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學電影
A. 自學法律該怎麼具體個學法(高分求助)
高中學這個太早了,我想你可能也經常聽老師們說,高中就是打基礎的時候。
你現在最要緊的就是不要偏科。高二的時候應該就要給自己今後的高考定科目了,文理分班或者選課,不管怎麼樣高考如果不能跨過那座獨木橋,以後的一切都沒有意義了不是么。
比如司法考試——要法學相關專業大專以上或者其他專業大本才能參加,如果對法律感興趣,以後又只想做一名法律工作者,比如律師,法官,至少要給自己一個跨過門檻的基礎,這一道道門檻,需要的是你有一個全面的水平,英語也好,文科也好,理科也好。
學習法律的話,你可以考慮找幾份司法考試的題,通過試卷你可以了解在我們看的那些警匪節目之外,關於法律還有那麼多各種各樣的內容,比如國際貿易,專利,婚姻繼承等等。
當然,希望你不要因為花了太多心思在法律書上,結果英語考不及格。
B. 一部有關弘揚中國憲法精神的電影,前幾天上映的。
黃克功案件,12月4日上映的。
C. 有關憲法案例的電影
參考 月亮庄嚴地大步邁向天空,離開原先躲藏的山頂背後,將山巒遠遠地拋在下面,彷彿還在翹首仰望,一心要到達黑如子夜、深遠莫測的天頂。那些閃爍著的繁星尾隨其後,我望著它們不覺心兒打顫,熱血沸騰。一些小事往往又把我們拉回人間。大廳里的鍾己經敲響,這就夠了。我從月亮和星星那兒掉過頭來,打開邊門,走了進去。
D. 關於憲法的小學廣播稿400字
尊敬的老師和各位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X,今天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普法工作的重大意義。今天我們講的是:「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21 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運行。也許有些人對此會不以為
然,認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來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一個有規則、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你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樣的自由嗎?當然不
能!做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約束下的自由,
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
否則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想像一下就知道那是一件多麼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啊!既然法律是如此的重要,那我們就應該要遵守法律,遵守規則。
我 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就是告訴我們凡事要講道理,如果我們人人不講理,那我們的國家將是怎樣一副場面,這個國家怎能還稱其為
一個國家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法律意識,提高我們的法律素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需要我們不但要好好學習它,還要合理的運用,才能更好的遵紀守法,
維護自身的利益。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朝著建設民主法治國家的方向在努力。國家一直在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地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
識,教育公民自覺守法,並且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對於執法機關,普法的意義則在於能促使執法者更公平、更公正、更合法的行使自己的工作職
能,懲治違法犯罪份子,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多年來,我們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就好像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一樣,有很多
原來對法律一無所知的人,如今都能運用法律來尋求一個說法。隨著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在全國范圍內深入的開展,使得人民群眾逐漸接受了法律意識的培養,並自覺
自願地運用法律。我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並且從事著基層法制宣傳教育的工作,我沒有什麼更好的心得,我想普法宣傳教育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效,總結其中的一
條經驗,那就是大家都懂得了「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有句古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別看這「學
法用法,從我做起」,說著容易,可要真正做到,還是得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覺悟的。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一件小事
情,它正是你素質修養的體現,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做了一個好公民,也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就違反了規章制度。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
沒有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公民的素質和修養。
我 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大家都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我們的社會就
會有越來越好的治安環境和社會秩序,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我們的國家就會逐步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這
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社會,為了我們自己,請記住「學法用法,從我做起」!
E. 誰有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電影的觀影感悟 求原創的,自己寫的!!!急急!!!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4
作為政治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第一次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
此後革命蓬勃發展,孫中山還在日本通黃興、宋教仁等制定了《革命方略》,並在1905年到1911年先後領導和發動了九次武裝起義。伴隨著革命黨人的一連串武裝起義,全國各地群眾自發的反抗斗爭如火如荼,清王朝以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孫中山敏銳的覺察到全國革命高潮即將到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槍聲劃破夜空,革命黨人很快佔領武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全國先後有14個省宣布獨立,建立資產階級政權迫在眉睫。12月25日,孫中山從海外歸來,眾望所歸,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1月3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宣告誕生。同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孫中山讓位於袁世凱,表示自己可以在野的身份,專門從事社會實業活動,可是沒等孫中山的「實業救國」活動展開,袁世凱已急不可待的暗殺國民黨人宋教仁,向英法俄日德五大銀行團進行「善後大借款」、罷免李列均、胡漢民、柏文蔚的都督職務。為了維護辛亥革命的果實,孫中山重新舉起民主革命的旗幟。1913年,發動了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終因力量太弱而失敗,孫中山再度逃亡海外。1914年2月,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開始新的斗爭歷程。
1916年5月,袁世凱悍然帝制自為,在全國反袁護國斗爭的形式下,孫中山回到上海,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組織領導斗爭。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5
袁世凱死後,北京政權落到了段祺瑞手裡,他對外投降日本帝國主義,對內承襲了袁世凱的反動衣缽,拒接恢復《臨時約法》拒絕召開國會。1917年孫中山借同部分國會議員到達廣州,聯合西南軍閥進行第一次護法西南軍閥只是想藉助孫中山的聲望擴大自己的勢力同北洋軍閥對抗。1918年護法運動失敗,孫中山憤然回到上海。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國際國內形勢發展,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使孫中山又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他決定重整旗鼓。他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1年4月在廣州重組中華民國政府,就任非常大總統,並於同年5月再次揭起護法大旗。但由於陳炯明叛變,孫中山的這次護法運動又失敗了。正當孫中山陷於絕望之時,蘇俄和中國共產黨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重新振作,開始了他以生中最偉大的轉變。1923年1月1日,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改組了國民黨。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民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並創辦黃埔軍校,兼任軍校總理。 20年代,軍閥混戰,社會黑暗,孫中山決定北伐。在工農群眾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平定了商團叛亂。1924年,不顧病魔纏身、路途艱辛應馮玉祥的邀請,毅然北上商討國事。到達北京後,他不顧旅途勞累和病痛的折磨,仍然在病床上擬定召開國民會議的草案,發表了書面講話和入京宣言。1925年3月12日,因病去世,臨終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遺言。
影響與意義:孫中山是近代倡導共和革命,成功組織成分復雜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6
的各種反滿勢力,並注入西方現代政治理論與憲政思想成分的領導人。孫中山與歷代反抗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英雄和同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之顯著不同之處在於:一是通過其他方式獨到的認真學習和深入思考,將歐美資本主義制度之精華與中國落後封建專制制度之國情相結合,從「以民為本」 的宗旨出發,不僅提出了「三民主義」基礎學說,同時還就改造落後舊中國的偉大目標,從國體、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諸方面作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設想和規劃,形成了系統化的革命理論;二是他自發動和組織革命伊始,終其一生,在領導整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程中,始終不渝地堅持徹底的反封建立場和堅定的革命方向,面對滿清朝廷的通揖、反動軍閥的圍攻、帝國列強的威逼、維新保皇派的論戰、陣營內部的叛亂、同黨戰友的分歧,在極其艱難充滿風險的環境中,幾番組織和改造革命政黨,多次發動武裝起義,「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不屈不撓,戰斗不息;三是他始終堅守「一心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從建立興中會、同盟會,發動廣州、惠州、黃花崗等十次武裝起義,到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臨時政府、舉行二次革命,到組織和改造國民黨、組建黃埔軍校、實施國共合作,直至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拋卻個人名利,彰顯博大胸懷,大公無私,一生操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孫中山的理論學說、立場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說是獨秀一枝前無古人 ,也正是由於孫中山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與革命理論的宣揚,才使得廣大中國民眾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走出對民主共和的「反動」政治思想認識誤區,有力的促進了中國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擴大了民主革命運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7
動的影響,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即便是後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也是在孫中山工作的基礎上才得以發展。孫中山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活動領導人。特別是在學醫行醫期間結識了不少國際友人華人華僑等為以後革命奠定了基礎與支持。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於孫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外語,有醫生學歷,在中國內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孫中山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是中國政治經濟現代化之重要階段性人物。他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制、復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 我的看法:我認為電影《辛亥革命》把孫中山描繪的足可讓我們領略孫中山的偉大,孫中山為中國所做的努力,讓我真心佩服,我認為孫中山把自己的一生無私的獻給祖國,他順應潮流,百折不撓,不斷地探索前進,開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河,應當為中國最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革命,奪權不為掌權,掌權不為弄權。所以,孫中山前無古人,到今天還是後無來者。應該說(也是老生常說的是),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8
新中國能有今天孫中山還是有巨大的貢獻的。當然啦!只要是人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但總的來說,孫中山挺讓我佩服。我最欣賞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高尚人格,他毫無私心更無機心,以大局為重,為了成就共和,他讓位大總統於袁世凱,之後袁請他北上,表面上袁是說想向孫請教有關共和的思想,實際是做給別人看的,在此期間孫中山表示退出政壇,致力於築路,決心在 10 年內為中國建築 20 萬里鐵路。深諳官場規則的袁世凱知道這只是孫的美夢,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修那麼長的路,但袁還是授予孫築路總辦。相比之下,可見袁城府之深。孫中山最大的錯誤就在於對袁世凱、段琪瑞、陳炯明一類新舊軍閥乃至自己的部屬蔣介石、汪精衛等的兩面派面目有失洞察。我非常欽佩孫先生的是: 他真的是毫無私心,為了中國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今天的話來說:他的覺悟比絕大多數共產黨員要高! 在他的領導下,同盟會和國民黨舉行了十多次起義,非推翻滿清政權不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他制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在他的領導下,國民黨和共產黨坐到了一起,開創了國共雙方合作的濫觴!他的《建國方略》為建立一個偉大強盛的中國指明了方向!可惜啊可惜!中華民族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死的太早了!否則,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早就結束了啊!中國也就沒有什麼內戰啊,黨爭啊!更不會有什麼今天的統一問題!
F. 求視頻:關於憲法法律宣傳的電影
貌似沒有很長的電影,推薦一個小短片《阿普說憲法》,生動形象。
G. 國家憲法日暨教育系統憲法學習日主題教育活動觀後感怎麼寫
讀(觀)後感的題目有一定的要求,可以直接寫「《XXX》觀後感」「觀《XXX》有感」,也可以寫上一個題目再以「《XXX》觀後感」「觀《XXX》有感」為副標題,例如:
純潔清澈的友誼
——讀《我飛了》有感
我舉的例子是讀後感,當然,讀後感和觀後感都一樣,都是這個格式。
正文就沒什麼特殊要求了,內容上要求介紹書(電影)的內容篇幅少,寫自己的感想篇幅多(可寫一寫自己的親身經歷,最好不要泛泛而談)。要語句通順,中心突出,盡量用詞恰當、優美(切記不可堆砌過多華麗辭藻),表達准確。
H. 電影 蘋果遭禁的憲法依據是什麼
2008年1月4日,因為該電影被廣電總局認為涉嫌傳播色情內容,因此在中國全面禁映。吊銷影片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沒收未經審查通過的影片拷貝及相關素材,製片單位15天內將拷貝等送達總局電影局;停止該片在影院發行、放映;停止其網路傳播;建議有關行政部門停止其音像製品的發行。取消北京勞雷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兩年內攝制電影的資格;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方勵,兩年內禁止從事相關電影業務;將負有相關責任、參與投資拍攝的兩家公司,通報批評,責令其限期整改。對參與該片拍攝的製片人、導演及相關演員,進行嚴肅批評教育,並要求他們作出深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