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判決解散

法院判決解散

發布時間: 2021-01-14 03:30:04

1. 公司被法院判決解散,債權人如何訴訟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此次徵求意見稿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受理」此類案件,並明確案件的被告應為公司,「公司的其他有關股東為第三人」,而法院應當首先組織調解。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明確,法院作出的此類案件判決,除對提起訴訟的股東產生法律效力外,對未提起訴訟的股東也有效。值得一提的是,徵求意見稿還對股東的惡意訴訟作出了規定,「判決駁回(原告股東)訴訟請求後,公司因原告股東起訴造成損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股東對其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徵求意見稿特別指出,公司董事在解散公司的事由出現後有四種行為的,公司債權人可以提起訴訟,請求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而人民法院也應予支持。此四種行為是:惡意處置公司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侵佔公司法人財產的;以欺詐手段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的;未在法定期限內履行清算義務,造成公司財產貶值、流失、滅失等實際損失的。

徵求意見稿第十六條讓人耳目一新———清算組成員被明確可以作為訴訟被告。公司清算組成員如果違法違規或者違反公司章程給公司造成損失,股東可以提起訴訟,且法院應當受理。

第十七條還規定,公司解散後逾期不能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或者清算組故意拖延清算,公司股東、債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對公司進行清算,而法院應當受理。第二十三條規定,法院指定的清算組,應當在案件受理後六個月內清算完畢。

2. 法院判決公司解散已生效,公司主體是否消滅

破產,需要法院依據法定程序判決。
如果法院已經判決公司破產,但仍然在破產清算階段,專公司的主體仍然存在屬。
破產程序完畢後,由法院裁定終結破產程序,這時,公司的主體就不存在了。
法律鏈接:《破產法》第一百二十條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的,管理人應當請求人民法院裁定終結破產程序。
管理人在最後分配完結後,應當及時向人民法院提交破產財產分配報告,並提請人民法院裁定終結破產程序。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管理人終結破產程序的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是否終結破產程序的裁定。裁定終結的,應當予以公告。
第一百二十一條管理人應當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十日內,持人民法院終結破產程序的裁定,向破產人的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3. 法院已判決公司解散 然而公司不自行清算 所以向法院申請強制清算 法院多久可以下通知

法院已判決公司解散,然而公司不自行清算, 有關當事人或者單位可以向法院申版請啟動破產清算程序,權成立清算組。
法院會根據實際的情況,開展破產善後工作,清算所欠的工資等。
沒有時間限制。
法律鏈接:《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 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4. 法院是否可以判決律師事務所的解散

關於律師事務所的解散,律師法中沒有明規定。但是我國《律師法》第十五專條規定,設立合夥律師事務屬所,除應當符合本法第十四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有三名以上合夥人,設立人應當是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
合夥律師事務所可以採用普通合夥或者特殊的普通合夥形式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按照合夥形式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依法承擔責任。這說明律師事務所應當適用我國《合夥企業法》的相關規定。
我國《合夥企業法》第八十六條 合夥企業解散,應當由清算人進行清算。
清算人由全體合夥人擔任;經全體合夥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後十五日內指定一個或者數個合夥人,或者委託第三人,擔任清算人。
自合夥企業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十五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夥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同時本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合夥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也可以要求普通合夥人清償。
合夥企業依法被宣告破產的,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仍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由此,可以看出,法院可以判決律師事務所解散。

5. 向法院申請公司解散後,在審理過程中又要求公司分立的,人民法院能否裁定或判決

向法院申請公習解散後,在宙理過程中又要求公司分立的,人民法院能否裁定或判決,是的,可以的,只要合理可以申請。

6. 公司司法強制解散的條件有哪些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該條規定了股東請求解散公司訴訟制度,也是《公司法》保護小股東利益的一種方式。但股東在適用該條要求解散公司時並非輕易能從法院獲得勝訴的判決。因此,股東提起訴訟要求解散公司時需要提供非常充分的證據證明其符合解散條件。
一、 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
達到這一條件的情形有:公司事務陷入僵局,公司內部決策和經營管理機制運行癱瘓,股東會或董事會因股東或董事之間的相互對抗,而無法有效召集或無法形成有效決議,股東或董事濫用權利,嚴重剝奪其他股東的合法利益,公司財務的管理或處分顯著失當等。法院通常會審查公司的真實財務狀況,關於公司必須處於虧損或嚴重虧損狀態是否作為解散的條件之一現在尚無定論,各個法院掌握的尺度也不完全一樣。各個國家對於這一點的立法也不完全相同。
二、 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
關於這一點,股東提供證據證明的難度較大,主要依賴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因為是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的預計,法官主要是根據現有的證據判斷將來可能的情況。如公司現在簽訂的未履行合同情況,公司簽訂的類似合同已履行的情況及對受害股東的影響等。法官判斷是否構成「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常也會看是否會因為公司資產不斷減損導致股東投資遭受不應發生或本可避免的重大虧損。
三、 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
根據字面理解,該條件是指窮盡其他所有途徑都不能扭轉公司的局面,似乎將股東採取其他途徑作為請求解散的前置程序。但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時並未機械的要求受害股東確實窮盡了其他所有途徑才判決解散。因此,關於這一點在司法裁判上仍無定論。
另外,法院會切實審查「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公司經營管理困境的現實可能性。法院需進行必要的司法調解,要在最廣泛的層面上,全方位地找尋扭轉公司經營和管理困境的其他途徑,客觀評定通過其他途徑對於解決公司經營管理困境的現實性。只有在公司確實無法走出管理僵局和經營困境,才可以判決解散公司。
四、除此之外,法院也會綜合考慮個案的具體情況作出判決。
具體的程序:
公司股東同意,成立清算組並到工商局辦理備案,公告債權人,書面公告45天後,清算債權債務,擬定清算報告並經股東通過,到工商部門辦理注銷登記。

7. 法院宣判公司解散,可是公司實際上沒有解散,工商信息登機不變,公司可以繼續經營嗎

雖然法院宣判解散 但是也要自己去工商局注銷的。回答你的問題,不可以繼續經營,否則你會被列為拒不執行,失信人員

8. 法院判決公司解散但未清算股東要求換法定代表人可以嗎

解散後就進入清算程序了,成立清算組並備案,不能自行清算的,可以申請強制清算。此期間可否變更法定代表人,無限制性規定,通常情況下,登記信息不再變動。具體實操,咨詢公司登記機關為宜。

熱點內容
蘇州市勞動法關於病假工資 發布:2025-07-10 01:48:50 瀏覽:846
司法行政機關信訪工作辦法 發布:2025-07-10 01:47:50 瀏覽:478
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劃分經濟法 發布:2025-07-10 01:44:05 瀏覽:591
廊坊刑事律師 發布:2025-07-10 01:39:04 瀏覽:207
船員規章制度執行力的總結 發布:2025-07-10 01:37:27 瀏覽:911
中國注冊會計師有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0 01:31:17 瀏覽:53
法治引領下的 發布:2025-07-10 01:30:43 瀏覽:815
協議書怎樣寫才有法律效力土地土 發布:2025-07-10 01:22:46 瀏覽:842
地方規章可以設定的行政處罰是 發布:2025-07-10 01:19:59 瀏覽:933
法院送達制度 發布:2025-07-10 01:19:19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