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區創建工作情況
1. 結合社區工作實際,談談如何加強法治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保障
加強法治建設與和諧社會沒有關系.
2. 法治領創包含哪些
加快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法治街道」、「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工作等內容。
以靳崗街道為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靳紅揚就2020年度街道「法治領創」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加快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法治街道」、「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工作;進一步強化社區矛盾化解功能;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做好「法治領創行動」工作,多與中心工作相結合,多與項目相結合,多與實際相結合,借力用力,適時嵌入,實現共贏、多贏。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法治領創行動」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高質量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務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充分認識「法治領創行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法治領創行動放在高質量黨建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高度來把握。
(2)法治社區創建工作情況擴展閱讀:
法治領創工作的相關要求規定:
1、以機制建設為統領,提升「法治領創行動」科學性系統性。市委政法委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實績實效,在調研座談、實地考核的基礎上,細化 「法治領創行動」的內容和要求。
2、建立清單式考評體系,進一步解決抓什麼怎麼抓的問題。各地通過建立實施領導幹部任前考法、任上學法、年終述法、憲法宣誓及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等制度,有效提升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黨建高質量和經濟發展高質量提供法治保障
3. 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
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主要的內容
一、圍繞依法治理主線,增強幹部群眾法律素質
二、實行民主選舉,讓居民自主選擇當家人
三、規范民主決策,保障居民群眾的決策權
四、完善民主管理,組織居民參與居務管理
五、強化民主監督,建立完善激勵約束制度
4. 省委政法委應如何加強基層法治小區建設
為扎實推進「法治建設年」活動,近日,由省委政法委法制處處長高權專為組長的調研組一行4人來到屬讓胡路區,就基層法治建設情況進行調研,與民政、農業、鄉鎮、社區、企業等代表進行了座談交流。
調研中,調研組一行下發了《深化「法治建設年」活動加快推進鄉村法治建設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與會人員結合文件內容以及自身實際,分別匯報本單位有關工作情況,並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同調研組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當天下午,調研組一行來到北湖社區工作站,參觀工作站整體環境後,隨即召開座談,聽取喇嘛甸鎮、北湖社區、乘風社區、銀浪牧場等與會單位的基層執法、司法、普法及法治單位創建情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意見建議。
調研組一行對讓胡路區基層法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給予肯定,並表示,回去後將認真梳理研究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為基層更好開展法制建設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時,調研組強調,基層法治建設工作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內容,希望讓區能夠繼續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把握法治本質,創新法治建設發展思路,力爭打造更多的法治建設特色和亮點,不斷提高基層法治建設綜合能力與整體水平。
5. 社區創安工作總結
以下是學校的,你把學校的改成單位就可以了
我校在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全校教職工緊緊圍繞創建省一級達標中學校中心工作,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今年我校被評為福建省綠色學校,泉州市綠色學校、泉州市「健康暑假」優秀組織獎等榮譽稱號。現將我校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為學校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1.重視領導班子和中層幹部的思想建設。堅持校黨支部學習制度,緊密結合學校改革、發展和育人等實際問題,堅持做到每次學習有學習專題,學習討論時有中心發言人,有學習讀書材料,有個人讀書筆記,有撰寫學習體會。領導班子成員堅持帶頭學,先學一步,多學一點。通過學習,提高了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強化了機遇意識、發展意識、改革意識。
2.把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實處,為學校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堅持全校性政治學習,從提高教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入手,結合教職工關心的問題,組織教職工學習黨和國家的有關文件或黨報的有關文章,使教職工提高了認識,認清了當前的形勢,明確了學校的發展目標。
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推進校務公開。一年來,學校認真組織黨員幹部學習黨風廉政法規,開展黨風黨紀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動。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具體實施辦法,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人。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學習了《鄧小平論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及胡長清、成克傑重大典型案件的有關材料,觀看了反腐教育片等,提高了廣大黨員幹部對新形勢下黨中央從嚴治黨、開展反腐敗斗爭重要性的認識。與此同時,學校還積極開展校務公開工作,建立健全《校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職責》和《校務公開監督小組工作職責》,促進了校務公開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同時學校還設立了校務公開欄,定期召開教職工大會、全體離退休老幹部會議,多渠道、多層次公開學校工作情況,進一步增強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透明度。
二、加強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抓好學生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年來先後組織學生學習了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江總書記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和「三個代表」的重要論述,參觀交通安全展、環保知識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展等,通過學習和活動的開展,同學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好學習、求上進的學生越來越多。
2、重視學校的創安普法工作,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我校始終重視創安普法工作。學校領導堅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聘請蓬壺派出所所長擔任法制副校長,聘請律師林清榮加強對全校師生的法律知識的培訓,努力提高師生的法治意識;定期召開會議,聽取有關部門匯報,分析學校安全普法依法治教工作,檢查督促落實安全隱患的整改。本學期來,學校認真貫徹縣委加強學校食堂衛生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大對學校食堂的資金投入力度,對學校的軟體、硬體方面進行全面整改,並被縣有關部門確認為合格。此外學校還加強了內宿生的管理,要求所有的內宿生一律內宿內膳。
3.豐富第二課堂活動,拓展學生發展空間。今年我校除了舉辦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和校運會外,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先後舉辦了歌詠比賽、慶國慶晚會、徵文、書畫、籃球賽、排球賽等第二課堂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學生有了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和聰明才智的機會和空間,廣大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陶冶了情操,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3.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學生的教育管理。學期初及時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認真總結以往各班主任的工作經驗,對不足之處提出了整改要求,組織班主任學習了教育部的文件,對新班主任進行培訓。不斷建立健全《班級工作量化考核辦法》。通過學習培訓以及建立有效考核制度,促進了班主任隊伍的建設。在學生的教育管理、後進生的轉化教育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我校的黨員「1+1」制度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加強教學研究與改革
1、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教,以教研帶動教改,以教改完善教研,從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這是學校明確的戰略目標。因此學校制定《福建省永春三中教育科研三年規劃》,建立了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配備有完善的教科研組織機構。在課程改革中注重轉變課程功能 ,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於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於狹窄的課程定位,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
2、在教研教改實踐中,我校著力實施"五個一"工程,即每位教師每學年要至少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至少要有一篇論文在省級、市級的學術研討會獲獎或報刊發表,至少要做一萬字學習筆記,每個教研組至少要承擔一個科研課題,至少要有一項階段性的教研教改成果出台。學校積極組織廣大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和教改實驗研究,並撰寫了一批質量較高的論文和實驗報告,論文分別在國家、省、市級的刊物上發表或交流三年來達117篇,其中CN刊物發表或省交流81篇。
在校本研究中,校長、教師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體。我校主張開展行動研究,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深體會到校長是「以校為本」教研製度的第一責任人,是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的身體力行者。從而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性地開展「以校為本」的工作,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出成效。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中,成績顯著,是首批「泉州市信息技術實驗學校」;學校具有業務素質高,教學觀念新,勇於開拓、勇於創新的教師隊伍,80%以上教師有自己的研究課題,學校提供教師展示自己的舞台的機會,教科研氣氛濃厚。現有國家級課題一個,省級課題一個,市級課題三個,縣級課題十五個,校本課題44個。
3、「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學校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為此,學校推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校定期開展活動,交流教後記、教學手記、典型個案、教學問題、研討課情況等。在活動中許多老師提出了「疑問教學」的案例,交流教學體會,初步取得了可喜成果。
四、推進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我校的研究性學習課程自2000年秋季進入試點,由自願參加的175名高一學生組成22個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小組。在22名導師的指導下,分別從事22個課題的研究,開始嘗試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實施、管理和開發。獲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一些經驗。2001年秋高二年繼續試點,課題研究小組擴大到36組,參加生數達262人;高一年全面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2002年秋,高一年、高二年兩個年級採用集中安排形式(8天共56課時),全面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從嘗試階段開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校長掛帥,分管教學副校長任工作組組長,制定《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並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及時調整,使實施方案日趨完善和成熟。研究課題的選擇立足時代和社會發展需要,結合當地實際和學生的社會生活,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資源。課程實施充分體現實踐性、開放性和學生個體差異性,課程評價有本校的獨特性,既有課題小組成績評定辦法,又有小組成員成績評定辦法,還有《研究性學習責任導師綜合評估方案》。為了保證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勃勃生機,學校把「研究性學習師生關系的解讀與構建」作為校本課題加以研究,由教研室主任擔任該課題的負責人,以科研推動課題的開展,著有《研究性學習選題環節的指導》論文,得到了專家的好評。從2003年秋開始,高一、高二兩個年段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按每周3課時集中安排半天時間,實現正規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做到時間、經費、管理「三落實」和開發、管理、實施「三到位」。現有研究性學習課題小組122組,研究課題82個,每個課題均有1名責任導師負責指導,研究過程保留原始記載,並按課題組裝袋存檔。優秀課題成果(論文)編印成冊。每年開展一次研究性學習優秀成果展覽,責任導師的工作採用量化評估,並與獎金直接掛鉤,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師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培養一代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建設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5月在我校召開永春縣研究性學習工作現場會,得到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五、改善辦學條件,切實關心師生學習生活。
以人為本,關心教職工。學校十分關心師生員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況,切實解決師生員工的實際困難,盡量滿足每個人的不同需要,使他們能夠安心學習、工作。「三八」婦女節由女工委組織開展娛樂活動,「重陽節」組織離退休老同志到安溪清水岩游覽觀光。近年來,全校教職工的工資收入、福利穩步提高,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教師套房等也相繼投入使用。
一年來,我校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我們在看到工作成績的同時,也發現工作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和差距。我們力爭在新的一年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學校各種管理制度,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努力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合理構建人才梯隊,為早日躋身一級達標學校而齊心協力,揚長避短,迎難而上,共同推動學校的改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