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曰
⑴ 慨自歐化東漸,海內承學之士,囂囂然侈談自一由平等之說,致道德日就淪胥,……是什麼意思
自從西方化的風氣漸漸影響東方以來,國內的學者,沸沸揚揚地大談特談自由平等的學說,導致傳統孔孟道德一天天淪喪。
⑵ 說說道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篇一:道德才是最淳樸的美
外貌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美;華麗的外衣並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純朴的美。
美在於心靈。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就如沒有了靈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從此而改變;一個人如果擁有了道德,關愛、溫暖、快樂……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顆寶石,用道德鑲邊,人生就會更加燦爛奪目,光彩耀人。
美在於心靈。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關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隻船,道德便是船槳,只要擁有道德的人,船就會有前進動力,一步步到達成功的彼岸,到達人生的最巔峰;如果一個人沒有了道德,船也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最終回到原點,這個人的一生就沒有任何意義;但重新找到它卻很難,就如大海撈針。
小行為,大道德。的確,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品質、思想如何,他是怎樣一個人。講道德是一種美,最純朴的美,它會給我們的人生添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擁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你會快樂一生,終身受用。
看一個人並不是看他取得了什麼,而是看他品質如何、道德如何,這樣的人才會成功,如果再有文化與知識,沒有道德的支撐也是沒有用的。
我們要永遠記住:美在於心靈,道德才是最純朴的美。
篇二: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
雷鋒,相信大家都不生疏吧。一提起雷鋒,中國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位普通的中國士兵,在他短暫的二十二年的人生歲月中,以平凡朴實的言行,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鋒,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幫列車員拖地、打掃候車室,為丟失車票的大嫂買票,給困難戰友家中寄錢等。所以人們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可見在他那短暫的人生中做了多少好事,給別人帶來了多少快樂和安慰。
雷鋒精神除了孝老愛親、正直勇敢、敬業奉獻、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外,還有一項,也是最重要、最簡單的一項——勤儉節約。雷鋒從小便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曾多次奪得「節約標兵」的稱號。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歷來重視節約。可是當人類文明進程步步推進的時候,「節約」這個優良傳統卻不被人們重視了。
最近芒果台舉辦了一個自助餐「光碟行動」。在一周的調研中,記者在長沙選擇了一家自助餐廳、一家旅遊餐廳和一家火鍋城進行隱蔽拍攝。到了吃飯時間的時候,自助餐里六個餐台上擺滿了上百種美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都齊了。
在一家自助餐里。只見一對情侶正在一個角落共進晚餐,他們的桌上已經擺滿了六個餐盤,但男生認為還不夠,便到了烤生蚝和叉燒的餐台那又領了兩個餐盤。現在,他們的桌子上有生蚝、點心、壽司還有一大盤的甜點和水果。四十分鍾後,那位男生起身買單,可餐桌上還剩有不少的東西,那些東西都夠一般人吃一頓了!記者上前問道,那位男生解釋說:「因為點了太多油膩的東西,所以到後來就吃不下了。」餐廳經理說:「一般都會剩這么多,還有的比這個更離譜!拿了一盤,根本就沒吃。」
記者又來到了一家著名的火鍋城。在火鍋城的正中央有一桌,桌子上還剩五盤完整的菜,但就餐的一夥人都已放下筷子了。記者以為他要打包帶走,沒想到一位穿格子衣的男生把五盤菜全倒進鍋里了,但倒進去後竟一點也沒吃。記者忙上前問是不是點的東西有點多,男生答說沒有。之所以把剩下的菜都倒進鍋里但又不吃,是因為中國人有個風俗習慣叫做年年有餘,而他們追求的是天天都有餘。我只能說這個理由未免也太荒謬了吧!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據統計,每家大型餐飲企業每天都會倒掉剩飯菜兩噸左右。這兩噸飯菜,可以救活多少貧苦人民?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雷鋒,學習雷鋒的勤儉節約。有這么一個工藝宣傳片是這么說的:節約每滴水,能讓所有生命得到灌溉;節約每度電,能讓所有黑夜都被照亮;節約每張紙,能讓地球多一片綠色;節約每粒糧,能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節約無小事,但從小事做起。就讓我們一起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吧!
⑶ 什麼是社會公德日
社會公德是人抄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亦稱「公共道德」或「公德」, 社會公德同個人私德相對,前者指同集體、組織、階級以至整個社會、民族、國家有關的道德;後者則指個人私生活中處理愛情、婚姻、家庭問題的道德以及個人的品德、作風、習慣等。兩者雖有區別,但不是絕對的,而是有緊密的聯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⑷ 有誰提供公民道德日對中學生宣講的材料
一、
八榮八恥的根本是什麼呢?我常常想,當一個人以八榮八恥為鏡子的時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些;當一個人終身以八榮八恥為鏡子的時候,他就能與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們比肩齊高!請看這一串光輝的名字:
周恩來,他一生服務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美國說他抵三個師,在新中國誕生後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國。
李四光,當外國專家定論中國沒有石油時,他自信地說:科學證明中國有儲量豐富的油氣。
李瑞環,熱愛本職崗位,從一個普通的建築工人成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
焦裕祿,將災難中的蘭考人民緊緊團結起來,與風沙鹽鹼戰斗到生命最後一刻。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誠實守信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邱少雲,為了大部隊的行動,堅守紀律,強忍著烈火燒身直到犧牲。
雷鋒,一雙襪子補了又補,卻寄錢救濟戰友的家人。
這些鮮明的事例告訴我們,不管是過去,今天還是將來,八榮八恥的根本就是如何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負責,對祖國人民有貢獻的人。反之,那些遺臭萬年的八恥類人物將會永遠被人民和時代唾棄,踩在腳下
二:
各位老師、同學們:
今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全國政協委員時,發表了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提出了以樹立「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了深入學習和貫徹胡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引導廣大同學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根據上級通知精神,我校決定在近期開展一次以「八榮八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學校加強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當前,在社會上存在著是非不明、黑白混淆、道德缺失等不良風氣和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現象,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思潮盛行一時,一些青少年在不良風氣和思潮的沖擊下,出現了理想的迷茫、道德的彷徨。在我校,也有少數同學的心靈受到侵蝕,他們整日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冷漠,不守校紀,泡網吧、談戀愛、偷盜錢物、打架斗毆等醜陋現象時有發生,反映出人生信念的迷失和價值觀的扭曲。胡總書記關於「八榮八恥」講話的發表,准確及時,簡潔明了,對於廣大同學明確是非美醜善惡界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各位老師,同學們,現代生活的多樣性,給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無論怎樣,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線,都不能顛倒是非,以恥為榮,以丑為美,以惡為善。同學們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重任,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帶頭用社會主義榮辱觀規范自己的言行。當前,我校的學雷鋒活動正開展的如火如荼,希望大家能把這次學習教育活動與 「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與創建和諧校園結合起來,與學習各科文化知識結合起來。廣大團員、學生幹部要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認真學習、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每個同學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像雷鋒那樣,追求真善美,拒絕假惡丑,明榮知恥,不斷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自覺抵制低級趣味,牢記使命,發奮學習,用自己的愛心奉獻弘揚校園新風,自覺養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勞動,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質的社會主義新人。
引導廣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學校堅持德育為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廣大教師要自覺擔當起這一光榮任務。因此,希望我校全體教師要認真學習胡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握「八榮八恥」的豐富內涵,在工作中把榮辱觀教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引入教材,引入課堂,引入學生頭腦,並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希望全體教師要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觀念,修師德,強師能,鑄師魂,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業務水平,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努力爭做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表率和楷模。
我校作為一所省級示範性職業高中,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方面理應走在全市各界的前列,以充分發揮其引導和示範作用。因此,希望各專業、各處室要高度重視本次學習教育活動,把它作為本學期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通過各種形式,努力營造全校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良好氛圍;各班要召開一次榮辱觀主題班會,出一期專題板報,學校網站、電視台、廣播站、宣傳欄也要及時開展宣傳報道活動。
老師們,同學們,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樹立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規范和准則,讓我們共同努力,用實際行動落實胡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牢記「八榮八恥」,樹立道德新風,爭做師生表率,敢為社會棟梁,為推動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和諧校園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
各位老師、同學們: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從我做起,踐行八榮八恥》。
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講話中提出了「八榮八恥」的觀點。「八榮八恥」的具體內容是「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強烈榮辱感的民族。從恥食周粟的伯夷叔齊,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項羽;從恥為亡國奴的文天祥,到拒絕美國救濟麵粉的朱自清……無數錚錚傲骨的人物,在中華歷史上演繹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
然而,看看我們的周圍,有一些現象讓我們深感遺憾。有的同學無所事事,以浪費時間為榮;有些同學以在考場上耍手段作弊,沒被發覺而洋洋得意;有些同學集體觀念淡薄,不願意為班級做事;有些同學穿著追求名牌、愛打扮,在學習上卻不肯多花功夫,吃不起苦;有的同學在家好逸惡勞,從不幫父母做家務等等,其實都是榮辱不分的表現。這些同學中的是非、善惡、美醜不分的現象讓我們感到無比痛心。古人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學們應該多多反思,經常檢查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在不斷進步的基礎上,檢查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八恥八恥」的要求,以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
那麼作為少年兒童的我們,該怎樣培養榮辱觀呢?我認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時刻牢記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對自己日常行為規范的嚴格要求,把自己培養成為知恥愛榮的真正合格的小學生。
因此,同學們可以通過閱報、主題班會、黑板報以及更多的創新形式,在班主任的引導下,深入學習,真正領會「八榮八恥」的內涵,更要把它們內化為自己為人處世的行為准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實現理想,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把「八榮八恥」當作我們實現理想、共同進步的航標吧!
最後,我祝願每個同學,都能用實際行動給我們的文明校園增添一絲綠意,讓我們的校園更加文明、更加美麗、更加和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四: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守護心靈的「榮辱」底線》。
讓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
西安市藍田縣鄉村教師李小棚借錢搭車數十里,一心將撿到的4000元現金送還失主。經媒體報道後,李小棚的事跡在三秦大地形成強烈反響。
家徒四壁的鄉村教師李小棚,用在他看來最「理所當然」的舉動,深深敲打著我們的靈魂。以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正品德。李小棚的朴實之舉所折射出的人格力量,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的靈魂,審視自己的「榮辱」底線。
教書3年沒有領到一分錢工資,妻子得病東拼西湊借錢過日子,手裡握著6000元的到期貸款憑證……對於李小棚來說,當下最需要的是什麼?錢!然而,當他面對裝有4000元現金和銀行卡的錢夾,沒有一絲一毫的遲疑,借錢搭車數十里也要把它送還失主,並婉拒酬謝。
「我欠的賬也重要,但是不能用別人的辛苦錢還。」急等錢用的李小棚沒有我們想像的什麼猶豫,什麼「思想斗爭」,他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我告訴他們做好事不留名,但自己卻沒做到。」李小棚還為在他的學生那裡沒有「信守諾言」而深深內疚。朴朴實實一句「道理」,求全責備一句自責,卻都那麼擲地有聲,那麼感人肺腑,分明見證了一位重諾守信、拾金不昧者的亮麗品質。
當前,有人抱怨社會道德滑坡,拾金不昧「只歸記憶」。毋庸置疑,在有些人眼裡,「利」比「義」重,當「利」與「義」博弈時,往往表現為趨「利」而忘「義」。面對如此不正之氣,不乏有人作「憂容」之態,套用魯迅先生發一通「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感慨,接著是長長的一聲嘆息。彷彿於嘆息之中,便可以從「日下之風」當中除卻自己,但真的就能除卻了我們自己嗎?
我們無意於強調李小棚的「貧困」,因為在他的詞典裡面,拾金不昧、守護心靈的道德,跟貧窮富有絲毫無干,跟社會角色絲毫無干。誰說倉廩實才知禮節?誰說衣食足方知榮辱?誰說構建全社會的榮辱觀離我們每一個人還很遙遠?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李小棚用一個朴朴實實的行動,踐行了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榮辱觀,也警示了世人:只要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守護好自己心靈里的「榮辱」底線,構建一個正確的榮辱觀,形成社會的浩然正氣,並非想像的那麼難。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五:
出的「八榮八恥」,既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提出了一個如何做人的問題。
一個人不管是干工作還是過日子,首先要學會做人。在做人的道理上,古今中外的哲人們給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荀子說:「人不知羞恥,乃不能成人。」宋代名儒陸九淵說:「恥存則心存,恥忘則心忘。」《元史·楊忍傳》中說,「人有三成人」,其中提到「知羞恥成人」。明末思想家顧炎武說:「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則說:「人是唯一知道羞恥和有必要知道羞恥的動物。」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人都不約而同地強調羞恥感在為人處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值得我們後人深思。
「知羞恥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寶貴經驗和修身養性的重要法寶。清代學者朱起鳳年輕時在一家書院教書,因為沒弄清「首施兩端」和「首鼠兩端」兩詞通用,而錯判學生的作文,遭到眾人的奚落。他知羞恥而發憤圖強,潛心於詞語研究,編成了300多萬字的《辭通》,為漢語言文字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英國生物學家謝靈頓早年沾染惡習,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時,被姑娘一句「我寧願跳進泰晤士河裡淹死,也不會嫁給你!」的話深深刺痛,從此幡然醒悟,努力鑽研醫學和生物學,並最終在1932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所以說,知羞恥不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成就事業的起步。
「知羞恥成人」,前提是要明於羞恥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認識。當前,我們處於一個急劇轉型的社會環境,大量湧入的外來文化和各種各樣的外在誘惑,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產生了負面影響,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亂、價值迷惘,對什麼是羞恥、什麼不是羞恥分辨不清。當一個人對真善美與假丑惡缺乏辨別力,頭腦中分不清恥與榮時,什麼愚昧無知、好逸惡勞、損人利己、見利忘義、違法亂紀、驕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國、背離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來。現代社會是多元的、開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則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線,人們不論怎麼選擇,都離不開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只有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善於辨別羞恥的界限,才能知羞恥而成人。
「知羞恥成人」,關鍵在於嚴格的道德自律,強化思想內省。「知恥近乎勇」。道德自律產生的羞恥感是人類趨於完善的動力,使人自愛、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於禮、合乎情、趨於善、臻於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然而,不肖之徒們則害怕道德自律。莎士比亞名劇《理查三世》中,理查三世痛罵:「羞恥啊,你是個懦夫,你把我驚擾得好苦!你伸出千萬條舌頭將我指控成一個罪犯!」另一個兇手則說得更直接:「我不再跟羞恥打交道,它叫人縮手縮腳辦不成事;偷不得,一偷,它就來指手畫腳;賭不得咒,一賭咒,它就阻擋你;不能跟鄰居的妻子通姦,一動,它就識破你;它是臉會發紅躲躲閃閃的妖精,會鑽進肚子造反的傢伙。」可見,道德自律、知羞恥有助於阻人為惡,勸人從善。難怪英國作家卡萊爾說:「羞恥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增強人們的羞恥感受,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們把榮榮、恥恥作為一個社會公民
⑸ 給好評!!好人有好報! 文言文翻譯(朝花夕拾後記): 「......況邇來世風日下,沿風澆漓,
試譯如下:
【原文】
1、況邇來世風日下,沿風澆漓,不知孝出自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
2、殊未審孝只在乎心,不在乎跡。盡孝無定形,行孝無定事。
3、慨自歐化東漸,海內承學之士,囂囂然侈談自由平等之說,致道德日就淪胥,人心日益澆漓,寡廉鮮恥,無所不為,僥幸行險,人思幸進,求所謂砥礪廉隅,束身自愛者,世不多睹焉。
【參考譯文】
1、況邇來世風日下,沿風澆漓,不知孝出自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
譯文:更何況近來世風日下(社會風氣一天比一天敗壞),流傳下來的風氣浮薄不厚,不知道孝本是出於自然的事,反而把孝當做另外的一件事。
【注釋】
(1)邇來:近來。(2)澆漓:浮薄不厚。多用於指社會風氣。南朝齊王融《為竟陵王與劉虯書》:「淳清既辨,澆漓代襲。」
2、殊未審孝只在乎心,不在乎跡。盡孝無定形,行孝無定事。
譯文:特別不明白孝只在於心,不在於外部表現出來的行跡,盡孝沒有固定的表現形式,行孝也沒有固定的事。
【注釋】
(1)殊:特別;特殊。(2)審:清楚;明白。
3、慨自歐化東漸,海內承學之士,囂囂然侈談自由平等之說,致道德日就淪胥,人心日益澆漓,寡廉鮮恥,無所不為,僥幸行險,人思幸進,求所謂砥礪廉隅,束身自愛者,世不多睹焉。
譯文:(我)慨嘆自從西學東漸(西方的學術向東方中國滲透)我國文化歐化以來,國內做學問的人,喋喋不休地大談特談自由平等的理論,導致(國人的)道德一天天地接近淪喪,人心日益(一天天地更加)浮薄不厚,寡廉鮮恥(沒有操守,不知羞恥),無所不為(什麼事都幹得出),常常因心存僥幸之心而鋌而走險,人人都想因僥幸而進升,(那些)追求所謂的磨練稜角修正品性、束身自愛的人,社會上(越來越)不多見了。
【有幾個現在依然還用的成語可以不翻譯,也可以按照其後括弧內的意思翻譯出來。如寡廉鮮恥、無所不為等。】
【注釋】
(1)歐化:模仿歐洲的風俗、習慣、制度等。黃質《朱生君實延齡遺墨》詩:「佉盧旁行競歐化,變色風雲驚叱吒。」(2)東漸:原指向東流入。後引申謂向東方流傳。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西逾月窟,東漸扶桑。」林紓《送文科畢業諸學士序》:「歐風既東漸,然尚不為吾文之累,敝在俗士以古文為朽敗。」這里指西學東漸。(3)海內:天下。這里指中國。(4)承學之士:做學問的士人。承學,謂從事學問。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顧炎武》:「自梨洲起而振其頹波,亭林繼之,於是承學之士,知習古經義矣。」(5)囂囂(áo):本指喧嘩。後指多言。宋蘇洵《六經論·書論》:「湯之伐桀也,囂囂然數其罪而以告人,如彼有罪,我伐之,宜也。」清周亮工《陳章侯繪磨兜堅見寄感其意賦此答之》詩:「他日青藤山下去,囂囂對爾莫相嗔。」清李漁《閑情偶寄·頤養·行樂》:「乃形則往來僕僕,口則贊嘆囂囂。」(6)侈談:大談;縱論。明袁宗道《戒壇山二》:「予再探諸洞,俱弇淺,遂返方丈,侈談所見驕諸公,王則強言不須游。」清周亮工《與張瑤星書》:「學人侈談該博,每苦記憶不真,得此奇觀,頓如指掌。」(7)淪胥:泛指淪陷、淪喪。《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淳風杪莽以永喪,縉紳淪胥而覆溺。」唐張鷟《遊仙窟》:「下官堂構不紹,家業淪胥。」清顧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韻》:「一身長瓠落,四海竟淪胥。」嚴復《論教育書》:「神州之陸沉誠可哀,而四萬萬之淪胥甚可痛也。」(8)行險:做冒險的事;走危險的路。《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鄭玄註:「險,謂傾危之道。」孔穎達疏:「小人以惡自居,恆行險難傾危之事,以徼求榮幸之道。」唐柳宗元《與楊誨之第二書》:「今子又以行險為車之罪。夫車之為道,豈樂於行險耶?度不得已而至乎險,期勿敗而已耳。」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是此一書者,非闡明詞學之書,乃教人行險播惡之書也。」(9)幸進:以僥幸而進升。《後漢書·皇後紀贊》:「既雲德升,亦曰幸進,身當隆極,族漸河潤。」又特指希圖僥幸陞官。《續資治通鑒·宋真宗乾興元年》:「先是司天監丞徐起等言遇先帝御樓,及帝即位,止遷一官,願如京朝官例,遷兩官。朝廷惡其幸進,條約之。」《清史稿·選舉志五》:「捐棄階資,幸進者不以為獎勵之公,而陰喜進取之獨巧;沉滯者不自咎才智之拙,而徒怨進身之無階。」(10)砥礪:原指磨石,後活用為動詞,指在磨石上磨。後引申為磨練;鍛煉。《墨子·節葬下》:「此皆砥礪其卒伍,以攻伐並兼為政於天下。」《後漢書·竇融傳》:「融乃與五郡太守共砥厲兵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故位在鷙擊,砥礪其氣。」宋蘇軾《與王慶源之子書》:「惟望昆仲力學砥礪,以顯揚不墜為心。」又作激勵;勉勵。《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漢劉向《列女傳·齊女傅母》:「(傅母)砥厲女之心以高節。」清戴名世《〈梅文常稿〉序》:「吾江南文學禮義之邦,推宣城為最,其士大夫多崇禮讓,敦實行,以清風高節砥礪末俗。」(11)廉隅:原指稜角。後比喻端方不苟的行為、品性。《禮記·儒行》:「近文章,砥厲廉隅。」《漢書·揚雄傳上》:「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宋蘇洵《御將》:「況為將者又不可責以廉隅細謹,顧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傳》:「今廉隅不立,賄賂盛行,先朝猶暮夜之私,而今則白日之攫。」(12)束身自愛:猶言束身自修。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一章:「稍束身自愛者,不敢逸於常軌,以蒙青史之誅。」
參考:查字典網
⑹ 新八德孝親道德曰記200字
通過學習,我對「新八德」的內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知道了「新八德」是指:立志、孝親、尊師、友學、長善、救失、守法和落實《弟子規》, 「新八德」的八個方面,將學生成才教育內容和生活范圍所應遵循的正確成才之道,進行了較為全面、科學的講解,意在承接中華傳統美德,並賦予了新的內涵,體現了民族生命力的全新價值。同時,「新八德」教育與國家、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標也都是相一致的,「新八德」是「八榮八恥」教育的根基,新八德」符合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理論,「新八德」是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教育,因此,我認為;我們進行「新八德」教育,是十分有意義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由此,我們感慨良多,亦引發了我們對感恩與孝親更深入的思考,還有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反思。
感恩的情感是很樸素的,感恩的內涵又是非常的豐富,感恩的心使我們能夠與他人、集體、國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種良性、和諧的關系。
如果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得到他人救護,那麼他很自然地會對那個救他的人感恩戴德,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情感。同樣,一個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幫助,那麼他對這個幫助自己的人必然有著一種感謝之心。當然也會有忘恩負義之徒,以怨報德,但他必定為世人所不齒,因為他已經失去為人的基本倫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感恩是一種樸素的情感,或是一種樸素的倫理。
⑺ 吾君子之輩,夫,君子之行,三長兩得,其夫不陷也,又譽品德曰=吾什麼意思
吾君子之輩,夫,君子之行,三長兩得,其夫不陷也,又譽品德曰=吾什麼意思?
我丈夫的人,丈夫,君子的行為,三長兩全其美,她的丈夫不穿的,又稱贊品德說=我
⑻ 公民道德日是什麼節日
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印發兩周年之際,精神文明建設內指導委員會容決定,從2003開始,將《綱要》印發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公民道德日)。
設立「公民道德宣傳日」,目的是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和參與道德建設,使公民道德建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
⑼ 公民道德日徵文怎麼寫
同病相憐啊 我也還在思索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