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期末考試
① 大學本科法律系期末考試如何復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我也是法律本科生 基本上學校的法科考試內容大致上分兩種
一種就是前半部分 選擇 簡答之類的 這個只能靠背 要看書
另一種就是佔分較高的部分 如論述 案例 這些光靠背拿不了高分 主要是理解
個人認為只要去上課了 認真聽了 期末的一個月又認真背書了 成績是不可能會低的
至於那些讓你很混亂的概念 你可以把他們都列在一張清單上 作為重點記 有些概念很拗口 你又不必完全照著背
只要把主要的幾個關鍵點弄明白 概念就自然變得很好背了
如果怎麼都搞不清 就說明你對這些概念沒有掌握 問問同學是怎麼理解的 相互幫助背得更快~
② 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期末考試的重點,快要考試了😭
你好,思修一般都是開卷考,到時候直接翻書就可以了,考點一般不會變,大概歸納如下: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P13
2.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和內涵。P40
3.經濟全球化形式下弘揚愛國主義。P48
4.什麼是民族精神P49
5.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P101
6.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P122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P101
8.正確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P84
9.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方法。P80-81
10.法律的含義及其本質。P176
11.培養社會主義法制思維。P200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方法,參與法律實踐
12.理想的含義P21,特徵P22,與空想的區別P22
13.什麼是民族精神P49
14.集會遊行示威法原則,目的,內容P138
15.法制與法治的區別P182
16.集體主義的原則P105
17.繼承權的分類P221
18.什麼是民事權利P221
19.信念與信仰的關系P23
20.什麼是證據,證據的特徵P199
21.享樂主義人生觀內容P70
22.法律與道德的關系P125
23.跟軍人離婚需要的條件P172
24.愛情的本質P164特點
25.人生的目的是什麼P65
26.法的作用P134本質176
27.國家主席的權利P216
28.治安管理處罰種類P137
29.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為的區別P228
30.犯罪主體客體,主觀客觀的區別P233
31.犯罪預備,未遂,中止,既遂P233
32.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P105
33.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P76—78
34.結婚的條件P170離婚的規定P172
35.法人的分類,法人成立的條件P220
36.依法執政的內容P184深化司法體制改革P185
1.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准則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核心是?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3.心理健康指的是?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生活同步。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內容是?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6. 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7.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導向功能。
8.我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愛國
9.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正確使用網路工具,健康進行網路交往,自覺避免沉迷網路,養成網路自律精神。
10.信念是?信念是情感,認知和意志的有機統一體,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心理態度和精神狀態。
11.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13.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4.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具體概括為?當代大學生承擔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新的起點上繼往開來,在現實的基礎上迎接挑戰】
15.人生觀包含哪三個方面?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
16.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主要包括?第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整體主義思想。 第二,勤勞勇敢、酷愛自由的民族精神;第三,樂群貴和、孝慈友恭的傳統美德;第四,崇尚志向、重視節操的精神境界。此外,謙虛謹慎、務實求真、廉潔奉公、艱苦樸素、誠實守信、尊師敬業等也為人們熟悉和實行。
17.在我國,維護我國社會主義公共秩序的兩種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
18.協調個人與他人的關系應該堅持的原則是?平等原則,誠信原則,寬容原則,互助原則。
19.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運行的過程有?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執行[執法],法律適用[司法]等環節。 20.對待中國傳統道德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21.被繼承人死後,所欠債務怎麼處理通常公民所欠稅款或債務,並不因公民的死亡而消失,一般由死亡者的財產繼承人在遺產實際價值范圍內承擔。財產繼承應該是全面的繼承,既繼承財產,也繼承財產方面的義務,這種繼承又稱「概括繼承」或「總括繼承」。所以,在公民死亡後,死者的遺產繼承人應負責代替死者交稅或償還債
③ 關於法學期末考試的復習求網友指教,
備考十大定律
1、堅信定律
當你對某件事情抱著百分之一萬的相信,它最後就會變成事實。態度決定司考!
2、期望定律
期望定律告訴我們,當我們懷著對某件事情非常強烈期望的時候,我們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
3、累積定律
很多年輕人都曾夢想做一番大事業,其實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災難都是累積的結果。法律教育網老師所說的800小時過關司考可不是空穴來風噢!大家切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司考絕非一日之功!
4、因果定律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任何現象的時候,你不用覺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必有其原因。你今天的現狀是你過去種下的因導致的果。
5、吸引定律
當你的思想專注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你吸引而來。
6、重復定律
任何的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的重復就會得到不斷的加強。在你的潛意識當中,只要你能夠不斷地重復一些人、事、物,它們都會在潛意識里變成事實。
7、二八定律
這一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這一定律在司考中亦可適用。那我們如何做到去粗取精、化繁為簡呢?這邊需要我們總結、歸納。當初聽了法律教育網的課程,老師們著實讓我驚喜了一把!如果沒有老師們的指點,光是啃「三大本」就得累個半死,大家務必聽一下,切不可幼稚地認為「自力更生」即可解決問題。
8、輻射定律
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影響的並不只是這件事情的本身,它還會輻射到相關的其他領域。任何事情都有輻射作用。
9、相關定律
相關定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其他相關的某個地方入手,而不只是專注在一個困難點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情緒定律
情緒定律告訴我們,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即使有人說某人很理性,其實當這個人很有「理性」地思考問題的時候,也是受到他當時情緒狀態的影響,「理性地思考」本身也是一種情緒狀態。所以人百分之百是情緒化的動物,而且任何時候的決定都是情緒化的決定。司考路漫漫,情緒難免起起伏伏,平常心尤為重要!
你可以多看看司法考試備考知識
針對的對象不同;抽象針對不特定多數人,具體針對具體的人;
行為後果不同;具體的行為後果會導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抽象則不會;
實施主體不同,抽象的是行政機關以及立法機關,具體的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委託的組織;
比例原則是行政法上重要的基本原則,比例原則有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合目的性。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必須符合法律目的。為滿足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在作出決定前准確理解和正確確定法律所要達到的目的。在多數情況下,法律會對其立法目的作出明確規定,但有時法律規定的目的可能比較含混,這些情況下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立法背景、法律的整體精神、條文間的關系、規定含義等因素作出綜合判斷。
第二,適當性。是指行政機關所選擇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應當為法律所必需,結果與措施和手段之間存在著正當性。為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擬採取的措施對達到結果是否有利和必要。
第三,損害最小。是指在行政機關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採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即行政機關能用輕微的方式實現行政目的,行政機關就不能選擇使用手段更激烈的方式。
行政機關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以上來自網友,我看了哈,基本准確。)
以上內容也不算什麼標准答案,僅供你參考,提供一個思路,具體的自己也可以想想,組織哈語言什麼的
⑤ 法律文化2010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44分)
1、從法的一般原理來說,法的形成是(經濟運行 )和( 社會變遷 )的結果。
2、史前時期中國古代法的最初形式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刑罰:(死刑)、(肉刑)、(流放之刑)。
3、上古三代的法律分別統稱為( 禹刑 )、( 湯刑)和( 九刑 )。
4、(梭倫變法)真正促進雅典城邦制度的形成。
5、中國社會( 自然經濟 )的長期延續,為( 宗法制度)的推行和宗法思想的盛行,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6、西歐中世紀法律中的氏族集團本位和上帝本位先後分別在( 封建制 )、(文藝復興)和( 商業革命)等浪潮的沖擊下破裂了。
7、最早維護人權的法律文獻是英國的(《權利請願書》)和(《權利法案》 )。
8、公法文化本質上是一種(刑事性),私法文化則是一種( 民事性 )。
9、從刑到法到律的變稱,( 《法經》 )是關鍵,它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10、在傳統中國,所有非「違法事重」的民事糾紛,由民間自行處理,處理的方式主要是( 調解 ),其依據是(風俗習慣 )和(宗族法規 )。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
1、中國古代法最初主要形成於部族之間的戰爭,而西方古代法則是氏族內部貴族和平民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的產物。( 對 )
2、早期調整部族和氏族內部關系的規范應該說主要不是刑,而是道德規范。( 錯 )
3、提修斯改革標志著成文法在雅典歷史中的出現。( 錯 )
4、傳統中國法律走的是一條從氏族到家族再到國家的個人本位道路。(錯 )
5、在中國古代,國家本位與家族本位不能共存。( 錯 )
6、由人權理論衍生出的法制原則造成了西方個人本位法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對 )
7、將法分類為公、私兩類是古希臘法學家的創造和貢獻。( 錯 )
8、《唐律疏議》包含了唐代法律的全部。( 錯 )
9、中國傳統法律就是刑罰(典)。( 錯 )
10、中國傳統法律之所以成為一種獨特的刑事性法律,與「人性惡」的哲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對 )
三、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 克利斯提尼在政制上的改革主要有哪幾個方面。
公元前508年,他聯合平民通過公民大會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公元前508年,克利斯提尼擔任首席執政官,以與平民合作的態度進行改革。
1.他設立10個地區部落,取代原來的4個氏族部落。
2.建立「五百人會議」,代替原來的「四百人會議」:
3.克利斯提尼還加強公民大會和民眾法庭的活動。根據他的建議,制定了貝殼(或陶片)放逐法,以防僭主再起。
2、 基督教和教會法對西方法律文化的影響。
1.在早期的宗教改革中,能夠在某種廣闊在領域里影響到國家和民族政治,文化和經濟的體系,宗教往往能夠給予統治者穩固自己階級地位的規章的引導作用。
2. 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原始或者傳統的宗教規范,不能不說其對法律的影響意義重大。因此,兩者之間也便不約而同地形成了相當復雜的關系,在不同類型的社會里,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及當代極少數國家實行正教合一制度,宗教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據中心地位。在這些國家,法律與宗教相互滲透,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宗教規范成為了法律的淵源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淵源之一。資本主義社會雖然實行正教分離的制度,但是由於分離制度不夠徹底,宗教對政治,法律依然有不小的影響作用。而且,在國家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中,甚至把某些宗教的儀式作為了法律認可的規定,承認某些宗教規范具有法律效力。這就體現出,宗教與法律關系比較密切,相互補充和完善。
3、 封閉性法系的特徵。
一、中華法系封閉性的兩種表現:對外的獨立性和對內的穩定性
縱觀中華法系的成長過程,在其每一個階段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始終在一種孤立而單純的氛圍中成長壯大,沒有與任何一種外域法律文化發生過實質性的沖突和聯系。這就是中華法系封閉性在內外域法律文化交往上的具體體現,即對外的獨立性。
從起源上看,中華法系不具有古希臘或古羅馬的法律的復雜性和多元性,它是在中華文明的孕育中獨立成長起來的。從中國最初的禹刑、湯刑到九刑、周禮,在中華法系這一法統的起源階段,一直處於內向而穩定的環境中,在歷史淵源上已清晰地顯示出縱向性的承續關系,而不見有任何橫向性的外界聯系。
四、論述題(16分)
試述西方法學的共性。
恰如傳統的中國的律學有它自己的特點一樣,西方法學亦有它的共性。西方法學的共性交織在西方法治歷史的經緯中,由各個法學流派在精神上所表現出來的共同特徵和傾向所構成,依筆者的意識和歸納,這些共識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 價值性
致力於價值的追求,這是西方法學的一大傳統和共性。價值判斷與價值共識涉及到人們的觀念與理想,不少人對這種判斷與共識的涵義與可能性 是懷疑的。例如,是否存在一種證明價值存在的「價值證據」,其效力如同證明電磁存在的 「觀察證據」那樣令人確信無疑?人們在此基礎上可以達成共識?價值有兩類。象其他許多基本概念一樣,價值的概念是非常含糊、多義的。在《簡 明不列顛網路全書》中,價值被區分為工具價值和固有價值,或者說作為方法的善和作為目的的善。所謂方法的善,是說這種價值是方法性、手段性、工具性的。因此,法的價值問題屬於固有價值、自足 型價值,表明法律意味著什麼。只有當法能夠實現這些目的時,法才是有價值的;同時,法 的價值還是一個目的論承諾,是法存在的功能和用途。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正義、自 由、平等、秩序、利益、安全、效用、公共福利是法的價值,因為它們表明了法的存在目的 或使命。盡管這些概念本身還有待說明、填充、賦予內容,且其內容都是具體的、歷史的。 但它們都是實在的,少了它們,就不是我們所講的法律;它們是我們談論法的價值的基本話 語。與法律存在的目的論承諾相對應的是法律的存在論承諾;法律的規范性、權利義務性、 特殊強制性等特性則是法律存在的存在論承諾。
(二) 學理性
盡管西方法學家從未放棄過研究法律的形式、技術、結構和程序等,甚至一些法學家專志於這類問題的研究,近代分析法學派和純粹法學派在這方面的造詣更是前無古人但無論從哪方面看,西方法律學術帶有明顯偏重學理的特點。我們對西方法學的學理認識,可以通過三條途徑獲得:一是研讀西方法學名著;二是分析西方法典的體系;三是研究西方法官所製作的判例。這三個方面,無論是是一本名著,還是一部法典,抑或是一份精彩的判決書,都同樣蘊藏著深厚的學理。
(三)批判性
與以記誦和解釋為特徵的傳統中國律學不同,西方法學是一種批判性極強的法律學術。
略。。。。。。。。。。。。。。。。。。。。。。。。。。。。。。。。。。。。。。。。。。。。。。。。。。。(P281頁)
(四)社會—政治的使命感與獨立性
西方法學家對社會—政治有著強烈的使命感,所以,他們的作品源自生活,切入現實,具有批判性。略。。。。。。。。。。。。。。。。。。。。。。。。。。。。。。。。。。。。。。。。。。。。。。。(P284頁-----P285頁)
⑥ 《生活中的法律常識》期末考試題
總分總,然後選生活中一個小細節進行說明舉例!開車不可以隨意亂停車,不可闖紅燈,生活中不可以撿到東西是要上交的之類!
⑦ 期末考試法律英語多少及格
看你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比重,一般都是平時成績佔30%,期末成績70%。如果平時分能拿到20分以上,那期末考試隨便考考就可以過了,不過對自己要求高一點總是好的,加油!
⑧ 依據法律,小學是不是只有期末考試,初中初了期中考試還有什麼考試
沒有你說的這法律!
寒櫻暖暖 為你解答,祝你學習進步!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另外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⑨ 讀法律碩士,它的期末考試怎麼考呢
考試時間課程2009年1月4日上午9:00——11:00英語2009年1月4日下午15:00——16:00外國法制史2009年1月5日上午9:00——10:00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09年1月5日下午15:00——16:00法理學2009年1月6日上午9:00——10:00憲法學2009年1月6日下午15:00——16:00刑法學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