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香港大法官制度

香港大法官制度

發布時間: 2025-07-24 12:24:45

① 香港的法官是怎樣產生的

  • 根據香港特區《基本法》第九十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回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答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職,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 香港終審法院條例規定,首席法官須由行政長官根據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的推薦委任。

② 現在香港的法院法官還是外國人

香港法院允許有外籍法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仍舊實施普通法制度,在判決時可以引用其他地區國家的法律,也可以聘請其他地區的法官。

現任香港終審法院的常任法官包致金法官就是巴基斯坦裔法官,但是首席大法官的出生地在香港。

(2)香港大法官制度擴展閱讀:

法官的委任

根據香港法例第484章《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12條《法官的專業資格》,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首席法官:

1、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常任法官:高等法院首席法官、上訴法庭法官或原香港終審法院訟法庭法官;在香港以大律師或律師身份執業最少10年的大律師。

2、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非常任香港法官,不論他是否通常居住於香港:已退休的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已退休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已退休的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現職或已退休的上訴法庭法官;在香港以大律師或律師身份執業最少10年的大律師。

3、任何符合以下條件的人士均有資格獲委任為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法官:屬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民事或刑事司法管轄權不設限的法院的現職或已退休法官者;通常居住於香港以外地方;從未在香港擔任過高等法院法官、區域法院法官或常任裁判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香港終審法院

③ 香港法官為什麼大多數是外國人

但任用英國遠道而來的法官,在當時的香港仍是不得不選擇的方法。
其實,培養一個合格的「海洋法系」法律人才是很困難的。
他們需要學習大量散碎的案例,理解前輩對法律和正義的定義,然後做出自己的判斷。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但司法卻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公權力。要讓這兩者調和,就必須讓法官們的思維跨越時空地聯系起來,理論脈絡的傳承必不可少,當中可能還有些玄學成分。
所以法律專業群體才得以想要較高的社會地位,法官在其中更是地位崇高,畢竟培養一個太困難
當時香港還只是一個大清帝國南方的偏遠小島。本地居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沒法直接移植英國的那一套。從本土調人才過來,還是有必要的。
好在此後港英政府終於意識到了兼職法官的惡性影響,開始試圖在香港建設一個司法獨立的社會。首席大法官曉吾,就離開了立法會,專職做大法官。其他英國法律人才的登陸,也改善了香港普通法人才不足的局面。
不可否認的是,香港能夠得到全世界商人的信任,成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金融中心,透明獨立的司法是相當出彩的加分項。
而且到了70年代,在經濟、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的香港,還曾啟動過公務員本土化。法律界的本土化也一度轟轟烈烈。尤其是在首席大法官貝理士爵士(Sir Geoffrey Briggs)任期內,這位英國老法官很重視華人法官的培養,在全港75名法官/裁判官中啟用了16位華人。
但這還遠遠不夠。
艱難的本土化
由貝理士爵士主導的法官本地化運動在他退休之後就被冷落了。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當時的香港不缺法律精英,但做大律師的收入遠高於做法官(可以理解),那些資深的大律師很可能不願意成為法官。
其次,即使這些律師成為了法官,華人法官的社會公信度也不如白人法官。這是由香港社會的偏見造成的,民眾會對他們更苛刻,華人法官的升職也更困難。
第三,港英政府內有人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生活著不少來自其他英帝國前殖民地的人士,大量啟用華人法官對他們不公平。

④ 香港的「裁判官」和「法官」有什麼不同

在英格蘭及威爾士的裁判法庭由三位太平紳士或裁判官共同負責執行簡易過犯的懲處(或作「循簡易程序審訊」):法庭可裁決刑期在六個月以下的監禁處分。裁判法庭設有一名有法律資歷的書記,負責向法庭提出相關法例的建議。太平紳士或裁判官的人選從各個地區、各個階層挑選。所有裁判官在赴任以前及在任期間,都要接受嚴謹的訓練。裁判官是非受薪的義務工作者,但可領取車馬費及生活費。一般的非專業裁判官每年需擔任最少26節(每節半日)的服務,但亦有人在一周至少要擔任一日服務。除了非專業裁判官以外,法庭亦有小量的「區域法院法官 (裁判法庭)」(舊稱「受薪裁判官」),都是有法律資歷的全職裁判處成員,可以單獨審理案件而無需其他裁判官在席。「區域法院法官 (裁判法庭)」與一判在郡法院審理案件的「區域法院法官」並不相同,這一點很重要。
現時,裁判法院可審理輕微違紀行為,可判處5000英鎊以下的罰款及不超過12個月的監禁,佔英格蘭及威爾士和北愛爾蘭超過95%的刑事案件。對於較嚴重的違紀行為,裁判官負責向皇室法庭提交公訴書。裁判官亦具有限民事司法管轄權,例如:處理發牌申請。不過根據牌照法案 (2003年),這些管轄權都已撤銷。
在法院法案 (2003年)正式執行以前,裁判官都限制在指定地區工作(參看:裁判法院委員會、案發地點、簡易法庭地區)。這規定現已變更,改為編配到各地方司法區。
太平紳士法案 (1997年)為現時太平紳士的委任訂立框架,由大法官以英女皇的名義委任;根據相同的機制,亦可用於太平紳士的撤銷。區域法院法官 (裁判法庭)在委任前必須要有七年的一般資歷,並由英女皇按大法官的建議而委任。

⑤ 香港的法官是終身制嗎可以開除外籍大法官嗎

香港的法官是終身制,不可以開除外籍大法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里規定的是終審法院和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注意是首席,並不是全部)必須是香港籍人士來擔任外,其他低等法院並沒有對法官的國籍做出限制,所以初級法院里有大量的外籍法官。

(5)香港大法官制度擴展閱讀: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院組織體系:

(1) 基層法院組織,由區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專門法庭組成。

(2) 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設上訴法庭和原訴法庭。

(3) 終審法院。

區域法院原稱地方法院,全港按地區設4所,管轄一定范圍的民、刑案件。

裁判署法庭原稱裁判司署,全港設9所,是初級刑事法院,一切刑事案件都必須先經此法庭受理,作初級審訊。

高級法院原稱"最高法院",設上訴法庭和原訴法庭,對民事、刑事案件行使審判權。

終審法院行使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終審權,是特別行政區最高審級,即香港的訴訟案件以終審法院的判決和裁定為最終的判決和裁定。

⑥ 香港終審大法官回歸前由誰委任

由英國政府和英國女王委任。

⑦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的生成機制是什麼

高等法院首席法官須由行政長官提名,立法會通過方能任命。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九十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除本法第八十八條和第八十九條規定的程序外,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職,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根據香港法例第4章《高等法院條例》第29條《休庭期》所規定,高等法院及各登記處每年須遵守以下的休庭期安排為暑假、聖誕假期、復活節假期。

香港高等法院 (High Court,主權移交前稱為最高法院 ,1997年回歸後因與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沖突而更名)是香港司法機構的一個法院,由兩部份組成:原訟法庭和上訴法庭。

原訟法庭是香港最高級的原訟法院,除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和外交等國家行為外,可聆訊香港任何的民事和刑事訴訟,和處理來自部份專門法院的上訴訴訟,對其有無限的司法管轄權。上訴法庭是香港除終審法院外最高級的上訴法院,專門處理來自原訟法庭、香港區域法院和土地審裁處的上訴訴訟。

(7)香港大法官制度擴展閱讀

無論是刑事或民事訴訟,被告人、訴訟各方及上訴人均可親自進行訴訟或延聘律師代表他們進行訴訟。如你負擔得來,可聘請私人執業的律師,否則可申請法律援助。請參閱「怎樣申請民事訴訟的法律援助」這本小冊子以了解有關詳情。

上述小冊子可向各法院、法律援助署及各區民政事務諮詢服務中心免費索取。民事訴訟的任何一方均可直接向法律援助署署長提出申請,地址是香港金鍾道66號金鍾道政府合署二十四樓。受羈押的被告人如想申請法律援助,應與有關院所的福利主任聯絡。

選擇親自進行訴訟的被告人或訴訟人應在聆訊開始前作好周詳的准備。

⑧ 香港高等法院大法官收入是多少

截止2020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公抄務員事務局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最低級別的公務員收入在一萬港幣左右。公務員事務局稱,確定公務員薪酬的原則是公務員薪酬水平與私營機構薪酬水平大致相當。

香港警察的薪酬稍好。目前香港警員起薪點為19545港元,見習督察起薪點為34580港元。香港警察屬於香港六支紀律部隊之一,薪酬高於其他公務員。香港公務員的薪水在社會上是體面的,但相對於金融、商界等高薪行業,公務員薪水還算不上高。

(8)香港大法官制度擴展閱讀

香港的法院制度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形成,帶有明顯的普通法國家法院制度的特點。1844年,港英政府頒布《最高法院條例》,並成立香港最高法院,標志香港司法制度尤其是法院制度的建立。

為確保香港繁榮穩定,1997年回歸後,香港特區的司法制度基本沒有改變。目前,香港法院主要由裁判法院、區域法院、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等構成。

⑨ 首席法官的香港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域法院、高等法院及終審法院各自設有首席法官。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英文職銜為「Chief Justice」(過去譯為「首席按察司」或「首席大法官」),亦是香港司法機構首長;其他法院的首席法官則為「Chief Judge」。

⑩ 首席法官香港

在特別行政區的司法體系中,香港擁有獨立的司法機構,其中包括區域法院、高等法院及終審法院。每個級別的法院都設有其主要的領導職位。終審法院的最高司法官,其英文名稱為"Chief Justice",過去曾被譯為"首席按察司"或"首席大法官",是整個香港司法體系的最高領導。相比之下,區域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則分別被稱為"Chief Judge",他們各自負責其管轄范圍內的司法事務和領導職責。




(10)香港大法官制度擴展閱讀

Chief Justice

熱點內容
常州律師查詢 發布:2025-07-26 00:14:30 瀏覽:449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2025-07-26 00:00:23 瀏覽:134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 發布:2025-07-25 23:33:03 瀏覽:885
廣州黃埔法律援助免費咨詢 發布:2025-07-25 23:23:14 瀏覽:371
山西省法院法官學院 發布:2025-07-25 23:03:41 瀏覽:872
天津律師大廈 發布:2025-07-25 22:33:37 瀏覽:91
刑法282 發布:2025-07-25 22:29:22 瀏覽:996
連帶責任需要法律明確規定 發布:2025-07-25 22:28:29 瀏覽:751
租車車主不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5-07-25 22:23:59 瀏覽:311
信訪條例里 發布:2025-07-25 22:22:32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