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種
A. 為什麼《道德經》原文有好多種
都一樣的。道德經的斷句讀快了都是三字一斷音,記誦方便,意思都一個意思。
B. 道德經怎麼有這么多版本哪種才是真正的原版!
以前回答過這樣的問題。
首先,《道德經》傳本極多,至今尚無權威的統一版內本;
其次,在眾容多傳本中也有優劣之分;
最後,若要將眾傳本一一參考實在工程浩大,所以推薦一本鄙人曾用過也一直認為不錯的參考書,即香港中文大學劉笑敢教授編訂的《老子古今》,他集中了老子5個最佳版本,集中、方便、准確!
你說到的斷句法都看到過,至於原版這種東西學術界內至今也沒有找到,但是解讀經典可以統觀全篇去分析體悟,不要受一句話不清楚的束縛。
C. 《道德經》:三句話,三種人生,你是哪一種
在中國《道德經》雖然有2000多年,可惜,中國人對《道德經》的理解絕大部份是錯誤的。中國人對《道德經》的理解是從儒家的角度去解釋《道德經》,這是相當糟糕的事情。把一個明明有哲學、有邏輯的東西變成一個沒有邏輯的東西。 所以為什麼我們中醫到後來理論上沒有什麼發展,發展不了?一直到今天我們的中醫,很多人感覺到我們的理論非常難辦,在技術上我們有進步,但在理論上我們的進步幾乎是停止了。為什麼?我認為這裡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嚴格地遵循《道德經》的理論前進。 我就講一點,現在醫學的中醫醫生,都講的是陰陽五行,《道德經》講的是陰陽三行,我們一走入陰陽五行你的理論就中止了,你沒法再前進了。只有三,才能夠構成活力!三,就是全,三,就是動力。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就舉例,現在基因理論是非常盛行的,但是基因里的理論核心在我們的64卦里頭也已經說明,已經從理論上做出了很好的總結。你看基因構成,它就是陰陽三行,它就是雙螺旋。陰陽三行,就是老子《道德經》理論的核心,就是三生萬物。 大家都知道我寫的一本書,叫《西方哲學死了》。這本書在市面上還有賣,我是研究哲學的,我的大部分時間研究西方哲學,我研究西方哲學的結果就認為西方哲學已經完蛋了。因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我們老子《道德經》的哲學比它高明得多。 西方的數理邏輯已經死了,它到了我們的電腦之後,它已經到了底了。因為它達不到「三生萬物」的水平,電腦到目前為止再怎麼了不起,也是我們手上的一個工具。 西方人用二進制構成一種一元論的一個世界,我現在構成一個三元論的一個世界,一元論的世界只能做成我們現在的這樣一種電腦,三元論將來所構成的電腦,是完全可以像人那樣活動的電腦。 所以,21世紀我認為是一個思維革命的時代,而且這個革命的發源地就應該在中國。它所根據的理論就是老子《道德經》的哲學理論,就是老子《道德經》的陰陽三行六度的全新的邏輯,而不是現在西方所說的那種數理邏輯。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真正偉大的思想、偉大的理論在《道德經》之中,如果把陰陽五行轉向陰陽三行,它的前途就是巨大的。我深信我們中醫中葯學,的的確確在世界上是最偉大的醫學。但是這個醫學現在面臨理論上的困境,大家認識到這個困境就好辦了,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這個理論上的困境,打開新的局面,使我們的中醫中葯學走向全世界!它不僅僅只是醫療整個人類心靈、生理,更重要的是給整個人類帶來一種偉大的、思維的、邏輯的方法。
D. 道德經為什麼我看到有兩個版本哪種才是真的
春秋以前沒有私人著述,私人著作是從孔子開始的。諸子著作很多是他們的後學整理的,其中有原著,也有後人增加的內容,莊子、孫子都是如此。老子成書是在戰國時期,可能是道家一些人把老子的思想加以整理形成的。近年考古發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有三個不同的版本,是戰國中期抄成的,只是現存老子的一部分,和通行本有較大的差異。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墓葬,發現有兩篇完整的《老子》抄本,抄於秦漢之際,內容和今本相似,但德篇在道篇之前,文字和今本也有很多不同。這兩個抄本也有差異。另外《莊子》《韓非子》、《文子》、《呂氏春秋》、《淮南子》也有大量引用老子的引文,文字和今本互有差異。西漢嚴遵《老子指歸》也是德篇在道篇之前,現在通行本老子有兩個版本,一是漢代的河上公章句,一是晉代王弼注本,這兩個本子思想是有差異的,應該有各自不同的來源,另外,直到元代還保存了幾個戰國古本,還有唐代傅奕、宋代范應元整理的古本,唐代易州龍興觀碑刻本等,現存有幾十個版本,內容有些差異,這些差異有的是在戰國時期老子形成時期產生的,有的是後來流產過程中因傳抄原因,或者思想差別產生的。你見到的兩個版本,都是真的,因為都有歷史淵源,都是正傳;或者都不是真的,因為《老子》的作者並不是傳說中的太上老君本人,而是戰國時道家的一個學派,那個學派可能承傳了春秋時期老聃的思想,但現存老子第一章一開篇就是和儒家辯論的內容,顯然不會是老聃的著作。
E. 道德經的外文翻譯有多少種
在中國(西安香港)國際道德經論壇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表示,到目前為止,《道德經》外文譯本已有近500種,涉及30多種語言。 他說,作為一部擁有廣大讀者的古代文化典籍,道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既是中國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東方智慧的代表之一。 千百年來,傳承不絕的《道德經》不僅在中國社會中發生了深遠影響,而且流傳於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國家和地區,成為人類精神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 他解釋說,《道德經》以「道德」二字為綱領,以自然無為為法要,以修身治國為旨歸,以天人合一為境界。在《道德經》中,「道」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通」,通則包容,容則和諧。領悟《道德經》的思想智慧,有助於人們在日益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安頓身心,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擺正位置,為人們構建和諧社會、共建和諧世界提供理念支持。 他說,道教自立教以來,一直尊奉老子為道祖,以老子所著《道德經》為基本經典,近2000年來注本眾多。中國道教協會新編的《中華道藏》,即收有歷史上的《道德經》注本近70種。另悉,此次論壇主辦方還編輯出版了《道德經》文物版本圖錄《大道流行》,共收錄430個不同的《道德經》版本,包括中文版180種,外文版250種,並結集出版了包括中、英、法、俄、德、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日、韓、阿拉伯及世界語等多種文字的《道德經》。
F. 道德經哪個版本好
《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其次則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帛書本。在歷史上流傳最廣的《道德經》版本則是漢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目前,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現在的 通行本有:中華書局《老子注譯及評價》陳鼓應 著 饒尚寬 譯注 《老子--中華經典藏書》朱謙之 撰 《老子校釋--新編諸子集成》 蘭喜並 著 《老子解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笑敢 著 《老子古今(上、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李爾重 著 《老子》研究新編 西漢河上公的《老子章句》魏 王弼的《老子注》明清之際王夫之的《老子衍》 若要准點的 有文物出版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本》
G. 《道德經》哪種版本是最原始的
馬王堆帛書。是很原始的。但學者認為不是最好的版本。
更早的版本是郭店楚墓竹簡本。
不知道哪年再蹦出來一個。
H. 道德經主要內容是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相傳是道教的創始人老子所著,所以回《道德經》就被奉為答道教最高經典。其實,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經》的全部內容,主要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老子所描述的「道」,是從本體論的角度出發,闡明他的宇宙觀,也包括人生哲學和修養方法的原理。他認為「道」是無形無象的,但卻是宇宙的本源,萬物化生都是出於它的運動和變化。「德」的基本內涵,是本體的「道」具體到天地萬物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即具體體現。
老子對「道」與「德」的描述,是從立體面的多層次剖析了宇宙、萬物、人類以及人本身的種種內涵。
I. 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老子》是相傳是由老子所著,又分為《道經》和《德經》,故稱《道德經》。但出土的《老子》中《德經》卻是放在《道經》前面的。《道德經》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該經典還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J. 《道德經》一共有幾個版本
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
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
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
長沙馬王堆出土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今天所見的最早《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
歷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是漢代河上公注本和曹魏王弼注本。
其他重要的版本還有西漢嚴遵注本、唐代傅奕所校古本、唐代所刻《道德經》石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