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對我們的影響
① 簡述道德對於人生的意義
道德是一種社會附加的意識形態,本身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社會關系越來越密切復雜之後,需要一種觀念上的導向,這也與實際運作社會有關系,而通過道德,把人們之間的關系明確下來,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②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對當今社會的影響、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內容豐富,多姿多彩,良莠並存。
其中,雖然有受到一定的歷史的、階級的、社會的局限的道德舊識;但更有反映中華民族道德上的文明進步,體現全人類道德文明的具有長久思想價值的道德智慧。
1,源遠流長的中國倫理道德思想,始終貫穿著一種可以稱之為「公忠」的道德精神。從《詩經》提出的「夙夜在公」,《書經·周官》提出的「以公滅私民其允懷」,直到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替眾人服務」,都奔涌著「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為國家、民族而獻身的精神。也正是在重視整體精神的影響下,出現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為國家、為民族、為整體的利益不息奮斗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歷經磨難,長興不衰,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堅忍不拔的民族偉力,就在於我們民族有著這種「廓然大公」、愛國、愛民的崇高道德精神。
正由於這種重視整體利益,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根本道德價值取向,中國傳統道德在個人與他人、社會、群體的關系問題上,始終強調「舍己從人」、「先人後己」、「舍己為群」。在「義」與「利」的關繫上,把代表整體利益的「義」,放在代表個人利益的「利」之上,強調「義以為上」、「先義後利」、「義然後取」,主張「見得思義」、「見利思義」,反對「見利忘義」。盡管董仲舒和宋明理學對先秦儒家的「義利之辯」進行歪曲,主張「重義輕利」、「貴義賤利」,但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精神是主張在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應以義為重,以國家、民族之大義為先,犧牲個人的私利。
今天,要把相對貧窮落後的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只有在全民族中發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倡導重視整體利益,把國家、民族的繁榮進步、社會的發展、人民的幸福放在個人利益、個人享受之上,才能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發揚重視整體利益的道德精神,發揮道義的巨大力量,才能幫助人們克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斤斤計較個人私利、見利忘義,「一切向錢看」的傾向,自覺關心他人、集體、國家的利益,鼓勵「先富」帶「後富」,「先發展」帶「後發展,走「共同富裕」的民族振興之路。
2,在中國的傳統倫理道德中,以儒家為代表的「仁愛」思想,是一種對於協調人際關系具有積極意義的重要道德精神。「仁愛」既是一種人際關系的道德准則,又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重要道德智慧。孔子說,仁者「愛人」,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做到「仁」,就應當做到「恭」、「寬」、「信」、「敏」、「惠」。我們知道,所謂道德即是要求人們在考慮自身利益的同時,考慮到他人與社會的利益。中國傳統的「仁愛」思想,即是要求人們替別人著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關心人,幫助人,待人以誠,施人以惠。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道德精神。盡管在存在階級對立的情況下,普遍的「人類之愛」只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但是,人類的「仁愛」精神作為一種積極的、健康的道德信念,在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歷史長河中,起著協調人際關系、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積極作用。
「仁愛」精神是一種具有人類普遍意義的人道精神。中國傳統的「仁愛」,與「人對人是狼」、「他人是地獄」的西方利己主義思潮是根本對立的。它要求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互助、互愛,與人為友,與天地萬物為友,和諧共處。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經濟競爭、貧富差距等等會不可避免地引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張。因此,在社會生活中積極發揚中國人傳統的「仁愛」精神,倡導「仁者愛人」、「厚德載物」、「民胞物與」的道德,有益於創造現代生活需要的同情弱者、互助友愛、幫窮濟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友愛的新型人際關系。
3,中國傳統道德歷來十分重視人倫關系的道德價值,強調每個人在人倫關系中的應有道德義務.《尚書》提出「五教」,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提出「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禮記·禮運》主張「十義」,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貞、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些都從不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角度,規定了每個人為維護良好的人倫關系應當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則。傳統人倫關系中維護封建等級關系的糟粕無疑應當予以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只要能賦予符合時代要求的嶄新涵義,對於改善當今家庭與社會的人倫關系,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仍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中國傳統的人倫思想強調個人在不同的關系中應當遵守相應的道德義務。儒家特別重視家庭倫理關系的和諧有序。對長輩的「孝」即尊敬、善待,對下輩的「悌」即關心、愛護,被認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不僅如此,儒家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還要敬重其他的老人;不但要悌愛自己的幼小之輩,而且還要關懷其他人的幼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十分崇高的人倫精神。在現代家庭與社會、人倫關系中,我們應當大力倡導敬老愛幼、孝敬父母、夫婦有情、朋友有信等美德,使中國人傳統道德中一切有價值的人倫道德精神在新時代得以發揚。
4,中國傳統道德中有一種非常可貴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張人們在滿足基本物質需要的情況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愛國愛民、無私奉獻、捨生取義的「君子」作為一切有道德進取心的人們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不論是「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的執著道德精神,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高尚道德理想,其核心思想,都是要求人們超越個人的私利、私慾,以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正義事業作為個人行為的最高准繩。《易傳》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孔子提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孟子提出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膝文公下》),歷來為仁人志士所推崇。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這種鼓勵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嚮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仍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在傳統走向現代的社會轉型過程中,有些人視道德精神為草芥,私心膨脹,物慾橫流,在「一切向錢看」的歪風中成為利慾熏心、喪失人格、國格的勢利小人。理想道德人格是國民道德精神的一面鏡子。一個國家的民眾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今天和明天。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正呼喚我們在繼承中國傳統道德寶貴遺產的基礎上,在現實生活中提高民眾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境界,重新確立新型的具有現代思想特徵的理想道德人格。
③ 養成良好道德對我們有什麼作用
認識功能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調節功能
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樹立正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評價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善」「惡」來評價社會現象來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
平衡功能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
(最初)調節功能
人類擬定道德原則的目的是調節利益關系,實現本階級(社會或團體)利益最大化。
④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對我們的影響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我們今天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僅包括對我們生活習慣的影響,而且也包括對我們思維方式的影響。體現在凡事都力求一個「穩」字,考慮問題慎之又慎,面絕不是西方國家所奉行的今朝有酒今朝醉。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都有一個度,過分了、極端就會走向反面。總體上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責任!
中華民族組織優秀的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
(4)道德對我們的影響擴展閱讀: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繼承和發揚了以炎帝神農氏為代表的早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其它傳統美德,並在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及其理論指導下,終於取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戰勝建設過程中的一切艱難險阻,弘揚中華民族自炎黃以來的一切傳統美德,更有著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
⑤ 中華名族傳統道德對人們的影響和價值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重德行、貴禮儀,在世界上素來享有盛譽版。自古以來,中華民權族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發展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而精深。但歸納起來,在歷史典籍里加以明確、歷代歷朝基本形成共識的內容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個要素。當然,在傳統道德方面還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豐富,或者是這五大要素的發展。
⑥ 品德對人的重要性
個人道德品質的重要性
在飛快發展的當今社會,各種社會問題暴露出,我們內的整個社會需容要加強培養個人的道德素養。個人的道德素養直接影響著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世界觀和榮辱觀等問題。因此,個人品德是我們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和根本。
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有利於提高社會公德。公民的個人品質高,才會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的共同利益,是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一個公民個人道德品質高的社會,人與整個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地關系都會是和諧穩定的。
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有利於提高個人職業道德水平。一個具有較高的個人道德品質的人始終以高尚的職業道德規范自己,在本崗位上努力做到愛崗敬業、廉潔公道、勇於競爭、敢於創新、團結協作,在行業的改革於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個人道德品質對於樹立好的家庭美德有著重要作用,每個家庭是整個社會的小細胞。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的公民,對家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尊愛長輩、愛護配偶、呵護孩子,為建立和諧安寧的家庭而自覺遵循道德准則。
⑦ 道德修養對人有哪些影響
在生活中,要做一個誠信的人不容易,因為總會受到外界的干擾,總會受到很多來自外界的考驗,還會遇到很多外界的誘惑。
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就不可能在各種誘惑面前把持住,也不可能經受住各種考驗。
而一個人一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那麼他就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追求,什麼該反對。
這樣就能讓自己的行為受道德的約束,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誠信意識。
小於是一位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她順利去了一家外企上班。
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同時她很喜歡這個公司的氛圍,在簽勞動合同時,她就只提出了每月2500元的工資要求。
由於工作與她的專業比較對口,加上她勤奮敬業,學習能力又很強,所以沒過多久,就已得心應手。
然而第二年那些初來乍到的應聘者卻沒有像她當初那樣做事小心謹慎,在沒有熟悉工作要求的情況下,就向公司提出每月5000元的工資標准,公司竟然也同意並與之簽訂勞動合同。
小於心裡很不是滋味:「我自己工作這么努力,而且表現得這么好,一年多來一直每月都只有2500元,公司憑什麼給那些什麼都不懂的新員工那麼高的工資?」但是她明白抱怨沒有絲毫用處,因為自己當時和公司明確簽訂了三年的勞動合同,而且每月2500元的工資要求也是她自己提出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於對自己每月2500元的工資待遇越來越不滿,周圍的好多同事也為她不平,都勸她去申請加薪,若上級不批,大可另謀高就。
小於雖然覺得同事的話很有道理,但是又再想想自己一年前和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明明是自己主動提出三年內每月2500元的工資,公司只是按合同執行而已,現在卻去要求加薪,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而如果此時跳槽去別的公司那就是違約,自己就成為一個不遵守勞動合同、沒有職業道德的人了。
想到這里,小於下了決心:先把合同幹完再說。
如果到時候單位還不加薪,她就辭職跳槽;如果加薪,她就繼續留在這里工作。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小於在工作中依然任勞任怨,從不抱怨,而且工作也不斷得到周圍同事及上司的高度認可與評價,但是她的薪水依然只有每月2500元。
三年的合同期終於結束了。
小於鼓起勇氣,主動走進經理的辦公室,准備遞交辭職報告。
經理非常熱情地招呼她就坐,還沒等她把辭職報告拿出來,就將事先准備好的儲蓄卡遞到了她的手中。
「我知道你三年內一直非常認真努力地工作,也為公司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由於我們雙方之前勞動合同上的規定,就沒有給你加薪。
但是,你的表現我們都看在眼裡,這個卡是你最近三年內工作應得的獎金,就算按新員工的標准給你將以前的薪水全部補上吧。」
聽到經理的話,小於心裡如一塊石頭落地,兩年多來的心事終於了卻了。
經理說:「如果你願意,我們非常歡迎你繼續留在本公司工作。」
小於微笑著,從容地點了點頭。
經理接著又宣布:「從明天起,你就是分公司經理,月薪7000元。
公司相信你一定會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績。」
此時,小於突然意識到,良好的職業道德也會給一個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假如小於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當她看到薪水的極大反差時,她怎麼會繼續任勞任怨地履行自己的勞動合同,又怎麼會守得雲開見月明,得到公司的高度認可?
⑧ 道德修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體現個人品德,素質。圍繞這個話題寫,在舉列子吧…………
⑨ 道德對於我們個人成長,事業的成功有著怎樣的具體影響與作用
啊,道德是法復律的補充劑。制很多法律上不能解決的事情,道德都起到支撐的作用。
在工作中有很多損人利己的事,至於干不幹,要看你的道德品質了。
有的人道德品質低,他覺得不犯法就行,它就幹了。
好像我道德品質高,我覺得不犯法,我也不能去干。
⑩ 個人品德的好壞在我們生活中有何影響
個人品德與道德行為是一致的。良好的品德會表現出善的行為,善的行為體現著良好品回德的價值實質答。由於一個人的品德是長期形成的穩定傾向,因此,作為人格表現在一般情況下是比較一貫的。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一個公民都不可忽視良好品德的養成,只有重視個人良好品德的養成,才可能在人生實踐中展現出高尚的人生品質和精神面貌,才可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才可能具備做一個全面素質發展的人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