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跟判官
❶ 為什麼法官跟判官在出庭時要帶那金絲假發呢
我國大陸並不存在這種情況的,主要是英美法系國家,包括英殖民地,比如中國香港,也是屬英美法系國家,電視中都看得到的. 法官和律師在法庭上戴假發是英國法庭最有特色的傳統之一,在一些受英國司法制度影響深遠的前英國殖民地地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具有不列顛特色的文化烙印,比如中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國的法官和律師為什麼要戴假發呢?許多研究歷史的人提出了種種不同的解釋,但都很難說服所有的人。 有人說,在中世紀時,過度的勞累和疾病使得司法人員們過早地掉光了頭發,為了在公眾面前掩飾自己的「聰明絕頂」,假發遂流行,約定俗成成為英國法庭的一景。 有人說,法官戴假發是表示自己的德高望重,而律師戴假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掩飾和保護作用,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辯護結果不能得到被告人及其家人的認可。但這與其說是合理的解釋,不如說是與律師有過節的人編出來詆毀他們的笑話。因為根據最近的一份調查表明:有57%的律師對戴假發表示不滿,恨不得把它摘掉,原因是這些由馬鬃編成的假發套造價非常昂貴卻很不衛生,一般一頂假發就要用一輩子,有一個律師世家有一頂發齡達94年的老古董,傳了四代人,堪稱傳家之寶。 根據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的研究,英國人戴假發的流行時尚傳統大約始於十二世紀,當時並不只是法官和律師的專利,上層社會的人都將戴假發視為一種時尚,是出席正式場合或沙龍聚會時的正規打扮。 行家指出,司法界所用的假發與普通假發是有區別的。在英格蘭,司法假發的每一邊有三個捲曲而王室人員卻只有兩個,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很微妙的隱喻意義不得而知。但蘇格蘭人卻老愛和英格蘭人鬧別扭,因為在蘇格蘭,情況剛好顛倒過來,王室人員用三個捲曲的假發而司法人員只有兩個捲曲。 假發的製作成本昂貴在於人工而不是材料,因為馬鬃的取得並不難,而假發的製作可是個精細活,而且沒辦法通過機器或生產流水線進行批量生產。生產一個假發需要一位熟練的工匠花大約44個工時的勞動,包括編織和打卷。成品一般有四個顏色:白色、金黃色、淺灰色和灰色,在一些英國的老殖民地,如西非和加勒比海地區,白色非常流行,而在英國本土,金黃色和灰色最為流行。 一般一個法官的假發要超過1500英磅(摺合人民幣約18000元,哇噻,不便宜哦),而最普通的假發,也不低於300英磅。 一般人寧願忍受生虱子,也不會像女士們更換帽子一樣經常換假發,其原因並不在於捨不得買多頂假發。而是基於一種說法: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臟,顏色越深,說明你吃法律飯入行的時間越長,而在司法界,資歷和年齡可是個寶,如同醫院老醫生最吃香一樣。從某個意義上,頭齡越老的假發也就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了,而法官的老古董假發則是富有審判經驗的招牌。 一位法學院學生在取得律師資格之後,家人或朋友給他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由某位名家製作的假發。許多從事假發製作的匠人都是子承父業,甚至是世家,其製作假發的歷史,比某些英國貴族的家族譜系還長。 定製假發也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因為許多名匠的預約期已經是在幾年之後,即使能馬上定製,在製作過程中,你的腦殼需要至少被尺子量過十二次,這並不是匠人們故意折騰你,而是精緻工藝的要求。 當然你也可以買一個現成的,但畢竟不如量體裁衣般溫柔地吻著你那聰明的腦袋,更何況隨便買來的假發在許多法律人看來,如同穿牛仔服出席一個莊重的宴會一樣無禮。英國人素以保守精神著稱,司法界更是如此,司法要求的是精確甚至刻板,強調的是穩定與平衡,而對個性化的東西兼容性較小。 許多假發匠人世家對於每一個售出的假發都有記錄,要求購買者簽名備案,幾百年下來,在這些記錄中可以找到許多名人的親筆簽名,因為許多知名政治家在成名之前大多是從事律師工作的。 假發的保管也是個細致活,一般每一套假發都配有一個通風的鐵盒子或木盒子,有些盒子甚至是另一件獨立存在的藝術品,價值遠超過於假發本身。最早時,在英國人頭上還經常長虱子的年代裡,假發在保存時會被撒上一些葯粉,用來防虱子。 最後一個與中國有關的問題是:在很長的時間內,假發所用的原材料馬鬃絕大部分來自於中國,這也是鴉片戰爭前中英貿易中中方出口商品中除茶葉外的一項重要交易品,因為歐洲馬匹的鬃毛不易進行紡織而且容易折斷,而鬃毛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漂白和清洗,也只有中國馬所產的鬃毛能經歷過種種考驗。 參考資料: 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43144 如果你覺得已經解決你的疑問,請點擊「採納」
希望採納
❷ 法院負責登記案件的是什麼職位比如判官之類的稱號
負責登記案件的,一般的是立案庭。在其中工作的工作人員,一般也是法官,如審判員、助理審判員等。有時可能會讓書記員擔任立案工件人員。
❸ 裁判官和法官的區別
在香港地區,裁判官與法官的確是區別的,這一稱謂,因應於香港地區針對刑事審判所專設的裁判法院。
關於香港的裁判法院,樓上的回答已了作為較為詳細的介紹,而裁判官即特指在裁判法院從事審判的法官。需要補充的是,因部分裁判法院已經停用,目前在香港地區共有七所裁判法院。包括:位於香港島的東區裁判法院,位於九龍的九龍城裁判法院,位於新界東的粉嶺裁判法院和沙田裁判法院,以及位於新界西的荃灣裁判法院和屯門裁判法院。
而目前香港的總裁判官為唐文先生,主任裁判官共有六位,特委裁判官共有10位,其他為普通的常任裁判官。
此外,香港還有專門的《裁判官條例》,裁判官包括常任裁判官和特委裁判官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根據令狀予以委任。
還需指出的是,在香港回歸以前,法官被稱作按察司,而裁判官被稱為裁判司。因此法官與裁判官的區別在香港回歸以前即已經存在。
關於裁判官和法官的誰的權力更大,這一問題很難回答,因香港地區奉行司法獨立原則,因此所有裁判官和法官的權力都應當是平等的,但如果考慮到裁判法院為香港最初級的刑事法院,判刑上限為監禁兩年和罰款10萬港元,而區域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原訟法庭相較裁判法院管轄更為嚴重的罪行,且針對裁判法院的判決,還可上訴至高等法院的原訟法庭,而區域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審判人員均被稱作法官,按照非司法專業人士的理解,單就刑事審判領域而言,法官又似乎較之裁判官有更大的權力。
❹ 判官額法官的英語單詞是一樣的嗎
沒有絕對的區別吧
❺ 公檢法 具體指什麼啊 檢查官跟法官誰高級點
分別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
不存在高級低級之分,但法官的業務領域廣泛些,刑事、民事、經濟、行政、執行都可以管,檢察官就只有公訴、抗訴、批捕、反貪了。
根據我國法官法,法官的級別分為十二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目前是肖揚,二至十二級法官分為大法官、高級法官、法官。
這個網站你可以了解得更多
http://www.court.gov.cn/mien/1/
省高院的法官和中院的法官的工作內容差別不是很大,就是涉及的案件標的數額大點罷了。
另外,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上訴案件在省高院二審,省高院可以對某些死刑案件復核、核准等。
❻ 調解法官和審判法官可以是同一人嗎
這個也是分情況的,也要看一下當地的法院他們的一個人員是否充足。一般來說審判的法官,他們跟調解的法官是不同的人,這樣才方便他們進行辦案,但是對於有的法院,他們的人員並不是非常的充足,比如說像那些鎮級的法院,他們的審判員和法官本來就是有限的,也就那麼一兩個人,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調解法官和審判法官,那麼就會是同一個人,這是一個人員限制的一個局限性問題。
再者遇到問題以後要積極的進行調解,對於一些難以調和的問題,那麼就看一下雙方是否願意做到適當的一個退讓,如果大家都不願意退讓,都不給法官面子,那麼後期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就會很多,所以我們不管法官是否跟審判法官是一個人,我們都應該要積極調解,實在調解不成的再走司法程序。
❼ 法庭上除了法官,還有幾個是判官嗎
法庭上只有坐在審判席的人員才是判案的人。可以坐在審判席上的人有法官和人民陪審員。
審案的法官具有判斷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的職權,人民陪審員在參加案件審理時,具有與法官相同的職權。
❽ 有一個游戲。有黑貓、白貓、法官、判官、執行官等 。。是什麼游戲。具體怎麼玩的
應該是這樣的吧
游戲角色:
布告 法官 警察1 警察2 警察3 警察4 警察5 小偷 流氓 強盜 土匪 山賊 花樣官 數量官 加減官 輕重官 皇帝 皇後 打手 特赦令 天下大亂 全民皆兵 黑吃黑 解放軍
游戲規則
一開始當然是大家洗牌以後分牌,要是人多地話就多做點強盜牌和警察牌,數量控制在2-4個壞人和警察。
游戲開始:
1、拿到布告牌地張貼布告懸賞捉拿什麼壞人:比如抓強盜。
2、法官選擇讓幾號警察去抓:比如讓1號警察去抓。
3、1號警察主動現身然後就要從眾多玩家裡指出到底誰才是布告要抓地壞人。猜對地話就懲罰壞人,猜錯了就懲罰警察。
4、花樣官:想出一種最bt折磨受罰人地刑罰。比如吃芥末。
5、數量官:指定懲罰幾次。一般為了節約時間限定最高指定10次。
6、加減官:指定對懲罰數量+幾次或者-幾次,一般最高加減5次數量。
7、輕重官:決定懲罰地bt程度,比如打耳光是重還是輕,跑步是慢還是快等等。
8、皇後和皇帝來決定是否執行懲罰,如果雙方一致同意就沒有問題,如果有不同意見那就要石頭、剪子、布來決定聽誰地決定。
9、打手:執行懲罰,比如打人啦,強迫人啦,等等,如果受懲罰者執行懲罰不賣力,打手還可以追加懲罰,追加懲罰大家自己想。
10、懲罰執行完畢皇帝、皇後要對行刑結果是否滿意再進行表決。如果都滿意就結束這一輪,開始下一輪,如果不同意見,繼續石頭剪子布決定聽誰的決定。
11、如果不滿意結果,從花樣官開始繼續一輪定刑量刑的操作,一直到輕重官出場完畢,這時候被懲罰者可以決定是否越獄,可以挑選打手、皇帝、皇後中地一人進行石頭剪子布,如果被懲罰者輸了就執行懲罰,游戲結束,開始新一輪。如果打手、皇帝、皇後這一方輸了,那麼暴動成功,被懲罰者的同行(強盜或者警察)可以一起對輸的人進行懲罰,懲罰內容和數量由被懲罰者決定是採用第一次的刑罰還是第二次的刑罰。但是是本來實際數量地4倍(因為有4個人),執行完畢,游戲結束。可以新開一輪。
12、特種牌
一、特赦令: 如果被懲罰者拿到這張牌,可以赦免自己,但是不能赦免其他人。
二、天下大亂:布告拿到這張牌可以隨意捉拿任何人(比如皇帝、皇後、花樣官)
三、全民皆兵:法官拿到這張牌可以隨意指定由誰進行捉拿行動,但是不能選被捉拿地人自己抓自己。(可以讓土匪去抓流氓)
四、黑吃黑:當打手要行刑地時候任何擁有此牌地人可以使用此牌,將和打手進行石頭剪子布,勝利的話,自己變打手懲罰原來地打手和被懲罰者2個,失敗地話和被懲罰者一起被打手打。。。。。(汗)
五、解放軍:如果被懲罰者擁有解放軍,就可以反過來懲罰打手,(嘿嘿,你一開始可以假裝害怕,然後最後關頭拿出這牌,打手馬上昏過去。)
游戲人數:適合4個人、6個人、8個人一起玩
❾ 法院審判過程中法官跟當事人的溝通是否有效
如果只抄是判決書存在筆誤襲的話,法院可以下補正裁定予以更正。法官建議你上訴的話,恐怕是補正裁定也無法更正的錯誤。
建議你提出上訴,當時庭審筆錄你是否閱讀後簽字確認?你1分利的主張如果在庭審筆錄里有記載,那麼你上訴之後也必然會勝訴,也就是發回重審或者按照1分利的標准改判,這個可以放心。
上訴費與一審費用相同,如果一審是簡易程序,那麼上訴費需要雙倍計算,但最終由敗訴方承擔。
如果按照你的描述,法官不可否認存在失職行為,最起碼增加了你訴累,嚴格來講可以追責。
❿ 強制執行法官跟判決法官是一個人嗎
絕對不是一個人。審判和執行是法院的兩個科室,各自負責不同的業務。
在庭上宣判的法官是庭審法官,只管審理案子。
而執行法官是根據生效的判決書內容進行相關處理工作。
說到底一個只審案子,一個只管執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