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對錯
Ⅰ 面對別人道德綁架應該怎麼辦
道德綁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會經歷過,它的可惡之處不是你想就可以不去做這件事情,而是你不得不、一定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可能沒經歷過的人真的不知道被道德綁架的痛苦,因為他們活在一個文明的世界中,而那些被綁架的人,真的是有苦不能說,有淚往心裡流,很難受的一件事情。
自從那件事情之後,其實,當我們面對他人的道德綁架的時候,應該要有勇氣說不,因為當別人想要用道德來綁架你的時候,你們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是走到了分叉路口了,一次次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就趕緊攤開來說,與其自己委屈,不如來個心裡痛快,管別人怎麼看,相信,懂你的人一定會理解你的做法,並且會支持你,力挺你的,因為道德綁架的人就是有文化的流氓,我們只能來硬的了。
Ⅱ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對孩子道德綁架是不是錯了
有人說,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而是養出不懂感恩的孩子。乍一聽,頭頭是道,很有道理的樣子。深入一想,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偉大。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更不能因為賦予了孩子生命,就認為自己是孩子的主宰——這實在大錯特錯。
日本教育家平井信義說過這么一段話:
我反復告誡一些剛當媽媽的學生,孩子叫你「媽媽」,並不是因為你有完美的人格,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逞威風,必須學會謙虛……從現在起拋棄「父母總是偉大的」的想法吧。因為本來也沒有那麼偉大。
Ⅲ 什麼是「道德綁架」!
簡單來說,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基本特徵: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
根源: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具體原因:對方道德水平不高;爭取資源利益;落差、心理不平衡;故意惡心……等。
人群范圍:常見於親戚、朋友、周邊陌生人之間。
具體要素表現:親情、孝道、對你好的善意、朋友標准、公共美德、個人付出回報不對等、個人願望喜好、同輩群體對比(類似鄰居家的父母、孩子)、假裝弱勢群體(小孩、老人、孕婦、殘疾)、用集體利益(公共善)壓制個體、用社會惡的反例壓迫對方。
道德綁架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插隊,吐痰,乞討的要錢,這類行為本身道德低下,人們本能會拒絕,但他們會以「急事兒」「弱勢群體」「公德心」「別人都這樣」等反駁,插隊這個事,其實可大可小,大的話就是它侵犯的不是你個人的權利,而是集體的權利,道德就這個時候,就應該站出來,把不道德揪出來,公示於人。
道德綁架的兩種界定:
一、如果對方道德水平低下,行為上觸碰了道德底線,違背了道德標准(比如破壞公物,毆打老人欺負弱小,公共場合抽煙,違法行為等),損害了他人利益,這時候正義的人們應該理直氣壯用道德批判、審判他,這種不是道德綁架,而是捍衛道德,讓正義發光。
二、如果對方在道德標准范圍之內,沒有違背法律,也不損害他人利益或是為了保護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的不作為,可以被理解和接納(比如不讓座、不下水救人等),但是應該在自我良心上受到譴責。
道德綁架的厲害之處。在於他用正義、道德、集體的力量「壓制」個體,他的出發點無論對錯,代表的都是正義的大多數,所以,一般個體在正面反駁時比較困難,只能默認、忍氣吞聲,進而失去辯解的機會和期望。
認清道德和道德綁架的本質——
道德是一種修養,它是對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不同於並高於法律,它本身不具備「責任」「義務」的屬性,它只是一種評價標准,更多用來自律他律,不像法律一樣具有審判功能和強制性質。在不違背法律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道德不必提供任何「義務」,不用擔負任何「責任」,妄圖用道德要求對方做點什麼,犯了邏輯錯誤:道德是評判的,不是用來做點什麼的。
道德綁架的幾種混亂邏輯——
,強制一種因果關系,即道德就是義務,你就應該去做,去執行。
,用集體給人套上一層枷鎖,這樣就成了多數人對付少數人,而被綁架者往往會有口難辯。
,扣上罪惡或不道德的帽子,綁架者往往會利用這點,給當事人扣上「你這個人很壞,沒道德,沒素質,沒同情心」等帽子。
那些擅長道德綁架的人對於不讓座者或落水不救者,其態度就是:你不讓座就是沒道德,就是個大惡人,就應該受到集體的批判和社會的懲罰。其實每個人都願意在力所能及范圍內遵守道德或社會公德,讓我們氣憤的是那些拿道德做擋箭牌,攻擊別人人格綁架別人道德的人。他們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講更可恥可恨。
如何應對道德綁架?
,轉移矛盾
如果有人對你進行道德綁架,你可以把矛盾或事件的焦點轉移,比如把道德綁架者、事件的糾結之處引到其他人物或其他事件上,最好是無關輕重的小事上,以減少矛盾的激化程度,減低人們對自身的過度關注。
比如,不想讓座可以裝睡,可以拿行李做武裝,這些是逃避戰術。如果有人問,你咋不讓座?我會反擊說:整車該讓座的人那麼多,幹嘛讓我讓?把矛盾轉到整車人,以整體壓制對方。還有就是父母逼婚,這種事父母往往會有孝道壓制,干涉子女情感生活,如果你直接拒絕就會被認為是不孝,這種情況應該把矛盾點轉移掉,不要糾結於孝順與否,結婚與否與孝順沒有必然邏輯,只要繞過孝順這個矛盾,很多問題就好解決了。再有就是朋友借錢(這個話題,哲學詩畫一想到就一肚子苦水,算了,還是不說了),直接反駁
生活中我們不能把所有人都想成好人,那是很愚蠢的。對待道德綁架和惡意攻擊,你要學會說no,最好是當場嚴詞拒絕,然後絕地反擊,拿犀利的語言和事實的鐵證暴擊對方,當場戳穿對方的那點伎倆,讓他不攻自破的同時,還能使其感到無地自容,害怕你(有些人就得給點教訓,不然他的欺軟怕硬的性格就會冒出)。
比如,有些人插隊,你說他時他反而說有急事,這種情況你就可以直接反駁說,大家都很忙誰不急呀!再比如,過年時有些親戚總愛打聽你的收入,你就可以直接說,最近閑著呢,沒上班,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然後反問他或她:你有自己的追求或喜歡的事嗎?如果他(她)說有,話題就岔開了,如果他(她)說沒,那就給他(她)講講理想或夢想是什麼樣的。
,條件限制
有些情境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單線問題,答案只有是與否,這時候可以嘗試條件限製法。就是在是與否之外加上限定條件,看看有沒有其它可能性、替代性、限制性,具體做法是:我不馬上回答,先給這個問題限制一些條件,滿足為是,不滿足為否,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目的是為了搶先佔領道德制高點。
比如,你正在充電,對方跟你借數據線,此情景,只有借與不借兩種。不借對方說你小氣,借吧,不知道對方啥時候還,如果提前要回來,對方仍可能說你小氣,這時就要進行條件限制,以便有效遏制道德綁架。比如告訴他,我可以借給你,但只能借20分鍾,或者讓你充20%的電,能用就行等等。條件提前給他限制好,讓他先有心理預期,有了這些,後續就會變得簡單。
Ⅳ 面對別人的道德綁架,你會如何應對
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遇到一些道德綁架,從我們進入校門的那一刻,老師就教導我 們要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很多人也在用行動履行著這句話,但是,有些人卻利用這一點,做一些讓人非常痛恨的事情,例如,在公交車上強迫年輕人給老人讓座,面對孩子的無理所鬧,他們只會說,他們是孩子,別跟他們計較,這些通通都屬於道德綁架。
人和人之間,就應該相互尊重,給老人讓座是一種愛心,不是一種義務,是否選擇讓座都是個人的選擇,面對他人的道德綁架我們不能屈服,也不能讓自己委屈,我們有權利反駁,用道理告訴他們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希望不要用“道德”為自己的無理取鬧開脫。
Ⅳ 面對道德綁架可以不可以不要他們眼中的「道德」
面對道德綁架,有時候我們是可以摒棄這個道德的,那主要看事情的原因還有事情的對錯了。在生活中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Ⅵ 這種事誰對誰錯B對A是不是道德綁架
應該是吧!!
Ⅶ 如何正確反駁道德綁架的語言或行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為什麼要強加到別人的身。當然,道德專綁架能否成功還屬得看個人。就施綁者而言,那個人必然是非常可惡之人,也許在他自己而言有不得已為之的苦衷。但這樣就把罪責強加到別人的身上來獲得自己一時的輕松,你內心能得到安寧?受綁者也是無知之人,明知是道德綁架為何不拒絕,要知能對你道德綁架之人必是不可交之人,那就直接拒絕,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
Ⅷ 對於道德綁架你是怎樣看待的
道德綁架的實質是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結果一內般是做了的也少容有自豪感,不做的則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忐忑不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是經常發生的。比如半強迫性的捐款、本不該進行的道歉等等。道德綁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為在強調群體和統一價值觀的社會中,輿論具有足以殺人的功能。因而就出現了不自願的捐款和滿含委屈的道歉。中國是一個道德社會,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對道德力量的恐懼有時候甚於對法的力量的恐懼。應該說具有西方現代文化理念的人,與傳統的道德社會是格格不入的。我們每一個人的確會經常遭遇並難以承受許多道德的綁架,然而,這也不是說道德社會就一無是處,如果你適應了,還會去依靠它。而具體到某一事件,比如范美忠事件,又不能說公眾對他或對教師群體進行了道德綁架。在任何時候,教師保護學生的利益,都屬於公眾正常的期待,也屬於相關法規的正常要求。
Ⅸ 關於道德綁架
這算什麼?
這算侵權案件而不是什麼道德綁架
無論什麼原因
你侵犯了他人的健版康權利
那麼你至權少要承擔民事責任
我國民法對於民事責任承擔有明確的規定
適用於你的是
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這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談不上什麼道德綁架,這是你作為一個人要承擔的責任
Ⅹ 如何對付道德綁架
現在我們遇到的道德綁架的事真的是越來越多了,上公交不讓座就是沒有禮貌,去趕車不給急的人讓位就是沒有同情心,總之就是怎麼樣都是你的錯。針對這種道德綁架的情況,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應對。
就像公交車讓座,大家都在指責的時候你要先示弱,然後說明自己不讓座的原因,這樣周圍的人對你就會改變態度。如果你一直很強硬的說自己沒錯,那他們就會覺得你這人沒有禮貌,還死不承認死不悔改,就更不會放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