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嗎

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嗎

發布時間: 2021-11-26 19:38:49

㈠ 人的道德是天生的嗎

現在科技發達啦!你瞧多少蟲子惡獸去整個容就變成人了,還都蠻象回事的!唉!沒辦法的。
不過也好!佛法無邊,我們要用大慈悲大無畏的精神去感化它們哦!
南無阿彌陀佛!

㈡ 人的道德感是怎麼產生的

這是倫理學來的問題源,有很多理論、學說、爭論。

堅持性善論的人 說道德感是與生俱來的,特別是最基本的同情心這些是人普遍具備的,而且是天生就有的,天生的意思是跟吃奶、說話一樣,每個人自然而然就會。

有堅持環境塑造說的,白板說的,說人的道德感是社會化、教育,文化等環境作用的結果。主要觀點有:認識環境的產物,,,人生來是一片白紙,,,都是注重後天的鑄造作用

還有一派比較犀利的思想家們認為,道德感就是虛偽的,弱者的規則、約束而已,沒有什麼道德感,都是社會強加給人的,他們只承認人的吃喝拉撒睡等本能。道德感其實是適應社會的手段而已

以上每種觀點都有自己的證據和缺陷。如果你要選擇其中一種(你能想到的答案幾乎都被前人想到而且論證反駁過了),你必須思考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觀點,你要能拿出強大的證據,足以反駁對方,並覺得正確無疑,以至於你可以將此變為信念

㈢ 人類的道德是怎麼起源和發展的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

「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3)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嗎擴展閱讀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㈣ 道德感是人生來就有的本能嗎

對,道德,良知(良心)是人的本能。確實地說,他是人的生命,是神的律法。是神——造物主真神上帝置於人生命中的律法。所以它超越時間,空間,民族,膚色,宗教,智愚,性別而存在和有效。

㈤ 道德是如何產生的

道德是老子在道抄德經中的闡述,道襲德一詞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

(5)道德是天生就有的嗎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對道德的定義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㈥ 道德是從哪裡來的

我來談一點淺顯的認識,道德的形成,首先是人的本性,人類天生具有的憐憫與同情心,以及生存所必須的平等、合作、互信、自律。促成了道德的形成。動物是沒有道德觀念的,只有人類才形成了道德觀念。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某人做了缺德的事,會遭到挨罵不是人,是畜生。一些哲人對人類道德行為的研究,引導而形成了今天的道德標准,道德與文化密不可分,西方最初道德的形成是在宗教的推動下形成的,例如《聖經》,便是人與上帝簽定的契約。中國則是在國學的影響下形成了我們今天的道德體系。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的「正義的作用」中說:

「人的天性決定了只有適應其所處的自然環境,才能夠在社會中得以生存和發展,這是被大量事實所證實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真誠友善的對待身邊的人,並且學會如何感恩。因為社會有了人們的以禮相待,互敬互愛,才能充滿平和、溫馨、關愛,從而不斷地向前發展」。
「人之初,性本善」說明了人的正義要求是與生俱來的,當人還在幼兒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朦朧的同情心,情感體驗正在形成,當你逗他笑的時候他也會開心的笑,而當你傷心哭泣的時候,他是無論如何笑不出來的。人雖有善的一面,同時也有惡的一面,自古人的生存,必須向外界尋求食物、用品等,自私、貪婪也隨之如影隨形。人類光靠道德約束僅僅是不夠的,於是就有了法律。

㈦ 人的道德觀念很強,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

舉個例子吧。a片這東西誰都看是吧?但是心態卻不同。覺得看這東西上不得檯面,不願跟回人說,這是有道答德觀;覺得就應該到處說,不說的都是偽君子,這是缺乏道德觀念;要是把這上升到追求民主自由性解放的高度,那基本就不屬於人類了,僅僅是動物。 .....

㈧ 有人相信道德是天生的嗎

不是的
在古代人爭論的焦點就是人性的問題
孟子說,性本善
荀子說,性本惡
在聖經中說到,人是有罪性的人
所以道德是要靠後天教養的

熱點內容
劉校逢刑法怎麼樣 發布:2025-05-25 18:04:17 瀏覽:495
新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 發布:2025-05-25 18:02:59 瀏覽:594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5 17:52:24 瀏覽:358
山西省律師收費標准 發布:2025-05-25 17:50:54 瀏覽:450
白雲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5 17:50:54 瀏覽:426
司法所得制服 發布:2025-05-25 17:45:52 瀏覽:785
亨通人事規章 發布:2025-05-25 17:33:48 瀏覽:965
貴陽最厲害最知名律師 發布:2025-05-25 17:31:24 瀏覽:67
司法人民警察證 發布:2025-05-25 17:30:38 瀏覽:411
花溪司法局 發布:2025-05-25 17:29:04 瀏覽: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