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發布時間: 2021-11-24 01:04:01

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黨和法、黨和法治的關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根本問題,必須科學認知和正確把握。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願的體現,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本質相同、目標一致,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憲法明確規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既是憲法責任,更是歷史擔當。全黨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必須加快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實現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制度協同互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法的關系是政治和法治關系的集中反映。法治當中有政治,沒有脫離政治的法治。西方法學家也認為公法只是一種復雜的政治話語形態,公法領域內的爭論只是政治爭論的延伸。每一種法治形態背後都有一套政治理論,每一種法治模式當中都有一種政治邏輯。」

(1)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擴展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法治道路的選擇也自然如此。獨特的國情決定了中國必須走獨特的法治道路。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依法治國行穩致遠,大踏步向前邁進,法治建設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立足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國情,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Ⅱ 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確立,是我們黨治國理念和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新階段。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把依法執政確立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權、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戰略思想,不斷深化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10年來的歷程充分證明: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正確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之路,是實現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和諧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

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堅持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更好地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提供法律保障;要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依法行政責任制,嚴格行政執法,加快建設法治政府;要堅持改革創新,積極穩妥地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充分發揮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職能作用;要堅持抓好監督體系建設,拓寬監督渠道,強化權力監督制約機制;要堅持深入持久地進行法治宣傳教育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精神,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的指導地位,大力繁榮法學研究,為深入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供理論保障。
贊同3| 評論

Ⅲ 如何理解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方針

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在加強立法工作的同時,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推進依法行政,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執法水平,確保法律的嚴格實施。在繼續加強法制宣傳和普法教育,增強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的同時,拓展和規范法律服務,積極開展法律援助。把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推進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
第一,建立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 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方針原則,強調的就是社會主義法律與制度的制定問題,它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依法治國的基礎,也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內容和首要任務。「有法可依」從立法方面要求由國家權力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種法律、法規和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立法工作,形成全體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
要建立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繼續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法制,把那些被實踐證明是成熟的正確的重大政策措施,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為依法治國提供法律保障;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切實做好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改、廢工作:繼續完善立法程序,改進立法方法和立法技術,提高審議法律的效率和水平;加強法律解釋工作,保障法律的正確適用,做到法律建設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進而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提高立法質量,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第二,加強制度建設和執法監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它要求一切國家機關、政黨、武裝力量、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全體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
「執法必嚴」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關鍵。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一方面對違法行為必須依法懲處,決不能姑息遷就;另一方面必須秉公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律程序准確量刑。
「違法必究」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一項具體內容,是打擊各種形式犯罪活動,維護人民的各項民主權利的保證,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保障。
推進依法行政,維護司法公正,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突出任務。

第三,拓展和規范法律服務,積極開展法律援助,是新時期賦予我國法制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普法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後要在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的同時,積極開展全方位的法律服務。

同時,要積極開展法律援助,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權利不受侵害,使社會主義民主真正成為最廣泛的人民民主。
(三)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
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對於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完備的法律體系是實施依法治國的重要前提。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首先必須有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國家的各項工作都有法可依。完備的法律體系,還有利於法制宣傳和法律教育工作的開展,以提高廣大群眾守法的自覺性。
第二,完善的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是實施依法治國的基礎。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依法行政的意義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我們要在明確執法機關的職責許可權的同時,注意加強執法監督,建立健全對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執法違法的追究制度和賠償制度,促進依法行政,保證人民的合法權益。同時,加強和完善司法制度建設,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強執法和司法隊伍建設,提高司法隊伍的整體素質,重點加大打擊司法腐敗的力度,逐步建立一支品德優秀、業務過硬、忠於黨和人民、廉潔奉公的司法隊伍。
第三,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依法治國的主要條件。

Ⅳ 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1、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2、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要嚴格執法資質、完善執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

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權被濫用的基本措施就是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把決策、執行等環節的權力全部納入監督制約機制之中,保證權力沿著制度化、法律化的軌道運行,防止行政權力的異化,確保法律公正、有效實施。

三、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完善律師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確保司法公正高效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4)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擴展閱讀:

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以及領導幹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Ⅳ 什麼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第一,建立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 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方針原則,強調的就是社會主義法律與制度的制定問題,它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依法治國的基礎,也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內容和首要任務。「有法可依」從立法方面要求由國家權力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種法律、法規和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立法工作,形成全體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
要建立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繼續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經濟法制,把那些被實踐證明是成熟的正確的重大政策措施,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為依法治國提供法律保障;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切實做好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改、廢工作:繼續完善立法程序,改進立法方法和立法技術,提高審議法律的效率和水平;加強法律解釋工作,保障法律的正確適用,做到法律建設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進而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提高立法質量,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第二,加強制度建設和執法監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核心。它要求一切國家機關、政黨、武裝力量、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全體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執法必嚴」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關鍵。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一方面對違法行為必須依法懲處,決不能姑息遷就;另一方面必須秉公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律程序准確量刑。「違法必究」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一項具體內容,是打擊各種形式犯罪活動,維護人民的各項民主權利的保證,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保障。推進依法行政,維護司法公正,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突出任務。
第三,拓展和規范法律服務,積極開展法律援助,是新時期賦予我國法制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普法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後要在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的同時,積極開展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同時,要積極開展法律援助,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權利不受侵害,使社會主義民主真正成為最廣泛的人民民主。

Ⅵ 十九大以來,我們黨深刻總結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教訓,立足於堅持和發展

Ⅶ 怎樣理解「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對於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個人意志而改變。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實施依法治國,必須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其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任何一個國家的民主和法制都睡逐步建立並不斷完善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也需要一個逐步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當前和今後的一段時期,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二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三是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四是優化司法職權配臵,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五是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Ⅷ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首要的是完善以什麼w

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
——以上摘自中國出版網

Ⅸ 結合我國現實案例,談談如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多做事少說話,多說話多規范惹人厭,多說話不做到人民怒。 ,故應該多結合自我,努力給人民發言權參與權,首先規范人民與ZF之間的義務,這樣就OK了。所謂法律,...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全文舉證規定 發布:2025-05-29 07:43:28 瀏覽:251
法學概論上 發布:2025-05-29 07:28:06 瀏覽:529
強化司法監督制約 發布:2025-05-29 07:26:31 瀏覽:12
關於經濟法總論 發布:2025-05-29 06:47:50 瀏覽:688
司法島僵屍 發布:2025-05-29 06:40:39 瀏覽:61
國際經濟法的實務書籍 發布:2025-05-29 06:18:01 瀏覽:969
河源勞動法最低工資 發布:2025-05-29 05:55:42 瀏覽:196
道德健康認識 發布:2025-05-29 05:51:25 瀏覽:842
法律援助是以下哪一種主體的責任 發布:2025-05-29 05:41:20 瀏覽:943
黨建司法改革 發布:2025-05-29 05:41:19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