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申請公告

法院申請公告

發布時間: 2022-04-04 00:08:52

法院發公告還需當事人寫申請嗎

你說的公告是送達公告嗎?如果是的話,這個無需當事人申請。
案件立案之後,法院如果發現對方當事人下落不明,無法送達法律文書的話,會採取公告的方式送達,公告發布之日起過六十日,視為送達。這個是民事訴訟法中明確的法院依據職權作出的決定,無需當事人申請。當然,如果法院找尋對方時間過久,原告為了節省時間,也可以主動的提出申請。

Ⅱ 一般法院的公告費用是多少

法院的公告費用不統一。公告費的收取標准主要是看這個案件是屬於什麼類型的案件,一般在一百元以內,基本民事案件無論行政還是刑事,都需要當事人支付訴訟費。如果經濟有困難,可以向法院申請救助。

民事訴訟中,交法院的公告費屬於訴訟費用,公告費並應該由原告方預付,法院判決後由敗訴方負擔。

各項公告費用:

1、公告費,每次交納十元至五十元,不另收費;超過一萬元案件的,超過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案件,每件交納五十元至一百元;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一元至五十元;

4、財產案件,按爭議的價額或金額交納。

不滿一千元的,每件交五十元;

超過一千元至五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四交納;超過五萬元至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三交納;

超過十萬元至二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二交納;超過二十萬元至五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點五交納;超過五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納;

超過一百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點五交納;

5、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的案件,每件交五十元至一百元;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准交納。

6、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五元至三十元;

7、專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五十元至四百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三十元至一百元。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收費標准交納;

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三十元至五十元。破產案件,按照破產企業財產總值依照財產案件收費標准計算,減半交納,但最高不超過10萬元;

7、原告提出兩個以上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需要合並審理的,案件受理費根據不同的訴訟請求分別計算收取;

8、財產案件中請求數額與實際不符的,案件受理費按人民法院核定的實際爭議數額計算收取。

(2)法院申請公告擴展閱讀:

申請執行等費用按下列標准交納:

(1)申請執行案件。執行金額或者價額在1萬元以下的,每件交納50元;趄過1一50萬元的部分,按0.5%交納;超過50萬元的部分,按0.1%交納。

(2)申請訴保全措施。保全財產的金額或者價額不滿1千元的,每件交納30元;超過1千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0.5%交納。

(3)海事海商案件。申請扣押船舶的,每件交納1一5千元;申請債權登記的,每件交納500元;申請留置貨物、燃料的,每件交納500元;申請船東責任限制的,按申請限制數額的0.1%交納,但最低不少於500元。


參考資料:網路-訴訟費用

Ⅲ 急需一人民法院公告 範文

權利登記公告
本院於XXXX年XX月XX日依法受理原告(申請人)XXX訴被告(被申請人)XXXX因XX糾紛一案版,請求法院權XXX(訴訟請求)。原告(申請人)稱:XXXX(事實理由)。目前已有XXX((權利人)提出權利請求。依據XXX法律規定。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權利人,應自本公告之日起XX日內提供證據向本院書面申報權利權,辦理登記。逾期不申報權利,不得在本案中享有權利。

XXXX人民法院
XXXX年XX月

Ⅳ 找不到被告,向法院申請公告送達後

找不到被告,向法院申請公告送達後,公告期限是60日,另外給被告15日的答辯期和30日的舉證期,30日和15日重合,舉證期滿後第3日開庭,如遇法定假期順延至假期結束之日的下一日開庭,被告仍不到場,法院缺席判決。這樣算即是公告當天開始計算,正常需要93日開庭。

Ⅳ 法院發公告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法院公告是由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國家機關向社會公眾公布的法律文書。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公告的使用非常廣泛,法院公告按程序可分為非訴訟公告和訴訟公告。是法院就某些訴訟活動或者特定人和事,依法向社會公開發布和張貼的告示性司法文書。

法律依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Ⅵ 什麼情況下法院能給出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由此可見,採取公告送達,有嚴格的程序要求,根據該條款的規定,法院送達訴訟文書,若存有以下兩種情形之一的,可適用公告送達。

(1)有證據證明受送達人下落不明;

(2)沒有證據證明受送達人下落不明,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至第九十一條規定的送達方式,即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等方式無法將訴訟文書送達受送人的。

(6)法院申請公告擴展閱讀:

訴訟流程:

公民因婚姻家庭糾紛,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財產權益爭議,均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但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訂、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得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對下列三類案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被告人侵犯自已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遞交起訴狀。起訴狀應當記明以下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二)訴訟請求和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的姓名和住所。起訴狀除應寫明上述內容外,還應寫明起訴狀所遞交的人民法院名稱、起訴的年、月、日,並由原告簽名和蓋章。此外,還應提供與被告人數相同的副本。

Ⅶ 法院去被告家找不到人,多久我可以申請公告送達

公告送達的前提是其他的送達方式已經窮盡的情況才可以進行。去被告家找不到人的情況至少要2次以上,另外還可以採取郵寄送達等方式送達。這些情況窮盡後如仍然無法送達被告法院會採取公告送達,而不需要原告來申請。
【法律分析】
法院找不到被告,且無法通過郵寄等方式送達的,即可以採取公告的方式送達傳票等訴訟文書。簡單說公告送達啟動的兩個必須的條件 1,原告下落不明 (不僅對於你是下落不明,對於當地部門來說也是下落不明)2,其他送達方式均無效。法院找不到被告人,傳票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被告都送達之後才會確定開庭日期,送達以後被告不出庭的法官可以缺席審判。法院審理案件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對於被告下落不明案件,法院應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並在立案後六個月內審結。如果無法通過其他方式送達,法院會通知原告需要公告送達,並要求原告向刊登公告的報刊社預交公告費。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條 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受送達人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
第九十一條 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Ⅷ 法院要我申請公告送達,我該怎麼辦

如果找不到人,是很難辦的。現在公告送達然後缺席判決,最後執行的時候還是要找被執行人的。對方是公司的話就到工商部門查詢下,個人的話,家裡搬遷了還是應該有地址的。申請法院到派出所調取。

Ⅸ 法院申請公告到下達公告需要多久時間啊

一般15日會見報 法定公告期為2個月,加上舉證期限1個月(其中包括答辯期15日),計3個月。

Ⅹ 法院執行公告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
企業、個人之間因為經濟糾紛,原告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

判決以後被告沒有按期賠償原告損失,原告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在強制執行前後,根據法律程序要求法院必須進行相應的公告(通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九條 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四十條 執行員接到申請執行書或者移交執行書,應當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並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