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宣死刑犯

法院宣死刑犯

發布時間: 2022-03-30 19:47:27

Ⅰ 請對法院對死刑犯執行方面了解的人聯系我。盡快。謝謝。

死刑是剝奪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罰,是刑法所有刑罰中最嚴厲的。我國對死刑的一貫方針是,一不廢除,二在適用時要十分慎重。對死刑不廢除,是根據我國社會的具體情況和打擊犯罪的具體需要決定的。對危害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判處死刑,有利於維護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及對公民權利的保護。本條第一款是關於死刑適用對象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所謂「罪行極其嚴重」,是指所犯罪行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別嚴重和情節特別惡劣的。根據這一規定,刑法分則對於可以適用死刑的條文作了嚴格的限制,如對可以判處死刑的,都規定了「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造成嚴重後果的」、「情節特別嚴重」、「數額特別巨大並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等等。為了限制適用死刑,本條還規定,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即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制度。死刑緩期二年執行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刑種,而是死刑的一種執行方式。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前提同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一樣,必須是「罪行極其嚴重」,應當判處死刑的。如果法律對該罪沒有規定死刑,或者所犯罪行不該判處死刑,就不能適用「死緩」。判處「死緩」,是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現,可以不立即執行死刑的。這里所說的「不是必須立即執行」,是區分死刑立即執行與死刑緩期執行的原則界限。至於什麼是屬於「不是必須立即執行」,法律沒有作具體規定。根據司法實踐經驗,一般是指該罪犯罪行雖然極其嚴重,但民憤尚不特別大;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共同犯罪中有多名主犯,其中的首要分子或者罪行最嚴重的主犯已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其他主犯不具有最嚴重罪行的;被害人在犯罪發生前或者發生過程中有明顯過錯的等等。
本條第二款是關於死刑核准程序的規定。根據本款規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這對於保證死刑的正確適用,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有重要作用。應當說明的是:198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時,對原刑法第四十三條已有部分修改,修改後的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死刑案件的核准權,必要時,最高人民法院得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行使。根據上述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已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和解放軍軍事法院行使部分案件的死刑復核權。由於人民法院組織法對上述規定目前尚未修改,因此,死刑核准權仍然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和由最高人民法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和解放軍軍事法院行使。對於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既可由高級人民法院直接判決後核准,也可由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然後報高級人民法院核准。
QQ550130050

Ⅱ 請問每個省的高級人民法院的死刑犯,是由省高級人民法院組織執行呢還是由哪執行謝謝!

死刑犯是由最高核准後 發至省高院 省高院再發回中院 由中院派人驗明正身 然後執行

Ⅲ 死刑犯在審判後至槍決時這一過程是怎樣的

一、在槍斃的時候法醫的工作是檢查犯人的生命跡象,以及麻葯的注射。

死刑犯先在第一個房間驗明生分,當然也會問他們最後的遺言,然後到達另一個房間也就是會客室外面,法警將在那裡為死者拍照,拍完照後死刑犯將到達一旁的餐桌吃最後的一頓飯,吃過飯後,將由法醫給死刑犯注射麻葯,等待死刑犯的麻葯生效以後,再有法警拖至沙丘中槍斃。

槍斃的子彈有兩種射入方式,如果死刑犯捐獻器官那麼就由耳後打進大腦,如果死刑犯不捐獻器官那麼就直接打心臟。

二、執行死刑判決,必須有執行死刑命令才能進行。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所以宣判完當時就「押赴刑場」的情況是在宣讀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命令,而不是判決書,所以宣讀玩後就押赴刑場執行死刑。

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執行死刑後,在場書記員應當寫成筆錄。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執行死刑情況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後,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家屬。

(3)法院宣死刑犯擴展閱讀:

《刑法》

第48條: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

第49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的時候年滿75周歲以上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第50條: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

二年期滿以後,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節惡劣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後執行死刑;對於故意犯罪未執行死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期間重新計算,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人身危險性等情況,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可見,死刑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即所犯罪刑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別嚴重和情節特別惡劣的。

Ⅳ 死刑犯一般都是在法庭審判後馬上押赴刑場執行槍決,請問他們哪有機會吃最後一餐

大哥,你這問題真把我難倒啦!
你電影看多了,斷頭飯確實要吃,有這么回事,不過就是公審(公審就是演給大家看的,其實判決早就下啦)的前天晚上加個餐。
死刑要核准,還有人不想死,要上訴,立即執行的都是整了無數回的,當然有時間先吃飯再被公審然後被槍決!
一般都是最高院下個「決定執行死刑立即執行的通知書」(最高院院長簽發的死刑令)給省高院或中院(就是原審人民法院,只有中院以上的才能審死刑案件),然後再在7天之內交付執行,過了7天沒執行完畢的還要重新簽發死刑令!——你看到的場面只能出現在這7天之內。
總之很麻煩的,不像你想的那簡單和戲劇化!那種審了就立馬拖出去的場景都是做給咱老百姓看的,殺一儆百懂不?之前的程序復雜得很,要排練老長時間。公審是公審,審判是審判,不要搞混啦!

Ⅳ 法院給死刑犯家屬的通知上都說些什麼

(一)對於死刑罪犯的遺書、遺言筆錄,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涉及財產繼承、債務清償、家事囑托等內容的,將遺書、遺言筆錄交給家屬,同時復制存卷備查;涉及案件線索等問題的,應當抄送有關機關;
(二)通知罪犯家屬在限期內領取罪犯屍體;有火化條件的,通知領取骨灰。過期不領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單位處理。對於死刑罪犯的屍體或者骨灰的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卷。

Ⅵ 死刑犯一般多久執行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院的執行死刑的命令後,會在7日內將犯罪分子交付執行死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二條 下級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後,應當在七日以內交付執行。但是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停止執行,並且立即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執行前發現判決可能有錯誤的; (二)在執行前罪犯揭發重大犯罪事實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現,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懷孕。 前款第一項、第二項停止執行的原因消失後,必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再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才能執行;由於前款第三項原因停止執行的,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Ⅶ 死刑犯在行刑前,法官為什麼還要,再次進行一次簡單的宣判

因為死刑是我國最嚴重的刑法,所以說法院必須按照流程來走啊。所以法官在死刑犯行刑之前還會進行一次簡單的宣判。

Ⅷ 我國緩期執刑的死刑犯應該做多少年的牢

沒有被限制減刑的死緩和被限制減刑的死緩是不同的。
1、根據《刑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經過一次或幾次減刑後,其實際執行的刑期,不得少於十二年(不含死刑緩期執行的二年)。
2、根據《刑法修正案(八)》對被限制減刑的死緩犯罪分子實際執行的刑期的規定:最低服刑時間,如緩期執行期滿後被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將不能少於二十五年;如緩期執行期滿後被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將不能少於二十年。也就是說,無論如何被限制減刑的死緩犯罪分子都要服滿至少二十年的徒刑。
相關法條:
《刑法》第五十條【死緩變更】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後,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後,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第七十八條【適用條件與限度】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現之一的,應當減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經查證屬實的;
(三)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捨己救人的;
(五)在抗禦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
減刑以後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於下列期限:
(一)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限制減刑的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無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五年,緩期執行期滿後依法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於二十年。

熱點內容
手寫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12:38:22 瀏覽:47
分手簽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06 12:32:32 瀏覽:439
行政法律法規佔比法律法規數量 發布:2025-05-06 12:24:20 瀏覽:60
行政訴訟法讀後感 發布:2025-05-06 12:22:56 瀏覽:726
道德講堂綜藝 發布:2025-05-06 12:22:53 瀏覽:413
華師大經濟法概論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5-06 12:22:52 瀏覽:103
行政法律的特點包括哪些 發布:2025-05-06 12:22:20 瀏覽:554
女法官與賴 發布:2025-05-06 12:22:11 瀏覽:887
道德與願望 發布:2025-05-06 12:21:33 瀏覽:409
行政法規的效力等級高於規章 發布:2025-05-06 12:18:13 瀏覽: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