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審法官的作用
1. 審判長和主審法官在案件中哪個作用大
法律分析:審判長的職責是:
(1)擔任案件承辦人,或指定合議庭其他成員擔任案件承辦人(2)組織合議庭成員和有關人員做好庭審准備及相關工作(3)主持庭審活動(4)主持合議庭對案件進行評議,作出裁判。主審法官制度實質是審判權的下放,把審判合一的權利交給那些政治素質好、業務素質高的法官,實現主審法官權責利的統一。主審法官制度將實行當庭結案,極大地提高了審判效率。由於主審法官的職責是坐堂問案,居中裁判,從而保證案件的裁判質量。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法律文書上會寫清審判長和審判員或者代理審判員或者人民陪審員等,由這些人員組成合議庭。同時,因經費、人力等條件限制,在案件審理地實際過程中,需要明確一個主要辦理人,即主審法官,從事送達法律文書、組織證據交換、開庭審理、撰寫法律文書等工作。審判長不一定是主審法官,主審法官也不一定是審判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 庭長和法官哪個說了算
法律分析:庭長是一種長期職務,法官是一個臨時職位,根據「物以類聚」的原則來判斷,二者是不具備可比性的。
一、庭長,是指一個法庭的長官,是一種行政職務。所謂主審法官,是指法院在審理一件案子的過程中,主持該案審判的法官,是一個人。
二、主審法官(或者是審判長)是臨時性的,TA只對審理的本案負責任,案子審判完畢,這個職位也就不存在了。在一個案件較復雜的情況下,需要組成3人以上的合議庭來審理,這就需要一個主審法官。主審法官一般由庭長擔任,也可以由其他資深法官擔任,還可以由院長直接指定某法官擔任。當然,如果某案件的審判工作只由一個法官來完成,那麼TA就是主審法官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3. 庭審中審判長和主審法官職責
審判長相對的是審判員或者陪審員。主審法院值得是具體辦理該案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