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道德主要內容
㈠ 我國倡導的家庭美德有哪些主要內容
我國倡導的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是:
1、尊老愛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儉持家,
5、鄰里團結。
㈡ 我國倡導的家庭美德有哪些主要內容
家庭美德主要內容:
1、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女子和男子人格獨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權利,負有同等的義務。如在生育觀上,要真正做到「生男生女都一樣」。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因此夫妻還應該以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讓、互諒、互慰為准則,為建立和睦的家庭提供條件。
2、贍養老人,教育子女
尊重老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贍養。父母為了撫養子女曾付出了很多艱辛,當父母步入老年喪失勞動能力的時候,成年子女有責任贍養他們。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子女的健康成長乃至終生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響。
3、勤儉節約,團結鄰里
勤撿持家是我國傳統道德中傳播最久的美德之一。如果揮霍無度,理家家必窮,治國國必敗。因此,無論是治家,還是管理國家,勤勞節儉都是必須具備的品質和美德。鄰里之間應該以禮相待、互涼、互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家庭美德建設的意義:
1、加強家庭美德建設,建立美滿溫馨的幸福家庭,創造和睦的鄰里生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內容。加強家庭美德修養,認真嚴肅地對待兩性關系,提高個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凈化美化心靈,提升人生境界,增進人生價值。
2、加強家庭美德建設對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意義。
加強家庭美德建設,建立穩定和諧的幸福家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家庭美德建設,提高家庭成員的文明素質,有利於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
㈢ 婚姻家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雙方還要互敬互愛,理解、包容、信任、尊重。
中顧法律網
㈣ 簡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
歡聲笑語
㈤ 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婚姻家庭道德是道德規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指一定社會或階級根據其總的道德要求,調節人們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的關系和行為的道德准則。
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婚姻應主要以愛情為基礎,首先要求婚齡男女雙方應主要由於戀愛而締結婚姻,即具有純潔而真摯的愛的感情,有著共同的生活理想和志向,能於婚後共同承擔相應的義務,才能自主地按照社會認可的公證方式結為夫妻。其次,還要求夫妻雙方在婚後繼續保持和加深愛情,做到互敬、互愛、互學、互助、互讓、互諒、互慰、互勉。
第二:夫妻雙方應當相互忠實和恪守貞操。在婚姻關系經過公證程序成立後的整個存續期間,雙方或一方以任何理由發生婚外性行為,包括與婚外人通姦、姘居、戀愛等,都是不道德的。
第三:家庭中全體成員的權利和義務應是平等的,要求每個家庭成員都應當自覺尊重其他家庭成員應有的各種權利,也要求每個家庭成員自覺履行自己應盡的各種義務。實現這一道德准則就在於否定任何形式的夫權、父權、家長權及男尊女卑的舊偏見。
第四:尊重和保障老人、婦女和兒童的正當利益。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家庭關系中,子女對於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包括生、繼、養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死去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應當自覺地供養、體貼和尊敬。父母對於未成年的子女(包括婚生、非婚生及繼養子女),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對失去父母的兒童,應當自覺提供必要的物質生活條件,進行各種良好的教育,使他們在德、智、體諸方面健康成長。
㈥ 什麼是家庭美德家庭美德規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家庭美德,是指人們在家庭生活中調整家庭成員間關系、處理家庭問題時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規范。家庭美德的內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互相。
家庭美德屬於家庭道德范疇,是指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它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家庭美德包括關於家庭的道德觀念、道德規范和道德品質。
家庭美德的規范是調節家庭成員之間,即調節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長輩與晚輩、鄰里之間,調節家庭與國家、社會、集體之間的行為准則,它也是評價人們在戀愛、婚姻、家庭、鄰里之間交往中的行為是非、善惡的標准。家庭美德的規范是家庭美德的核心和主幹。家庭美德還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在道德意識支配指導下,按照家庭美德規范行動,逐漸形成的人們的道德品質、美德。
(6)家庭道德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是調節家庭內部成員和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際交往關系的行為規范。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個人生活的幸福與否,不僅與社會的文明進步相關,還與是否擁有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密切相關;
家庭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家風直接影響著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家庭生活還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問題,共同培養和發展夫妻愛情、長幼親情、鄰里友情,不僅關繫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
㈦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基本內容如下:
1、社會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公德是指與國家、組織、集體、民族、社會等有關的道德。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社會層面,是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正常進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會公德,是對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職業道德。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3、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家庭美德屬於家庭道德范疇,是指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家庭美德的規范是調節家庭成員之間,鄰里之間,家庭與國家、社會、集體之間的行為准則,也是評價人們在戀愛、婚姻、家庭、鄰里之間交往中的行為是非、善惡的標准。
4、個人品德。個人品德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在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其道德行為整體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一貫的道德特點和傾向。個人品德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因素所構成,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等。
【法律依據】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第十五條
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在現代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不斷擴大,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要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第十六條
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
第十七條
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問題,共同培養和發展夫妻愛情、長幼親情、鄰里友情,不僅關繫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要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
㈧ 個人品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個人品德是表現在個體處理一切問題時的行為活動具有比較穩定的、形成了習慣的道德素質,是行為者個人的道德屬性。
二、個人品德既包括個人主觀上對一定的道德原則規范的認識,也包括基於這種認識所產生的具有穩定性特徵的行為習慣,是個人主觀上道德認識和客觀上道德行為的統一。
三、個人品德實際上也是社會上存在的道德關系,道德原則規范在個體思想和行為上的集中反映。
四、個人品德是個人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內心狀態,是一個人在進行長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心理特徵。
五、個人品德是有個人多種心理成分共同構成的一個復雜整體,包括個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為等方面。
(8)家庭道德主要內容擴展閱讀:
「知榮辱」,即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在社會生活中嚴格區分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自覺遵紀守法;在崗位,艱苦奮斗,辛勤勞動,多做對國家、社會和他人有益的事。
「懂感恩」,即感恩父母養育、師長培養、同時支持、組織信任和他人幫助,引導人們從小事入手,從身邊的事做起,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自身、他人、工作、社會,提升自我、多行善舉、濟危救困、助人為樂,建立健康融洽愉悅的人際關系。
「盡責任」,即培養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明確在家庭、崗位和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增強履職盡責、回報社會的本領和能力,愛崗敬業、幹事創業、積極進取,通過個人奮斗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