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滑坡的代表性事件
Ⅰ 2011年道德滑坡現象的事例
扶起老人,成被告
Ⅱ 道德的滑坡指什麼
道德的本意並無任何政治色彩,是現代人把它當作是一種意識形態,於是加進了許多政治色彩的內涵。
Ⅲ 近年來,都有哪些道德滑坡的現象,幫忙列舉一下,謝謝
hin多做好心理准備。
1:QJ幼女。隨意網路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他們甚至有專門的貼吧或者裙。
2:戀童癖。不僅是幼女,男童也是受害的一部分。
3:極端主義。以殺害無辜群眾,煽動無知人群為手段,達到極端統治的目的。
4:對於女性受害者的看法。認為女性受害者是自己「活該」、穿著暴露就是故意引人犯罪等。
5:對長幼態度惡劣。踹打老人、小孩的事件屢屢發生,是道德滑坡的表現。
Ⅳ 道德滑坡 舉例
2011年一些幹部「散」的問題頻頻曝光,某省經過暗訪組突擊檢查,查出一些幹部上班時在賓館打麻將、在茶館喝茶等問題。另一省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據該省監察廳對各縣會場所作的視頻監察結果顯示,其中6個縣會場空無一人,1個縣只有1人。
2011年4月,武漢市「治庸」辦對武漢市3個區、5個市直部門所屬的14家單位進行首次暗訪,曝光29起偷菜、鬥地主、聊天等「庸懶散」問題。在隨後的問責中:辭退1人,調離現職工作崗位7人,責令作出書面檢查23人,取消年度評優評先資格8人,停職反省一個月的2人,39人均受到2項以上的問責處理,最多的一名工作人員共受到6項問責處理。而與此同時,全國多個省區和城市相繼掀起一場「治庸」、「治懶」、「治散」的官場整肅風暴。
2009年3月9日中午,河北省邢台市一名初中生李小林放學後,在該市一個十字路口,被正在闖紅燈前進的邢台縣政府的冀E00099中型客車撞飛十餘米。肇事的中型客車所在車隊有警車開道。事故發生時,時任邢台縣代縣長、現縣長顧鵬圖就坐在肇事車內。事發後,顧鵬圖在其他人員簇擁下離開。2011年4月20日,顧鵬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事發後,他沒能及時下車救治傷者,的確不合適,「我向孩子本人道歉」。
這是一次遲到的道歉,從事發到現在已過了兩年多時間,直到此時,顧鵬圖才想起來道歉,未免有些晚。早不道歉、晚不道歉,偏偏在媒體報道之後道歉,這種道歉恐怕不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而是在輿論壓力之下不得不道歉。身為官員,應該體恤民情,應該敬畏民意,應該善待民眾。自己的車撞了人,應該當機立斷,緊急救助,這是做人的基本良知,豈能撒丫子遠離現場?
Ⅳ 道德滑坡現象主要發生在什麼社會角色中
1.我們現在社會的道德狀況是怎麼樣的?
面對以「小悅悅事件」為代表的敗德現版象,有人認為是「道德滑坡」權了,甚至「中華民族到了道德危機的地步」.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危言聳聽」,我們道德的主流還是積極進步的.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看待我國目前的道德狀況呢?
事實最有說服力.
積極方面我們看到,以任長霞、沈浩、楊善洲為代表的優秀領導幹部,還有以「當代雷鋒」郭明義、「最美媽媽」吳菊萍、「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教師」張麗莉為代表的「平民英雄」,這些時代楷模、道德典範不斷涌現.他們以關愛他人、感人至深的善行義舉,以無私無畏、勇於奉獻的責任擔當,向我們詮釋著道德良知,彰顯著人間大愛,影響著文明風尚.
關鍵時刻,特別是大災大難面前,都會出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動人場面.每逢重大活動,從北京奧運會的「鳥巢一代」到上海世博會的「小白菜」?成千上萬志願者匯成了一股強勁的力量,他們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令西方媒體也不吝贊美、艷羨.
Ⅵ 2011年道德滑坡現象的事例有哪些
扶老人被訛詐事件一直不斷
全國已經發現地溝油違法案件120多起
最近辣椒精事件
好象是上海吧——彩色饅頭事件
豆漿粉事件
多起酒駕炫富造成車禍使無辜百姓受害事件
多了一時想不起那麼多
Ⅶ 國外的道德滑坡事例有哪些 說幾個吧
路,,,,,,,過 ,
Ⅷ 近期新聞中,關於社會道德體現或道德滑坡的熱點事例
銀行欺騙客戶買商業保險,兩個社會信用機構,卻做出欺騙民眾的事情。社會信用體系怎麼能建立起來?希望全社會關注這個問題,打擊信用機構的違規欺騙行為。
Ⅸ 道德滑坡現象的介紹
所謂道德,指的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生活環境共同生內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容社會主義的道德以愛國、守法、明理、誠信、誠實、助人為樂等為人們認可並身體力行的基本做人的准則,然而,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我為中心」的自私功利等為人所摒棄的落後道德有了市場,且正影響著年輕一代,我們把這種表現在意識形態領域,並影響人們行為的道德退化統稱為道德滑坡現象。
Ⅹ 現如今道德滑坡事件越來越多,造成這些事件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對於現在社會上出現的很多道德滑坡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民的素質有待提高。很多時候大家只會根據自己的第一眼看到的事情來辨別事情的情況,從來不用大腦去思考。這樣一來很容易導致事情的真實度。
當然更多的是需要我們現在人,提高自己的一些素質方面。因為我們都希望社會整體是在良好的環境下發展的。很多時候大家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太過於沖動,不要學會跟風。