩千萬,三弟各取千萬。巨獨與母居客舍,夫婦佣賃以給公養。居有頃,妻產男。巨念舉兒妨事親,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於野鑿地欲埋兒,得黃金一釜。」從這里可以看出,郭巨家原來並非窮到要飯的地步,只是因為兄弟分家,他才貧窮下來。而且,他的孩子是才生的,並沒有到三歲。
魯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談到郭巨埋兒的故事時寫道:「我最初實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辛辣地諷刺了這個故事宣揚的愚忠愚孝與對待兒童的殘忍。

⑵ 孝子郭巨是什麼地方的人有什麼典故

郭巨
二十四孝之一
埋兒奉母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雲:「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郭巨,東漢隆慮(今河南安陽林州)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內邱縣志》有記載,郭巨東漢人,原籍河南林縣,因「家貧歲凶」,討飯流落到內邱縣金提鎮(即現在的金店村),給人幫佣度日,生活十分艱難。郭巨有一老母和一個不滿三歲孩子。老母疼愛孫子,有飯自己捨不得吃,都留給孫子。郭巨對妻子說:「本來能讓母親吃上飯就已很困難,再有兒子分享她的飯食,老人家恐怕就會餓死了。」夫妻為孝敬老人,忍痛抱著孩子來到野外,准備埋掉兒子。誰知挖坑挖到三尺多深,竟挖出一個罐子,裡面盛滿了黃金。郭巨高興地抱著孩子和一罐金子回了家,從此一家人再不為衣食發愁。而且郭巨的孝名也傳遍了天下。當時,郭巨為感念天恩,曾在挖出金子的地方修建了座「慈仁寺」。後人又在此建了一座「郭巨塔」,以示紀念。
晉朝干寶所著《搜神記》也記載了這個故事,內容與《內邱縣志》大致相同,只是在郭巨的家庭上有不同之處。《搜神記》中說:「巨史弟三人,早喪父。禮畢,二弟求分以錢兩千萬,三弟各取千萬。巨獨與母居客舍,夫婦佣賃以給公養。居有頃,妻產男。巨念舉兒妨事親,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於野鑿地欲埋兒,得黃金一釜。」從這里可以看出,郭巨家原來並非窮到要飯的地步,只是因為兄弟分家,他才貧窮下來。而且,他的孩子是才生的,並沒有到三歲。
魯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談到郭巨埋兒的故事時寫道:「我最初實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辛辣地諷刺了這個故事宣揚的愚忠愚孝與對待兒童的殘忍。

⑶ 海南省儋州市排浦鎮是否在填海造地

在海陸的辯證認識

在海的土地嗎?人類最古老的海洋空間利用。

荷蘭填海土地後遺症:地下水位的破壞,許多天然的植物和動物,急劇下降。

計劃的退耕還林在荷蘭的海(全國現有耕地的10%,24萬公頃土地,然後轉身成沼澤,湖泊和海洋)

最近,沿海發達地區掀起波填海土地,以土地熱潮的海洋,如天津臨港工業區,20平方公里的填海土地項目的工程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環境影響評估,周長海上項目已正式啟動。從海的土地項目的填海工程將最終全國最大的城市擴張海造陸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個項目位於塘沽海河入海口南灘塗區的一側,海防路的西側,北側海河口南治導線,5公里長,寬4公里,從北到南,圍埝面積嗎? 20平方公里,形成6.5平方公里的土地。另一個例子,廣東珠江口,從海的填海工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土地20,000公頃的填海工程,番禺區,廣州市,80%的土地是海,形成朝代。

填海土地用於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生產,有效緩解了經濟發展和建設的土地不足的問題,但在後面的這一趨勢,我們應該保持冷靜的頭腦,我們正在做的吧?誠然,在填海土地的目的是明確的:如果我們不承認或不承認環境本身的價值追求產值和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已在環境損害成本換取經濟增長模式,我們的做法是有點功利?我們的做法是給子孫後代?

約由填海土地的不合理帶來的負面生態效應是:

從海填海土地帶來紅潮。填海造陸海從海上潮差小,能力下降的潮汐沖刷海水潮汐減少自凈能力也減弱,導致水質惡化與土地復墾加上從海上,港口,大陸主要用於農業生產的各種污染物,特別是各種污水的概率為城市建設和工程直接排入入海,造成海水富營養化,從而可能導致赤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顯著增加,沿海海水養殖和海洋漁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2,造成水災。在1994年夏天,中國南方地區的200多年破壞性的洪水,但氣象專家說,降水量並不是很大,這是因為土地復墾,從海,入海河流的部分阻塞,洪水的影響出院的同時,洪水內澇,使更多的表面水滲透到地下,從海上進行填海工程的土地已導致出口的某些自然通風來將擋,它也造成當地地下水位上升,廣州近年來,深圳發現大量地下水浸泡的建設的基礎,甚至導致建築牆體裂縫,地下室的水與地下水位上升現象。

3,摧毀了大量的紅樹林。紅樹林被稱為「海上森林」之稱,它是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獨特的木本植物群落,生態系統積淤泥和淤泥,將加速土地的過程中,凈化海?赤潮預防,空氣清新綠色環境,同時也為魚類,無脊椎動物和鳥類棲息地,覓食和繁殖的地方,這也是該地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被稱為天堂的魚,蝦,蟹,貝類,鳥類的安樂窩。近40年來,在中國的紅樹林面積從48,300公頃下降到15,100公頃,其中大多數是銷毀,因為從海到海土地換取沿海生態環境的惡化,在紅樹林資源的銳減,越來越多國土海岸的嚴重侵蝕,風暴潮損失加劇海上的珍珠養殖業的整體下滑,灘塗蝦突然襲擊嚴重的疾病,減少森林面積和近海漁業資源等。

4,改變沿海的自然景觀,破壞生態平衡。從海上不合理填海土地,沿海自然景觀環境的破壞,破壞了海洋食物鏈,使海洋生物的急劇下降,導致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問題,很多的自然環境由於不合理的土地復墾活動的變化,生物體及其棲息地造成破壞原有生物群落結構和物種減少,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海灣填海。例如,北海填海工程,填海造陸,海岸線縮短灣身體收縮,增加人工沿海淺灘的比例消失,沿海自然生物體的生態環境的損害降到最低,使漁獲減少,物種也減少了很多。最近香港最高法院駁回的理由,該地區經常來來去去,帆船和渡輪在灣仔填海工程從海陸,香港的自然景觀,應該得到保護。

在我國某些地區的填海土地的不合理造成的惡果已經顯現。舟山市地處長江,甬江和錢塘江三江入海交匯處,海水終年渾黃熊淤積日益嚴重。舟山市近年來的發展和建設過程中,一些見諸報端,主要的填海土地項目,如普陀東港開發園區項目,六橫郭巨大的土地復墾項目的大量,趕上波填海工程,以便移山填海,填海土地的方式,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島嶼之間的流量,流向和水文條件,人為海泥沙淤積情況加劇的趨勢。此外,大家都知道,舟山群島屬於中國的四大漁場之一,但在近年來急劇衰退的漁業資源,是一個海洋環境惡化的原因。一個在每一個海灘,舟山群島,海域的珊瑚礁魚是一個重要的候鳥棲息地,地勢低於海平面,在地貌變化的事件或破壞,將直接影響魚類的棲息地,破壞魚類洄遊規律。大面積土地的填海工程對海洋洄遊魚類,如飛鴿,遇到磁場變化?無法返回棲息的地方。

廣東省汕頭市港口水路,因為多年來的內灣,實施海陸逐漸淤淺,僅上個世紀從50年代到80年代,汕頭海灣周圍近70平方千米,在潮汐的能力從296稅收1956億立方米減少到150萬立方米,在20世紀80年代,在海灣河口航道流顯著放緩和淤泥和淺。後來大預算外堤防建設仍然是有效的,十個萬噸海輪汕頭港航道水深限制,近年不得不尋找另一個廣澳灣灣河口作為一個新的深水港。

很長一段時間後,全新世海侵以來,廈門灣是一個自然條件是很好的雙海灣干線的東灣,馬祖灣,杏林灣,廈門灣通過海灣地區超過135平方千米淤積過去五多年來,龍江將增加3.5倍和河口淺灘東移,以及其他因素的海泥沙,但在20世紀50年代初建成的高集海堤大大削弱廈門灣潮汐發電,在南海海域,杏林灣土地減少近上半年,潮氣量已經減少了45%,在1974-1993年鼓浪嶼年均淤積30厘米的北部和南部的主要通道。

可以看到從上面的例子,從海的土地,以加快經濟建設步伐的不合理填海,似乎是「靠山吃山用具」的發展道路,但我們的環境和海洋生態系統安全的嚴重忽視。近年來,我們生活在陸地生態環境和海洋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和重視,可我們周圍的生態破壞性事件增加。原因是什麼比已受經濟利益驅動,盡管有關部門年年中喊口號,保護生態環境,還是愛做那些有損生態環境的「事業」。

如何土地在海中,如何保護我們的海洋環境,在這方面,許多外國的典型案例,這是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的近鄰韓國,有從海上大型土地項目的填海工程 - 一個新的支付計劃,在韓國西海岸的群山和扶安之間的海灣填海工程,以建立一個33公里長的大壩,拒絕外海水在大壩,使283萬公頃肥沃的土地,建設11,800公頃淡水湖面,年產140,000噸食品。非凡的項目的利益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名字,叫「新萬金事業」。很少,單個項目在當今世界,復墾土地在符合它的名字,新萬金項目,無論其規模和預期效益,遠之間。然而,該項目是攔截入海河流,其大的自然變化也很明顯。

新萬金項目自動工作迄今已歷時12年,其間經歷了四個長期政府的總統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和盧武鉉,已經投入了超過一萬億韓元(1美元約1180韓元)。與該項目總已經被完成一半以上,伴隨著是政治家,民間的抗議,世界上3主要環境團體,地球的「朋友,」的主要Xinabalu國際總部之一的嘆息已抵達漢城的要求新萬金項目停下來,韓國政府也意見分歧的新萬金項目,環境和海洋事務和漁業部部表明了黃牌,該部堅持上大開綠燈。

土地整理復墾項目,在許多國家。這個項目的利益,也有缺點。李,農田生產,增加食品添小米;危害,破壞生態,污染環境。面對利弊,如何選擇什麼家庭困難,發展生產和環境保護的矛盾。韓國新萬金土地復墾項目是一個困難的馬,間歇之間的這種優點和缺點,前後折騰了10年。最近,韓國漢城行政法院接受環保團體的請願書,裁定新萬金填海項目暫停。因此,紛紛投入巨資修復,長灘和其他未完成的項目或發展生產或保護環境的重新選擇。韓國農業部長金榮鎮的停工和盧武鉉總統辭職的決定,因為法院的不滿,一再挽留不批准他的辭職。土地復墾項目,以迫使政府高級官員的辭職,不僅反映了人與自然,更多的是反映自然概念的使用方向之間的矛盾。生產和環境保護之間的權衡,近期和長遠利益,將導致新萬金項目爭議齊頭並進。法院最終斷案未必代表真理的所有權,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自然會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填海土地上最成功的例子無疑是荷蘭的填海土地比幾百年的歷史,一季度的土地從海上「奪」過,被確認為人類戰勝自然的壯舉。但荷蘭政府目前正在著手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土地復墾,恢復到其原始濕地,在1990年由農業部制定的土地「自然政策計劃是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計劃是花30年時間來恢復國家的自然資源,也可以調用國家的重大政策。這種方法保護的動物,並大幅土地復墾的影響,減少植物,並在過去的景觀恢復,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添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生態走廊」的計劃,你想對濕地和水邊鏈恢復,並建立了250公里,從北到南的「濕地生態系統的中心地帶。為什麼要硬圍原土地質量呢?原因之一是繼續出現在近年來海後遺症,如圩田鹽化,海岸侵蝕,土地,物種減少......這些原因促使荷蘭政府痛下決心,恢復濕地,努力探索新的道路,與水共存。

科學發展觀告訴我們,單靠經濟增長的認識「為經濟建設」「發展是硬道理」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理解是硬道理,經濟增長,生態環境,國民教育,公共衛生,和社會公正問題自然可以解決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沒有受過教育,文化,政治和社會方面的發展,將是沒有真正的經濟增長,經濟發展;上述費用成本上述方面的發展來換取暫時的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就會陷入混亂和危機。堅持可持續發展,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生產,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確保不以犧牲利益子孫後代滿足當代人的需求。經濟增長被認為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從海的填海土地,不應該有任何反對,但不會放任,盲目開墾,不要忽略了海洋和陸地環境的保護,如果我們努力發展和繁榮當地的經濟,是我們的居住環境,那麼成本的犧牲,就等於它的蛋,飲鳩止渴,必將已被大自然的懲罰。

⑷ 郭巨埋兒得金是怎樣的故事

《內邱縣志》有記載,郭巨東漢人,原籍河南林縣,因「家貧歲凶」,討飯流落到內邱縣金提鎮(即現在的金店村),給人幫佣度日,生活十分艱難。郭巨有一老母和一個不滿三歲孩子。老母疼愛孫子,有飯自己捨不得吃,都留給孫子。郭巨對妻子說:「本來能讓母親吃上飯就已很困難,再有兒子分享她的飯食,老人家恐怕就會餓死了。」夫妻為孝敬老人,忍痛抱著孩子來到野外,准備埋掉兒子。誰知挖坑挖到三尺多深,竟挖出一個罐子,裡面盛滿了黃金。郭巨高興地抱著孩子和一罐金子回了家,從此一家人再不為衣食發愁。而且郭巨的孝名也傳遍了天下。當時,郭巨為感念天恩,曾在挖出金子的地方修建了座「慈仁寺」。後人又在此建了一座「郭巨塔」,以示紀念。
晉朝干寶所著《搜神記》也記載了這個故事,內容與《內邱縣志》大致相同,只是在郭巨的家庭上有不同之處。《搜神記》中說:「巨史弟三人,早喪父。禮畢,二弟求分以錢兩千萬,三弟各取千萬。巨獨與母居客舍,夫婦佣賃以給公養。居有頃,妻產男。巨念舉兒妨事親,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於野鑿地欲埋兒,得黃金一釜。」從這里可以看出,郭巨家原來並非窮到要飯的地步,只是因為兄弟分家,他才貧窮下來。而且,他的孩子是才生的,並沒有到三歲。
魯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談到郭巨埋兒的故事時寫道:「我最初實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辛辣地諷刺了這個故事宣揚的愚忠愚孝與對待兒童的殘忍。

⑸ 關於圍海造陸

辯證地認識圍海造陸

圍海造陸是人類利用海洋空間最古老的方式.

荷蘭圍海造陸的後遺症:破壞了地下水位;許多自然植物和動物劇減.

荷蘭的退耕還海計劃(把全國現有農田10%的24萬公頃土地,再變成沼澤,湖泊和海洋)

最近一段時間,沿海發達地區掀起了一股圍海造陸,向海洋要土地的熱潮,如天津市臨港工業區一期20平方公里圍海造陸工程環境影響通過國家工程院專家評估,一期圍海工程已正式啟動。此項圍海造陸工程最終將造陸50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圍海造陸擴展工程。一期工程位於塘沽海河入海口南側灘塗區域,西側以海防路為界,北側以海河口南治導線為界,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4公里,圍埝面積20平方公里,形成可使用陸地6.5平方公里。再如廣東珠江口等地,80年代以來共圍海造陸近2萬公頃,廣州市番禺區有80%的土地是歷代圍海形成的。

圍海造陸,用於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生產,有效緩解了經濟發展與建設用地不足的矛盾,但在這一股熱潮的後面,我們應該冷靜思考,我們做得對嗎?不可否認,我們圍海造陸的目的性很明確:追求產值和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如果我們認識不到或不承認環境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採取了以損害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增長的模式,我們的做法是否有點急功近利?我們的做法是對子孫後代負責嗎?

不合理的圍海造陸帶來的生態負效應主要有:

1、圍海造陸地帶來赤潮。圍海造陸使海水潮差變小,潮汐的沖刷能力降低,港內納潮量減少,海水的自凈能力也隨之減弱,導致水質日益惡化,加上圍海造陸的陸地主要用於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生產,各種污染物較多,尤其是各種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導致海水富營養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從而可能引發赤潮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給沿海的海水養殖業和海洋漁業生產帶來巨大的危害。

2、引發洪災。1994年夏季,華南地區發生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但氣象專家卻說降水量並不是很大,這是因為圍海造的陸地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響了洪水的下泄,同時,洪水造成的內澇,使較多的地表水下滲到地下,而圍海造陸又導致某些天然泄出口受阻,因此又造成局部地下水位上升,廣州、深圳近年來發現不少樓房基礎受地下水浸泡,甚至導致樓房開裂、地下室進水等現象都與地下水位上升有關。

3、毀掉大批紅樹林。紅樹林素有「海上森林」之稱,它是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其生態系統具有沉泥積淤、加速成陸過程、凈化海化、預防赤潮、清新空氣、綠化環境等多種功能,還可為魚類、無脊椎動物和鳥類提供棲息、攝食和繁育場所,因而又是最富生物多樣性的區域,號稱魚、蝦、蟹、貝的天堂、鳥類的的安樂窩。近40年,我國紅樹林面積由4.83萬公頃銳減到1.51萬公頃,大部分是因為圍海造陸給毀掉的,紅樹林資源銳減換來的是海濱生態環境的惡化、海岸國土侵蝕日益嚴重、台風暴潮損失加劇、近海珍珠養殖業整體衰敗、灘塗養蝦暴病、林區和近海漁業資源減少等等。

4、改變了海岸帶的自然景觀,破壞生態平衡。不合理的圍海造陸,破壞海岸自然景觀環境,破壞海洋生物鏈,使海洋生物銳減,造成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問題,不少海灣的自然環境因不合理的圍海造陸活動而改變,嚴重損害了其棲息生物的生態環境,導致原有生物群落結構的破壞和物種的減少。例如,北海由於填海建港,填海造地、岸線縮短,灣體縮小,人工海岸比例增高,淺灘消失,海岸的天然程度降低,損害生物的生態環境,使海洋漁獲量減少,物種也減少很多。最近香港最高法院否決了在灣仔地區圍海造陸的工程,理由是這個地區經常有帆船和渡船出沒,是香港的自然景觀,應該受到保護。

不合理的圍海造陸造成的惡果在我國某些地區已初現端倪。舟山市地處長江、甬江和錢塘江的三江入海交匯處,海水終年渾黃不堪,航道淤積日漸嚴重。而舟山市近年來在開發和建設過程中,一些見諸報端的重大圍海造陸工程如普陀東港開發區工程、六橫小郭巨圍海造田工程、釣浪圍墾工程等都大量採用移山填海、圍海造田的辦法,這種做法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島嶼之間潮流的流速、流向和有關水文條件,人為地加劇了海區航道淤積情況。另外,眾所周知,舟山群島屬於我國的四大漁場之一,但是近年來漁業資源急劇衰退,其原因之一就是海洋環境的不斷惡化。舟山群島海域的每一座礁石、每一處灘塗,都是魚類重要的洄遊棲息地,海平面以下的地形、地貌一旦發生變化或被破壞,將直接影響到魚群的棲息環境,破壞魚類的洄遊規律。大面積的圍海造田,對海洋洄遊魚類來說,就像飛翔的信鴿遭遇磁場變化,無法返回棲息的場所一樣。

廣東的汕頭港的航道因其內灣歷年實施圍海造陸而逐漸淤淺,僅上世紀從50年代到80年代汕頭灣就被圍去近70平方公里,導致了納潮量由1956年的2.96億立方米稅減到80年代的1.5億立方米,致使灣口外航道的水流明顯減慢並淤淺。後來耗巨資修建外導流堤仍見效不大,萬噸海輪進出汕頭港受航道水深的限制,近年不得不在灣口外另尋廣澳灣作為新的深水港。

自全新世海侵以後的漫長時間里,廈門灣是一個自然狀況十分優良的復式海灣,其以東渡灣為主幹,加上馬祖灣、杏林灣、五通灣等總面積超過135平方公里,雖然廈門灣主航道淤積快的一個原因是近五十年來龍江入海泥沙增加了3.5倍和河口淺灘東移等因素,但50年代初建成的高集海堤極大減弱了廈門灣的潮汐動力,杏林等海灣圍海造陸後使海域面積減少了近一半,納潮量減少了45%,導致了1974—1993年鼓浪嶼以北和以南的主航道平均每年淤積30cm。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合理的圍海造陸加快了經濟的建設步伐,似乎是一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發展路子,但卻嚴重忽略了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海洋生態的安全。近年來,我們所處的陸地生態環境和海洋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已經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關注和重視,可發生在我們周圍破壞生態的事件卻有增無減。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受到了經濟利益的驅使,雖然有關部門年年高呼著保護生態環境的口號,卻仍在熱衷於做那些有損生態環境的「事業」。

如何看待圍海造陸,如何保護我們的海洋環境,這方面國外已有許多典型案例,值得我們深思。

在我們的近鄰韓國,有一個龐大的圍海造陸工程—新萬金計劃,這項圍海造田工程計劃在韓國西部海岸群山與扶安之間的海灣築起一條33公里長的大壩,拒海水於壩外,造2.83萬公頃良田,蓄1.18萬公頃淡水湖面,年產14萬噸糧食。這項利益非凡的工程被起了個非常誘人的名字,叫「新萬金事業」。順乎其名,新萬金工程無論其規模和預期效益,在當今世界圍海造田的單項工程中都屈指可數。然而,這項工程攔截兩條入海江河,其對自然的改變之大也顯而易見。

新萬金項目自動工至今,已歷時12年,其間經歷盧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和盧武鉉四任總統領導的政府,先後投入1萬多億韓元(1美元約合1180韓元)。隨著工程總量已完成過半,伴隨而來的是政界的唏噓,民間的抗議,世界三大環保團體之一的「地球之友」國際總部主席納巴魯也曾趕到漢城要求新萬金項目停工,韓國政府內對新萬金項目的意見也莫衷一是,環境部和海洋水產部亮出黃牌,農林部則堅持綠燈放行。

圍海造田工程,許多國家有之。這種工程有利,也有弊。利者,造田生產,增糧添粟;弊者,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發展生產與保護環境的矛盾尖銳地擺在面前,孰輕孰重,何取何舍,難以選擇。韓國新萬金圍海造田工程正是在這種利弊得失間艱難上馬,時斷時續,前後折騰了10多年。最近,韓國漢城行政法院接受環保團體的訴狀,裁定新萬金圍海造田工程停工。由此,已經投巨資修好的長堤等未竟工程面臨著或發展生產或保護環境的重新抉擇。韓國農林部長官金泳鎮因不滿法院作出工程停工的裁決而提出辭呈,總統盧武鉉在反復挽留不成後批准其辭職。一項圍海造田工程迫使政府高官辭職,不僅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更折射出人們對利用自然的不同觀念取向。生產與環保、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的取捨將與新萬金項目引發的爭論相伴相隨。法院最終的斷案也許不一定代表真理的歸屬,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自然將是永恆的主題。

圍海造陸最成功的範例當屬荷蘭,他們圍海造陸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有四分之一的國土是從大海里「奪」過來的,被公認為是人類戰勝自然的壯舉。但荷蘭政府當前正在推行這樣一項宏偉計劃:將圍海造田的土地恢復成原來的濕地,1990年農業部制定的《自然政策計劃》是一項非常宏偉的計劃,是要花費30年時間恢復這個國家的自然,也可以稱之為國家的大政方針。這項方針就是要保護受圍海造田的影響而急劇減少的動植物,並通過使過去的景觀復原,為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亮麗的風景線。計劃里的「生態長廊」,是要將過去的濕地與水邊連鎖性復原,建立起南北長達250公里的「以濕地為中心的生態系地帶」。為什麼要把辛辛苦苦圍出的陸地帶原?原因之一是近年來圍海造陸的後遺症不斷出現,如圩田鹽化,海岸侵蝕,物種減少……,這些原因促使荷蘭政府痛下決心,恢復濕地,努力探索與水共存的新路。

科學發展觀告訴我們,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理解為以單純的經濟增長為中心,把「發展是硬道理」理解為GDP增長是硬道理,認為只要經濟增長了,生態環境、國民教育、公共衛生、社會公正等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事實證明,沒有教育、文化、政治、社會諸方面的發展,就不會有真正的經濟增長、經濟發展;以犧牲上述諸方面的發展為代價來換取經濟一時的高速發展,將使社會陷入無序和危機。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就是促進人與自然相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確保不以犧牲後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經濟增長要考慮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對圍海造陸不能一概反對,但千萬不能放任自流,盲目圍墾,千萬不可忽略了對海洋以及陸地環境的保護,如果我們努力發展和繁榮的地方經濟,是以犧牲我們的生存環境為代價的話,那無異於殺雞取卵、飲鳩止渴,必將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⑹ 什麼是「郭巨埋兒」啊

內邱縣志》有記載,郭巨東漢人,原籍河南林縣,因"家貧歲凶",討飯流落到內邱縣金提鎮(即現在的金店村),給人幫佣度日,生活十分艱難。郭巨有一老母和一個不滿三歲孩子。老母疼愛孫子,有飯自己捨不得吃,都留給孫子。郭巨對妻子說:"本來能讓母親吃上飯就已很困難,再有兒子分享她的飯食,老人家恐怕就會餓死了。"夫妻為孝敬老人,忍痛抱著孩子來到野外,准備埋掉兒子。誰知挖坑挖到三尺多深,竟挖出一個罐子,裡面盛滿了黃金。郭巨高興地抱著孩子和一罐金子回了家,從此一家人再不為衣食發愁。而且郭巨的孝名也傳遍了天下。當時,郭巨為感念天恩,曾在挖出金子的地方修建了座"慈仁寺"。後人又在此建了一座"郭巨塔",以示紀念。

晉朝干寶所著《搜神記》也記載了這個故事,內容與《內邱縣志》大致相同,只是在郭巨的家庭上有不同之處。《搜神記》中說:"巨史弟三人,早喪父。禮畢,二弟求分以錢兩千萬,三弟各取千萬。巨獨與母居客舍,夫婦佣賃以給公養。居有頃,妻產男。巨念舉兒妨事親,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於野鑿地欲埋兒,得黃金一釜。"從這里可以看出,郭巨家原來並非窮到要飯的地步,只是因為兄弟分家,他才貧窮下來。而且,他的孩子是才生的,並沒有到三歲。

另外,民間流傳郭巨是"響馬"出身,在河北一帶發了大財,因怕鄉親們知道自己驟然變富引起禍端,就把一些金子埋到了內邱金提鎮。後來,他回到老家河南,借口日子艱難又流落內邱,演出了一場埋兒得金的戲,不僅家道富足起來,而且他也因孝道一舉成名。這樣的傳說之所以被某些記載所舍棄,顯然是封建文人認為一個大孝子做過強盜,不大雅觀,為了"磨礪風俗,維持教化",才大肆宣揚了郭巨埋兒天賜黃金的故事,並樹之為忠孝的典型。

魯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圖》一文中談到郭巨埋兒的故事時寫道:"我最初實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辛辣地諷刺了這個故事宣揚的愚忠愚孝與對待兒童的殘忍。

⑺ 東漢郭巨因極其孝敬母親而聞名,後被舉薦為孝廉這可以反映出什麼

說明我國從古就很尊崇孝,這是我們悠久文化中的美德,並且這中文化很先進。

⑻ 上海市崇明縣長興鄉免費法律援助在哪急!!!!知道的麻煩告知下

全國免費法律援助統一號碼是:12348.
上海市崇明縣長興鄉法律援助號碼可以通過查當地114查詢崇明縣司法局電話,法律援助中心設在司法局,也可以直接撥打12348.
希望可以幫到您。

⑼ 填海造陸究竟是利還是弊

辯證地認識圍海造陸 圍海造陸是人類利用海洋空間最古老的方式. 荷蘭圍海造陸的後遺症:破壞了地下水位;許多自然植物和動物劇減. 荷蘭的退耕還海計劃(把全國現有農田10%的24萬公頃土地,再變成沼澤,湖泊和海洋) 最近一段時間,沿海發達地區掀起了一股圍海造陸,向海洋要土地的熱潮,如天津市臨港工業區一期20平方公里圍海造陸工程環境影響通過國家工程院專家評估,一期圍海工程已正式啟動。此項圍海造陸工程最終將造陸50平方公里,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圍海造陸擴展工程。一期工程位於塘沽海河入海口南側灘塗區域,西側以海防路為界,北側以海河口南治導線為界,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4公里,圍埝面積20平方公里,形成可使用陸地6.5平方公里。再如廣東珠江口等地,80年代以來共圍海造陸近2萬公頃,廣州市番禺區有80%的土地是歷代圍海形成的。 圍海造陸,用於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生產,有效緩解了經濟發展與建設用地不足的矛盾,但在這一股熱潮的後面,我們應該冷靜思考,我們做得對嗎?不可否認,我們圍海造陸的目的性很明確:追求產值和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如果我們認識不到或不承認環境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採取了以損害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增長的模式,我們的做法是否有點急功近利?我們的做法是對子孫後代負責嗎? 不合理的圍海造陸帶來的生態負效應主要有: 1、圍海造陸地帶來赤潮。圍海造陸使海水潮差變小,潮汐的沖刷能力降低,港內納潮量減少,海水的自凈能力也隨之減弱,導致水質日益惡化,加上圍海造陸的陸地主要用於城市建設和工農業生產,各種污染物較多,尤其是各種污水直接排入大海,導致海水富營養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從而可能引發赤潮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給沿海的海水養殖業和海洋漁業生產帶來巨大的危害。 2、引發洪災。1994年夏季,華南地區發生了2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但氣象專家卻說降水量並不是很大,這是因為圍海造的陸地阻塞了部分入海河道,影響了洪水的下泄,同時,洪水造成的內澇,使較多的地表水下滲到地下,而圍海造陸又導致某些天然泄出口受阻,因此又造成局部地下水位上升,廣州、深圳近年來發現不少樓房基礎受地下水浸泡,甚至導致樓房開裂、地下室進水等現象都與地下水位上升有關。 3、毀掉大批紅樹林。紅樹林素有「海上森林」之稱,它是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其生態系統具有沉泥積淤、加速成陸過程、凈化海化、預防赤潮、清新空氣、綠化環境等多種功能,還可為魚類、無脊椎動物和鳥類提供棲息、攝食和繁育場所,因而又是最富生物多樣性的區域,號稱魚、蝦、蟹、貝的天堂、鳥類的的安樂窩。近40年,我國紅樹林面積由4.83萬公頃銳減到1.51萬公頃,大部分是因為圍海造陸給毀掉的,紅樹林資源銳減換來的是海濱生態環境的惡化、海岸國土侵蝕日益嚴重、台風暴潮損失加劇、近海珍珠養殖業整體衰敗、灘塗養蝦暴病、林區和近海漁業資源減少等等。 4、改變了海岸帶的自然景觀,破壞生態平衡。不合理的圍海造陸,破壞海岸自然景觀環境,破壞海洋生物鏈,使海洋生物銳減,造成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問題,不少海灣的自然環境因不合理的圍海造陸活動而改變,嚴重損害了其棲息生物的生態環境,導致原有生物群落結構的破壞和物種的減少。例如,北海由於填海建港,填海造地、岸線縮短,灣體縮小,人工海岸比例增高,淺灘消失,海岸的天然程度降低,損害生物的生態環境,使海洋漁獲量減少,物種也減少很多。最近香港最高法院否決了在灣仔地區圍海造陸的工程,理由是這個地區經常有帆船和渡船出沒,是香港的自然景觀,應該受到保護。 不合理的圍海造陸造成的惡果在我國某些地區已初現端倪。舟山市地處長江、甬江和錢塘江的三江入海交匯處,海水終年渾黃不堪,航道淤積日漸嚴重。而舟山市近年來在開發和建設過程中,一些見諸報端的重大圍海造陸工程如普陀東港開發區工程、六橫小郭巨圍海造田工程、釣浪圍墾工程等都大量採用移山填海、圍海造田的辦法,這種做法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島嶼之間潮流的流速、流向和有關水文條件,人為地加劇了海區航道淤積情況。另外,眾所周知,舟山群島屬於我國的四大漁場之一,但是近年來漁業資源急劇衰退,其原因之一就是海洋環境的不斷惡化。舟山群島海域的每一座礁石、每一處灘塗,都是魚類重要的洄遊棲息地,海平面以下的地形、地貌一旦發生變化或被破壞,將直接影響到魚群的棲息環境,破壞魚類的洄遊規律。大面積的圍海造田,對海洋洄遊魚類來說,就像飛翔的信鴿遭遇磁場變化,無法返回棲息的場所一樣。

熱點內容
經濟法與會計的聯系 發布:2025-05-07 08:22:34 瀏覽:780
河南省消費者保護條例 發布:2025-05-07 08:20:02 瀏覽:109
合同法侵權之訴當事人地位 發布:2025-05-07 08:13:20 瀏覽:1
依法治國的定義及基本要求 發布:2025-05-07 08:13:13 瀏覽:156
法律服務咨詢公司章程 發布:2025-05-07 08:08:49 瀏覽:472
正義法官轟炸 發布:2025-05-07 08:02:30 瀏覽:661
東莞橋頭勞動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5-07 08:00:26 瀏覽:877
刑法告訴才處理 發布:2025-05-07 07:54:34 瀏覽:453
開發商契稅代收未繳納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07:50:12 瀏覽:422
培訓機構合同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7 07:35:08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