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廢止法律法規規章
A. 五省被要求廢止超生即辭退廣東表態怎麼樣
廣東計生條已經廢止超生即辭退。
廣東超生罰款最多降低三倍,取消國家機關及事業單位五年不得招錄懲罰規定……近日閉幕的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該決定對比原條例有多處重大修改。
刪去不宜繼續施行的嚴控措施和處罰規定
對比原條例,新《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條刪除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鄉鎮集體企業對其超生職工應當給予開除分或者解除聘用合同」;
修改為:「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他人員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
此外,新條例第四十條還刪除了「對超生人員,有關單位照本條例規定作出處理決定之日起,五年內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鄉集體企業不予招工、錄(聘)用;
五年內不得選為(居)民委員會成員和評為先進;七年內不得享受公費醫療福利:七年以上十四年以下不得享受農村股份合作制分紅及其它福利。」
而新《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一條刪除了「對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在評選先進集體、授予個人榮譽稱號和確定綜合性獎勵以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考核、任用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制」;
修改為:「對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在評選先進、授予個人榮譽稱號和確定綜合性獎勵以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考核、任用等方面予以否決」。
(1)廣東省廢止法律法規規章擴展閱讀
多省修改《計生條例》,廢止「超生即辭退」
隨著2018年11月底遼寧、雲南兩省人大常委會會議決定對當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作出修改,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2017年點名的廣東、雲南、江西、海南、福建、遼寧、貴州等省均已修改了當地的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廢止了「超生即辭退」法規。
據《遼寧日報》2018年12月6日報道,11月28日遼寧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對《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作如下修改:將第四十五條修改為:「按照本條例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他人員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
修改之前,《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五條原文為:「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員,按照下列規定處理:(一)產假期間停發獎金,取消福利待遇;(二)三年內不得晉升職務或者級別,不得享受獎勵工資;(三)五年內不得錄用為國家工作人員。
「依法應當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員,除按前款規定執行外,是國家工作人員的,根據違法情節嚴重程度,按照人事管理許可權分別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其他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予以辭退。」
繼遼寧之後,2018年11月29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也對《雲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的「超生即辭退」相關條款作出修改。
至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2017年點名的廣東、雲南、江西、海南、福建、遼寧、貴州等省均已對當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相關法規作出了修改。
B.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2001年底以前發布的部分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省政府令第71號)
廣東省人民政府令
(第71號)
現將《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2001年底以前發布的部分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予以公布。
省長 盧瑞華
二00二年四月四日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廢止2001年底
以前發布的部分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
自1991年、1997年對建國以來的省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兩次全面清理以來,客觀情況又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新形勢的需要,省人民政府對2001年底以前發布的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全面的清理。省人民政府決定:
對主要內容與新的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已經修改的法律、法規、規章、黨和國家新的方針政策或者已經調整的方針政策不相適應的,已被新的法律、法規、規章所代替的,適用期已過或者調整對象已經消失、實際上已經失效的27件政府規章,自發布之日起予以廢止(目錄見附件)。
附件:決定廢止的省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目錄
## 附件: 決定廢止的省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目錄
序
號名稱
發布機關及日期
說明
1
廣東省畜禽運輸獸醫檢疫規則
1982年7月9日省政
府發布
已按1997年7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執行。
2
廣東省科學技術保密細則
1983年10月5日省
政府發布
已按1995年1月6日國家科委、國家保密局
發布的《科學技術保密規定》執行。
3
廣東省測繪工作管理暫行規定
1985年8月21日省
政府發布
已按1997年5月31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
1997年6月13日公布,自1997年7月1日起
施行的《廣東省測繪管理條例》執行。
4
廣東省城鎮園林綠化管理規定
1986年8月23日省
政府發布
已按1999年11月27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廣東省城市綠化條例》執行。
5
廣東省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
實施細則
1986年9月27日省
政府發布
作為依據的《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
行規定》(1986年7月12日國務院發布)已
被2001年10月6日國務院令第319號《國務
院關於廢止2000年底以前發布的部分行政
法規的決定》廢止。
6
廣東省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實
施細則
1986年9月27日省
政府發布
作為依據的《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
規定》(1986年7月12日國務院發布)已被
2001年10月6日國務院令第319號《國務院關
於廢止2000年底以前發布的部分行政法規的
決定》廢止。
7廣東省城市建設綜合開發公司管
理條例1986年10月22日省
政府發布已按1998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的《城市房
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執行。8
廣東省城鎮房屋登記辦法
1987年4月29日省
政府發布已按1994年7月6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廣東省城鎮房地產權登汜條例》執行。
9關於《廣東省城鎖房屋登記辦
法》的補充規定1987年7月25日省
政府發布已按1994年7月6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廣東省城鎮房地產權登記條例》執行。
10
廣東省勘察設計單位跨地區經營
管理規定
1987年9月1日省政
府發布
已按國務院2000年9月25日發布的《建設
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省人大常委會
1993年7月15日通過、1999年9月24日修訂的
《廣東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條例》、建
設部2000年10月18日發布的《建設工程勘察
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執行。
11
廣東省利用外資基建項目實施管
理規定
1988年4月30日省
政府發布
已按全國人大常委會1997年11月1日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1999年8月30
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執
行。12
廣東省農村電話管理辦法
1988年5月24日省
政府發布現農話與市話不再嚴格區分,實際上已經失效。
13
廣東省勞務市場管理規定
1988年7月7日省政
府發布已按2000年3月30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執行。14
廣東省臨時工養老保險辦法
1989年3月3日省政
府發布現已全部納入統一的社會保險,徵收和計發
的規定已完全不同。15
廣東省社會勞務介紹機構管理規
定1989年3月7日省政
府辦公廳批復已按2000年3月30日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廣東省職業介紹管理條例》執行。16
廣東省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
定
1989年4月10日省
政府發布
主要內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
規定不相適應。17
廣東省紫膠生產管理辦法
1989年11月11日省
政府批准調整對象巳消失,實際已失效。
18
廣東省基本建設項目開工管理規
定
1990年7月17日省
政府發布
主要內容與2000年7月13日省政府《關於省人民
政府審批制度改革及各部門審批核准事項清理審
核有關問題的通知》不相適應。19
廣東省建築市場管理規定
1990年11月27日省
政府發布巳按1997年1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執行。20
廣東省省與市、縣合資建設火電
廠管理暫行辦法1991年1月21日省
政府發布調整對象已消失,實際已失效。
21
廣東省全民所有制企業臨時工管
理實施細則
1992年1月27日省
政府發布
作為依據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臨時工管理暫行
規定》(1989年10月5日國務院發布)已被2001年
10月6日國務院令第319號《國務院關於廢止2000
年底以前發布的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宣布失效。22
廣東省林地管理辦法
省政府1992年10月
9日發布,1997年12
月31日修訂有關規定與新修訂的《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
》和《廣東省林地保護管理條例》不相符。
23
廣東省建設工程招標投際管理條
例實施細則
1994年2月1日省政
府發布
已按1999年8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
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省人大常委會1993年7
月15日通過、1999年9月24日修訂的《廣東省建設
工程招標投標管理條例》執行。
24
關於打擊和防範盜搶機動車犯罪
活動的通告
省政府1994年3月
26日發布,1997年12
月31日修訂巳按公安部《關於依法查處盜竊、搶劫機動車案件
的規定》執行。
25
廣東省私立高等學校管理辦法
省政府1995年7月6
日發布,1998年1月
18日修訂已按1998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
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執行。
26
廣東省對外貿易實施電子數據交
換(EDI)暫行規定1996年10月11日省
政府發布與電子商務的發展不相適應。
27
廣東省進口原糖加工貿易管理暫
行規定
1997年8月20日省
政府發布
已按外經貿部1999年5月27日發布的《加工貿易
審批管理暫行辦法》(外經貿部[1999]外經貿管
發第314號)及2000年3月15日發布的《關於加強
加工貿易食糖進口審批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
(外經貿部[2000]外經貿管發第154號)執行。
C. 廣東省政府規章清理工作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完善政府規章清理工作機制,推動政府規章清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維護法制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和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省人民政府和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清理工作,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政府規章清理,是指根據法律、法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對政府規章進行系統分析,確定其是否保留、修改、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的政府規章管理工作制度。第三條政府規章的制定機關應當加強對政府規章清理工作的領導和監督,並提供必要的人員、經費等保障。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較大的市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中直駐粵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制定機關的規章實施部門)對其負責組織實施的政府規章進行初步清理,提出清理意見。由兩個以上部門共同實施的,應當由主要實施部門會同其他部門聯合進行初步清理,提出清理意見。
省人民政府法制機構、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以下統稱制定機關的政府法制機構)負責政府規章清理工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並分別對其同級的規章實施部門提出的初步清理意見進行審查,報制定機關。
其他行政機關和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配合做好政府規章的清理工作。第五條政府規章清理應當堅持合法原則,清理程序、清理結果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第六條政府規章清理應當堅持及時原則,對與法律、法規、規章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一致的政府規章,應當及時予以修改、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第七條政府規章清理應當堅持民主原則,廣泛徵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第二章清理方式與標准第一節清理方式第八條政府規章清理分為單項清理、專項清理和全面清理。
單項清理是指對本行政區域內與某一行業特定事項相關的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進行清理的活動。
專項清理是指對本行政區域內與某一綜合性事項相關的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進行清理的活動。
全面清理是指對本行政區域內全部現行有效的政府規章進行清理的活動。第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政府規章進行單項清理:
(一)制定了新的某一行業法律、法規的;
(二)某一行業法律、法規已修改、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進行單項清理的。第十條政府規章實施滿3年的,應當按照《廣東省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規定》進行評估,立法後評估報告建議修改或者廢止的,應當進行修改或者廢止。
政府規章自施行之日起5年內未進行立法後評估的,應當進行清理。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政府規章進行專項清理:
(一)法律、法規或者國家、省、較大的市要求進行專項清理的;
(二)制定了新的綜合性法律、法規的;
(三)某一綜合性法律、法規已修改或者廢止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進行專項清理的。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政府規章進行全面清理:
(一)國家、省或者較大的市要求的;
(二)國家、省或者較大的市的政策重大調整,需要進行清理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進行全面清理的。第二節清理標准第十三條政府規章清理工作按照以下標准進行:
(一)合法性,即政府規章是否與上位法不一致或者相抵觸;
(二)合理性,即政府規章是否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
(三)協調性,即政府規章之間是否協調一致;
(四)操作性,即政府規章是否存在需要進一步完善或者細化的問題;
(五)實施效果,即政府規章是否實現立法目的;
(六)其他需要清理的內容。第十四條政府規章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可以繼續適用的,予以保留。第十五條政府規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修改:
(一)部分內容與法律、法規不一致或者相抵觸的;
(二)國家政策重大調整,政府規章的部分內容與之不適應的;
(三)部分內容明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
(四)部分內容的程序性、可操作性不強,需要予以細化和完善的;
(五)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
(六)其他原因需要予以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