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帶著執行法官

帶著執行法官

發布時間: 2025-05-12 05:19:01

⑴ 執行法官權力大嗎

法律分析:執行法管是在執行小組中擔任著主持執行裁決合議庭,領導、指導執行實施工作的重要角色,是執行長負責制中的核心成員。執行法官必須素質高,當然權力也很大,但掌握的是國家的執法權,必須嚴格依法辦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十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一條 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調離、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三)履行法官職責應當享有的職業保障和福利待遇;

(四)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五)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⑵ 執行法官的義務與職責

法律分析:執行分金錢執行、物的執行、行為執行等,責任各不相同。主要責任就是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向被執行人主張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二十八條 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歲蘆局簽名或者蓋章。嘩脊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第二百三十三條 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乎讓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

⑶ 執行判決法官的責任是什麼

執行判決法官的責任如下: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執行判決法官是在執行小組中擔任著主持執行裁決合議庭,領導、指導執行實施工作的重要角色,是執行長負責制中的核心成員。執行法官必須素質高,必須嚴格依法辦案。
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
2、年滿二十三周歲;
3、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5、身體健康;
6、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7、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十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第十一條 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調離、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三)履行法官職責應當享有的職業保障和福利待遇;
(四)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五)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⑷ 因債務糾紛第一次被法院執行局的法官叫去談,會被拘留嗎

一般第一次被法院執行局叫去是不會被拘留的。如果你是被執行人,法院主動通知來談話,一是為了了解案情和你的個人財產情況。如果你是申請執行人去談話,目的是了解案情,順便問問你有沒有關於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組織雙方進行執行和解。
法律分析
根據本問題描述,案件已經進入到執行階段,在此階段,執行局法官一般會把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都叫去進行一次談話,如果是申請執行人的話,法官一是為了了解案件案情情況,最重要的是了解申請執行人是否能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同時還有可能讓申請執行人簽一個終本談話記錄,此意味著就是即案件在6個月到期之前如果沒有全部執行到位,那麼法院會先做一個終結本次執行程序處理,但如果任何時候再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申請執行人仍可以申請恢復執行。如果被叫去的是被執行人,也會向被執行人了解案件情況,有沒有誤判冤枉等等,同時了解財產情況,法官也會組織申請執行人和被執行人一起協商債務如何履行,有沒有執行和解的可能性,如果雙方能達成執行和解是最好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條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熱點內容
存單司法凍結 發布:2025-05-12 17:09:56 瀏覽:414
江蘇警官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2 16:45:02 瀏覽:194
法存在於那個社會 發布:2025-05-12 16:16:43 瀏覽:971
合同法17自考 發布:2025-05-12 16:04:41 瀏覽:752
中國合同法第141 發布:2025-05-12 15:11:57 瀏覽: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12 15:09:55 瀏覽:953
嚇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3:46:40 瀏覽:174
勞動法請假發工資案例 發布:2025-05-12 13:16:31 瀏覽:422
寧波司法淘寶網 發布:2025-05-12 12:49:07 瀏覽:419
傳散播謠言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2 12:23:25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