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請法院核實

請法院核實

發布時間: 2022-04-04 10:11:30

法院開庭之前都不去當地核實證據的嗎

法院在開庭之前不會去核實證據,只有在開庭之後根據案件需要決定是否要勘驗現場

❷ 民事訴訟提交的證據法院會核實嗎

民事訴訟提交的證據來法院不但自會核實,而且應當經過法庭質證以後才能採信。

證據是指依照訴訟規則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據對於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法院查明案件事實,依法正確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證據問題是訴訟的核心問題,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審判過程中,都需要通過證據和證據形成的證據鏈再現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依據充足的證據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八條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並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❸ 請問在民事訴訟中,向法院提出的證據,法院有沒有義務去核實。

首先一般來說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必須是真實的;
至於核實證據真實性的問題,因為世界不同法系的國家採取的民事訴訟模式是不同的,主要有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因而關於民事證據的核實義務也就是不同的;這就涉及了另一個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在我國叫辯論原則,在西方大陸法系稱之為辯論主義。
辯論原則主張法院只依據雙方沒有爭議的證據為基礎進行審判,因而在我國,法院在訴訟中不承擔證明責任,雖然法院有時需要依職權調查收集證據,但出發點在於提高審判效率,並非出於當事人考慮,在待證事實真偽不明時,不存在由法院承擔證明責任問題。
不知道我說的還清楚么,呵呵

❹ 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人民法院的調查手段,也即是人民法院在調查核實證據時可以使用的具體措施,包括勘驗、檢查、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1.「勘驗、檢查」是指對於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屍體進行的勘驗或者檢查;
2.「扣押」,主要是指扣押可用於證明被告人有罪、無罪或者罪輕的各種物品和文件、郵件、電報等,必要時也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但與案件無關的上述物品等不得扣押;
3.「鑒定」,是指為查明證據的真偽,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就案件中的某個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確定;
4.「查詢、凍結」,主要是指依照規定查詢、凍結被告人的存款、匯款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採取上述措施調查核實證據,是其行使審判權的具體體現,並不是在行使偵查權。另須注意:上述措施中不包括搜查,在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沒有搜查權。

❺ 民事訴訟中的證據核實的方法有哪些,標準是什麼

民事訴訟中的證據核實的方法有多種,但是只有司法鑒定機構分類的、專業的標准,沒有司法標準的。
1、分析的方法。審判人員必須對收集、調查來的證據,圍繞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證據材料間有無矛盾、以及證據形式是否合法進行分析,同時要分析哪些是直接證據,哪些是間接證據,哪些是原始證據,哪些是法律證據,最終確認哪些證據有效及效力大小,從而查明案件事實。
2、調查的方法。這主要是用來對證人證言的核實。民事訴訟法規定,證人應當到庭作證,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法院許可,可提交書面證言,或由審判人員就地詢問,製作詢問筆錄,在開庭時宣讀。審判人員核實證人證言,必須了解證人的基本情況(包括文化程度、精神狀況),以及證人與當事人之間的關系,證言形成的環境等。
調查可由受訴人民法院直接調查,也可委託被調查事項所在地人民法院進行。委託調查的事項應是比較簡單、容易調查的。
另外,人民法院也可以通過調查,對與案件有關的事項(事實或證據)進行核實,以便與其它證據相印證,查明案件事實。
3、指派鑒定的方法。民訴法規定,人民法院在解決專門性問題時,可提交法定鑒定部門進行鑒定,沒有法定鑒定部門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對鑒定部門和鑒定人作出的鑒定結論,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可以作定案依據。同時,鑒定結論又可以和其它證據相印證,確認其它證據的效力。
4、勘驗的方法。勘驗物證和現場所形成的勘驗筆錄,既是民訴法確定的一種獨立的證據形式,同時,對現場和物證的進行勘驗獲得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又可以和其他證據相印證,是對證據進行審查核實的有效方法。
5、辯論的方法。辯論是指雙方當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就案件事實和爭議問題陳述各自的方張和意見,相互進行反駁和答辯,以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活動。辯論是與民事審判活動相始終,它不僅僅存在於法庭辯論階段。無疑,當時人也可以就證據是否真實、合法,與案件有無關聯進行辯論。
6、質證的方法。質的意思是詢問。質證在民事訴訟法上有兩種情況:一是審判人員對納入訴訟程序的各種證據,在當事人參與下,當庭出示,由當事人對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陳述自己觀點;二是在法庭調查階段,兩個以上證人所作證言有矛盾時,經法庭許可當庭對質。質證是民事訴訟的必經程序,同時也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種權利,也是審查核實證據的最重要方法。未經質證程序的各種證據都不能作為定案依據。

❻ 什麼情況可以申請法院調查取證

(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根據《民事證據規則》的規定,下列情形可以申請法院調查取證:

第十五條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

(一)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

(二)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迴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

第十六條 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

第十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拓展資料:

申請法院調查取證須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十七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三)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收集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等基本情況、所要調查收集證據的內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原因及其要證明的事實。」

第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不予准許的,應當向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送達通知書。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在收到通知書次日起三日內向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書面申請復議一次。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申請復議之日起五日內作出答復。」

上述三條規定了當事人的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條件、時限及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因此當事人在進行訴訟中應特別注意,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❼ 對被執行人的財產申報,法院要如何核實

法院會有他自己的手段(如:首先查封你的銀行股票戶頭、名下的房產、財產,經營所得等)!

❽ 法院立案核實申請人的身份信息嗎

這肯定要的,涉及訴訟主體資格。
民事立案條件: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❾ 起訴前如何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

調查取證跟證據保全不同,保全是怕證據滅失或者被財產轉移等情況發生呢個內,調查取證是特殊容情況下只有依法院權力才可以調取的證據。
當事人無法調取的證據可以依法申請法院調查。
立案的時候順便寫份申請書給法院應該就行了(如果當事人自己可以調取的證據一般法院會要求當事人自己提供)。

熱點內容
經營風險包括哪些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02:05:11 瀏覽:981
司法考試2016年改革 發布:2025-05-01 00:51:19 瀏覽:429
勞動法實習規定 發布:2025-05-01 00:05:48 瀏覽:168
法院合同法警 發布:2025-05-01 00:01:21 瀏覽:182
中國法官協會成員 發布:2025-04-30 23:32:23 瀏覽:141
法院辦公室先進材料 發布:2025-04-30 23:26:23 瀏覽:272
環衛工人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4-30 23:11:12 瀏覽:682
北大國際經濟法大綱 發布:2025-04-30 23:10:58 瀏覽:137
司法局簽名 發布:2025-04-30 22:23:56 瀏覽:124
街道機關規章制度總則 發布:2025-04-30 22:04:22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