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治痧症
⑴ 求關於電影刮痧的影評,長點的,深刻點的。
鄭曉龍2001年的影視作品《刮痧》,油梁家輝和蔣雯麗主演,在以美國為背景的環境中,以中醫療法「刮痧」為線索,展示了中西文化差異或者說是矛盾,綜觀整個影片,令人思索···
一.關於文化
中國由先秦時期百家爭鳴開始,到漢代的獨尊儒家,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倫理觀,講究尊老愛幼,講究祖先崇拜,講究後代的繁衍,由此也形成了我們中國特色的「打是親,罵是愛」的傳統觀念,只有在我們這個國土之上生長起來的人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其內涵。影片中許大同的兒子小丹尼斯對此就是一個不理解,以致和他的玩伴矛盾不斷。這個是家庭倫理上中西文化的差異。
另外一個,醫學上的差異也是讓西方人很難理解中國的刮痧治療術。在法庭上,許大同說到中醫的脈絡,律師和法官都茫茫然。其實,別說西方人,就是中國人,即便是中醫醫生,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中醫理論的陰陽、五行、經絡,何況時外國人呢?
按「百家講壇」中王新陸教授的《解讀中醫》的講座來說,中西方在開始的時候,醫學基本都是一致的,都是從生產生活種積累起來的經驗,都講究整體論治,起初都是巫醫不分。只是隨著歷史的進程,在後來才逐漸逐漸地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有了各自的理論體系。西方從蓋倫的《子宮圖譜解剖》走向了實證論,走向了微觀;我國從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傷寒論》奠定了辯證施治的基礎。
其實這部電影也可以讓我們思索一下中醫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由於中醫學的時間長,且需記的特別多,悟性亦很重要,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想要把已經式微的中醫學再度煥發活力和口碑,尤其是在世界上贏得普遍的認可,尤其顯得艱難和意義重大!
可幸的是,中醫學在治療好些疑難雜症的療效上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人的關注,它的個性化治療亦逐漸受到了重視。
二.關於友誼
許大同的老闆,本來去法庭時為了幫助其一臂之力的,但看到照片上的小丹尼斯因刮痧而其的傷痕時,緘口不再發言。由此也引起了許大同的強烈不滿,認為他不夠朋友,從法庭出來後直接辭工,還對那個老闆兼朋友者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看到這里,可以引起我們的思考。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因為他人與自己的關系親疏而或多或少地給予方便。但許大同的那個老闆加朋友的人不是如此,當他以為許大同虐待小孩時,不再幫其辯護。這是個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他從許父口中得知刮痧是一種中醫治療法時,不辭千里迢迢來到中國求證,為許大同一家的重新團圓和完整付出了不小的努力。這友誼難道不足以珍惜嗎?
在這個故事中,亦可看出歐美世界法治觀念的深入人心,與中國人治的點點痕跡。
三.關於教育
說到教育,離不開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觀念。在開篇為許大同舉行的慶功會上,小丹尼斯和老闆的兒子幹了一架,許大同要他向老闆的兒子道歉,小丹尼斯沒有接受,於是把小丹尼斯揍了一頓。在後來,許大同跟老闆說,這是給他面子,但他的老闆覺得很難理解。
中國人講求個人自掃門前雪,講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西方人講求己所欲施於人。同同是從自身出發,但一個是從所不欲出發,一個是從己所欲出發。這就讓兩個地域的人有了完全不同的觀念。在影片中,護士發現小丹尼斯背上的刮痧所致的傷痕時,馬上報案,其他人也為了小孩不生活在自己認為的虐待環境中而不惜出庭作證,連許大同的老闆兼朋友那個人同樣出席,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為了對小孩好。想想咱們中國,會為了他人家庭因教育小孩而出庭作證嗎?會為了這種不利己得罪人的事挺身而出嗎?
四.關於脾氣
法庭中,那個兒童權利保護中心的律師為了贏得官司,任意曲解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的精神實質,終於激怒了許大同而讓這事走向了訴訟。在此,引用一個網友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暴躁正好掉進了美國的冷靜陷阱里。
在這里,看到許大同被激怒得近乎失去理智的表現,我們觀眾可能都會深深地給予同情,而對那個律師厭惡之。
實際生活中,憤怒往往於事無補,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憤怒是一把雙刃劍,讓愛自己的人受傷,也讓自己受傷;是讓親者痛,仇者快的的東西。也許,一個人只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憤怒,很理智的對待所發生的事情時,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應有的態度。
這里有一些關於電影《刮痧》的影評,不妨進去看一看!
http://movie.mtime.com/17784/comment.html#menu
⑵ 你都聽過哪些民間治病的「土方法」
我們從小到大都聽過不少民間土方法,這些土方法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有的聽起來還挺有道理,用起來也確實有效果,那麼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我聽到的土方法吧。
這些民間偏方的產生大多數是由於民間醫生在看病的時候發現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很多時候都缺乏科學依據,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如果真的發生比較嚴重的身體不舒服的現象,最好還是主動去醫院治療,並且謹遵醫囑。一些偏方即便別人說再有效,如果醫生反對使用的話最好還是不要輕易使用,以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相信你肯定也用過不少民間偏方,有的時候覺得有用可能也是心理作用。
⑶ 因為發痧(痧症),導致自己10年不能吃補的食物及中葯,現在嚴重中氣不足,求幫助。
寒濕型藿香正氣散加減,濕熱王氏連撲飲,善後玉屏風散合並四君湯或香砂六君湯,即可解決根本問題。之於腎氣陰虛六味地黃丸,陰陽兩虛桂附地黃即可。
⑷ 吃什麼清咽利喉
楊桃 楊桃主要產於我國的華南地區。楊桃鮮食有清熱、生津、利尿、解毒之功。患有風熱咳嗽、牙痛、口瘡時,吃上幾個楊桃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羅漢果 羅漢果也叫拉漢果、假苦瓜,瓜薄質輕、個大肉脆。用羅漢果泡茶飲用,有清熱利咽作用,可治療百日咳、肺熱咳嗽、咽喉炎、口乾舌燥等,是演員、教師理想的保健飲品。
無花果 無花果除生食外還可以加工成為果乾、蜜餞、罐頭等。無論干鮮無花果均可入葯。咽喉腫痛時,吃上幾顆會減輕疼痛,很快恢復。肺熱、聲音嘶啞時,服用冰糖水煎無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啞的作用。
橄欖 橄欖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嗓子痛時含服些青橄欖,可使咽喉清爽,如與鮮蘿卜煎服效果更好。橄欖經蒸餾後的液體稱橄欖露,可用於治療咽痛、咳嗽、煩躁等症。
枇杷 有潤肺、止渴、下氣之功,可治療肺萎咳嗽、吐血和煩渴等。枇杷葉是常用的中葯材,經蜜炙後有清肺和胃、降氣下疾作用,常用來製成枇杷膏、枇杷露、枇杷沖劑等,治療肺熱咳嗽。水果類:梨,
食物類:蜂蜜
蔬菜類:木耳(清肺),建議常吃。
葯類:銀黃顆粒(我試過很好使,堅持喝能治慢性咽炎鮮荷蜜糖水:
消暑清熱。鮮荷葉一百克連梗切碎,加蜂蜜一百克,清水數碗,煮湯代茶。
綠豆老鴨湯:
清熱利濕,解毒。將老鴨剖開,去除內臟,將綠豆120克、土茯苓24克,用清水5碗,約煮4小時,調味即
可。
蓮藕排骨湯:
解暑清熱、低熱、神疲。蓮藕洗凈,用刀背壓碎,切成小段,放入深鍋中,加入洗凈之排骨,用大火煮開
後,再切小火煮至蓮藕松爛,調味可。
銀耳蓮子湯:
清熱滋補。銀耳15克,用水洗凈,浸炮冷水中一夜,除去雜物後放入鍋中加8分水,用大火煮沸後,加入冼
凈除心之蓮子,用小火煮至銀耳熟透,加入冰糖即可。
鯇魚冬瓜湯:
祛風平肝,強體利水。將鯇魚半斤剖腹洗凈,去鱗和清除內臟,冬瓜連皮切成塊狀,起油將魚煎香,用適
量清水加薑片,魚和冬瓜一起放入鍋內,煮約2小時調味即可。
蓮子福圓湯:
滋潤養顏、肋消化蓮子30克,龍眼肉30克,白木耳15克,冰糖酌量。將蓮子和龍眼肉分別洗凈,白木耳則
用溫小泡6小時後洗凈,將所用料放進鍋內,加8碗水,先用猛火煮滾,再用小火燉約半小時,冷後放入冰
箱,冷藏一段便可享用。
水鴨銀花湯:
補肌膚,祛瘡毒。將水鴨剖好洗凈,豬瘦肉120克連同銀花9克,生熟地黃各6克一起入鍋中,煮約4小時。
加油鹽調味便成。
糯米綠豆粥:
調中益氣,清毒收口。先將糯米三兩,綠豆二兩洗凈,加水適量,煲兩小時粥成,加紅糖適量,食粥。
芹菜清疸湯:
清體內伏熱、肝膽濕熱致黃疸症及熱症等。芹菜半斤至一斤,洗凈切段,入進攪拌機攪汁,再過濾煮沸,
每日早餐後飲此汁。
芹菜清伏熱湯:
夏天多發熱及小兒發痧症、發炎、周身瘡癤,多因天氣影響,肝、胃積熱,或血中伏熱。本湯可清熱治病
。芹菜半斤,生薏仁五錢。先將生薏仁煲熱,加芹菜汁一齊再煮沸,可飲。
清腸胃熱湯:
清除肺熱引起之咽干口臭、口腔熱患、飛沫、口生瘡等,下通腸胃大便。體內伏熱、肝膽濕熱致黃疸症及
熱症等。西洋菜一斤,紅蘿卜一條(約四兩)、蕃瀉葉八分。洗凈後一齊放入瓦煲,加清水二兩煮沸,略
待紅蘿卜稔,湯成。不宜煲久,以防紅蘿卜中的Vc及Fe流失.
風火牙痛湯:
祛風清熱,滋陰潤燥,消腫止痛,尤其風火牙痛極有功效。瘦肉四兩、鹽少許調味。楊柳樹根三兩。中葯
鋪買柳樹根,洗凈斬段,水五碗煲至將出味,加瘦肉片一起煲存一碗,飲湯。
清熱下火皮蛋粥:
清熱下火,通便潤腸。夜睡赤目,有眼屎,頭脹暈,天氣暑熱期尤甚。皮蛋一個,咸瘦肉.少許。皮蛋去
殼切細塊瘦肉隔晚買好,放鹽腌制,待明早煲粥時齊煲,下少許熟油調味。
三葉清熱冒湯:
風熱性感冒、頭痛發熱、身重睏倦、大汗、便閉,此湯有效。鮮荷葉連梗一塊、桑葉三錢、蘇葉三錢、紅
糖二兩。荷葉如無鮮品,中葯鋪有售以上三葉,洗凈加清水三碗,煲至一碗,後下紅糖調味。
熱咳潤肺湯:
清余熱,利殘痰。凡感冒咳、夏暑咳等過後,肺及氣管仍有少許痰涎難清,或稍飲食寒凍、煎炸食物即有
感者,飲此湯能愈。買半肥瘦豬肉四兩原塊洗凈,加上杏仁三錢、蜜棗六粒、百合三錢,水五碗,煲兩小
時湯成,食肉飲湯。
陰虛火量內熱湯:
清陰虛假火、治內熱上亢,目赤便閉、濕困瘡毒。半肥瘦豬肉半斤去豬皮切塊,加大生地四錢、土茯苓四
錢、水六碗,煲兩小時湯成。
海帶清熱湯:
療暑熱生瘡、大便閉結面瘡粉刺、胃熱等。海帶(性寒,不能大量食用。)五錢至一兩,洗凈切段,綠豆
一兩洗凈,加水一碗,煲至豆爛,後下紅糖一兩,攪勻可飲湯食豆、海帶。
解暑清熱湯:
解暑清熱,祛腸胃積熱,通大小便。(清潤降火但不寒涼,適合全家人飲用。)生魚一條洗凈整條,海帶
五錢洗凈切段,加鹽調味,煲至將好後下葛菜(或通菜)半斤,再煮滾即湯成。
降壓清熱海帶湯:
有降血壓、降火氣、除煩躁、化痰清熱之效。海帶一兩洗凈切段,白蘿卜一條去皮切塊,海蜇皮一兩洗凈
切絲,加鹽調味。放水四碗煲湯,煲兩小時至蘿卜軟稔即可飲食之。
銀花山楂湯:
辛涼透熱,生津止渴。先把銀花30克、山楂10克放砂鍋內,加適量水,放旺火上煮沸,3分鍾後,將葯液濾
入小盤內,再將葯煎熬1次,再濾出葯液,將兩次葯液合並,加蜂蜜拌勻而成。隨時服用。
綠豆茶葉冰糖湯:
清熱解毒,治流行感冒和預防流行性感冒,並主治咽痛熱症咳嗽病。綠豆50克洗凈,搗碎,同綠茶5克、冰
糖15克放入碗內,用開水沖沏,約20分鍾服。
綠豆馬齒莧湯:
清熱解毒,祛濕止痢。綠豆100克,馬齒莧100克,豬瘦肉100克,蒜仁4粒,油鹽酌量。將上葯洗凈,馬齒
莧切段。放適量清水在煲內,先煮綠豆約15分名,再放入其他湯料,煮約1小時,至豬瘦肉軟熟,調味即可
飲用。
⑸ 什麼是沙(健康疾病)
談到痧症,自然會和中暑連在一起。這並非是兩種病,實際上是一種外感病的說法不同罷了。這種和季節「夏天」有密切關系的病,大多發病與氣溫有關,溫度越高,天氣越熱,發病就越多,所以說夏天中暑比較多。
在農村不少地方還是習慣把中暑稱之為閉痧,或叫發痧,這是一大片區域從古至今的傳統說法,而書中所述的更多是中暑的叫法。中暑或痧症因習慣叫法不一,然同一病治法各有差異,術者當明白病因及治則道理,沒有必要在什麼說法上做文章。有的書把中暑的症狀說的是,發熱,口渴,大汗出,甚則高熱抽筋暑厥。在實際生活中,這種中暑的現象,不是沒有,而更多見到的卻是中暑的另一方面情況,閉痧。為什麼百姓的習慣要叫閉痧?其有深刻的道理,和廣泛性。此語關鍵就在這個閉字上。閉者,不通也。陽氣被陰氣所困,營陰瘀滯,經絡,血流不順暢,皮膚腠理調節開合失利。此病陰氣盛,陽氣虛,標實本虛。病來多急,先治其標。陽病治陰。所以民間的習慣治療也很簡便。治療方法多用手挾痧或抓痧,用物刮痧或拍打,用針挑痧或放血。這些「土法」瀉陰通陽,治療閉痧效果非常有效,常手到病除。但這種治痧的有效方法多是在民間流行應用。
痧症的病因與夏天的溫度有關,痧與穢氣腐物有關,痧與人之稟質有關。那麼痧症的發病症狀又有什麼特點呢?在實際行活中又該怎樣看是閉痧呢?其病人初起症狀表現是,人疲勞,身軟,精神萎靡不振,頭蒙昏脹,眼前發黑,甚可暈厥,全身後項及背不舒如縮緊如寒,或又病似風寒,或酸脹痛,或肢體麻木,欲昏睡,或昏睡不欲起。汗不出或少出。皮膚熱,口無味不欲食,胸悶郁煩,胃脘痞滿脹,或腹痛,或痛如絞,或惡心嘔吐,或欲吐下無物。如是等病症,因人病表現各有不同,不能枚舉。視其色白青略有晦,舌苔白或白膩,質多晦暗偏灰,有的津液多,有的少津。口多不渴,或微渴。觀其脈多濡弱,緩遲,細小沉澀,或是弦緊而隱有滑感。其兩肘、兩窩青筋郁滯隆起,手掌色退。觸其四末厥冷。
正常情況下人在高溫或陽光下理應多汗出,可是若閉痧卻汗不得出。此皆閉之所為。治痧治閉為先,閉結若得疏開,百脈皆為之順暢,溫度自然降下,一切縛感皆可消失,陽氣得以復甦,病當治癒。治痧之初起可用挾痧法治之,挾處可選頸後之大筋,頸之兩側,喉結略下,胸脘及背等多處皆可挾痧。然刮痧之處多選在頸後之背部等進行。那麼要挾、刮痧到何種程度為適宜?看病情輕重而定,看出痧的顏色而定,看人的體質而定。一般挾痧初用力挾時顏色由紅變紫或變紫黑,若是紫黑,痧閉較重。挾到痧之顏色變化不大,其挾痧的聲音不那麼響,此處挾痧可止,換別處挾。挾痧時要用點水。術者只有自己去實際運用才能說的清楚其中道理。
從古以來民間治痧症用葯甚多。民間驗有無痧症,可吃點黃豆口不覺青味,吃點芋頭口不覺麻,此為閉痧。若獨人在外勞動,得了閉痧,可用草葯,或備用葯來治痧,葯如人丹,正氣水類。民間治痧的草葯很多,比如:
風沙藤根皮,入口咬爛,泉水送下;
牡荊葉心,適量用手心揉爛,泉水送下;
楓樹嫩葉心,適量用手心揉爛,泉水送下;
辣蓼草葉心,適量用手心揉爛,泉水送下;
魚腥草,要生長在陰涼處的,葉底為藍色,生吃,泉水送下;
鮮石菖蒲,葉或根,須長在無人污染的凈水山溝邊,適量,口咬爛其根和葉,泉水送下;
六月雪的嫩葉心,適量用手心揉,泉水送下;
細辛根少量,入口咬爛,泉水送下;
徐長卿根少量,入口咬爛,泉水送下;
如是等等,都是百姓在野外應急治療痧症的有效方法。以上諸葯治療痧症,其味皆有辛,而性有溫涼之分。辛為陽,可發散、行氣、開通去閉。說起草葯目前已少人運用,也受環境限制。但是如果在野外天氣炎熱中暑了,這種原始的草葯治療效果很好。
記得有一年的夏天去登山,是時陽光強烈,氣溫高。在快到山頂的地方,看見兩位小姑娘在山道邊,一個蹲著手按住肚子,一個站在邊上關切著她。到其跟前問,為什麼不走,其站著的小姑娘說,她肚子痛不能走。問什麼時候開始肚子痛,說路走了一半就開始肚子痛,起初還能走,現在就不能走了。問父母有來否,答,只有她兩人同行。肚痛之女,看她的樣子很難受,臉色白青色。當時想幫她,看了一下周邊,有蒼山子樹。問小姑娘願意吃草葯治肚痛,她點點頭。我采了蒼山樹葉,自己先吃給她看,她看了也就慢慢地開始吃了幾葉,過了幾分鍾小姑娘站起來了,可以走。她說還要吃樹葉,我告訴她自己去采。就這幾片樹葉她肚子不痛了,一起走到山頂又下山,有說有笑。
在夏天若遇到「絞腸痧」,可用青木香內服,手抓腹兩邊的大筋,或撥火罐。
針刺放血治療痧症效果也是很好。有年夏天,一位中年男子,自知中暑,已幾天吃了正氣水不效,找我來看。其人面色發白,說話間不斷嘔,欲吐無物,人很難受,身無汗出,手指冰冷。急針大椎穴,開其毛孔,令其汗出,曲澤放血,再內關。針畢病人汗出,不嘔,正氣水再吃一點,病即愈。暑病輕者可挾痧,刮痧,略重變斑可放筋,放血,合葯並用,一法不效,多法合用。若遇慢痧,冷痧,治時都當分辨治之。有的暗痧類似外感,往院,吃葯,打針,掛瓶,日久不見好,用土辦法抓筋、刮痧就好了。在日常這種現象很多。暑症昏睡,若不速治,病情加重,變為壞病。臨床觀察都要注意。術者當掌握暑之不同程度而施法用葯,這就是所謂的辨症論治。
在挾痧和刮痧後不能馬上去躺,要慢慢活動一下身體,吃東西也要注意,不然病易反復。
在痧症初起,也可因人因病情選用一些中葯。例如:荊芥、薄荷、防風、蘇葉、霍香、香薷、細辛、連翹、淡竹葉、神曲、白叩仁、木香、厚朴、甘草、枳殼、夏枯草、車前草、積雪草、烏葯、菊花、半夏、茯苓、花粉、石斛、麥冬、白茅根、金銀花等草葯均依病情擇葯而用。
如中暑正氣不足,可用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或八珍湯,佐以健脾和胃之葯調理。病人得痧症或中暑過後,身體氣血受傷,陽氣有損,適當地用些調養氣血的中葯,恢復身體,可防下次不易中暑。
有年夏天在鄉下,有位年青人來看病,說前幾天得了痧,挾痧後好了一些,這幾天覺得不想吃東西,身體無力。其脈浮緩略大,右關顯出中按滑動,整體脈象隱可見澀,浮而虛軟。舌苔白中膩,津少而粘,質淡白隱見灰暗。不多飲水。此陽虛暑濕,治當清透其表,振運中州,條達氣機,化氣滲濕。處方如下:
荊芥10克 紫蘇10克 柴胡5克 細辛3克 黃芪10克 黨參10克 茯苓10克 苡米仁30克 白叩仁6克 竹葉10克 連翹10克 葛根10克 三劑,水煎服,愈。
在炎熱的天氣下勞動,或從事其他活動,病人若得急痧,甚可昏厥不醒人事。古人稱之「緊痧急病,霎時暈倒,半刻而死」,說明暈厥病之利害。這種暈厥或稱暑厥,治療要快,不能拖延時間,慢則血脈凝結,陰陽易厥,治之刻不容緩。
有一次夏天在公園,近中午時分陽光強烈。看一群人在照相,突然中有一位小姐倒下。同伴把她抬到樹陰下,呼之,用手掐之沒有反應。見他們掐病人手、人中穴,幾分鍾過去了,患者一點反應都沒有。圍了一群人在看,我上前看他們治療方法有誤,若不迅速將其救起,時間長了有害生命。說,是否能讓我試一下看。當時他們在用其方法搶救,不在意我的話。我又說,你們的做法有點不對。他們搞了一陣子也心急,中有人說讓我試一下。其退下。此女臉色灰白很難看,嘴唇發紫,額上有汗出,手指撒開,逆冷。此是脫症,不是閉症,救法有異。此虛陽外瀉,治當回陽救逆,不可用閉症手法重瀉其陽,損其性命於旦夕。見此心生一治療方法。急手指掐百會穴,手法由重變輕,後手掌心急按百會勿令氣瀉,左旋輕揉。又急抓起項後兩大筋,及肩上兩大筋,再人中,合谷,十宣。手法剛柔並進,一氣呵成。只一分多鍾,操作沒完,患者就喘氣息,呼痛。隨後手護人中說痛,即後正常。囑其回家後吃點溫陽和補氣血的中葯。其人不明陰陽,以閉症之法治之,重按人中,瀉其陽氣。好心誤人不知錯。很多書上都說人中可治昏迷,但沒說治陰,還是治陽。此南北之不同,一般之人很難明白。厥之為病,有陰有陽,若不能分辨,若有救起也是巧合,若有誤之也不知其誤。是故內經雲:「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
若遇暑厥昏迷大汗出之人,此陽氣不固治療當速。余在暑天治療陽虛昏厥之人多例。此陽虛者偏多,氣血不足者偏多。暑厥之人,治之標本兼顧,回陽氣通閉厥,皆手法變化。陽氣為人生生之本,不可不察。有一點想提醒一下。陽虛暑厥之人,不可立即與其冷飲,或置於極冷之地,皆使其陰血內凝,損傷其陽,害其性命。可飲生薑紅糖熱湯,或辛溫一類合生脈葯物。熱敷肚臍,回陽救逆。
再者,暑天若飲食得當,對預防和治療一些暑症都很有意義。在陽光下運動後汗出口渴,不要馬上渴冷水或冷飲,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喝一點溫水。若在野外喝山泉,人要稍有休息,含水漱幾口後,再喝山泉,也不能身熱急欲冷水洗身,此是老一輩人的說法,應該是有道理的。在食療之前,還是從中醫的角度談一下夏天人的生理特點。中醫講陰陽平衡,平衡是一切生命的基礎。平衡是活動或變化著的物質運動的基本特性。平衡對生命來說,是一種活動的平衡,動態變化中的平衡。夏天氣溫高,人要達到與外界平衡的目的,體內之陽氣外瀉,與之平衡,而陰氣卻伏於內。動則汗出,不動人體之水分也會蒸發。汗瀉陽失,體內陽氣相對不足,不足則陰氣盛,陰盛則脾胃陽虛,運化能力不足,不足則胃之腐熟功能偏下,是故陰寒內生,胃口欠佳,易犯腹痛或瀉利。人之生化之源不足,陽氣耗失,陰血不生,人之身體疲軟,精神皆不足。是故經雲,「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此內經之說千百年來各有說法。以為夏日渴清涼飲料是養陽,以為用桂附一類辛溫之葯是養陽。諸多說法皆是有理。是欲參說透析內經之意,今不在此說。古人雲,暑多傷陽。說的是人體在夏天與自然的平衡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怎樣保存自身體力,減少消耗,是人們要做的事情。如果胃口不好,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強健,人之體力從何而生。所以說根據體力消耗的多少,增加食量,保護腸胃的正常消化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說在夏天適當地多喝水,在飲食方面合理的調整是十分關鍵的。按地方的夏天食品習慣,舉例如下:
生薑、大蒜、花椒、胡椒、蔥、辣椒、食醋等辛溫之食品,佐於飲食中對開胃口和預防中暑都是有用的。但對於暑熱之口渴,陰液損傷過多之人暫不能用以上食品。以上食品一般情況下,晚上最好不要吃或少用。夜陽入陰,與此反傷肝腎之陰,虛火易上。夏天吃什麼好,各家都有見解,余之說法謹供參考。
有些中葯對增強人的體質,完善自我的調節功能,預防中暑或外感遠期效果都是很好的。但此方有一點違背世人之常理,會提出反對的看法。但是這些方的指導思想,是出於黃帝內經,在實際運用中對人很有好處。今不想在這里羅列過多的理論,但人的思想沒談好很難接受。那麼我只能這樣的告訴你們,願意就嘗試一下,怕就沒必要。方葯如下:
1,生薑 紅棗
2,生薑 紅棗 蓮子
3,生薑 紅棗 桂枝 附子 甘草 蓮子
4,生薑 紅棗 桂枝 附子 黃芪 當歸 花椒 蓮子
5,生薑 紅棗 桂枝 附子 黃芪 黨參 枸杞 丁香 蓮子
以上葯之用量多少,可以每味幾克,也有的可半斤或一斤,因人而異。服上列處方有一點很關鍵,也要遵循,最好不要違背,若要違背請不要服用。服上葯的最好的時間是早上太陽上升的時候,中午也可,下午不好,晚上不要服用。跟著太陽服葯有強壯人身體的作用,違背了對人有害。(關於陽葯服用的時候因人之陰陽變化不同,而用法有很大的靈活性。在特別的時候夜至半夜也可服用。這方面的理論以後在其他地方再說。)以上處方的思維運用,不是在做動物實驗中得到的,是根據老一輩人的說法,和內經理論上的指導,重新再用一下古人方葯,在自身和實際人的體驗中而知道的效果。上列方葯對那些經常容易中暑和感冒的體質較弱的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對養顏也是有效果的。其適合南方人,適合人群中大多數人。對一些溫熱病病人暫不能用上列處方。上列方葯是不是適合那種口不渴,舌質胖大之人,而口乾燥之人不合宜呢?經書說明,「口中乾燥,腹中寒」。如肝硬化腹水之人,用上方葯消水保命效果很好。但葯量多少現在很少人會敢用,何時切入也是關鍵。好象這里說的偏題,但說的是異病同治的一些治病的道理,說的是古人「一」的思想。
再談暑熱之病,此病治療不善,壞病甚多。病人常發熱或高熱數日不退,或汗大出或不出,或汗出熱退,旋即又高熱。午後至入夜熱益甚,只旦少慧。口渴,口唇乾裂,小便燙熱澀少,大便多閉結數日不下,甚則抽筋昏迷說糊話。治療方法多以白虎湯變通。治療高熱一類的溫病,民間的中草葯有很好的效果。以下就舉實例說明一點:
1988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有一位年青人來找我,說他的哥哥,發高燒一個多星期,住在醫院治療高熱不退,要求我去看一下。當時有點為難。但病人病急,治熱如救火,刻不容緩。到那裡病人掛瓶躺在床上,其唇乾裂皮脫,舌白粗無津,質紅而欲透。一手之脈洪大而數。口氣粗熱。問飲食如何,家人問答,遵院醫生吩囑,只吃一點有營養的流體食物,那些食物,如蛋湯、排骨湯類的物質。問;可有大便否,答已多日沒拉了。問病人如何入院,家人說病人前幾天說咽喉痛到醫院看病,看了幾天不見好就發高燒住院了。目前病人體溫早上略低,下午後在40度上下。發熱汗出,咽喉痛難於進食。肌膚熱,神志還清。診畢,此暑熱之病,乃陽明合少陰經症。治法加味白虎湯,方如下:
荊芥10克 知母10克 生石膏30克 竹葉10克 連翹10克 田基黃15克 蚤休10克 魚腥草30克 山枝10克 麥冬10克 花粉10克 兩劑,水煎服(天亮之前服完),一劑水煮取汁兩碗,分四次兩小時內服完,另一劑煮汁兩碗四小時內服完。飲食方面只能喝點稀粥,禁一切油腥生冷之物。(這禁忌對疾病的治療很關健,但不知有沒有科學道理。)不要用冷水敷在頭上,不用空調風扇,讓其體溫與自然和諧。
次日其弟回話說葯後下半夜高燒就退了。早上醫生測體溫只有37.5度,醫生覺得奇怪。早上拉了很多黑臭的大便。問醫院的葯要吃否,說可不吃。針還打不打,打也沒什麼必要,你們自己看著辦。昨晚的中葯再吃一包。若下午沒有發熱,病就好了。
又一日病人已沒發燒了,問可以出院否,可以。可是醫院不讓出,說其血化驗出有傷寒桿菌,要將其隔離。病人和其家人與院方爭論,醫生說是為了病人的安全。病人氣的很,趁醫生不備自己跑回家。後處方調養身體一星期後上班了。過了很長時間病人一說到此事對醫院都很氣。我說沒必要。他們也是盡責,只是各人的認識不同而已。但我不知現代化的醫生怎樣看病,那麼注重看化驗單,不知事實上情況的真偽。
關於高燒這個話題,治過多例住院治療的或發熱多日待查的病人。此不想多舉,但有一點想說,有的住院病人高熱數日查不出原因,要知時間就是生命,而一經用中草葯辨證治療高燒有的在幾小時就退了。治療高燒用葯一定要有法可依,用葯根據病情靈活多變,不能拘泥一法,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蒙。中醫幾千年的底韻,精彩的地方很多,只是近已落伍了。
關於現代化的空調已經很普及了,但是有時在治病的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一,在陽光下,中暑、閉痧、昏厥之病人最好不要馬上使用空調突然降溫,這樣有害人體。二,高熱病人要注意用空調,外部突然降溫,影響體內熱量施放,對治療高熱不利,病極易反復,拖延時間。三,體虛之人用空調要特別注意,因為冷熱變化太大,身體調節一時跟不上,很容易出毛病。
現在我們來談談痧症是陰症還是陽症。痧症陰偏多,挾痧、刮痧,辛溫之葯,皆為陽。而治暑熱方法和治痧之法是有差別的。關於這方面的用葯歷來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的說用清暑益氣湯治暑很好,有人卻說用清暑益氣湯反而暑熱更甚,用白虎湯加生地、丹皮、麥冬、山枝、竹葉、黃苓有效。說法甚多,不能例舉,然其不論用何方治好了病都有道理,病治不好再好的方葯也沒用。這用葯的過錯是人的錯,不是葯的錯,葯好心為人類治病有什麼過錯,是人的智慧不高誤派方葯自造的後果,不醒己過,反說他非。你說生薑治暑可以不可以用,有時可用有時不可用,有時這陣子不能用,過陣子來治暑又很好。就象安宮牛黃丸是治溫熱重症,很貴重的中葯,病若邪熱在表急而用之亦有害於人,元氣大虛之人用之,更是直追黃泉。這是很好很貴重的中葯,用時不當效果相反。看古人書不知其底層意識,很容易紙上談兵。所以在臨床中要辨證明白,用方不會有誤。陰陽之症常互相轉化,用葯是根據病之陰陽變化,而不斷調整治療方法。這就是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觀,也是中醫的唯物主義觀點。用動的眼光,活的眼光,看病的變化,看周圍事物一切的變化,看自然的變化,看人的變化。陰陽是永遠不停互相作用運動的,對立統一相互制約發展而依存的矛盾,陰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生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宇宙的物質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一個平衡消失,新的平衡又開始,一個支點消失,新的支點又形成。一個舊的消失,一個新的開始,這是什麼,這就是生命,這就是宇宙中萬千物質多不可說的終始,這就是說了幾千年的陰陽之理。
以上就痧症的一些治療,談了自己的看法,很粗淺,不足之處,請指正
參考資料:http://zhongyi.yiwangtong.com/2/index.asp?id=1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