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你是法治論

你是法治論

發布時間: 2021-11-25 17:06:24

⑴ 歷史上法治論者與人治論者的主要分歧是什麼

前者來注重法制
後者強調人自製
二者的主要分歧就在於強調誰發揮的作用更大

人治,是掌權者個人意志高於法律。國家一切大事的處理由少數人或個人按自己的主觀意志來決定。實行人治時,盡管有法,但掌權者個人可以一言立法,一言廢法。(比如斯大林等人)

中國有著人治的傳統,孔子的「為政在人」、「其人在,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在歷代封建思想家和統治者有重要影響。(孔子是人治論者的老祖宗,「批林批孔」已成歷史,但是要法治,必須批孔。)

人治論者,提倡聖君賢人、道德教化(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要拜倒在「領袖」腳下的原因);法治論者,強調依法治國(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要介紹西歐民主政治的原因)。

人治論者,主張因人而異(因人的等級差異而不同對待),對人民行為作具體指導;法治論者,強調對事不對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人治論者,推崇個人權威,維護專制體制;法治論者,弘揚民主,保障共和體制。

人治論者,信奉個人權威至上;法治論者,強調法律之上。

⑵ 談談你對全面依法治國的認識,你心目中法治國家應該是什麼樣的,請用幾個詞語來

鐵面無私、光明正大、問心無愧、執法如山、秉公辦理。

一、鐵面無私 [ tiě miàn wú sī ]

釋義:形容公正嚴明,不講私人情面。

出處:清·無名氏《說呼全傳》:「偏偏那個包文正同他也是一般的;朝廷十分信服;果然他是鐵面無私。」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二、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釋義:形容襟懷坦白,行為正派。也說正大光明。

出處: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為什麼要打要殺,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來打來殺,而偷偷摸摸地來暗殺!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三、問心無愧 [ wèn xīn wú kuì ]

釋義:反躬自問,沒有對不起人的地方。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筆順



四、執法如山 [ zhí fǎ rú shān ]

釋義: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四八章:「向來闖王的軍法無私,我老劉執法如山,你們不可忘記。」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五、秉公辦理 [ bǐng gōng bàn lǐ ]

釋義: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據公道辦事。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辦理,從不假手旁人。」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⑶ 什麼是法制,什麼是人制,區別在哪裡。

人制和法制 區別:

①兩者基礎不同。人治建立在個人專斷與獨裁基礎上,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之上。

②兩者特點不同。人治呈現出隨意性、多變性的弊端,造成社會的不穩定。而法治具有統一性、穩定性、權威性的特點,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能有效地制裁違法行為,保證社會的穩定和有序發展。

③二者體現的原則不同。人治體現不平等的原則,而法治體現平等的原則。 歷史上對法治與人治的三次爭論與三種不同理解 :

(一)三次爭論 :

  1. 儒法之爭:這是第一次爭論,儒家主張人治(或德治、禮治),而法家則主張依靠法治,提倡「法、術、勢」;

2.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之爭:這是第二次爭論,其中柏拉圖提倡「哲學王」治國,即提倡人治,而亞里士多德則主張法治。

3. 17~18世紀資產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之爭:這是第三次爭論,其中資產階級主張民主和法治,而封建地主階級則主張人治與專制。

(二)三種理解 :

  1. 第一次爭論引起第一種理解,即「治理國家主要依靠什麼,是法律還是道德?」

    (1)總觀點:人治論認為國家由具有高尚道德的明君賢臣通過道德感化來治理;法治論認為國家由主權者通過法律來治理。

    (2)在中國古代,儒家(人治論者)將天、道德、權力溶為一體,強調以德取天下,以德治理天下;而法家則主張主要應由掌權者通過強制性法律來治理,提出「務法不務德」。

    (3)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主張賢人政治,而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法治優於人治」、「多數人之治優於一人之治」,並且在自己的《法律篇》中第一次提出並解釋了「法治」一詞。

2. 第二次爭論引起第二種理解,即「對人的行為應採取一般性指引還是採取具體性指引」 (1)總觀點:人治論認為應對每個人採取個別的、特殊的指引;而法治論認為應對所有人採取一般的、共同的指引。

(2)在中國古代,法家盡管也提到了法的規范性,但是總體上來說中國古代儒法兩家並未就此問題展開論述。

(3)古希臘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在這一問題上的觀點:柏拉圖認為法律是硬性條文,不可能對社會事務的處理做到面面俱到,法律不可能規定出適合於每一個人的特殊情況的法律條文,所以必須依靠「哲學王」利用技術來管理社會。亞里士多德認為法律是可以克服人的弱點的,法律上是眾人之治,因而它更應該適用於大多數人,因而它必然具有原則性、普遍性,同時為適用於具體情況,可以通過修改法律,解釋法律,授權法官造法等方式來克服法的原則性帶來的局限性。

3. 第三次爭論引起第三種理解,即「政治制度上應實行民主還是專制?」

(1)總觀點:法治論認為應該主張民主、實行共和政體,而人治論認為應該主張君主,實行專政。

(2)主要出現在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一些先進思想家反封建專制時所提出的思想和政治綱領中。

(3)在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爭論中,也有反映,但在中國古代儒法兩家的爭論中並末出現,因為這兩家在政治制度上都維護君主制或君主專制。

⑷ 什麼是法治

法治是相對於人治的
人治,,比如說我國的封建時期,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就是回這一類,當時的法律僅當答輔助

而法治,,我們在看香港劇場經常會聽到,香港是法治的地方
就是說,用法律來治理國家.
以前我國提出的是以法治國,現在是依法治國,這也是一大進步呀.

⑸ 請結合理論談談你心目中的法治中國是怎樣的

中~,依法治國,社會穩定,安然有序。老百姓看著CCTV7點半新聞,過著幸福的生活,對美好的生活滿懷憧憬

⑹ 談談你心中未來法治中國是什麼模樣

人人平等,貪官不見,和諧友愛,罪犯遞減,人們的心不再虛偽和冷漠

⑺ 法治的含義是什麼

法治是指以民主為前提和基礎,以嚴格依法辦事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理機制、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

法治的優越性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而這種優越性主要體現在:

第一,法治社會的法律作為成文的衡量是非對錯的標准,由於沒有特別針對某一部分人群,所以具有普遍適用性;

第二由於條文明確規范,所以能夠約束社會每個人和每個全體的行為;

第三法律不隨時間或者具體應用情況而改變,這些保證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

第四法治社會的法律出發點為保證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和自由,這位法律制定的本身提供了正當性。而對於以上的每一條,人治社會都無法給予保證。

(7)你是法治論擴展閱讀:

法制與法治的區別和聯系

法制和法治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兩個概念,不容混淆。法制指法律和制度,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與司法等領域的各類法律規范及其制度。

任何一個政權要維持正常的國家機構的運作與社會秩序的穩定,都必須用法制規范人們的行為,調整不同利益群體和個人的利益。法治則意味著不僅要有完備的法律體系和制度,而且要求樹立法律的權威,以此保障社會主體認真對待和遵從法律,切實依照法律治理國家。

從另一個方面看,法制存在於各種政體之中,有國家就必然有維護國家秩序的法律和制度,而法治的實踐只會存在於民主與共和的政體之中。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而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4、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而實行法治的主要標志,是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內,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治

⑻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你心目中的「法治中國」是什麼樣子呢

我心目中的法治中國是這樣子的。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我們的社會是在法律的制約下,井然有序地執行各項政策,社會環境非常良好,人人都遵紀守法。

熱點內容
淺談非獨立法人的實驗室 發布:2025-05-25 23:58:26 瀏覽:172
八符格書法官網 發布:2025-05-25 23:57:44 瀏覽:529
克隆與倫理道德 發布:2025-05-25 23:50:40 瀏覽:763
任丘法院劉 發布:2025-05-25 23:50:27 瀏覽:262
行政法規哪裡可以修改 發布:2025-05-25 23:39:58 瀏覽:500
屏南法官 發布:2025-05-25 23:38:19 瀏覽:554
勞動法曠工處理辦法 發布:2025-05-25 23:28:21 瀏覽:157
有關中學生法律知識的意見 發布:2025-05-25 23:00:05 瀏覽:838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生育保險 發布:2025-05-25 23:00:04 瀏覽:488
射陽離婚律師 發布:2025-05-25 22:53:21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