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立法
『壹』 憲法與法律委員會屬於全國人大的什麼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專門委員會之一。
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統一審議向全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法律案;其他專門委員會就有關的法律案進行審議, 向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提出意見,並印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或者常委會會議。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更名為「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1)王晨立法擴展閱讀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擬更名為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2018年3月5日上午,憲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在作關於草案說明時透露,2月28日,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將「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更名為「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
王晨說,上述調整涉及憲法第七十條中法律委員會名稱的規定。根據黨中央精神,將這個問題在本次會議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時一並考慮。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該法典生效後,有哪些部門法要失去法律效力,該法共有多少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後,失效的法律有: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2879票贊成、2票反對、5票棄權,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
民法典的出台,標志著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
(2)王晨立法擴展閱讀: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後,由於反右斗爭擴大化,立法活動被終止。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議程,並於1964年完成了草案(試擬稿)。後來也因為政治原因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組織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雖然草案並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現行的民法通則都是以該草案為基礎。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
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並原則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就民法典編纂工作所作的請示匯報,對民法典編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民法典編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叄』 民法典幾個分編
民法典共有7個分編:
第一編總則
第二編物權
第三編合同
第四編人格權
第五編婚姻家庭
第六編 繼承
第七編侵權責任
『肆』 不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等名稱,那這個全國人大常委會到底是什麼呢?它的職權是什麼呢?相信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了解這一機構的組成和職權,很多時候都是大家聽說的多,但是了解的甚少。那麼就由小編為您一一講解,消除大家的疑惑。
1、立法權。
依據現行憲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權。主要包括: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這樣,除了憲法和基本法律外,大量的立法工作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承擔。
2、憲法和法律的解釋權。
解釋憲法,即對法律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而作的立法解釋。這樣便於從立法的角度及時回答和解決憲法和法律實施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保障憲法和法律的准確實施。
3、憲法實施的監督權。
現行憲法除規定全國人大監督憲法的實施外,還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由它行使這一職權,便於對憲法的實施進行經常性的監督。這對於保障憲法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4、對其他國家機關工作的監督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國家機關的工作;撤銷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5、對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人事任免權。
6、對國家生活中重要問題的決定權。
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除上述職權外,全國人大常委會還有權執行全國人大授予的其他職權。如: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議,聯系全國人大代表,並組織他們視察,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領導各專門委員會的工作,等等。
由此可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機構,也是對國家至關重要的機構。並且,這一機構的職權多種多樣且十分重要,希望大家在看完這些後,對這一機構能有全新的認識,同時也認識到人民對國家也是至關重要的。
『伍』 共和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正式實施,這有何特殊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1979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組織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雖然草案並未正式通過成為法律,但現行的民法通則都是以該草案為基礎。
2002年12月,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民法草案。之後,由於物權法尚未制定,加之對民法草案認識分歧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終被擱置下來。
2014年11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著手第一步的民法總則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則為基礎,系統梳理總結有關民事法律的實踐經驗,提煉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引領性的規則,形成民法總則草案。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陸』 民法典在法律體系中居於什麼地位
民法典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我國的基本法之一。中國民法的專現代屬化作為一系列復雜社會因素促成的產物。
具有其深刻依據,且不可逆轉。實現法律的現代化,以現代化的法律促成並維護社會的現代轉型,已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不歸選擇。
(6)王晨立法擴展閱讀: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柒』 第一次民法典編纂是在哪一年
第一次民法典的編纂是在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