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律1000字

道德與法律1000字

發布時間: 2021-12-10 08:19:58

㈠ 通過案例分析道德與法律的關系1000字

道德與法律的,./

㈡ 道德和法律的關系 一千字 拒絕度娘

道德和法律的關系,首先是兩者在「價值」上的一致性。
所謂「價值」,一般意義是「尺度」。在社會生活中,對個人而言,「價值」具有「有用性」、「可行性」等特點(從民法中的「物」引伸出這些特點);對人際關系(社會關系)而言,「價值」具有「等價交換」的要求。只有按照「等價交換」,才是合理,才是符合「公平正義」。(註:這里的「等價交換」與買賣關系中的「等價交換」有所差異。社會生活中,有時對弱者的幫助可能是無償的,但從整個社會系統看,強者幫助弱者,也可以看成是強者對弱者的「補償」,符合「等價交換」要求。)
這里強調「價值」一詞,是因為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與別人發生「交換關系」(交易、交換、交往是一組近義詞),完全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那麼,道德和法律作為調整人際關系的兩種手段,所追求的價值標准(價值的尺度,價值的價值)同樣都是「公平正義」。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首先是社會層面不同。道德屬於思想層面,或者說屬於意識形態,而法律屬於「上層建築」,是國家、社會的管理者通過權力資源設立的「武器」、「工具」。
其次,道德具有靈活性、主動性;而法律具有滯後性。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展變化,價值的尺度也要有所調整。這首先反映在人的思想里,認為處理某種人際關系「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而法律是在人們有了新的認識之後,才會制定、修改。比如對流浪漢應該怎麼處理。
第三,道德具有自覺性、積極性;法律具有強制性、消極性。對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主要採取「思想評價」的方式,從「做人」的高度,評價行為對錯。如果老是做不道德的事,就有被別人遠離、孤立的危險(一個人被社會徹底孤立了,那就難以生存)。而法律除了除了「思想評價」之外,還通過強制手段直接制止不法行為。比如「誠信」是起碼的道德,是「公平正義」的原點、保證。不誠信行為,會受到道德譴責。但僅僅依靠道德譴責還不足以遏制不誠信,需要配置法律措施,把詐騙犯關進牢獄,對某些個體才能起到懲戒作用。
第四,由於道德與法律是對人際關系的不同調整手段,具有不同特點,調整范圍也基本不同,盡管價值追求相同,在內容上也可能會有錯位、不銜接的地方。比如,隨著社會發展,道德內容發生了變化,而法律規定明顯滯後,以至於某種惡劣行為沒辦法調整;或者,法律規定具有前瞻性,而相當部分人的道德觀念還難以接受,甚至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道德與法律既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優缺點),在追求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㈢ 大學論文 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1500字

撰寫論文注意事項:

1、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諱把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不要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詮釋論文內容。

2、盡量採用文字敘述,不要將文中的數據羅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簡潔,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應刪除無意義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不要列舉例證,不介紹研究過程;

3、摘要的內容必須完整,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應寫成一篇可以獨立使用的短文。

4、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條列式書寫法。陳述要客觀,對研究過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

例文: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道德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根源於風俗和習慣,在原始社會,人們生活在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氏族社會中,氏族成員之間主要靠風俗習慣調整的,從食物分配到婚姻締結,都體現了風俗習慣的積極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社會關系愈變得復雜。

單純的靠風俗和習慣已不可能完全調整,因此道德便產生了,所以道德的產生並不是抽象的來源於人們的內心,更不是來源於宗教神學,而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產生的。哲學上將道德劃入上層建築,是維護本階級經濟基礎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

以習慣風俗和道德去調整全部的社會關系已不可能,社會需要更有力,更廣泛的標准和規范去調整,法律便應運產生。法律的出現,並不是意味著社會關系的調整不再依靠道德,法律在調整方式,調整范圍上也有著局限性,道德仍是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

法律與道德彼此都對社會關系的調整具有重要作用。法律與道德屬於不同的上層建築,不能將法律完全等同於道德,當然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如果把所有的道德原則轉化為法律原則,那麼法典便成了道德法典,這恰恰不利於人類的進步,因此法律與道德有著本質的區別。



第一、法律與道德產生的歷史與方式不同,從產生的歷史過程看,法律是人類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原始社會沒有法律,而道德風俗則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任何社會都有的行為准則,另外,道德隨民族,種族,宗教,習俗的不同而不同,而法律在一國或一定區域內。

法律是通過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的,只有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才能將本階級的意志轉化為具有國家強制性,普遍約束力的法律。而道德則是由人民長期的生活習慣轉化而來,法律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更多的依靠社會輿論和人民內心的信念良知來遵守。

第二、法律與道德適用的范圍不同,法律是劃分罪與非罪,合法與違法的標准,道德則主要是劃分善與惡的界限,這兩種界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互相重疊,也可以互相獨立,有多種情況:

1、道德所否定的法律也是禁止的。如殺人,放火,投毒等一系列犯罪行為。

2、某些道德規范不否定,而法律則是禁止的。如過失犯罪。

3、道德規范所肯定,而法律則是禁止的,如在封建社會哈姆雷特式的人物,或是反抗統治階級的惡法。

4、道德上不提倡,法律卻許可,如:離婚,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受家庭暴力迫害而提出離婚,現代法律和道德都是支持的。

綜上所述,法律與道德所調整和適用的范圍,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矛盾的部分,單就與道德相關的法律而言,這一部分一般只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這些法律規定,是道德的起碼義務,但是法律不幹預或是無法干預道德可以干預。

如個人操守品質或是人際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說,道德適用的范圍比法律廣。那些與道德無關的法律,非道德所能調整,只能由法律調整。如新崛起的經濟法律,行政法律,環保法,有的只是程序性的規定,與道德關系較少,或是沒有關系。

這些法律不像刑法那樣僅憑道德就可以判斷,因此,從這方面看,法律所調整的范圍比道德廣。

㈣ 急求一份 關於《職業道德與法律》的論文 1000字

第一章
選題
一、選題的原則
(一)有價值(有品位,內行)
(二)有可行性(或操作性,大小適中,難易恰當)
(三)有濃厚興趣(興趣是動力,必須是自己喜歡的。)
《論語·雍也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如果你什麼都不喜歡,那就更好辦:讓輔導老師給你一個
題目
就行。
(四)專業對口(專業專長)
二、
選題的
方法
(一)亟待解決的課題
(二)填補空白的課題
(三)有爭議的課題
(四)有矛盾的課題
(五)可綜述的課題
第二章
搜集資料
學術研究往往是在
前人
已有
成果
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因此,搜集相關
文獻
信息,非常重要。要求能快
速、准確地搜集到所需的資料信息。
一、
直接材料
的搜集

一手材料
二、
間接材料
的搜集
從文獻及網路查取的材料
(二手材料一定要注意核對。)
圖書、
期刊
,紙本
索引
及網路檢索GOOGL、網路網等,
關鍵詞
檢索。
三、材料的分析
讓材料自然分類,類聚法。
第三章
寫提綱
提綱盡可能詳盡,條理清晰,條塊分明。
(鑲玻璃法:
把內容分成幾塊,一塊塊往上填內容就行了。)
一般分為
序論
、本論、
結論
三部分。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論證的形式,縱深式(遞進式),平列式,綜合式。
第四章
寫論文
一、格式及要求:前置部分及主體部分
前置部分:標題、署名、指導教師、
目錄
、摘要、關鍵詞
(一)標題:對論文重點的直接呈現。准確得體,通俗易懂,簡短精練(不能
簡短,可加副標題),符合規范。
(二)署名,在題下。
(三)指導教師:xxx
(四)摘要(可復制文中關鍵
句子
,稍作修
飾、連綴即可)
(五)關鍵
詞,一般3—5個即可,以重要程度為序。
(六)目錄
主體部分:
前言、
正文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一)前言(引言,序論,導言,緒言)
(二)正文(本論,主體)
(三)結論
(四)注釋
(五)參考文獻
(文獻名,
作者
,出版社,版次)
二、具體方法與規

(一)寫作的順序
1按照提綱自首至尾
2先寫思考成熟的部分,最後焊接起來。(若不知從何寫起,就這樣寫)
寫此不管彼,只求一意法。
(二)引用材料的方法
1直接引用法
引證。推論,尊重,顯示自己並非標新立異,不乏同道。(拉贊助)
2先斬後奏法
先概述
觀點
,然後指出某人某文已詳言之(加註參見)
3映帶法
崇山峻嶺,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研究
韓愈
,不妨提及東坡;研究明清詩,也可上溯到漢魏。
4戒剽竊。學會運用,而不是照抄。
(三)論文的整體要求
准確,概括、簡練,嚴謹
客觀
,平實,文采。
不可以孤立的看問題,要注意上下影響。
(四)段落、標點規范
(五)語體的要求
要簡約典雅。
第五章
修改、定稿
文不厭改,要改得死去活來。
一、自己反復閱讀,
(1)改正錯誤的字、詞、句(筆下誤)。(2)邏輯錯誤
(3)修正完善觀點(4)論據錯誤(5)調整結構布局(完美,圓滿,面團
原理
,增刪
材料)(6)修飾詞句。
面團原理:你如果原打算寫五個部分,最後只寫成三個部分;那你就說你本來就打算寫三個部分,現在如期完成了,很「圓滿」。因為沒有人知道你的原計劃,也
沒有人想知道,所以沒必要告訴他人。
二、他人審校(吸收他人意見;自己的錯誤往往看不出)。
互相審閱,互相挑毛病。
第六章
答辯
虛心點就行。自己寫的,也不用心虛

㈤ 有關法律和道德在社會文明發展中的作用1000字左右作文

前記:在生活水平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豐裕了,社會文化繁榮了,然後,人們的道德水平卻大大降低了,似乎日漸忘卻了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等道德品質了,針對這一現象,我希望通過這一篇文章來呼籲人們提高道德水平,關愛他人!

縱觀華夏歷史,中華自古以來就是傳統的美德之邦,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道德品質卻日益淪喪。翻看一頁頁新聞雜志,那麼多關於「冷漠」、「道德缺失」「食品問題」等字眼進入了眼球,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著中國人的道德心怎麼了?我想,「感動與疼痛並存,譴責與反思交織,憂慮與希望同在。」中國人應該拾起一個友愛的心靈,建設一個有道德的世界。

眾所周知,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就猶如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一個不懂得尊重生命的人就猶如一個不經洗禮的心靈。康德曾說過:「能充實心靈的東西,乃是閃爍著星星的蒼穹,和我們心中的道德律。」然而,最近一些火熱的新聞事件警醒了我,案件一是這樣的:06年,彭宇出於見義勇為將跌倒的徐老太太扶起,卻無奈被徐老太指認是撞人者,並告上法庭,索賠13萬多。時至五年之後,案情才終於水落石出,彭宇也洗清了自己無辜的罪名。案件二是這樣的: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南海黃岐,兩歲女童小悅悅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貨櫃車碾過。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對此不聞不問。最後,被撿垃圾的陳賢妹抱起並送醫院,但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去世了。留下了人們無止息的悲傷,也讓國人對中國社會道德的反省。

縱觀上述案件,這讓我們看見了在中國的法治發展不斷挑戰著道德的進步,日益進步的法治文明換來了道德的忽視,換來了人們見義勇為的淡化,換來了對生命權利的漠然。道德滑坡五十年的噩耗,不得不要求我們重拾那份友好互助的美德,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讓冷漠遠離人們,讓助人為樂成為美德。

實踐貴於理論,中國人一定要重新樹立一份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的心靈,才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首先,學會尊重和善待生命。世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我們沒有理由漠視他/她,小悅悅的悲劇是國人對生命的踐踏,活在世界的人們,要手把手、心連心的相互支持。其次,學習傳統美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樹立健全人格。從魯迅筆下的孔乙己、祥林嫂,再到如今的彭宇被控告,小悅悅被碾壓,他們的悲劇,從側面反射出了國人人性扭曲、美德退卻的現狀,所以,必須以道德教育來匡正人們的道德,去凈化人們的靈魂。最後,牢記法律制度,樹立良好道德觀,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疑問困擾著人們,拿起法律的手段去行善,規范的助人,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總而言之,接二連三的社會道德問題還在繼續,「瘦肉精」「染色饅頭」「地溝油」「人造蛋」等一例例震撼人心的案件拷問著人們的良知,匡正和規范人們的行為是當下最重要的任務。

中華美德要歷代傳承,禮儀之邦的優良美德卻在21世紀被踐踏。呼喚著退卻的美德,談論著中國的社會道德,捫心自問自己的道德良知。才發現,美德對於社會的發展是何等的重要。拾起迂腐不堪的渾濁人性,拋出不法的道德行為,誠心舉起靈魂的標尺來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事物。讓我們呼喚退卻的美德,讓我們的社會、我們活著的中國多一些陽光多一些和諧吧!

後記:這是一篇針對當下一些社會問題而寫的文章,本文主要側重談論了關於中國人社會道德退卻,道德心冷漠的現狀,目的是為了呼籲更多的中國人拾起道德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㈥ 以在當代社會中,道德和法律哪個重要為題的1000字作文

當北京遇上西雅圖,發生了一串愛情故事,當法律遇上道德,會怎樣? 以我們這年級談法律來著有點像在書上看一個學術名次似的,如果問法律是什麼?那就相當於直接唄政治概念一樣,簡單地說,法律就是一些比較嚴格的規定。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有紀律。法律和紀律,都是一些規定,只不過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帶有強制性的規定而已說嚴密規范一點,法律就是治國安邦、維護秩序、抑惡揚善、促進社會發展的工具。這工具常常表現為一部部法律,它們各司其職,比如專管國家大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打擊犯罪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促進我們健康成長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末成年人保護法》等等。雖然說起來一條一條的,頭頭是道,但實際上卻並不重視,只有當事實擺在眼前時才會有心靈上的觸動 其實就像書上說得那樣,法律與道德時相輔相成的,法律也是弘揚道德的一種形勢改革開放以來,由我國最高權力機關頒布的法律有三百多部。假如我們國家現在沒有法律,同學們想想社會會怎麼樣?可以說,沒有法律,社會將一片混知己人們將面監災難如果沒有法律,殺人、搶劫、盜竊事件就會越來越多,人們的生命財產就受到嚴重威脅;如果沒有法律,拐賣兒童的犯罪分子會日益猖獗,小朋友的人身安全就不能得到保障;如果沒有法律,假冒偽劣產品就會充斥大街我們就很難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了…… 但是道德也同樣重要,例如"小悅悅"事件,因為道德意識薄弱,才會有那麼多"看客"不聞不問,令人心寒。也因道德意識不好,終究引發了法律後果。 法律是我們的保護神。當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幾乎都是法治國家。幾千年的歷史證明,用法律治理國有是所有治國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發展很快,但是我們國家的法制還不健全。因此,黨的十五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要有一大批法律人才。然而,我們中國目前缺乏法律人才,將來更缺。我國現有專職律師10萬左右,僅佔全國人數的萬分之零點三。再過十多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5億,以萬分之四的比例計算,僅律師一項專門人才就需補充45萬多人。到那時,正是我們成才之際,正是我們為國家貢獻青春才智的大好時機。 將來,如果我們當了律師,就可以依法為受害人打抱不平;如果我們當了檢察官,就可以挑起與兒子罪分子作斗爭的重擔;如果我們當了法官,就可以肩負起為社會伸張正義的神聖職責。到那時候,不管是法官、檢察官,還是律師,都是社會上很受人尊敬的法律人才,因為他們不僅待遇高、地位高,更重要的是有共同的作為,這就是維護法律的權威。到那時候,如果我們當了科學家、作家、畫家或者其他的專家,也得知法、懂法、用法,也得維護法律的權威。這是因為,我們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取得的勝利,也是法律的勝利。 法律和道德維護著我們健康成長,因此同學們,我們必須增強法律意識才能在將來立足於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

㈦ 求一篇論文 800-1000字左右`有關道德和法律的!

法律意識是公民理解、尊重、執行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的重要保證,公民的遵紀守法行為不會自然產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觀念,法律意識的指導下實現的,具備了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就會做到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的尊嚴。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是現代化法制建設的要求,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而作為大學生應當具備哪些法律意識呢?首先,應培養學生依法辦事的思想觀念,不僅要遵紀守法,而且要監督社會主義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堅決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使社會主義法製得以真正實現。其次,培養憲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權威的觀念。樹立法律權威即尊重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任何個人和機關、組織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權力,都必須依法辦事,堅決反對「權大幹法」,「人情大幹法」的法律虛無主義觀念。使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國家生活中所處的地位,無條件地服從和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再次,也即最重要一點,即培養大學生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觀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公民要正確對待權利義務關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要履行法律賦予公民的義務,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以社會主義法律為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在享有個人所擁有的權利時,不忘記尊重和承認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忘履行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的義務。同時,應杜絕一切不勞而獲的錯誤思想,培養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的良好觀念。另外,應培養大學生法律與自由相統一的觀念。我國憲法和法律從各個方面規定了公民的權利義務,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以內,有著極為廣闊的自由活動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時要慎重考慮自己的言論、行為的社會效果,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應樹立與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密切聯系的自由現,珍惜和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最後,應培養公民在法律面前八人平等的觀念。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別、民族、種族、職業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權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公民在運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享有特權。平等原則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律的精髓,所以要教育大學生樹立公民在法律面前八八平等的觀念。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恆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課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經驗總結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大學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質修養和心理行為訓練的系統理論和知識。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於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極力通過多種途徑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在對我國大量輸出的書刊、影視、電子游戲、電腦軟體等精神文化產品中,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同我們爭奪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特別是在電子信息網路廣泛覆蓋的今天,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路為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聲勢大、難於控制的特點,對青少年影響極大,對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且,要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課,對大學生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艱苦奮斗創業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實踐證明這是一個有效的措施。它對於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禦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及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使這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所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㈧ 職業道德與法律論文1000字數限制

什麼時間要,加上溝通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