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入律
㈠ 把道德寫入法律,會怎樣
挺好的建議,如果人類未來有可能實施這個政策的
1、道德需要和法律結合,才有實際版的約束權力。
2、道德和法律配合在一起,將是法治的重要補充。
3、道德是法治社會的重要底線。
4、道德是人類社會很重要的指標,把道德提升到理性,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的標志。
5、總有一天,道德會立法。當人類絕對理性覺醒的時候。
㈡ 道德自律包括三個環節
所謂自律,是指兒童的道德判斷受他自己主觀的價值標准所支配。這時兒童的道德判斷回具有了主答觀性,這是道德判斷水平發展趨於成熟的主要標志。根據這種自律的道德,兒童認為規則不是神聖不可侵犯、至高無上的,而是同伴之間取得協議的結果,大家以民主方式取得一致意見時,可修改規則。
自律是相對他律而言。皮亞傑從大量研究中總結出兒童道德發展的總的規律是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所謂自律,是指兒童的道德判斷受他自己主觀的價值標准所支配。這時兒童的道德判斷具有了主觀性,這是道德判斷水平發展趨於成熟的主要標志。根據這種自律的道德,兒童認為規則不是神聖不可侵犯、至高無上的,而是同伴之間取得協議的結果,大家以民主方式取得一致意見時,可修改規則。皮亞傑稱這種規則為彼此相互尊重的合理規則,與此相對立的是他律道德關系的單方尊重的強制性規則。
兒童的道德發展是由「他律」逐漸地轉向「自律」。年幼兒童和小學低年級兒童的道德評價主要依賴於教師和家長的評價,處於他律期。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道德判斷已經逐步擺脫了成人懲罰的影響,在評價某種行為的是非時能依據自己掌握的道德准則對行為做出判斷。
㈢ 按中國的現狀,是否要將道德納入法律感覺現在的人很浮躁,道德水準嚴重缺失,而一有事就說是社會的責任
中國目前進入一個歷史以來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一方面是政策的原因專,另一方面是科技的發屬達,通訊的方便使發展的速度達到指數級~~但是這種快速的發展會產生很多弊端和漏洞,所以社會上暴富的人會很多,讓一部分先富起來,他們不是有多麼出色的才能而大多是鑽了政策發展的漏洞,所以沒有富起來的多數人會產生一種心裡落差,不公平感產生後拜金主義相繼產生,而國家在這一方面沒有很好的方法去抑制,因為國家還需要發展。所以不公平的競爭行為在社會相繼出現,直接導致了道德水準的嚴重缺失~~~要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時間,只有當財富的積累到一定水平時,發展放緩,那時人民素質才逐步開始提高,就像現在的歐美國家,都是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才民主、自由的····(可以看一下18世紀之前的美國,還不如我們現在的人權好呢·)~~~~廢話不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㈣ 道德律就是上帝
沒錯!嚴重贊同你的觀點!
真理,就只有一個。聖人不區分,因聖人心同;凡夫執著你我,因凡夫心異。
㈤ 請問康德說的「道德律」是指什麼
"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著心靈: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德墓碑上
㈥ 康德的「天上星空和道德律」是什麼意思
康德的「天上星空和道德律」含 義如下:天上星空指整個宇宙,道德律指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
㈦ 道德如何帶入法律中實施
法律就是法律,法不容情,道德再好觸犯了法律一樣依法行事。否則就不叫法律。
道德是每個人的品德素質所在,和法律是兩回事。
個人見解。
㈧ 談談發律與道德的區別和聯系
易中天老師舉過一個例子,我深感透徹!
古代都是講究德治(以德治國),既然是以德治國,那麼先要先把皇帝也好,官員也好都設計成君子(有廉恥心,又有正義感),明清兩代官員的俸祿都相當低,摺合現在人民幣1130塊錢,雖然看起來好像還不少,但是就當時而言根本不能維持做官的體面。比如海瑞一年只吃一次肉,有次母親過生日竟然賣了兩斤肉就已經成為官場中的新聞了。所以當時為官只能收紅包,不收紅包就沒法過日子。這種腐敗因制度而生,最後又形成不成文的制度,因此這就屬於制度性腐敗!
在拿美國制度來做比較有句話好像是「防官如防賊」,美國人不相信什麼廉恥之心,也不指望治國的都是君子,反倒時時刻刻提防小人。美國憲法的一個基本設計思想就是先把治國者的人先想像成小人,然後再設計一整套的都西來防範。這就是我們古代與美國立法的區別,也是我們需要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