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與生存
A. 關於道德 理想 人生的文章
1.物我同實——主體(我)與客體(物)都是實在的。
2.物統事物——物皆事事相續而有一定之理的過程。理即在事中。
3.一本多級——物質是生命與心知之本,物質演化而有生命與心知。
4.物體心用——心物關系是體用關系,心是人體所有的作用。
5.思成於積——思維所用的概念范疇是由長期歷史積累而成的。
6.真知三表——真知的標准有三個層次,即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行之有成。
7.充生達理——人生之道在於充實生命以達到合理的境界。
8.本至有辨——宇宙本原與道德理想屬於不同層次。
9.群己一體——群(社會)與己(個人)是統一而不可別離的。
10.兼和為上——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諧,是價值的最高准衡。
網路上一堆,自己找找看不就好了。我哪知道你要什麼樣的。
B. 生存和道德哪個更重要
道德更重要。
捨生取義、寧死不屈等等。
C. 共產主義道德理想是怎樣推動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
為共產主義的道德理想是主要推進我們的學習生活,還有社會的進步,讓我們人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人人富裕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D. 理想與道德 演講稿
道德和理想好像沒有什麼關系吧。。。
E. 關於「理想和道德」的作文
定義1:由個體自我意識為起始,引影到群體當中,形成的《精神》《語言》《行為》宏觀性微略統一,即為道德。 定義2:道德就是脫離人的自然屬性而適應人的社會屬性。( 這里說的人的自然屬性,實質就是動物性。) 道德應該是合於天理的行為規范。由於人類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動態規律,來主導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因此,隨著天理動態層面的提高,道德的標准即隨之提高。 定義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 定義4: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系,有些時代又打上意識形態的烙印。人類的道德有共通性。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以下原詞條釋義僅僅是對行為規范意義上的道德的一種理解: 道:本意是客觀真理,即自然界的構造、運動、變化等規律,社會的客觀發展和變化規律,人的生老病死等規律,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需要發展。在不違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去改造自然、發展社會、發展自己的事業。 也是遵循不違背「道」去適應自然,改造自然從而使社會,自然界和人類能長久發展、和諧共存。 道和德統一到一起就是道德,人們按「道」的規律去做事、處事,就是有「道德」。 我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查找道德的定義,沒有很恰當的解釋,經思考、請教好多前輩,終於得到以上結論,拿來共同教育後人。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籠統的講就是有素質。 實質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說人一生下來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會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約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對本能的外在約束和內在約束,外在約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圖傷害他人等對人類社會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內在約束(也就是道德)來約束本能中雖不違法,但亦會對他人(甚至是人類社會)造成危害的行為。 所以,道德就是社會規范對人的本能的制約,換句話說,人一生下來就有以任何方式傷害甚至殺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無道德」),道德也就是繼法律之後制約這種本能,減小這種傷害的工具。
編輯本段道德的主要功能
一個道德淪喪、缺失的國度,不可能有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的經濟,也不可能有社會的正常發展、基本社會秩序的存在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歸納起來,道德具有五個方面的主要功能:
認識功能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 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和生活道路。
調節功能
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因 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 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它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樹立正 確的義務、榮譽、正義和幸福等觀念,使受教育者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評價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 以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善」與「惡」而實現。
平衡功能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 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 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 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
F. 社會理想和職業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的關系是
答案A
B、C、D三項都是錯誤的。
G. 請大家談談自己的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
理想教育的基本內容是abcd
內容上分為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社會理想。在生活回理想上要答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做生活的強者;在職業理想上要把社會發展需要和自身實際結合起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在道德理想上要養成良好的品德,做高尚的人;在社會理想上要志存高遠,成為大有作為的人。
H. 當生存與道德理想如果不能並存,應該堅持生存呢還是堅持道德理想為什麼
一般人都會選擇生存吧,因為99%的人把生命看的比任何事物都重要的多!
但是,放棄了道德理想,生命可能也就失去了意義,失去了快樂了!活著會累的!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死了,連痛苦都感受不到了呀!所以選擇生存嘍!
I. 談談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的關系
答案A
B、C、D三項都是錯誤的.
J. 你在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社會理想方面有啥設計和追求
理想教育的基本內容是ABCD內容上分為生活理想、職業理想、道德理想、社會理想。內在生活理想上要追求健康高尚容的生活方式,做生活的強者;在職業理想上要把社會發展需要和自身實際結合起來,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在道德理想上要養成良好的品德,做高尚的人;在社會理想上要志存高遠,成為大有作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