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件范圍
『壹』 人民法院受理范圍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案件有:1.刑事自訴案件: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2.民事案件;3.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一十條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貳』 一般法院受理案件的區域劃分范圍
因經濟合同引起的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在書面合同內中,選擇案件的管容轄法院,如事先規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標的物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出的...
『叄』 法院的受案范圍
一、刑事案件的受案范圍
(一)公訴案件
(二)自訴案件
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刑法》第246條規定的侮辱、誹謗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2)《刑法》第257條第1款規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刑法》第260條第1款規定的虐待案。
(4)《刑法》第270條規定的侵佔案。
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刑法》第234條第1款規定的故意傷害案(輕傷)。
(2)《刑法》第245條規定的非法侵入住宅案。
(3)《刑法》第252條規定的侵犯通信自由案。
(4)《刑法》第258條規定的重婚案。
(5)《刑法》第261條規定的遺棄案。
(6)《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7)《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8)屬於《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已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二、民事案件的受案范圍
1.債權債務糾紛案件
2.婚姻家庭糾紛案件
3.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4.房地產糾紛案件
5.繼承糾紛案件
6.相鄰關系糾紛案件
7.人身權糾紛案件
8.勞動爭議案件
9.依照特別程序受理的民事糾紛案件
10.其他依照法律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應由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
三、商事案件的受理范圍
1.各種經濟合同糾紛案件
2.農村承包合同糾紛案件
3.經營合同糾紛案件
4.經濟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5.企業破產清償債務的案件
6.票據、證券權益糾紛案件
7.股東權糾紛案件
8.股票、債券、期貨糾紛案件
9.保險合同糾紛案件
10.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其他經濟糾紛案件。
四、行政訴訟案件的受案范圍
1.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2.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財產的查封人、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3.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4.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5.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不予答復的。
6.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8.認為行政機關侵犯人身權、財產權的。
五、執行案件受案范圍
1.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支付令;
2.法律規定的按照非訴程序應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
提醒:
由於指定管轄和級別管轄的約束,不同級別、不同性質的法院,管理的案件是不完全相同的。具體參照相關規定
『肆』 法院受理民事訴訟案件的范圍和規定
《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我國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主要有以下幾類:1.民事案件。具體包括:(1)物權關系、債權關系、知識產權關系、人身關系引起的訴訟。(2)由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調整的婚姻家庭關系、繼承關系、收養關系引起的訴訟。(3)由經濟法調整的經濟關系中屬於民事性質的訴訟。2.商事案件。是指商法調整的商事關系引起的訴訟。如票據案件、股東權益糾紛案件等。3.勞動爭議案件。在訂立、履行、解除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可能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勞動爭議,雙方還會發生其他方面的勞動爭議。4.法律規定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非訟案件。其主要有三種情形:一是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包括民訴法規定的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二是適用督促程序審理的案件;三是適用公示催告程序審理的案件。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
『伍』 關於法院審理的范圍(內容)
依次審查:
一、被告是否作出原告訴稱的強制拆遷行為?如果原告無法提供證據證明被告存在強制拆遷的事實行為的話,那麼法院可能會駁回訴訟請求。
二、如果被告確實作出拆遷行為,則審查被告作出的行為是否合法。例如是否有拆遷的職權,拆遷的依據,拆遷的程序等等。
三、如果被告的行為違法,則審查賠償數額。原告必須舉證證明直接經濟損失。
『陸』 法院管轄案件的范圍包括哪些
法院刑事案件的管轄范圍:一、級別管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二、地域管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柒』 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
1、我國人民法院分為四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2、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二十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3、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4、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捌』 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 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法院管轄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 最高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一般地域管轄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 特別規定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對「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是什麼」這一問題進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關注無訟,私信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