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勁環境法學
❶ 關於環境法學的論文,1500字
首先,由國家來制定並頒布源關於環境安全全過程監管的條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補充法規。細化政府各相關部門的職責,為環保部門科學制定環境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奠定法律基礎;確保實現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環境安全問題進行全過程監管,對突發環境事件能夠及時預警、有效處置,對污染事件造成的損失和災害影響進行科學的後評價並提出相應的整改方案。
其次,應完善相關的環境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引入關於加強區域規劃環評和項目風險環評的章節,通過項目審批環節,從項目建設選址之初就開始將環境風險降至最低。明確對沒有環境安全設施的企業,應強制其建設相關設施;加強在建項目的環境安全設施建設;強化對運營企業的環境安全設施監管;除因不可抗力引發的環境污染事件外,要對責任企業給予高額處罰。
再次,由環保部門根據新頒布和修訂的法律法規,制定或健全相應的環境安全監管制度。確定企業環境安全風險分級辦法,對高風險等級的企業強制其修訂合乎實際、切實可行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按時開展應急處置演習,並准備好充足的應急物資。
❷ 環境法學的就業前景好嗎
法學常設的專業有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事法學、國際法學、環境法學、涉外法律專業等專業方向。
1、就業現狀和未來職業發展分析:
法學專業是朝陽學科,從社會需要來看是大有發展前景的。從法律系畢業生就業現狀來看,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夠在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就業前景非常廣泛,做警官、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務;做律師;到高校做法學教師;到研究所做法學研究者都是不錯的選擇。
法學專業對人才高素質、高學歷需求較高。他們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還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背景和跨學科的行業知識。隨著近年來對法學人才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法學類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但高學歷的法學專業研究生,特別是與經濟、國際交往相關聯專業的研究生,就業前景廣闊。
2、薪酬水平與就業難度
法學專業整體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業要高些。能者多勞,拿律師來說,年平均收入在10萬元左右。當然律師事務所不同,以及資歷深淺也直接關繫到律師的收入。高的年薪能拿到30萬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萬多元。從事不同性質的案件,比如經濟、金融、證券、房地產等涉外官司,年輕的見習律師一個月可能只有千元左右,資深律師一年賺500萬元不成問題。而婚姻、勞動法、知識產權等之類的案件,律師收費較低。而在企業做法律顧問的,也有著不菲的收入。
由於法學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專業學生在充分學好本專業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還要深入生活,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到公、檢、法機關以及律師事務所等實習,學習實務操作,獲得一些經驗,並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法學天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所以學生絕不能脫離社會,否則就是閉門造車。
法學專業學生在進入大四學習時,只要有各種可能的就業選擇,都要盡最大努力去嘗試(主要是參加各類招聘會和人才交流會)。
學生可以選擇考研、參加司法考試、參加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等來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或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社會需要,學習一技之長,比如速錄技術,進入法院當書記員也是不錯的就業渠道之一。最關鍵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時並不是沒有就業崗位,而是學生不願去做而已。
我國目前注冊律師大約有25萬人左右,律師事務所1萬多家,每9000人平均擁有一名律師,其中北京是每13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上海是每1800多人擁有一名律師,而美國紐約是每200人擁有一名律師。
從律師的地區分布情況看,發展極不平衡。廣東、北京的律師都在萬人以上,大約佔到全國律師總數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師,個別牧區只有一名律師。
全國律師每年辦理業務大致在900萬件左右,業務收入在90億左右,律師人均收入在7萬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費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師年收入仍然存在嚴重的地區差異,北京最高,律師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上海也在20萬左右,江浙在7萬元左右,廣東在5萬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師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無論是執業人數占整個人口的比例,還是律師界中高學歷、外語人才所佔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師事務所佔律師事務所總數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師業與東部發達地區律師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特別是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極不平衡直接導致律師收入的差距懸殊,並且這種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明顯的改變,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由於東部與中西部律師業發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區的一些律師正在向東部地區轉移,這種轉移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動規律的。
因此,綜合以上來看,從個人生存和利益來考慮,北京、廣東等發達地區的律師業發展環境最好,也最有利於個人的發展。當然,我們不能光看這些平均數字就認為律師行業形勢一片大好。律師是強弱差距懸殊的行業,知名大律師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師都是疲於糊口,年收入不過萬,有的甚至無錢交納年檢會或會費而被迫轉行。對於初入行的律師來說,90%的其收入都只能維持基本的生存。雖然說成功的標志不是錢,但是對律師來說,其最有力的評價標准被又是收入。另外,律師的執業環境也很不好,這些都是我們從事律師行業上的巨大障礙。
社會不是完美的,律師行業也同樣有不盡人意,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律師業只會向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我們選擇了律師,就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也終有成功的那一天。
❸ 環境法學2
12、某廠因事故向一湖泊排放污染物,造成該湖泊中的魚苗全部死亡。漁民為此向該廠索賠,賠償范圍包括直接損失、可得利益和間接損失。其中可得利益是指( )。
A. 魚苗的費用
B. 魚苗成長後的預期收益
C. 清除湖泊被污染的費用
D. 飼養魚苗所付出的勞務
E. 飼養魚苗所需的飼料費用
13、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所遵循的專門性原則是( )。
A. 「三化」原則
B. 全過程式控制制原則
C. 分類管理原則
D. 集中處置和分散處置相結合原則
E. 綜合利用原則
14、《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所指的「社會生活雜訊」主要是指干擾他人生活的( )。
A. 生產企業雜訊
B. 文化娛樂場所雜訊
C. 商業經營活動雜訊
D. 家庭等場所使用的聲響器材雜訊
E. 室內裝修活動雜訊
15、下列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內、禁止從事旅遊、游泳活動的是( )。
A.一級保護區
A. 二級保護區
B. 三級保護區
C. 四級保護區
D. 五級保護區
16、關於徵收排污費的規定,下列符合《水污染防治法》的說法是( )?
A. 達標排放者無須繳納排污費, 超標排放者累計繳納排污費
B. 達標排放者需繳納排污費,超標排放者需繳納超標排污費
C. 達標排放者需繳納排污費,超標排放即為違法,由環保局予以罰款
D. 達標排放者無須繳納排污費,超標排放者需繳納超標排污費
E. 達標排放者無須繳納排污費,超標排放即為違法,由環保局予以罰款
17、在我國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的取得方式主要有( )。
A. 法定取得
B. 開發利用取得
❹ 環境法學案例
本律師認為:復
1.永光造紙廠的理制由不能成立,法律明文規定,省及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標准但是不得低於國家標准,因此,其排放應符合地方標准而非國家標准,所以主張不成立。2.光明廠主張也不成立,公司企業進行分離合並的,新分離或合並的企業要承擔以前企業的權利義務。光明廠要承擔永光廠的責任。3.法院應該判決光明廠承擔責任。
當然,這只是從以上簡單的敘述中得出的論斷,很多細節證據都不得而知,結果也許會存在變數。
❺ 我國環境法學產生於什麼時間
以下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這部分主要是民國之後的,如果需要古代的,我也可以提供。
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中國的社會一直是動盪不安和戰爭連年。中華民國時期(指1949年以前),農業經濟佔主要地位,只是沿海一帶現代工業有所發展。由於當時戰亂頻仍,政局不穩,執政者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重視環境保護。在與環境相關的資源立法中,主要有《漁業法》(1929年)、《森林法》(1932年)、《狩獵法》(1932年)、《土地法》(1930年)和《水利法》(1942年)等。另外,在共產黨佔領的革命根據地,也制定過一些類似的規定,如《閩西蘇區山法令》(1930年)、《晉察冀邊區禁山辦法》(1939年)、《晉察冀邊區墾荒單行條例》(1938年)、《陝甘寧邊區森林保護條例》(1941年)、《晉察冀興修農田水利條例》(1943年)、《東北解放區森林保護暫行條例》(1949年)等。上述自然資源立法的意圖是發展經濟,保障資源的持續利用。
從50年代起,中國開始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這時,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僅僅被看作是職業病防護的衛生問題。在當時,國家除《憲法》外,並不重視對國家法律的制定,所以也不可能通過立法來解決各種社會問題。所有政策和權利義務規范均通過黨中央、國務院、國務院行政主管部門下發的「紅頭文件」、以及以《人民日報》社論的形式上傳下達、宣傳鼓動,由地方政府官員在「領會文件精神」的基礎上貫徹執行。1956年由衛生部和國家建設委員會聯合頒發的《工業企業設計暫行衛生標准》,可以說是預防環境污染的一種非強制性技術規范。在自然資源方面,國家較為重視對水土保持、森林保護、礦產資源保護等方面的行政管理,並制定了若干綱要和條例。除此之外,國務院各行政主管部門還針對某一時期環境污染問題的特點,制定和頒布了一大批「紅頭文件」。從60年代中葉開始,中國政治的「左」傾錯誤發展到最嚴重的階段,「文化大革命」導致了一場全局性和影響長期的災難,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許多過去依靠行政手段建立起來的規章制度也受到批評而被否定。環境問題在這種政治形勢下被掩蓋了下去。
❻ 環境法學是研究什麼的
環境法學研究為保護環境與自然資源而制訂各種環境保護法規的必要性、制訂法規的依據和程序。環境科學目前正在深度和廣度兩個方面迅速發展。它的各個分支學科基本上都形成不久,遠未達到成熟階段。
❼ 您這有《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自學考試指導與題解》汪勁主編,北大出版的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自學考試現以改版,改2006版的了,2000版的可能不會有太大幫助的!
❽ 請問《環境資源法學》、《自然資源法學》、《環境法學》這三者的同異
首先,如果你是法學碩士的話,應該知道,法學領域不存在「准確」的什麼東專西,呵屬呵,只存在通行的觀點。
一般而言,環境法學即環境資源法學,後者稱呼更全面。至於自然資源法學,那是環境法學下的一個分支,就像侵權法與民法的關系一樣。
不知道你說的「民商法碩士畢業論文有意嚮往環境法學的方向發展」具體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說要寫二者的一個交叉研究點,或者說以民商法的觀點來研究一個環境法的問題?這方面的文章比較多,至於切入點,肯定要你自己選擇啦!這種寫法對學識要求比較高,最好對對兩個學科都有所研究,而且,寫作時深度要深。本人曾寫過一篇《論環境標準的民事司法適用——以環境侵權行為的違法性為例》的碩士學位論文,雖然結果還可以,武大答辯時獲全優,但過程還是很辛苦的。
祝順利!
❾ 環境法學,什麼是你的貢獻
環境方面的法律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2000年4月29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1991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2004年12月29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2002年8月29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年12月28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年9月20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2000年1月29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1997年3月25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1996年10月29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1982年8月23日頒布
❿ 搞環評的人需要用到哪些環境法學的知識
rvices department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