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是給窮人的

道德是給窮人的

發布時間: 2021-02-13 09:40:57

① 在一個 社會中,窮人和富人的道德水準哪個高

一般窮人就是因為太遵守道德規矩,而失去得到財富的機會,而富人就是因為各種勾結,各種套路各種欺詐,才掠奪到財富的,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② 「溫飽是道德的基礎」正方

我給你們立個線吧,你們只能按照線索來頂,論點的綱要、側重點、注重點我來提,但具體的你們還要結合你們學校情況寫。
1.主線索:「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沒有溫飽就沒有合適的談道德的條件,定義好溫飽和談道德的范圍,民眾的溫飽、對民眾談道德(這點極其重要!請重視)。
2.論據(1)民眾的溫飽問題關系的是生與死,而與民眾談道德則是人精神的需求。都很重要,但是前者是基礎的,使人們的首要需求,地位上,前者高於後者。(2)「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並不是說沒有民眾的溫飽就不能談道德。凡事無絕對,更何況對一個社會而言呢?「必要」是社會概念上的必要,而不是數學概念上的只有溫飽才能談道德,否則就是偏題了。正確的理解是,如果社會沒有溫飽的話,即使你談了道德,即使有像「不是嗟來之食」、「朱自清不領美國麵包」這樣的個人事例,即使有政府在高調的宣揚道德,一切都不是長久的,不是民眾自發的。因為大家的第一滿足(生活、溫飽)都得不到,還哪裡來的根基去鞏固道德呢?這個基礎上的道德,註定會如曇花一現。而只有有了民眾的溫飽之後的「談道德」,才可能讓人民自發的去接受他,去維護道德。這個時侯道德得到了實現「溫飽」的保護,所以是「必要」的條件。(3)歷史告訴我們,對於民眾來說,不溫飽,一定反。這個時候出來講道德的是壓迫人民的封建富有階級。
3.注意:(1)道德不僅僅是給窮人要講的,更是要給富人要講的。有時我們仔細想想,為什麼有「不是嗟來之食」這樣的事情?答案是富人不道德。民眾角度上講,是有很多有錢人不道德。(2)新加坡的事例對方用不適合,因為新加坡發展起來不是靠的民眾道德,只要是政府,就得講道德。戰國時魯國有孔子,夠道德的了吧?照樣很弱小。李光耀同樣也不適合。那是在已經有溫飽的前提下在講的道德。是「錦上添花」的關系,不是辯題論證的「根本、必要」的關系(3)人有理性,那是人的天性。沒有理性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對手自己虛構的極端條件。不符合我們討論現實的背景。何況,古代還有人吃人呢,那也能講「道德」可以的話請可愛的對方辯友去試試再說。
有一個常見的問題,比如加入你們校訓裡面,有強調道德的詞,對方容易藉此立題。那麼就告訴他們,也許我們會每天都把校訓念一遍,但是每天我們至少念食堂三遍。

祝你們好運,辯論稿很重要,但是你們上場的細節更重要

③ 你怎麼看待窮人道德低這個說法

以為窮人是講道德的人和認為窮人是不講道德的人一樣都是偏見。窮人多得很,誰也不能一概而論。富人會在道德上墮落,窮人也會在道德上墮落。實際上,為什麼現在在提倡和諧社會,而且一大手段便是降低貧富差距。

④ 窮人和富人是否有道德差異

人不壞不富,為什麼?人剛生下來相同相平等程度是高的,後來上學相同版相平等的程度也是高權的,人後來走上社會有的保持多見的平常的生活狀態和工作情形,有的人好強了,為了名利不顧什麼人際溫暖,不顧協作便利事務易周全,一味的去掙錢,這不計眾人的態度是易產生失德言行的,差了眾人督促力,少延多見的路道上行走,與他人少同呼吸共命運不道德就容易出現。

⑤ 道德歸根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是不是說明道德是有錢人的事,與窮人無關呢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是大眾共同生活的行為准則和規范。道德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之服務。這個經濟基礎指的是社會發展的經濟基礎,並不是大眾個人的貧富之差。對於大眾行為來說,道德和有錢沒錢無關,和所受的教育,內涵,個人修養有關。

⑥ 往往被道德綁架的是窮人,富人多的是辦法報復那些拿道德去綁架他們的人,你說對不

首先抄要明白「道德襲」是什麼。
所謂「道德」,即是當前社會現狀下人們的普世價值觀。
要明白這個,首先要知道,古往今來道德觀一直是在變化著的。這基於社會結構的利益糾葛。
很明顯的一個,古代有三從四德一夫多妻,包辦婚姻父母之命;現在是男女平等一房一妻,非誠勿擾戀愛自由。
道德一直在變化著的。三年前的道德和現如今的道德都會有細微的差別,國內和國外的道德又不一樣。
而題主所問的「道德綁架」則通常並不是普世所認為的道德,而是不基於當前社會結構、時代形勢,基於人性,乃至於神性中最神聖的那一套道德體系。
用這種崇高的道德觀來要求他人,便是所謂的道德綁架。只是道德綁架的要求往往太過苛刻,其中最令人惱怒者,乃是雙重標准,即所謂的寬於待己嚴於律人。鍵盤俠為此中翹楚者。再因為鍵盤俠里仇富的人會更多一點,所以富人被道德綁架的概率反而更高。

⑦ 誰給我理性的解釋:窮人的道德從何而來

1、道德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窮不幫窮誰照應」的習語版反映了經濟關權系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
2、道德是以人性(包括自然、社會和精神三大屬性)為基礎的,不同的階級有共同的道德,例如,不隨地吐痰,不隨意裸露等等。「立德做人」的詞語反映了人的屬性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
3、道德是以自律為主、以他律為輔的社會規范,是以人格為形式的,道德和品德相提並論時,道德主指外在的規范,品德主指是否遵守規范。「貧賤不能移」的名言反映了高尚人格是窮人道德的一種來源。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⑧ 富人道德水平高還是窮人道德水平高呢

富人道德水平會高一點。首先,富人能夠接受的教育更多,其次,富人接觸到的階層也是比較有素質的。

⑨ 道德和法律 只不過是用來約束窮人的工具

錯了,如果道德和法律只能約束窮人,為什麼歷史上還有王朝更替?王朝更替就是因為統專治階級不遵守道屬德和法律的約束而胡作非為,導致窮人造反。社會有黑暗面,在任何時候都無法避免。如果你高考,有機會作弊,你也會作弊,你敢說你從未作弊?你敢說你做任何事都遵循法律和道德?既然你不能,別人也一樣不能。你在違背法律和道德的時候,對別人就是一種不公平。所以社會的黑暗面來自於人性的弱點,每個人都有。你之所以感覺不公平,是因為不公平發生在你的身上,你在違背公平的時候,別人也感覺不公平吧,只是你是受益者,所以你沒感覺到。社會由人組成,由人管理,自然就有不公平,就有黑暗,這是無法避免的。法律和道德同樣約束所有人,但是有人權利大,人脈廣,自然可以在某些時候暗箱操作,違背法律道德,而你卻無能為力。這並不代表法律和道德不約束他們,一樣約束,如果不約束他們,他們為何搞暗箱操作,不明目張膽?法律和道德對所有人的約束都一樣,只不過有錢人,和有權人,在面對同樣的約束的時候能採取的應對措施不同,所以約束的結果不一樣。窮人沒權利的,只能認命,而富人,有權力的可以四處活動把影響減到最小,甚至操縱輿論顛倒黑白。

⑩ 富人和窮人誰更在乎講「道德」

道德是不分窮富的,更不是窮人和富人的區別,為富不仁,我們經常能聽到看到,新聞的報道,某某官員涉黑,某某富二代飆車撞死人,某某礦塌陷死人眾多,某某企業涉嫌非法集資,相關的官員牽扯眾多,某某食品不合格,有毒,危害我們的下一代,等等,誰又能夠說只要是富人就是有道德呢?但也不能忽略我們國家還是好人多,雪災,地震,在這危難之時,國家和人民需要富人的時刻,也涌現了一批批捐贈數百萬,不惜自己公司的利益,帶領自己的員工和設備,自己掏腰包抗震救災,大難之時體現大義之人。所以富人是部分道德,部分不道德的,這個比例我們無法估量。
窮山惡水,冼婦刁民,其實也不盡然,不說雷鋒,不說焦裕祿,不說孔繁森,不說大山裡孤寡老人獨自收養數名孤兒,不說網上的窮哥們為了某某患者捐獻自己本來為數不多的生活費,單單講我們地震時,老師對學生說的一句別怕,到老師這兒來,單單是十幾歲的小學生為了救自己的同學再次沖回危樓,單單是,我們救災的最可愛的人們,舍棄了家庭,舍棄了危險,甚至舍棄了還在哺乳期的孩子,去為災難後的嬰兒餵奶,難道我們不為之動容,為之感動的涕淚交流。單單是我們身邊的一幕幕的鮮活的實例,我們能說貧窮就無道德么?當然不能。
所以,道德不分窮富,道德沒有貧富差距,道德自在人心,道德只不過是一個人思想和價值觀的外在體現而已。

熱點內容
2017社工中級法規真題 發布:2025-07-01 20:05:37 瀏覽:869
勞動法失業險 發布:2025-07-01 19:47:57 瀏覽:792
2017勞動法講解視頻 發布:2025-07-01 19:35:37 瀏覽:24
沒還錢打的收到條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01 19:31:27 瀏覽:752
勞動法如何保護自己 發布:2025-07-01 19:26:09 瀏覽:347
勞動法關懷第四版 發布:2025-07-01 19:24:46 瀏覽:288
注會會計財務管理經濟法一起考 發布:2025-07-01 19:03:26 瀏覽:973
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的責任 發布:2025-07-01 18:55:57 瀏覽:34
山村女法官電視劇 發布:2025-07-01 18:46:31 瀏覽:407
限高令條例 發布:2025-07-01 18:43:28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