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執行被執行人包括

法院執行被執行人包括

發布時間: 2022-03-28 16:27:54

『壹』 法院被執行人與失信被執行人的區別是什麼

法院被執行人與失信被執行人的區別在於失信二字:

1、被執行人:通過法院判決,需要承擔對應執行義務的人員,進入執行程序時,都可以稱為被執行人

而失信被執行人,則是在被執行人基礎上,通過手段使法院無法執行,使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而被執行人實際上是有能力執行的

如:惡意隱匿、轉移財產,採取玩消失等手段,拒不執行甚至採取暴力抗法的手段阻撓執行等

2、失信被執行人會被法院納入徵信系統,全國聯網,未來對此人的信譽系統都產生巨大影響,包括無法信貸,無法辦理信用卡,被限制高消費等

而被執行人,在被執行完畢後,就和一般人相同了,並無上述失信人員要承擔的失信後果

『貳』 法院被執行人,立案,是指已經判決了嗎

法院被執行人,立案,是指已經判決了。
法院審理案件的程序是,原告先起訴,法院立案受理、開庭審理、判決。
原告方另行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再次立案,被告就成了被執行人了。

『叄』 法院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什麼財產可以被執行

對於執行的財產范圍,包括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屬於被執行人的財產。另外,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對於執行財產的具體情況,由人民法院根據依法確定。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肆』 法院執行,被執行人什麼情況法

法院受理執行案件後可以調查被執行人財產情況,申請執行人應當主動配合法院調查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

『伍』 法院強制執行 被執行人有什麼採取哪些措施

1、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應當按照《人民法院訴訟收費法》的規定繳納申請執行的費用,具體包括申請執行費和執行中實際發生的費用兩部分。2、《人民法院訴訟收費法》第12、13條規定,申請執行等費用,由申請人在提出執行申請時預交。第24條規定,申請執行費和執行中實際支出的費用,由被申請人最終負擔。

『陸』 法院被執行人和失信被執行人的區別

法律分析:失信執行人和被執行人的區別關鍵在於失信一詞上。失信被執行人,是在被執行人基礎上,通過手段使法院無法執行,使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而被執行人實際上是有能力執行的。如:惡意隱匿、轉移財產,採取玩消失等手段,拒不執行甚至採取暴力抗法的手段阻撓執行等。失信被執行人會被法院納入徵信系統,全國聯網,未來對此人的信譽系統都產生巨大影響,包括無法信貸,無法辦理信用卡,被限制高消費等。被執行人:通過法院判決,需要承擔對應執行義務的人員,進入執行程序時,都可以稱為被執行人。被執行人,在被執行完畢後,就和一般人相同了,並無上述失信人員要承擔的失信後果。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中所指的「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六類人名單。即: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其中包括: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以及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還有涉及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另外對於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最後是關於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柒』 全國被法院執行人員名單

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是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2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規定中所指的「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六類人名單,

即: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其中包括:
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
以及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
還有涉及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
另外對於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
被執行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
最後是關於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

目前網路與中國人民最高法院的官網的數據已經完成了對接了。現在只需要通過網路搜索「失信被執行名單」就能夠獲得查詢系統,再輸入相關的姓名或者身份證號,就能夠獲得相關的失信情況,其次是到最高人民法院官網,查詢,流程也比較簡單。

熱點內容
開發商契稅代收未繳納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07:50:12 瀏覽:422
培訓機構合同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7 07:35:08 瀏覽:350
支付結算辦法規定的結算方式 發布:2025-05-07 07:35:00 瀏覽:924
法官把卷宗 發布:2025-05-07 07:34:58 瀏覽:762
食品檢驗法規 發布:2025-05-07 07:34:12 瀏覽:306
試用期員工試崗無工資勞動法 發布:2025-05-07 07:31:39 瀏覽:947
法律法規對新聞真實性的規定 發布:2025-05-07 07:27:19 瀏覽:577
中國法院的徽章 發布:2025-05-07 07:26:24 瀏覽:216
法院民事席位 發布:2025-05-07 07:25:39 瀏覽:538
發簡訊通知交樓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7 07:18:29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