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成群

法院成群

發布時間: 2020-12-24 11:05:21

1. 要向法院申請查看治安監控錄像取證,我應該把相關資料遞交給哪個部門是不是遞交給立案庭

你可以根據《來最高人民源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十七條的規定,在起訴的同時把請求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申請書遞交法院的立案大廳。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十六條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
第十七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一)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於國家有關部門保存並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三)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2. 為什麼 美國槍支泛濫 但是成群的黑幫火拚卻沒有

你怎麼知道沒有呢?
槍支泛濫是法律允許。軍火商等著發大財呢。至於火拚問題跟治安版有關系,經濟不好權地方肯定會有。經濟好的地方肯定不會直接就抄傢伙上了,法律上是很嚴格的,玩法更高級不會那麼業余例如跟商業模式捆綁一起。有一部叫做教父的電影不就是講黑幫故事的嘛

3. 蕭縣2014年免職幹部

新華網合肥9月4日電(「新華視點」記者徐海濤、劉美子) 從縣級領導到科級幹部,每逢年節「爭先恐後」「成群結隊」給縣委書記送禮;縣委書記從「半推半就」到「習以為常」,再到「誰不來送不放心」,並「邊收禮邊交公」以避責。雙方均稱對當地的「風氣」感到「無奈」:「不收不送,工作不好開展」。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近期對已爭議兩年之久的蕭縣原縣委書記毋保良案做出終審裁定,蕭縣80多名「送禮幹部」也被免職。
「人情來往」年年送,「成群結隊」半公開
近期,安徽蕭縣80多名領導幹部被免職:從縣政協主席、副主席、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縣長等數名縣領導班子成員,到財政局長、交通局長、教育局長等十幾名縣直單位領導;全縣23個鄉鎮,近20名黨政「一把手」被免。
這些幹部的「落馬」都與一個人有關:原縣委書記毋保良。自2012年3月被「雙規」,毋保良案經歷了漫長的司法程序。安徽省高院最近最終裁定維持原判:對毋保良非法收受他人1900萬余元財物,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在對毋保良的起訴書上,向其送禮的人員多達近300名,公職人員佔一半以上。這些「送禮幹部」又分三類:第一類是向毋保良行賄且自身亦有貪腐行為的幹部,如蕭縣原公安局長單嚴法,已另案處理;第二類是曾行賄但數額不大,且能主動交代的幹部;第三類幹部,法院審理認為,他們為「聯絡感情、處好關系」在年節時送給毋保良「金額不大」的財物,雖不排除有謀求關照之意,但直至案發也未提出明確請託事項,故認定為「非法禮金」,但不以犯罪論處,此類款項不計入行賄數額。
蕭縣被免職的80多名幹部,屬於後兩種情形,尤以第三類為多。
辦案人員介紹,蕭縣「幹部送禮」有四大特點:一是人數多、涉及面廣,送禮者從縣領導班子成員到縣直、鄉鎮領導,乃至退休幹部;二是多集中在過節、婚嫁,以「人情來往」為名;三是次數多、時間跨度長,不少人送禮持續5年以上,有的從毋保良2003年來蕭縣任職直至2012年「出事」,「年年送」;四是「半公開化」,年節送禮成慣例,不少幹部送禮時「成群結隊」,有一名幹部曾3次與其他幹部「結伴而行」,共同送給毋保良4.8萬元。
「套關系」「隨大流」,毋保良10年收禮1000多次
「有事」送禮,沒有「請託事項」為何也要送禮?蕭縣多名「送禮幹部」說,一方面為了和毋保良「套近乎、搞好關系、工作中得到關照」,另一方面則是「隨大流」:「春節、中秋節,各單位都這么做」,不少人是「代表單位送禮」,費用由單位報銷。
「蕭縣當時就這個風氣,大家都送,我不送不好。」一些被免職幹部感到「委屈」,尤其有些人「只送過三五千」,更認為「處理過重」。
毋保良這樣描述蕭縣的「送禮成風」:「我在任縣長、書記期間,每逢春節和中秋節只要在辦公室,許多鄉鎮和縣直機關負責人就會以匯報工作名義送錢。辦公室送不掉就送到家裡,節前送不掉的就節後送,一次送不掉就多次送,反復送,直至送掉為止。有幾個幹部給我送錢,送一次退一次,退一次就再送一次,反反復復達五六次之多。」
法院認定,毋保良10年中收禮1000多次,這客觀上有外部風氣影響,但其思想深處對「送禮風氣」的「屈從」「順應」乃至「利用」才是主因。
現年54歲的毋保良,早年畢業於南京航空學院,後曾任安徽宿州一家酒廠負責人,使這家長期虧損的國企起死回生,成為利稅大戶。1999年,毋保良受重用擔任宿州市埇橋區副區長,正是在這個崗位上的「受挫」,影響了其對「風氣」的認識。
當時,作為有學歷、有能力、有業績的年輕幹部,前途看好的毋保良卻意外落選區委常委,據稱被評價為「不合群、威信不高」。
辦案人員介紹,2003年,毋保良調任蕭縣常務副縣長,為吸取落選「教訓」,他努力和各級幹部搞好關系,將吃吃喝喝、請請送送作為密切上下級關系、搞好工作、提升威信的途徑,在「一團和氣」的氛圍中開始了受賄行為。
2007年後,毋保良先後升任蕭縣縣長、縣委書記,仕途順遂讓他嘗到了送禮的「甜頭」,以至後來認為這是一種「關系的證明」。其自述,有的幹部節日期間沒來送禮,他還會懷疑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直到這個幹部節後補上禮金,我才放下心來。」
蕭縣一位曾給毋保良送禮的幹部告訴記者,對當地不少幹部來說,縣委書記收不收自己的禮、收多少,某種意義上已成為是否被看成「自己人」「兄弟」,是否被核心權力圈接納,乃至有沒有發展前途的象徵。
腐敗中的「搖擺心態」:「邊收邊交」以避責
毋保良收禮有一大特點,即「邊收邊交」。從2006年到2012年,他先後將收受的1790萬元交存到縣招商局和縣委辦,用於公務開支。辦案中,這部分款項「算不算受賄」成為爭議焦點。
法院分析認為,毋保良歷年「收」和「交」的時間、金額均對不上,也未及時交到紀檢部門、廉政賬戶,而是交到便於控制的下級部門,且知情者極少。綜合來看,毋保良形成受賄罪的所有要件,至於他將部分收受財物用於辦公,屬於犯罪既遂後對贓款的一種處理方式,不影響定性,只作為量刑時酌情考慮的因素。
這種看似不合情理的「邊收邊交」,實為毋保良面對腐敗風氣時「搖擺心態」的產物。他解釋,任職後期權力增大,收禮越來越多,內心也愈發恐懼。在貪婪、恐懼和僥幸三種復雜心態斗爭下,想出了一套逃避打擊、掩人耳目、自我安慰的辦法。
既然上交,為何不交到紀檢部門?毋保良親屬稱,「他擔心如果公開交到紀委,打破了『潛規則』,會暗中被孤立,影響工作和個人發展。」
據悉,2012年春節前,聽聞組織上正在調查其問題,毋保良召開全縣幹部廉政會,表態堅拒收禮。「結果,往年他每個春節能收幾百萬,那年只收了8萬元。」辦案人員說。
采訪中,多名幹部、群眾介紹,「送禮風」不僅「颳倒了」一批幹部,還「刮亂」了很多東西。
——幹部價值取向。一些「送錢幹部」優先得到提拔重用,「幹得好不如送得多」,挫傷許多幹部的積極性和進取心。
——社會風氣。「事事錢開路」觀念泛濫,許多人辦事時首先想到的不是政策、法規,而是給誰送錢、送多少錢才能「拿下」。
——社會矛盾。幹部「拿人手短」,不敢直面解決矛盾和問題,導致一些社會矛盾「越拖越大」。
——社會治安。蕭縣一些公安幹警受腐敗思潮影響,在陞官發財上挖空心思,不思工作,社會治安較亂,發案率高、命案積案多。
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認為,所謂「腐敗風氣」都是人為產生的,「身不由己」是腐敗幹部脫責的借口。「幹部向領導送禮,不管是短期、長期投資,一定是有所求;領導收禮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貪欲。對腐敗必須『零容忍』。」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