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法學家
㈠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也是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ur]詩仙」之稱。李白和杜甫合稱「李杜」。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二十五歲起 「辭親遠游」,仗劍出蜀。天寶初供奉翰林,因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安史之亂中,曾為永王璘幕僚,因璘敗系潯陽獄,遠謫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投奔其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後卒於當塗,葬龍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多次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再受到現實的沖撞時,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從胸中噴涌而出:「大道如青天, 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 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與這種豪放奔涌,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想像神奇,變化無端,結構縱橫跳躍,句式長短錯落,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夢游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邱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贊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在現在甘肅秦安東)。他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位於今日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據《新唐書》記載其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皓)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幼年時期,李白和他的父親李客遷居到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游歷。其後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供奉翰林[/ur]。是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決定了他不能夠為權貴所容,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
中年
後來他在洛陽和中國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杜甫相識,並且成為了好友。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在756年12月,李白為了平復叛亂,曾經應邀作為永王的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不久以後,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准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當縣令的李陽冰。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2歲。
作品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他的詩歌創作涉及的中國古典詩歌的題材非常廣泛,而且在不少題材上都有名作出現。他所鍾好的體裁主要是古體詩,包括古風和樂府詩,但他在近體詩體裁如律詩、絕句中往往也有絕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詞,有兩首被認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黃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的《菩薩蠻》與《憶秦娥》。也有少數人懷疑它們不是李白所作。
考據
據《舊唐書》記載,李白,字太白,山東人,其父為任城尉。青年時期的李白顯示了超凡的才能,並且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其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又《舊唐書》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卻由於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㈡ 衡水文化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樣的文化,我找到了一片關於衡水歷史文化的文章,也許對你有用。。。。。。。。。。。。。。。。。。。。。。。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地名是九州之首的冀州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四千年前就有個封國武羅國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下齊七十餘城的樂毅的封地而已。(武邑觀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趙簡子築了個簡子城而已。(阜城古城)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給兩千年封建社會定規矩的董仲舒而已。(棗強縣王常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詩經》大師毛萇的故里而已。(饒陽師欽村)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協助漢朝出現盛世的竇太後的家鄉而已。(武邑觀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兩個西漢名將而已。(竇嬰、周亞夫封地景縣)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美女鉤弋夫人而已(。阜城土山人漢昭帝母親)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東漢竇氏又兩度掌握朝廷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建了兩代皇朝而已。(冀州馮跋建北燕,傳兩代,景縣高洋建北齊傳**十八個王爵)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為民族融合做了一點貢獻而已。(北魏馮太後主持孝文改革、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冀州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在北魏出了個權臣高歡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為隋朝統一和治理聞名的將軍丞相高穎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數學歷法學家張玄胄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三個延綿中國千年,左右政局和歷史的士族而已。(從唐朝到宋朝景縣高氏、封氏、安平崔氏千年中人才輩出,名播華夏。)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在隋末出了不斷被演義的兩個反王而已。(故城竇建德、劉黑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李世民的十八學士中佔了兩人而已。(衡水孔穎達、蓋文達)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唐朝有一個神童李義府而已。(饒陽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賈島在景州雲蓋寺出家、寫詩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崔氏僅唐朝就有十幾人做了宰相而已。(崔仁師、崔淀、崔玄暐、崔損、崔鉉、崔元式、崔珙、崔遠、崔佑甫、崔植、崔日用等,另外北魏還有相六人、爵十六人,隋唐時五品上有四百多人,狀元進士舉不勝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軍旅詩人高適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唐朝時還有幾個宰相而已。(武強劉幽求、深州魏知古、饒陽李湜義府、景縣高士廉、高璩、高郢)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為盛唐軍事做出了傑出貢獻的大將而已。(武邑蘇定方、饒陽李湛、景縣高崇文、高適、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竹溪六逸中有李白也有冀州孔巢父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爺孫兩人都是文學大家而已。(深州張鷟和張薦,時稱」文章瑞於明廷」)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歷史記載真正「一箭雙雕」兩人中的一人而已。(景縣高駢)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武則天時出了個有名的酷吏王弘義而已。(衡水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北宋抗契丹名將范廷召、耿全斌、周仁美而已。(前棗強人、中冀州人、後深州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的作者李肪而已。(饒陽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北宋名相劉摯而已。(阜城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文天祥路過時作了詩一首而已。《登武遂城》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元朝的丞相郭庸的故里而已。(深州清輝頭)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元朝出了個文狀元牛繼志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寫《中山狼傳》的馬中錫而已。(故城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明朝有個「議禮」的大臣沈東魁而已。(阜城東南關)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人的四部書都收錄到《四庫全書》而已。(阜城廖紀)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明朝出了個大太監、權臣馮保而已。(衡水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清朝出了個武狀元張殿華而已。(棗強北流常)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太平軍血戰阜城和連鎮,北伐悲壯結束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小家出了六個進士,十六個舉人而已。(武強賀氏)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怪才王少懷(王八吾)而已。(武強街關)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抗日戰爭中是全民皆兵,村村有英烈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大娘被稱為「冀中子弟兵的母親而已」(安平李杏格)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有民族氣節的少年溫三郁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平原槍聲》的肖家鎮而已。(棗強肖家鎮)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中國機械化部隊總教習,上海起義軍總司令,差點捉住蔣介石的張權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走出了一些肩抗將星的軍人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的孫梨寫了一篇短文《荷花澱》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四大名旦的荀彗生是阜城人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一些詩人、作家和藝術家而已。(藍曼、七歲紅、李豐祝、姚振函、王習三等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些明星根在衡水而已。(句號、葛優、劉秀榮等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我們的腹地有一個國家級濕地和鳥類保護區衡水湖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我們有建於北魏的景州塔、建於唐朝的寶雲塔、建於北宋的慶林寺塔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逯庄漢墓的彩色壁畫在河北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好多遺跡還在境內星羅棋布而已。(高氏墓群、封氏墓群、周亞夫墓、孔穎達墓、桑庄漢墓、前冢、後冢、竇氏青山、董子石像、聖姑台、安濟橋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棗強侯冢有一棵六百歲的柏樹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年畫之鄉—武強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深州的蜜桃又大又甜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饒陽的雜面,故城的龍須貢面響譽一方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河北的鴨梨、棉花、小麥、玉米的主產區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盛產美酒老白乾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侯店毛筆、宮廷金魚和鼻煙壺三絕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鄧庄的無公害蔬菜,江總書記也來視察過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工程橡膠佔全國產量的一半以上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的絲網網住了全世界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武邑的暖氣片和保險櫃名揚全國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大營的皮草年年遠銷世界而已
㈢ 黃山資料
黃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黃山區境內(景區由市直轄),東經118°1',北緯30°1',南北長約40公 黃山
里,東西寬約30公里,山脈面積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約160.6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2348.2毫米,年均氣溫8℃,夏季最高氣溫27℃,冬季最低氣溫-2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1982年評為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為國內第二例文化自然雙遺產,2004年2月以第一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黃山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三大世界桂冠的旅遊勝地!2006年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2007年5月評為首批5A級旅遊景點,2007年11月獲建設部主辦「最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和「最佳資源保護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榮譽稱號,2008年3月,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黃山風景區聯合設立了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遺產地旅遊可持續發展(黃山)觀測站」,2010年3月,黃山以排名第一榮獲 「風景名勝區數字化示範基地」稱號。
地質地貌
黃山經歷了漫長的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結構。黃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8米,與平曠的光明頂、險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與光明頂、蓮花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區中心,周圍還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疊翠,有機地組合成一幅有節奏旋律的、波瀾壯闊、氣勢磅橫、令人嘆為觀止的立體畫面。
黃山景觀(一)(20張)黃山山體主要由燕山期 花崗岩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縱橫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瑰麗多姿的花崗岩洞穴與孔道,使之重嶺峽谷,關口處處,全山有嶺30處、岩22處、洞7處、關2處。前山岩體節理稀疏,岩石多球狀風化,山體渾厚壯觀;後山岩體節理密集,多是垂直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了「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的地貌特徵。 黃山的第四紀冰川遺跡主要分布在前山的東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遙溪為冰川移動創蝕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鯽魚背等處是兩條「V」形谷和刨蝕蝕殘留的刃脊;天都峰頂是三面冰斗刨蝕遺留下來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為冰川穀和冰川支谷相匯成的冰川懸谷;逍遙溪到湯口、烏泥關、黃獅壋等河床階地中,分布著冰川搬運堆積的冰磧石;傳為軒轅黃帝煉丹用的「丹井」、「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編輯本段形成歷史
從距今約8億年的震旦紀開始,海水繞過晉寧運動中形成的江南古陸,從東南方 黃山的險峻地貌
向進入黃山地區,黃山一帶被淹沒在海水之下。 在距今5.7-4.4億年的寒武紀和奧陶紀,地殼處於裂解的高潮時期,導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長達1.3億年的時期里,黃山地區基本穩定,但仍是一片汪洋。 到距今約4.1億年的志留紀末期,地殼活動加劇,晚加里東運動使黃山地區上升而成為陸地,海水全部退去,這是黃山地區在地質歷史上首次露出海面。在經歷了5000萬年的相對穩定後,到了石炭紀,柳江運動又引海水卷土重來,黃山地區又重新沉入海平面以下。地質專家曾在黃山腳下譚家橋等地發現三葉蟲化石,證明黃山地區4億年前確為海洋(古揚子海)。 在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劃時代的印支運動使地殼隆起而成為陸地,海水退出安徽境內,最終結束了黃山地區漫長的海侵歷史和海相沉積,從而進入了陸相地史發展的新階段。進入侏羅紀以後,影響遍及我國的燕山運動,以強烈頻繁的活動,不斷地改造、雕塑著黃山地殼的地貌。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北部的太平花崗閃長岩體,就是晚侏羅紀岩漿侵入的產物。到早白堊紀時,晚燕山運動又一次震撼江南大地,深藏於地殼下部炙熱的岩漿,沿著印支運動時形成的褶皺帶,從黃山這塊比較薄弱和斷裂發育的地殼內乘虛上升,侵入到距地表約數千米的古老地層中。隨著溫度和壓力的改變,這些岩漿由邊部向中央慢慢地冷卻凝結而成黃山花崗岩體的胚胎,這便是距今約1.25億年時期形成的「地下黃山」。在黃山花崗岩體侵入地殼形成之際,也就是黃山山體雛形孕育鑄就之時,在經歷了一次次的脈動上侵定位和結晶固結之後,黃山岩體的雛形終於形成。黃山岩體,是同源岩漿在地球漲縮中,多次脈動侵入形成的復式花崗岩。早期和主體期侵入的岩體,分布在邊緣和外圍,顆粒較粗;補充期和末期侵入的岩體,分布在內圈和中央,顆粒較細。黃山岩體呈中高外低明顯的套疊式分布特徵。 在深部地殼不斷被熔成岩漿,並被擠壓而向中央上侵的過程中,
黃山景觀(二)(20張)黃山山體也被自行拔高,但此時的黃山花崗岩體仍然埋藏在地下,上面還覆蓋著數千米的沉積蓋層。在經歷了多次的間歇抬升之後,覆蓋在岩體上的巨厚蓋層不斷地被風化剝蝕。到了距今五六千萬年前的第三紀喜瑪拉雅運動早期,這些沉積蓋層隨著山體的抬升而逐漸被剝蝕殆盡,黃山終於露出了地表,形成了蓮花峰、光明頂和天都峰等花崗岩山峰,但當時尚無今日如此巍峨偉麗的風姿。在第三紀和第四紀期間,喜瑪拉雅山運動使地殼普遍抬升,隆起擴大,黃山也相應不斷升起,同時經受剝蝕,逐漸形成了高逾千米、翹首雲天的花崗岩峰林。 在第四紀時期,黃山曾先後發生了三次冰期,冰川的搬運、刨蝕和侵蝕作用,在花崗岩體上留下了很多冰川遺跡,形成了遍布黃山的冰川地貌景觀。再加上出露地表以後,受到大自然千百萬年的天然雕鑿,終於形成了今天這樣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自然奇觀。
編輯本段四季風光
春(3~5月)觀百花[1]競開,松枝吐翠,山鳥飛歌;夏(6~8月)觀松、雲霧及避暑休閑;秋(9~11月)觀青松、蒼石、紅楓、黃菊等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觀冰雪之花及霧凇。
編輯本段自駕景區
黃山市近日向遊客新推出10個自駕游景區,這10個景區串聯著「世界遺產精品游、休閑養生游、徽文化鄉村體驗游、攝影創作采風游、奇山秀水游」多條自駕游線路,可適合觀光自駕游、休閑自駕游和鄉村自駕游等不同的自駕遊客需求。 黃山市推出的「十大自駕游景區」分別是翡翠谷、牯牛降、塔川木坑竹海、龍池灣、芙蓉谷、石潭、擱船尖、白際、豐樂湖、三溪大峽谷。
推薦遊玩路線
6小時朋友游覽線路1[2] 游覽時間:6小時 適合人群:朋友 到達方式:公交,自駕車 途中景點:黃山南大門 > 溫泉景區 > 半山寺 > 新道口 > 缽盂峰 > 天都峰 > 耕雲峰 6小時朋友游覽線路2 游覽時間:6小時 適合人群:朋友 到達方式:公交,自駕車 途中景點:北海景區 > 松谷景區 > 芙蓉峰 > 芙蓉谷 > 黃山北大門
編輯本段名字由來
黃山「霞海」
[3]黃山原名黟山。古代別名崗山。唐天寶六載(747),唐玄宗根據軒轅黃帝在這里采葯煉丹得道升天的傳說,改其名為黃山。 相傳,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最初見到黃山時,便被它秀麗的風景所傾倒。這兒的山峰很高很高,高出雲頭,這兒的山谷很陡很深,深到海底。白雲象綢子一樣,繞著山峰飄來盪去,恰是人間仙境。黃帝帶著術士容成子和仙人浮丘到這里遊玩,他們感到這里有仙氣,是煉神丹妙葯的好地方,就住在山上煉起丹來。他們先在一座山上煉,後來又在溫泉附近的山澗里煉,他們在溪水裡的一塊石頭上,煉呀,磨呀,研呀,竟把這塊石頭磨出了個洞,像一口小小的石上井。最後,軒轅黃帝和容成子浮丘公終於把神丹練出來了,據說煉出的神丹如果吃下去,人就可以長生不老。他們吞了仙丹後,果真長生不老,就像現在的軒轅峰、容成峰、浮丘峰,不都是永遠站在雲端里嗎?上面還長著四季常青的不老松。當年煉丹的那座山峰,現在叫做煉丹峰,當年煉丹的那塊石頭上的小洞,現在叫丹井。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徽派文化底蘊豐富,內涵深廣,是中國三大區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 岩寺文峰塔
古代徽州歷來有「山深不偏遠,地少士商多」之說。每當中原戰亂之秋,這里就成了卧虎藏龍之地,它既是亂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寶庫,因此歷史上各種人才應運而生。例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新安畫派的創立者漸江,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還有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復光,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 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築、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 直至今日,黃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橋、古塔、古亭閣、古宗祠、古牌坊,猶如一座天然的歷史大博物館。
編輯本段民風習俗
喪葬風俗
由於荊楚文化的傳承和影響,黃山形成一種較特殊的古俗今習、巫風宗教兼容並蓄的喪葬習俗。其傳統喪事過程一船是: 1、燒冤錢在老人剛剛斷氣,子孫下跪哭泣送終之後,便燒落氣紙錢。而且要記准老人斷氣的時辰,以後的一系列活動都要以此為准。 2、買水由本家族中較有威望的人組織人員打清水鑼、燒紙錢,孝子賢孫跪拜相隨。 3、抹屍將「買」來的水,投入檀木香,燒至溫熱,請巫師或巫婆(依死者性別而定)用三尺新白布蘸水為死者抹身,對死者表達思念之情。
茶道文化習俗
黃山人一年中,飲茶不斷,但比較集中成習的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畢,一杯香茶,細品滿飲,清新的空氣與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這是健身妙道。有「朝可不食,不可不飲」之說。所以朝茶講究細品。午飯之後,濃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與朝茶不同,它講究的是濃。
編輯本段氣候生態
氣候
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接近於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四季平均溫度差僅20℃左右。夏季最高氣溫27℃,冬季最低氣溫-22℃,年均氣溫7.8℃,夏季平均溫度為25℃,冬季平均溫度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數183天,多集中於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為2395mm。西南風、西北風頻率較大,年平均降雪日數49天。
生態
黃山自然環境條件復雜,生態系統穩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帶明顯,群落完整,還保存有高山沼澤和高山草甸各一處,是綠色植物薈萃之地,森林覆蓋率為56%,植被覆蓋率達83%。黃山野生植物有1452種,黃山上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有水杉,二類保護的有銀杏等4種,三類保護的8種,有石斛等10個物種屬瀕臨滅絕的物種,6種為中國特有種,黃山特有2種,首次在黃山發現或以黃山命名的植物有28種,尤以名茶「黃山毛峰」、名葯「黃山靈芝」馳名中外。 黃山動物種類300多種,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蘇門羚、長尾雉等14種中國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夏日黃山賞生態
其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 雲豹、金錢豹、黑麂、梅花鹿、白頸長尾雉、白鸛。 其中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 獸類:黃山短尾猴、黃山獼猴、穿山甲、豺、黑熊、大靈貓、小靈貓、獐、蘇門羚。 鳥類:鴛鴦、白鷳、勺雞、鳶、赤腹鷹、雀鷹、普通狂、毛腳狂、鳥雕、紅隼。 兩棲類:娃娃魚。 珍禽類:棕噪鶥、紅嘴相思鳥、夜鷹、三寶鳥、白胸翡翠、燕子、畫眉、黃腰柳鶯、暗綠鄉眼鳥。 植物: 黃山市具有優越自然條件,蘊孕著豐富的森林資源,全市自然分布著七百多種樹木,加上引種培育的樹種,共有1000多種之多。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約有1000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有香果樹,紅楠,花櫚木,紅椿;省定保護木種有金錢松,南方鐵彬,三尖杉,銀杏,掌楸,黃山木蘭,樟樹,天目木姜子、連香權、領春木、天女花、青錢杉和中華獼猴桃等15種;還有黃山松、華東黃杉、紅豆杉、光皮樺和青檀等樹種、都很名貴,屬於優良建築用材的樹種,約有一百餘種,主要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杉木多分布在休寧流口和溪口,松樹多分布於祁門、黟縣和黃山區,毛竹主要分布在休寧、黃山區和祁門,其它雜木主要分布在牯牛降和清涼峰,以及祁門、黟縣、歙縣和黃山區。全市森林覆蓋率為73%,木材蓄積量為2400萬立方米,毛竹約5000萬根,年產茶葉2.5萬噸左右,是華東木材的重要產地和著名的茶葉產區。 動物: 高山密林、崇山峻嶺中活躍的飛禽走獸二百多種,其中屬於國家保護的珍貴鳥獸有20多種,溪河塘壩中的魚類有120多個品種,其中包括金絲猴、大靈貓、熊、蘄蛇、短尾猴、獼猴、香狸、獐、白頸長尾雞、八音鳥、相思鳥等。
dongwu(2張)礦產: 黃山市地下埋藏著多種礦物,大量的石灰岩、花崗岩、瓷土、石英岩,蛇紋石和石煤等建築材料,金、銅、鉬、鎢、銻、鈹、鉛、鈮、鉭、鈾等有色金屬礦和稀有金屬礦物,還有膨潤土、砩石、硫、重晶石、水晶、等非金屬礦產資源。 茶葉: 黃山市所轄三區四縣是聞名中外的茶葉之鄉,近年恢復、開發的新老名茶有30多個品種,其中祁紅、屯綠多次榮膺國際金、銀獎;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頂谷大方均在中國十大極品名茶之列;黃山銀鉤、祁紅工夫茶等四個品種,被選為國家外交名茶。歙縣年產茶葉1萬多噸,在全國各縣名列前茅。 香菇: 有平菇、厚菇、花菇之分,以野生花菇為上品。香菇肉厚味鮮,營養豐富,是食物中的珍品。香菇有多種特殊功效,民間常用來輔助治療小兒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壓。 石耳: 黃山之「山珍」,形狀與木耳相似,稍大,既可佐食,亦可葯用。李時珍《本草綱目》載:「石耳性甘平無毒,能明目益精。」煨肉或燉雞,鮮美可口。 筍衣、筍干: 燒肉、燉雞、燉鴨的好配料,鮮嫩味美,可增進食慾。 蕨菜: 是黃山市有名的山菜,深受國內外市場歡迎。蕨菜是一種野生植物,生長在山區草坡、林間空地和林緣地帶,當其嫩葉還處於捲曲未展時,採摘下來,可作鮮食,也可鹽腌,還可干制。黃山蕨菜營養豐富,並具有多種葯用功效。 徽州貢菊: 是一種珍貴的中葯材,既可泡茶飲用,也可配葯,具有疏風散熱、養肝明目、清涼解毒的功效,可治傷風感冒、疔瘡腫毒、血壓偏高及動脈硬化等症。徽州貢菊,原產於歙縣金竹嶺一帶,民間傳說是宋代徽商從浙江德清縣作為觀賞藝菊引發的。以後發現葯用價值,這一帶農戶廣為種植,金竹嶺由此聞名遠近。清光緒年間成為貢品。 黃山獼猴桃 黃山獼猴桃在民間又稱作「楊桃」,境內山區均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黃山風景區。品種多達20多個,多數長在陰濕的山林中,懸掛在岩石與樹上,吸取空氣中的水分。黃山氣候陰涼,多雲霧,所以這里的獼猴桃汁多而甜,果香味重,並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維生素的含量特別高,被譽為「水果之王」。 歙縣金桔: 柑桔中的一個獨特品種,桔形小於黃岩蜜桔,大小同四川紅桔相似,顏色呈金黃色或金紅色。歙縣金桔比紅桔甜,因香氣足,素有「一樹金桔十里香」之稱。歙縣街口、溪口、正口等鄉鎮出產的「三口金桔」是歙縣金桔的後起之秀。 黟縣香榧: 主要產地在黃山西南群峰中的泗溪。這里的香榧分為兩種:一種是個頭大,一頭尖的;另一種是個頭小而圓的,被稱為「和尚榧」。「和尚榧」殼薄,榧衣易脫落,果仁香酥可口,還可以切成片,這種榧的果仁歷史上曾作為貢品。。。吃香榧有講究,每顆香榧上有兩只「眼睛」,吃時無需用嘴咬開果殼,只要用拇指和食指按著「眼睛」一捺,硬殼便開裂。
編輯本段人文景觀
寺廟亭台
黃山自古聞名,許多文人前來游歷並留下名詩吟誦。另外還有寺廟亭台,為黃山增色。方圓250公里,自古為道教名山,山中以道教命名的名勝有硃砂峰、煉丹峰、天都峰、軒轅峰、仙人峰、丹井、試劍石、蒲團松、仙人曬靴石、仙女綉花石、望仙台、煉丹台、煉丹源、神仙洞等等,山南部硃砂峰下的慈光閣和山北部疊障峰下的松谷庵均為道教廟宇。 在黃山南部硃砂峰下的慈光閣,明嘉靖年間,玄陽道士居此。明萬曆年間曾盛極一時。原址尚存部分樓房,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建為賓館。1965年董必武筆書「慈光閣」。海拔1340米的半山寺在黃山南部的老人峰與硃砂峰間,原寺已圮,1957年重修,有劉伯承所題匾額。上下山遊人多在此憩息,觀賞風光。另外還有玉屏樓、雲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
仗鼓舞
流行於休寧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陽一帶的一種民間舞蹈,又名「得勝鼓」。傳說是為了紀念唐代大將張巡、許遠抗擊安祿山叛軍得勝,而擊鼓歡慶。此舞由數十人表演,擊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緊身,十字披紅,頸挎仗鼓(扁圓形皮鼓),右手緊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鈴,隨著行進步伐擊鼓面或敲鼓邊。另有十數人手持檀木夾板,邊行進邊擊拍,發出清脆的響聲。隊列前面有一對大紅燈籠,一人持纛,上書「得勝鼓」三字,後隨一隊蜈蚣旗幡,整個場面威武雄壯,令人振奮。
疊羅漢
流行於歙縣葉村的一種民間游藝。表演時演員下穿紅彩褲,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繪有臉譜。演員均為男性,表演渾朴粗獷。演出前舉行祭台儀式,焚紙燒香、羅漢掃堂,然後從演員相繼登台或在廣場上表演。演員不說不唱,在大鼓敲擊的簡單節奏下,分別表演童子拜觀音、斜角旗、仙人橋、石猴出山、六柱牌坊、涼心水閣、水簾洞、劉海戲金蟾等造型。表演時先易後難,特別是水簾洞中演員的筋斗及六柱牌坊20餘位演員疊成的六層造型,最為精彩。
跳鍾馗
一種民間舞蹈,又稱「嬉鍾馗」,流行於今徽州區岩寺鎮、歙縣朱家村一帶。據說明萬曆年間就有此習俗。每年端午節,這些地區都要「嬉鍾馗」,以求驅邪降福,保佑村民平安。古時「嬉鍾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後來發展到由人扮演鍾馗,在村中巡遊嬉耍。近年來,歙縣鄭村鎮的堨田村,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這項活動,煞是熱鬧。
抬閣
抬閣流行於休寧、屯溪的一種民間游藝,又稱「抬角」。抬閣共分上、中、下三層,將俊俏兒童裝扮成一出出故事造型,安置在三層抬閣上,底盤由四至八名彪形大漢抬著。抬閣的四周用紙紮成龍、鳳、鶴、祥雲、水花等彩燈,巡遊時彩燈內點燃蠟燭,映照著服裝鮮艷的兒童,遠遠望去,酷似天仙下凡。抬閣上的人物不唱不做,但配上鼓樂開路、鑼鈸斷後,熱鬧非凡。今屯溪隆阜還經常組織抬閣隊上街,近年創作了《戴震還鄉》,以紀念一代宗師。
目蓮戲
徽州一古老劇種,流傳於黃山市各地及鄰縣,尤其盛行於祁門、石台一帶。該戲劇本《目蓮救母勸善戲文》,為明代祁門人鄭之珍編撰而成,分上、中、下三卷(100折),故事主要寫傅相之妻劉青提,褻瀆神明,被打入地獄,其子傅羅卜救母心切,遍歷地獄十殿,終於母子團圓,舊時每逢夏歷閏月之年,徽州民間多演此戲,以求驅邪避災。
㈣ 衡水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其實說白了衡水就有個衡水湖現在剛建成了一個園博園,就這倆有點特殊的,春天的時候去深州北邊,桃花開的時候景色那叫一個壯觀。白天玩累了,晚上在酒店點一份 叫了個雞 的外賣,然後喝一罐冰涼的可樂或者衡水老白乾啤酒,哈哈,那叫一個舒服!
㈤ 作文:可愛的衡水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地名是九州之首的冀州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四千年前就有個封國武羅國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下齊七十餘城的樂毅的封地而已。(武邑觀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趙簡子築了個簡子城而已。(阜城古城)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給兩千年封建社會定規矩的董仲舒而已。(景縣廣川)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詩經》大師毛萇的故里而已。(饒陽師欽村)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協助漢朝出現盛世的竇太後的家鄉而已。(武邑觀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兩個西漢名將而已。(竇嬰、周亞夫封地景縣)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美女鉤弋夫人而已(。阜城土山人漢昭帝母親)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東漢竇氏又兩度掌握朝廷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建了兩代皇朝而已。(冀州馮跋建北燕,傳兩代,景縣高洋建北齊傳**十八個王爵)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為民族融合做了一點貢獻而已。(北魏馮太後主持孝文改革、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冀州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在北魏出了個權臣高歡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為隋朝統一和治理聞名的將軍丞相高穎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數學歷法學家張玄胄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三個延綿中國千年,左右政局和歷史的士族而已。(從唐朝到宋朝景縣高氏、封氏、安平崔氏千年中人才輩出,名播華夏。)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在隋末出了不斷被演義的兩個反王而已。(故城竇建德、劉黑闥)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李世民的十八學士中佔了兩人而已。(衡水孔穎達、蓋文達)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唐朝有一個神童李義府而已。(饒陽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賈島在景州雲蓋寺出家、寫詩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崔氏僅唐朝就有十幾人做了宰相而已。(崔仁師、崔淀、崔玄暐、崔損、崔鉉、崔元式、崔珙、崔遠、崔佑甫、崔植、崔日用等,另外北魏還有相六人、爵十六人,隋唐時五品上有四百多人,狀元進士舉不勝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軍旅詩人高適而已。(景縣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唐朝時還有幾個宰相而已。(武強劉幽求、深州魏知古、饒陽李湜義府、景縣高士廉、高璩、高郢)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為盛唐軍事做出了傑出貢獻的大將而已。(武邑蘇定方、饒陽李湛、景縣高崇文、高適、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竹溪六逸中有李白也有冀州孔巢父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爺孫兩人都是文學大家而已。(深州張鷟和張薦,時稱」文章瑞於明廷」)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歷史記載真正「一箭雙雕」兩人中的一人而已。(景縣高駢)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武則天時出了個有名的酷吏王弘義而已。(衡水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北宋抗契丹名將范廷召、耿全斌、周仁美而已。(前棗強人、中冀州人、後深州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的作者李肪而已。(饒陽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北宋名相劉摯而已。(阜城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文天祥路過時作了詩一首而已。《登武遂城》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元朝的丞相郭庸的故里而已。(深州清輝頭)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元朝出了個文狀元牛繼志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寫《中山狼傳》的馬中錫而已。(故城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明朝有個「議禮」的大臣沈東魁而已。(阜城東南關)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人的四部書都收錄到《四庫全書》而已。(阜城廖紀)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明朝出了個大太監、權臣馮保而已。(衡水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清朝出了個武狀元張殿華而已。(棗強北流常)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太平軍血戰阜城和連鎮,北伐悲壯結束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小家出了六個進士,十六個舉人而已。(武強賀氏)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怪才王少懷(王八吾)而已。(武強街關)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抗日戰爭中是全民皆兵,村村有英烈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大娘被稱為「冀中子弟兵的母親而已」(安平李杏格)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有民族氣節的少年溫三郁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個《平原槍聲》的肖家鎮而已。(棗強肖家鎮)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個中國機械化部隊總教習,上海起義軍總司令,差點捉住蔣介石的張權而已。(武強人)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走出了一些肩抗將星的軍人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的孫梨寫了一篇短文《荷花澱》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四大名旦的荀彗生是阜城人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出了一些詩人、作家和藝術家而已。(藍曼、七歲紅、李豐祝、姚振函、王習三等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一些明星根在衡水而已。(句號、葛優、劉秀榮等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我們的腹地有一個國家級濕地和鳥類保護區衡水湖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我們有建於北魏的景州塔、建於唐朝的寶雲塔、建於北宋的慶林寺塔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逯庄漢墓的彩色壁畫在河北藝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好多遺跡還在境內星羅棋布而已。(高氏墓群、封氏墓群、周亞夫墓、孔穎達墓、桑庄漢墓、前冢、後冢、竇氏青山、董子石像、聖姑台、安濟橋等)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棗強侯冢有一棵六百歲的柏樹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個年畫之鄉—武強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深州的蜜桃又大又甜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饒陽的雜面,故城的龍須貢面響譽一方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是河北的鴨梨、棉花、小麥、玉米的主產區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盛產美酒老白乾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有侯店毛筆、宮廷金魚和鼻煙壺三絕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鄧庄的無公害蔬菜,江總書記也來視察過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工程橡膠佔全國產量的一半以上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安平的絲網網住了全世界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暖氣片和保險櫃名揚全國而已。
衡水沒什麼可牛的,只不過大營的皮草年年遠銷世界而已。
㈥ 關於黃山的資料。急用!!!!!!!!!!!!!!!
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東北與宣城地區的績溪縣、旌德縣、涇縣相接;西北與池州地區的青陽縣、石台縣、東至縣毗連;西南與江西省的景德鎮市、婺源縣為鄰,東南與浙江省的開化縣、淳安縣、臨安縣交界。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
黃山市於198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前身是徽州地區,現轄三區(屯溪區、黃山區、徽州區)、四縣(歙縣、休寧、祁門、黟縣)和黃山風景區,屯溪區為市府所在地。
黃山景區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里,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橫亘在黃山區、徽州區、歙縣、黟縣和休寧縣之間,南北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華部分154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與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處於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雄峻瑰奇,奇中見雄、奇中藏幽、奇中懷秀、奇中有險。
黃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衡山之煙雲、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景區內奇峰聳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海撥均在1800米以上。 黃山以變取勝,一年四季景各異,山上山下不同天,而且朝夕有別。黃山 四季景色各異,晨昏晴雨,瞬息萬變,黃山日出、晚霞、雲彩、佛光和霧淞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真可謂人間仙境。
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四絕著稱於世。黃山獨特的花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態的黃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賦予了黃山的藝術魅力,塑造了黃山永恆的靈性、神奇的風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過"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據此又稱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黃山 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沒上黃山的人嚮往黃山,上了黃山的人更留戀黃山。它會使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悠久的歷史:
黃山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紀,我國母系氏族社會的後期,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勞動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時期,這里就居住著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先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行郡縣制,這里為會稽郡屬地。南朝時開始設置新安郡,郡府搬遷又始終未離開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稱新安,其源蓋出於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詔改為徽州。關於徽州名稱的起源,一說因其境內有徽嶺、徽水、大徽村等,州則因地得名;另一說趙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對這一地區的失而復得。此二說並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歷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時候,就是摘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作為省名的。
燦爛的文化:
徽派文化底蘊豐富,內涵深廣,是我國三大區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古徽州文風昌盛,教育發達,「十家之村,不廢誦讀」,因此歷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燦若繁星。《辭海》的單列條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國各州府之首。據不完全統計,明清兩代中進士542人,舉人多達1513人,「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並不鮮見。明清時代徽商稱雄商界長達二、三百年,有「無徽不成鎮」之說。徽商賈而好儒,「官、賈、儒」三位一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徽州文化,歷史上各種人才應運而生,學術研究異彩紛呈。例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歷仕明嘉靖、隆慶、萬曆)、曹振鏞(歷仕清乾隆、嘉慶、道光),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機、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珪、李少微,新安畫派的創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漸江、黃賓虹,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珠算大師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音樂家張曙,還有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復光,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築、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現已發現地面文物4900多處,其中列入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45處。直至今日,黃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橋、古塔、古亭閣、古宗祠、古牌坊,猶如一座天然的歷史大博物館。
㈦ 黃山簡介
簡介:
黃山(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黃山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於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雲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
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盪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
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2004年2月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古今有很多黃山詩詞流傳於世。
2007年5月8日,黃山市黃山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7)竹溪法學家擴展閱讀
黃山,簡稱徽或黃,安徽省地級市,古稱新安、歙州、徽州,地處皖浙贛三省交界處,被稱為「三省通衢」,西南與江西省景德鎮市、婺源縣交界,東南與浙江省開化、淳安、臨安縣為鄰,東北與安徽省宣城市的績溪、旌德、涇縣接壤,西北與池州市的石台、青陽、東至縣毗鄰。1987年廢除徽州建制,以境內山嶽「黃山」之名設立地級市。
黃山市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3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總人口137.37萬人。2015年,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0.9億元,比2014年增長6.1%。
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屬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地形以山地為主,境內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長,熱量豐富。
黃山古稱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響深遠,徽劇是京劇的前身,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黃山市境內的黃山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
㈧ 衡水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旅遊景點景縣的舍利塔 靈秀山莊 古城縣的慶林寺塔 鄧庄農業科技示範園 寶雲寺 衡水湖 在衡水和冀州的交界處 希望你玩的開心買衣服、飾品去百貨大樓西邊的商貿城,吃飯可去紅旗大街(廣場北邊)的「華奧大酒店「北門的小吃部,這里干凈也不貴,都是買票後自己想吃什麼按照標價買什麼。百貨大樓北的報社街小吃部也不貴,但屋裡不那麽干凈。
㈨ 歷史上對黃山哪些評價
徐霞客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可見黃山之美。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景區由市直轄)。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聖地,遺址遺跡眾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徐霞客曾兩次游黃山,留下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 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黃山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生態保護完好,動植物眾多。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古稱徽州)徽派文化底蘊豐富,內涵深廣,是中國三大區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古代徽州歷來有「山深不偏遠,地少士商多」之說.每當中原戰亂之秋,這里就成了卧虎藏龍之地,它既是亂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寶庫,因此歷史上各種人才應運而生。例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新安畫派的創立者漸江,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還有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復光,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築、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直至今日,黃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橋、古塔、古亭閣、古宗祠、古牌坊,猶如一座天然的歷史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